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第 58 章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第 58 章

作者:浮笙闲 字数:3002 书籍: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可不是姗姗来迟吗。

  刘邦心情复杂地应和着天幕上的发言。

  自韩信与他正式相见,到他独当一面,远离刘邦而独自开辟北方战场,他们之间的相处,满打满算也不到一年时光。

  太潦草,太短促了啊。

  —

  刘季:所以这把我可不得早点把孩子拐回来养了?

  别好好的将军最后跑别人碗里去了。

  【韩信在刘邦手底下最早的职位叫连敖,按照楚国的官制,是一个军队的中级武官,地位不算很低,最起码比在项羽手下高,应该是得到了刘邦对于项羽手下来奔的人的优待。

  但是官职虽然上去了,离刘邦的距离却变远了。韩信反而很难像当初劝谏项羽一样,和刘邦直接面对面,表达自己关于如何帮助他争夺天下的一二点意见。

  这就得找机会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韩信还没来得及见上刘邦一面,就被卷入了死罪之中,带上了刑场。】

  原本淡定中甚至还带着几分,对于自己早早在后世人论述中关注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欣慰的萧何,此刻都不由侧目,微微颤动的瞳孔,不加掩饰的是复杂的震撼与迷惑。

  萧何:这什么逆天运气?!

  就算知道这次韩信肯定没事,甚至说不定会否极泰来一把抓住面见刘邦的机会,萧何心里还是有些可怜地看了一眼光幕上稍显狼狈的青年人。

  没关系。他知道韩信听不到,却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想要安抚几句,这个第一眼就让他看得顺眼的年轻人。

  你先前所有的艰难,所有的不幸。也许都只是为了未来的幸运以做铺垫呢?

  【但韩信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在前面十三人均被斩首,眼见得要到他上黄泉路的时候,他只是抬头,仰望着那监斩官儿大声发问:】

  “汉王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一平静一激昂的声音交错在一起。慢腾腾跟着天幕重复了一遍当年话语的韩信,话音落下,所余的半是怅惘。

  然后是刘邦的手揽了过来,带着些试探意味,又仿佛什么后世人关于未来的暗示都没听出来一般轻松地开口:“这话,你当年应该是跟夏侯婴说得吧?他后来倒是推荐了你,但我也没听他跟我讲过这句。”

  一杯水被他推到韩信的面前。眼帘微垂,目光落在其上的将军辨认得出来,那是皇帝先前自己用的那个杯子。

  “你别这个时候嫌弃起来了。”刘邦对于他的视线倒称得上一句敏锐,于是眉一挑,嘴一撇,从嗓子里头倒出一声嘿来:“我当年解衣推食的时候可不见你皱眉的。”

  他表面当然依旧是一派洒脱到嬉笑怒骂生动自然的模样,心里却多少有几分打鼓。

  他这番做派,勾起旧情的手段到底显得粗糙,可刘邦翻来覆去地想如何才能稳住韩信的心境,最后却也只能无奈这般。

  但韩信只是眨了眨眼,伸手捧住了那杯子,然后轻轻回了刘邦最开

  始的那句话:“一个无名小卒,

  他愿意相信他口中说出来的狂言,

  并对其另眼相看,本就值得称奇了。”

  “再把这句话告诉你?说对了我就成了楚狂人,说错了反倒是他受牵连。”他将杯子凑近唇边。杯中的水是新添上的,但也染着点浮灰。可他却面色不变,低头便抿了一口。

  “所以何必呢?我要说得那么夸张,他也知道,不过是为了救自己的命而已。”

  刘邦看着这幕,脸上的笑意反而真切了几分,开口的语气却是轻的。

  “但没有韩将军你,我又确实,怎么能这般快速地取得天下呢?”

  【当时的监斩官是夏侯婴,他一看,就觉得这小子气度不凡,面对死境,开口都不卑不亢沉稳冷静的,很显然是个人才。于是见猎心喜,果断把他放了,后来还把他推荐给了刘邦。

  可以说,夏侯婴的面子还是有的。尽管刘邦依旧没见韩信,他也不吝啬于听取老兄弟的意见,将韩信提拔为了治粟都尉,也就是相当于汉军的后勤部长,绝对称不上冷遇。

  尽管在治粟都尉的位置上,韩信也不忘干一行爱一行地发明了“推陈出新”这样的处理办法,可是这对于他的才能来说还是有点大材小用。

  他天生是该上战场做将帅的人物,他来到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汉军空悬的大将之位。为了继续向上爬面见刘邦,他多少也要交际其他可以推荐他的人选。

  也就是在治粟都尉这个位置上,因为管理后勤的原因,韩信终于和他这一辈子最值得一提的贵人、知己碰上了面。

  当时担任宰相,负责整个汉王国行政事务的萧何。】

  “?”

