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间梯 22 第 22 章

《时间梯》22 第 22 章

作者:码代码的Gigi 字数:3445 书籍:时间梯

  孟思远见老板渐停了脚步,而那位喊住他的女人正往他们这走来,她识趣地先行一步。边走边拿出手机看外卖,她太累了,只想窝在酒店里看电影吃东西,再泡个澡。

  舒怡走到肖华面前,“刚看到你时,还以为是认错了呢,来出差吗?”

  肖华点了头,“对,好久不见。”

  “我来这儿的酒店开会,已经结束。许久不见,要不要一起吃顿饭?”

  “好。”

  两人就近去了酒店附近的一家西餐厅,舒怡点了餐,“去年圣诞假期我回了趟国的,行程太赶,很遗憾没见上你,其实我该跟你当面道谢的。”

  两年多前,舒怡身在国外,国内的父亲身体出了点问题,需要动个手术。当时回国程序繁琐,她别无选择,向同在京州的肖华求助。肖华没有犹豫就帮了忙,从主刀医生到陪护病房,一并安排妥当,让当时焦虑不已的她得到极大的缓解。

  那时的自己太过无助,内心不免有些依赖他,舒怡萌生了他是否还有一丝旧情的想法,但他只是帮忙,当她向他诉说焦虑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回一句,这是正常的,如果觉得很困扰,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看到他那条回复时,舒怡低落了许久。有些人,失去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有一种痛苦是,会去反复想,如果当初做了另一个选择,会怎样?

  “没什么的,不用客气。”

  舒怡苦笑了下,“到了这个年纪,压力也变大,得考虑父母的养老。把他们接过来,他们不见得乐意及适应,我回去的话,换工作很不方便。有时感慨独生子女的不好,所有的压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总是有取舍的。”

  “我人在国外,就得被家里亲戚指责不孝顺。幸亏上次有你,不然我要被骂成什么样。”舒怡问了他,“你觉得呢?毕竟我在这也没组建家庭,没什么牵绊。为了父母,回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选择都有利弊,你自己想好了就行。”肖华多说了句,“不为别人做选择,后悔可能会少一点。”

  “不会。曾经我觉得我为了自己做选择,但现在还是忍不住会后悔。”

  肖华知道她在讲什么,“人会美化没有走的那一条路。”

  舒怡看着他,这么些年未见,他变得更加成熟与不可测。她清楚地知道,此时面前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他,只会心更硬些。

  当年她选择出国读书时,还忐忑地问了他,他说如果申上了好学校,去读书是对你的前途有帮助的。

  当时的她很高兴,他是全然为自己考虑的,她身边不是没有朋友因为男朋友而放弃深造的机会。他没有给自己一点压力,还很支持自己。那时他刚创业,她觉得时间很灵活,他可以飞去美国看自己。

  她出国后,他越来越忙。身在异乡,孤独着没有陪伴,遇上任何困难的事情他都不在身边。她会忍不住打电话跟他吵架,不止一次,但还是会和好。

  他有飞来美国找过她,倒像是特地来聊吵架的事,讨论相处模式。他说他现在的确做不到陪伴,两人交流没以前多是客观事实,但频繁吵架的相处是不正常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她问,如果我们解决不了呢?

  那时的他很平静地回答说,分手。

  如此冷静的态度,也成为两人以后分手的一根稻草。

  第一年暑假,最后一门考试后的第二天,她就飞回国,想给他一个惊喜。获知他在饭店应酬后,她跑去等他。

  她却是看到了他同喝得醉醺醺的应酬对象们走了出来,旁边还有两个女人。他将应酬对象送上车后,还同身旁的女人聊了两句。

  等女人也走了后,她跑上前质问他为什么要和那种乱七八糟的人混一起,他是不是跟那个女人有什么关系?

  那时的他一屁股坐在了石凳上,方才的醉意从他的眼底消散,他点了根烟,抽完后反问了她,你觉得我喜欢这种应酬吗?

  那你就不要参加啊,被他的反问激怒,她脱口而出说了这句话。

  他看着她,想讲什么,却是又没说出口,最后说了句,我很累,不想讲话后,就将她送回家,说让彼此先冷静下。

  舒怡却没想到,冷静过后,是他提的分手。

  她不想分,即使嘴上质疑着他,她却从未怀疑过他。他这个人很有责任感,她是想与他结婚的。

  但对于一个有责任感、做事有框架的人来说,当他提出分手时,几乎无半点挽回的余地。即使她已经后悔,不想分手。

  他的坦诚,让她觉得可怕。

  她问他为什么不阻拦她出国,是因为不爱吗,就不在乎分别。他说,那是你的人生,我不会阻拦你。

  她问他是不是早就想分手了。他说,在你决定出国时,我知道大概会有这么个结局。如果我想分手,不必浪费这么多时间。

  如此冷静的分手,他漠然到让她心灰意冷地怀疑,他是否爱过她。如果是爱,那他的爱里有支持与理解,却没有一丝占有的自私。

  她没有问这个问题,他肯定有过,却不会将爱情看得很重。他最爱的,永远是他的事业。他这个人就不会有浓烈的爱意,投射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

  舒怡想问他这些年是否会有心去真正爱一个人,但人是很难改变的,行为模式更有极大的惯性,她喝了口酒,“如果我当年没有回去后没有跟你吵架,我们会不会结局不一样?”

