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祖的咸鱼情缘(洪荒) 105

  当李治和重臣商议起这件事情时。重臣们对于这种古之未有的创新下意识地拒绝,拒绝之后脑子转动才想清楚这件事情的利害。

  李治担忧他去之后会出现像之前那样的谋反和政变,然而宰臣其实更担忧。

  像太子谋反,比如太子承乾和太子李贤,这两人事发之后除了被圈禁安置在边远之地,但他们的性命都无忧。

  然而那些跟随的大臣以及和这些人有紧密联系的官员,如同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轻则流放,重则抄家灭族。

  若太孙开府置僚佐,那被拨去的人中肯定有他们自己或者侄子学生。天后和太子的问题还没有完美解决,这又为十几年甚至几年后埋下了争斗的伏笔。

  有人反对,也有人同意。太子僚佐占不了坑,那太孙的僚佐应该可以吧。

  李治的提议遇到不小的阻力,他也隐约明白重臣的意思,心中犹豫了几天,下了决定:只立太子嫡长子重照为皇太孙,不开府置僚佐。

  即是如此,东宫上下依然喜气洋洋。现任皇帝亲自指认了第二位顺位继承人,以后无论朝局如何变化,这来自天皇给予的皇位合法性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四月关中大旱,京师粮价飞涨,于是李治和武媚娘带着文武百官前往东都洛阳就食。

  马车吱呀吱呀地走在尘土飞扬的大路上。武婧儿掀开车帘往外看,只见血一样的落日西沉,整支队伍就像一只驮着笨重外壳的乌龟缓缓向前挪动。周围弥漫着压抑沉闷的气息。

  李治和武媚娘等人留在长安,庞大的会加剧长安的粮荒,粮荒有可能引发民变。但离开京师前去洛阳,队伍随行带的粮食并不多,那些普通的扈从经常挨饿赶路。

  武婧儿不禁想起了,她跟随帝后二人前往泰山封禅的场景。那时连年丰收,百姓家给人足,队伍经过的地方时经常有人成群结队地跑来一瞻圣驾风采。

  然而现在武婧儿抬眼望去,只看见一片土褐色稀稀拉拉地残留几片绿色。庄稼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荒野之中,远远瞧见偶有一两个人相互扶着呆滞地在苍茫的大地上游荡。

  武婧儿此刻感到了大唐的脆弱,轻轻的一场天灾就可以让人活不下去,就可以让大唐露出柔弱而脆弱的腹部。

  武婧儿这些天一直心事重重,在看到一个士兵饥饿地拔起地上的野草往嘴里塞的时候,她

  再也忍不住去找了武媚娘。

  士兵为什么用野草充饥呢?那是因为田地里残留的庄稼没有死在旱灾之下,而是葬身士兵的腹中。

  "娘娘?"

  "嗯?"

  武媚娘坐在宽大的马车之内仍然在批阅奏章。武婧儿恍恍惚惚她发现她每次见武媚娘时,武媚娘几乎都在批阅奏章。

  这份勤政在一众帝王之间也是极其少见的。

  “我想着是不是派士兵先行去洛阳买粮运送回来,供应扈从食用。”武婧儿道。武媚娘抬头,闭上酸涩的眼睛,稍稍小憩,道:“陆运耗费太多,得不偿失。”

  “现在才走了一半的路,就有士兵开始吃野菜啃树皮了。若这样一直到洛阳,路上肯定会饿死人。”武婧儿急促道。

  武媚娘睁开眼睛,往日明润的眼睛里结了血丝,道:“现在青黄不接,夏收无望,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饿死?你救得过来吗?"

  武婧儿顿了一下,随后坚定道:"能救一个是一个。"

  武媚娘叹了一口气,让武婧儿回去。武婧儿心中踌躇也不知道武媚娘是不是接纳了自己的意见。

  到了下午,武婧儿就听说自天后以下所有贵人的份例减半,而且天后已经派出一队骑兵快马加鞭前往洛阳运粮过来。

  武婧儿这才松了一口气。她的目光扫过眼前的饭菜,只有两菜一汤,两碗白饭。武婧儿拿起碗就往云川的碗里拨了一半的米饭,道:“我吃不了这么多。”

  云川阻止不及,顿了一下,拿起碗又拨了两筷子给武婧儿,叹息道:“我从未想过天子身边,竟然还会有这等事情。"

  云川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年轻时的饥寒交加。这些年的养尊处优几乎磨灭了这些久远的记忆,但看到外面的旱灾,那些已经失去的记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天灾非人力所为。”武婧儿叹道。

  云川默默地给武婧儿夹菜,两人颇为沉默地吃完了这顿饭。

  饭后,武婧儿让云川捧着一个白瓷罐子跟在后面,两人一起去了天后的住处。白瓷罐里装的是牛轧糖,这是武婧儿嫌路上无聊准备的零嘴儿。

  武媚娘的份例减半,她的工作脑力消耗又比较大,于是武婧

  儿决定把这个罐糖果送给武媚娘。

  武媚娘剥开绘着蓝色藤蔓纹的糖纸,里面又是一层油纸,再剥开,露出白色包裹着杏仁、核桃、松子和芝麻的糖块,散发着甜甜的牛奶和果仁香气。

  武媚娘把糖嚼碎吃了,点头道:“味道不错。你不是一直劝我和陛下,饮食要保持清淡,不要吃太甜的食物?"

