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三国经营田庄 第 20 章 料事如神

《我在三国经营田庄》第 20 章 料事如神

作者:水墨黛 字数:2311 书籍:我在三国经营田庄

  第20章

  “文若怎么不动?”与觉得自己不小心窥见了什么秘辛,在房门前踌躇不进的荀彧不同,郭嘉直接推门而入,唤道:“庄主。”

  荀彧:……看来你是习惯了。

  方才还一脸嘚瑟的燕绥转过身来,面上已是一片陈静,无半分“留下来”的激动。

  唯有清秀的面颊上尚带着一缕红晕,但这丝毫不影响燕绥若无其事道:“两位先生,请坐。”

  郭嘉饶有兴趣问:“庄主好兴致,又在唱什么歌?”

  燕绥心道:最炫民族风,唱一吼一的那种……

  秉持着只要我不尴尬就没有人让我尴尬的原则,燕绥泰然自若道:

  “是一首庆祝丰收的歌,刚才看到食堂后厨堆积了大量的红薯,忍不住高兴起来,让两位先生见笑了。”

  喝酒时候还听庄主哼过“洗刷刷”的郭嘉面色不变,落座后戳了一下散发着香气的烤红薯,从善如流地转移了话题:“今天走在路上,听到的都是夸赞红薯的声音。”

  闻言燕绥顺着道:“红薯亩产能达六千斤,而且叶子可以炒菜,杆儿晒干后还可以做干菜,若是种上一亩红薯,足够让一家人在灾年饿不着。”

  反正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都可以,常温下能保存一个月,还能晒干水分做成红薯干长久地贮存起来。

  “产量的确让人惊叹不已。”荀彧不但试过红薯的滋味,还在昨天实地看了农夫收红薯,他日群雄争锋,光凭这点燕绥就能获得万民支持:“红薯软糯可口,若是在不透露产量的情况下拿出去交换,足以比价高昂的江南水果。”

  “倒也不急拿出去交换,放在井窖里可以存一个月。”燕绥笑道:“吃不完的回头在山上晒成干,既能当零食又可以熬粥。”

  荀彧问:“庄主这高产之物,也打算种到范黄庄?”言外之意,是否不够谨慎。

  燕绥笑道:“待秋收之后,是有将秋土豆种到范黄庄的打算。”

  农历八月底播种秋土豆,十一月初就能收获,时间上倒是刚刚好,唯一担心的就是地力,得广施肥才行。

  至于范黄庄的人带走土豆自己去种,燕绥也不担心,土豆催芽切块都掌握在她自己手中,且切块需要的消毒刀片没有她别人根本做不到。

  郭嘉悠悠道:“待庄主官职下来,来年春天可是要在县里推广土豆和红薯?”

  燕绥笑道:“正有春播之意,不适合种小麦的沙土或刚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可以种上土豆,且其种植时间早于春小麦,不会影响到春耕。”

  郭嘉说:“想来等明年土豆收获之际,庄主已经无需担忧旁人觊觎了。”

  燕绥微微一笑:“春耕之后,便是起兵反董之时,还请两位先生助我。”

  当务之急,是秋收。

  这收麦季节,正是一年中高温高热的时候,在农历八月十五附近。佃农和仆从就顶着大太阳,弓着身子,左手抓着麦秆,右手持镰刀割麦。

  百姓

  要一天中重复这个动作上万次(),才能赶在夏季的暴雨前把麦子尽数收到谷场去。

  这着实辛苦至极∮()∮[()]『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尤其是古代镰刀不够锋利。

  燕绥心道:若是有自动收麦机就好了,在现代,百亩地一上午收完了。但数十万甚至百万的自动收麦机价格让燕绥望而却步。

  虽然心痛于劳动人民的艰辛,但她能做的就是准备好磨刀石、让食堂把饭菜准备地丰富些,下地割麦给工分也大方。

  再命人熬煮了大量的绿豆汤,让妇人和小孩提着在田间分发,免得农人中暑。

  此外,燕绥还从系统兑换了十把镰刀,将镰刀作为奖励给每日收麦最多的人。

  就是剁完手后,系统债务又增加了,每次点开系统又弹跳出来控诉的大字。

  燕绥安慰自己:便宜的镰刀一柄只要1000积分,是振奋士气的好东西呢。负分12万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15万债务都背负过了。

  但毕竟冶炼工艺不同,现代的镰刀和古代的相比,锋利无匹,立即让云梦田庄和范黄庄的百姓沸腾了起来,用了之后都赞不绝口:

  “这镰刀真不愧是庄主变出来的,连百炼钢打造的大刀都不如它锋利呢!”