  原本老老实实听着光幕发言的萧何,此刻抬起了头来。但在最初猝不及防被牵扯进话题的惊愕过后,回想起来却有几分早该如此的坦然。

  他第一次见韩信就觉得没来由的亲近,既如此,成为他的知己难道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吗?

  但他看了一眼旁边,刘季因此看过来跃跃欲试的眼神,突然间又有一种,夹杂着“果然如此”和“怎么又是”情绪的复杂感受。

  萧何:明白了,孩子捡回来之后,肯定要我帮着带是吧?

  —

  那厢萧何心情复杂,这边的萧丞相却是纯粹的追忆往事的轻松。

  他自然地插进气氛稍微有点低沉的君臣相处之中:“那时候的将军啊,比起现在来虽然没小几岁,可是气质却明显稚嫩得多。”

  笑意温和的长者,自然地落座到韩信的身边,伸手便接过了他捧了半天的水,抿了一口便忍不住摇头:“水都落灰了,你还喝什么。”

  但这地是别人府上,他倒也不好一把就把杯中的水往地上倒干净,于是左右看了看,最后只得往案几上一放。

  “落灰了而已,真打起仗来,什么水没喝过?”

  韩信倒是无所谓的态度,却也随意萧相的动作。他在听到过往的故事之后,情绪其实是逐渐上扬的,于是此刻微一抬眼,看

  着萧相的脸,唇角上扬着就开始调笑:“你这样操心着,倒确实有几分后世那辽国皇后……”()

  ?想看浮笙闲的《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萧相:倒霉孩子,这种稀奇古怪的话也是你能随便说的?

  【萧何的识人眼光向来是有的,他自然能看出韩信的不可多得,而更令他兴奋的是韩信出现在汉军的时机,恰恰好是刘邦最需要他这样人才的时候。

  史书上只交代了他和韩信进行了数次的交谈,却没具体记载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可是我们从后来,萧何在知道韩信东奔之后,毅然决然上演了一出月下追韩信的传奇,其实也不难猜出这些对话到底涉及了什么。

  无非就是击败章邯,脱出汉中而已。对手是天下第二的名将又如何呢?韩信说话时的语气,应该是他向来惯有的轻描淡写却自信飞扬的气派,完全地把萧何的心神震慑住了。

  这哪里是一般的人物能够想得出来,能够干得出来的事情呢?这不是国士,又有谁能称得上一句国士无双呢!

  于是他坚定不移地向刘邦多次推荐起韩信,希望他能与韩信见上一面,并且大胆破格任用他。】

  刘季麻了,是真的麻了。

  “怎么之前在项羽手下,他还能有那么多耐心。”

  他不可置信地握住了旁边萧何的手,欲哭无泪般的悲愤:“怎么对我的耐心就那么稀薄?怎么就不肯在我手底下多熬几个月啊?”

  萧何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头,出声的语气是无奈的:“项羽那时候在打仗,只要跟在项羽身边,他有仗打,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就是有的。”

  无情而犀利地,他直指关键要点一针见血:“可是你那时候呢?都说了蜀地容易消磨心志。哪怕你多了汉中,也就是多出了几条出蜀的道路,对面却依旧有着重兵把守。”

  “你如果短时间内得以任用韩信,他估计是有本事能在你手下人心没有散漫的时候带出蜀地的。可是你如果长时间不任用他——”

  萧何想着之前讲蜀地之时的地形图,又想到后世那诸葛武侯的身影,叙述的言语停顿了半拍,继而才接了下去:“他不敢赌,时间长了,汉军还能不能有东出入关的心志吧。”

  这已经不是对于刘邦和项羽两人谁的信任更高的问题了,而是纯粹的,因为当时两人面对的形势不同,韩信为了自身前途的审时度势。

  【我们后来看这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将目光聚焦在萧何和韩信两个人身上。这也不奇怪,毕竟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故事太经典了,经典到让刘邦在其中只成了个配角。

  可是,如果细思一下,难道刘邦在这件事上所展现出来的魄力还不足够吗?

  他对于萧何数次的请求,最先往往敷衍过去,其实倒也不是没有理由在的:韩信作为一个不久前才从项羽军中逃亡过来的军士,没过多久就被提拔为将领,担当治粟都尉这样的重任(后勤保障,谁敢说不是重要地方呢?),再要重用,军中的元功宿将又要放到哪里呢?

  等到萧何为了韩信,来不及通知他就跟着跑了,让他体验了一把如失左右手的怅惘之后,面对萧何又一次发自内心,但对于毫不了解韩信的刘邦来说,无异于天花乱坠的演说时,他所表现出来的信任,就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一个好酒好色,向来喜欢先侮辱一下心高气傲的人才继而才好为他所用,甚至落得个傲慢无礼评价的人,竟然在压根没和韩信见面并且交流过未来方针的前提下,完全出于对萧何眼光的信任,愿意选择吉日、沐浴斋戒、周全礼节、设置将台以登台拜将。

  这样的胸襟,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吗?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吗?

  ——这分明是三个人的绝唱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