  “这个挺甜的。”武媚娘忍不住又剥了一颗放到嘴里嚼着吃。

  武婧儿:"我听说你的分列减半,所以才把这些送给你充饥。这个热……很抗饿。"

  武媚娘:"我收下了。"

  武婧儿闻言,眉眼弯起,起身告退。她出了马车,没有骑上自己的马,而是牵着它步行回到自己的车架。如今人没有吃的,更何况马呢?

  这匹马是当年天皇赐给她那匹马的后代,往日膘肥体键的身体,如今瘦了许多。

  武婧儿走着,突然灵光一闪,她想起了自己在长安有个蔗糖铺子和几个糕点铺子,里面应该有不少蔗糖。她找到公主府的护卫队长让他和羽林将军说一声,带些人去洛阳取些蔗糖回来。

  队伍先在渑池的紫桂宫停留修整一番。五六天后,从洛阳快马加鞭运来了十多袋蔗糖。那些扈从们每天除了一顿饭之外,又添了用蔗糖和面粉煮的稀饭。

  这批人不仅带来了甜滋滋的糖,而且还带来了从洛阳运来的粮正在路上的好消息。这批粮走得慢,估计要晚几天才到。

  又过两天,从洛阳运来的第一批粮终于到了。将士们欢欣鼓舞,这一路上大家都是饿着肚子赶路,双腿打飘,跌跌撞撞,很多人差点以为自己要饿死在路上呢。

  众人饱餐一顿,精神振奋起来,更加坚定地往洛阳去了。

  那些有粮。

  有很多粮。

  不怕饥荒。

  修整完毕后,众人勒着裤腰带,忍着饥饿,满怀希望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

  明明是帝后出巡,武婧儿总觉得这分明就是逃荒。

  平安到达洛阳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平安了,再也不用忍受饥饿了。

  千金公主不顾风度地抓起一只鸡腿啃,吃了半只鸡才停下来,道:“我从未想过去东都的路上有如此艰

  难。不知道现在京师的情况如何。”李治把太子李显留在京师监国,让刘仁轨辅佐他。

  千金公主为了响应武媚娘的号召,老老实实地按一半的份例吃饭,随身带的食材都送到厨上,说是给天皇天后加餐。

  王者无私。

  他们这些权贵嫌弃路上饭菜粗陋不合胃口,都会带些路菜和食材在路上吃。即便是份例减半,也不会饿着这些人。

  但是武媚娘和李治就不行了,公与私在他们身上的界限很模糊。天下既可以说成是他们李家的天下,但如今他们吃的每一粒米都可以说成大家的。

  李治病弱,武媚娘没有减他的份例,但他也跟着节俭起来,主动减了一些菜。

  千金公主向来以武媚娘的话语为行事的灯塔和明灯。如今武媚娘出了这样的政策,她自然是积极拥护,把自己的私藏都供给了帝后二人。武婧儿带的食材则是被她送到了军营。

  “我堂堂大唐公主现在竟然馋一只烧鸡,往日我嫌弃它们肥腻腻的,看都不看上一眼。”

  千金公主吃饱了,饥饿的感觉告诉她要再多吃一些,然而再吃就要伤着胃了,千金公主只好放下,慢慢地喝着汤。

  “明天,我让厨房烤好一只给你送过去。”武婧儿道。

  千金公主没有推辞,人吃饱了,心情也跟着舒畅了。

  她朝武婧儿眉头一挑,赞道:“如今你在军中里的名声很好,大家都说你爱护士卒。若不是你向天后进谏,又捐出十多袋子价值千金的蔗糖,说不定要饿死很多人。"

  "这是全赖天后英明。"

  说完,武婧儿一摊手苦恼道:“那些权贵们一定恨死我了,若不是我,他们也不会吃了一路的苦。"

  千金公主不在意道:“管他们作甚?只要天皇天后信任你,这些都不是问题。再过几年,还不知道这些人还在不在呢。"

  千金公主似乎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大唐现在的政斗还是很激烈的,一不留神就往岭南贬,说不定人就水土不服没了。

  武婧儿闻言,则是想起了愈来愈近的风雨。她现在执掌宫务,对李治的身体状况十分清楚。李治的寿数可能就在这两三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