  “我这每天都用磨刀石养着,以后要是有歹徒来,就给他一镰刀!”

  “这镰刀不愧是神器,只用了三天,我就把自己的任务都做完了,现在用镰刀帮大家伙收哩!”

  拿到镰刀的人觉得简单一划,往常要费力才能割倒的麦子已经断了,纷纷感慨这肯定是神界的镰刀,和凡间的就是不一样,足以作为家传之宝。

  拿到镰刀的人精神百倍,效率倍增,对燕绥的佩服也更上层楼。每次用镰刀之前都忍不住感慨一句:“不愧是庄主!”

  燕绥不必亲自下田,她又开始琢磨起了人才的事儿。当主公,得有得力的手下才是王道。至于去投奔曹操、刘备诸人,燕绥一开始就掐灭了这个念头。毕竟她系统在手,满身看不清的疑点,哪个主公能容得下?

  多疑的曹操可能一看到新奇物就想杀人了,孙策孙权也会忌惮被称为“活神仙”的她。就算是肚子里能撑船的刘备容得下,刘备的亲信也会时时刻刻怀疑她。没法子,只能自己单干。

  “文若,你看我们这地方,物产丰富,守卫森严,乃是避乱的好地方。”燕绥时不时就在荀彧面前夸一夸:“而且我们县民风淳朴,没有贼寇和流民,十分便于管理,这样的风水宝地,不引荐几个好友过来多可惜~”

  荀彧暗道:颍川当地最大的贼寇头领不是你自己么。

  不过荀彧想到了燕绥对曹操的特殊关注,便试探问道:“庄主之前似有结交曹操之意?”

  燕绥坦然道:“是呢,不过曹操要行刺董卓,不知道肯不肯逃亡到我们这处来。”

  荀彧手指微动:“冒昧问一句,庄主怎么知道曹操要行刺董卓?”

  燕绥浅浅一笑,负手而立:“我还知道他刺杀不会成功,人却能逃掉呢。待他日消息传来

  () ,文若总该相信我以前说的不是吹牛了吧?”

  燕绥一脸期待地看向荀彧:你看我这么厉害,就安心留在庄子效力吧!

  荀彧沉思了几秒钟,最终还是将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暂时放到一边。他换了个话题,斟酌问:“不知庄主想要怎样的推荐信?”

  燕绥虽然有些失落,但荀彧毕竟和常人不同,不可能和庄子里的人一样很快对她死心塌地,于是不动声色建议说:“不如邀请曹操前来阳城避难。”

  曹操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即将因为行刺董卓名声大噪。

  “此外,不知文若是否认识徐庶,徐元直?”这位不但是一流的谋士,还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成就了千百年来的一段君臣佳话。

  荀彧思忖了下,摇摇头:“倒是没听说过此人,他是哪里人?官居何职?”

  燕绥回道:“是颍川人,具体县镇倒是不知,身无官职,出身寒微。”

  荀彧摇摇头:“那恐怕并无来往。”

  燕绥只得作罢:“那先试试曹操吧。”而且寻曹老板是买一赠一的买卖,他身旁还有日后为吕布出谋划策夺兖州的陈宫呢。

  可惜曹操多疑,比起荀彧亲笔信的邀请,他更倾向于回老家,接受发小陈留太守张邈的庇护。

  不久后,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在逃往中牟县时被抓,时任县令陈宫欣赏曹操的大志,不愿意将英雄交给董卓这老贼,于是弃官随他而去。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次典韦悄悄跟在了他们后头。

  燕绥一直派人盯着曹操的行踪,因此在其拒绝了前往田庄避难后,立即调整了战略:收服不了曹操,收一个让曹操翻车的陈宫也不错。于是让典韦快马加鞭前往中牟县,坐等曹操被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