  “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肖华不喜欢这种毫无意义的废话问题,回头看并作假设,不会有任何怀旧的愉悦,纯粹是种浪费时间。他自觉是个耐心还不错的人,此时却按耐着心中的一点不耐烦。

  “你一向这么果断。”

  “不应该吗?将时间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无法改变的过去。”

  内心闪过失望,她看出他对两人的过去毫无怀念,甚至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舒怡看着他没有任何情绪的一张脸,却是忽然想到了刚才在酒店大堂,舒怡发现他时并没有喊住他。

  他正跟旁边一个女人在讲话,那个女人一身的职业装,应该是他的下属。女人笑着在跟他讲话,看神态甚是轻松。

  而他看着她笑了,那样的笑让舒怡下意识喊了他的名字。

  “刚刚在大堂见到的,都是来出差的同事吗?”

  肖华有点饿了,刚刚他点的薯条先上了,他尝了一口,味道很一般。为了卖贵点,撒点不知所云的黑松露,还不如麦当劳里蘸番茄酱的薯条。

  “是的。”

  “你同事还挺漂亮的。”

  肖华将剩下的半根薯条扔在了盘子里,拿餐巾擦去手上的油腻,抬头看了她,“你想说什么?”

  他忽然冷了脸色,这样的严肃与压迫,是舒怡从未见识过的,“就刚刚看到她,觉得她长得挺漂亮的。”

  肖华不知她是出国太久,中文退化,还是单纯一句闲聊,“嗯。”

  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仗着旧交情,舒怡还是嗔怒了句,“你为什么这么凶?”

  “我不知道美国这怎么样,漂亮是件值得赞美的事,但放在这个语境下,我觉得说这句话不太合适。”

  舒怡意识到了这句话的一点不合适,可是只是一句正常的聊天,她并未说更多,他这个反应是过度了,“我觉得你反应过度了。”

  肖华耸肩,“Sorry。”

  随口一句sorry,肖华并未真觉得抱歉,他不喜欢一丁点的隐含意。

  这种事,本身就很敏感。不是鲜见,而是太多。

  工作之初,他就见得足够多。那时与各个机构打交道甚多,见识过机构内部复杂的男女关系。其中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去单纯符号化哪一方都是不恰当的。

  后来自己创业,在还未做大时,他就看到了财富等级远在自己之上的老板们,会有多少诱惑与陷阱在等着他们。周围所有人都在猜测着老板的喜好,送人是一种基本操作。

  他那时就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是他,周围听不到任何真实的声音,所有人都在顺着他的喜好,被观察到一丝人性的弱点后,便蛊惑着他放大弱点,他会不会迷失?

  他从不高估自己,约束自己,不是用道德,而是用欲望。

  他太过清楚自己的出身,往下坠时没有背景作救生圈。需费心搭建人脉与关系网,容错率很低。

  到了今天,肖华绝无可能去碰一个下属,但他也不会去刻意避讳什么。他心中有数,只是正常交流。

  孟思远是个聊得来的下属而已,这次出差工作上挺靠谱的,他不会有其它想法。

  虽然这一周多太累了些,最后一天的自由行,孟思远的安排比工作都满。

  她习惯了独自旅行,一个人的效率很高,缺点是得麻烦路人帮忙拍照。一早起来她就去了华纳影城,为了看老友记的片场,喝了咖啡,买了印着friends的杯子。她出来后去了美术馆,看到了梵高真迹,离开时又买了两个杯子。

  刷完两个景点后的所有时间,就都是逛街,都没有时间正儿八经吃顿饭,她买了咖啡和三明治就随意打发了。

  天气虽已转冷,但她进了Reformation店里看到各色小裙子,理智告诉她穿的场合并不多,试穿了对镜拍照后,还是乖乖买单,就怕没买,回去了又后悔。

  刷卡后,她无视银行发来的支出信息,发票扔进购物袋里绝不多看一眼,就怕脑子太好记住了开始算花了多少钱。她边买边安慰自己,只要你身材保持不变,这些衣服都能穿好多年,对自己太抠了也不行。

  孟思远掐着点到机场后,时间也差不多了,看到了同事聚集在一处,老板竟然也在,她提着东西过去打了招呼。

  上司胡志锋身旁的橙色袋子格外醒目,估计是帮太太买的。

  “你这一天都消失了,去购物了?”

  孟思远手里拎了个袋子,三个杯子没有托运,她很喜欢美术馆买的杯子,顺手拿出来与他们分享,“看,这是我买的杯子,一个是梵高的鸢尾花,另一个是莫奈的睡莲。是不是很好看?”

  她估计是跑过来的,脸还有些红,听着她兴奋的分享,肖华看向了她手中的杯子,“挺好看的。”

  估计其他同事都对杯子这种小玩意不感兴趣,听到他说好看,像是真喜欢,孟思远看向了他,主动问了句,“您要不要挑一个,我送你。”

  胡志锋打趣了她一句,“你倒是先给老板送上礼了。”

  “纪念品嘛,顺手带一个,又不贵。”

  肖华本想拒绝的,他对杯子没什么讲究,但看她如此热情的样子,“那就睡莲吧。”

  孟思远以为他会客气下的,不至于要她一个杯子。这两个她都很喜欢,无法割舍才会一并买了。谁让自己谄媚了想拍马屁,她也只能送出去一个。

  就这样,肖华意外地提了个纪念品上飞机。

  飞行时读书最能打发时间,纸质书带的麻烦,墨水屏的刷新率低,肖华直接在手机上看书。很方便,几乎一半的阅读,都是在出差时完成的。

  近三个小时,看完了一本没那么严肃的非虚构后,眼睛都有些干涩,肖华滴了眼药水,闭上眼后却是毫无睡意。

  他又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时,就看到朋友圈图标里的头像,他点了进去。

  她发朋友圈倒是挺快,九张图,有在车上拍的晚霞,有路过的海,有咖啡,咖啡杯上写了friends,还有今天的行程,美术馆的画,以及坐在一张室外沙发上的她,沙发后面是一个喷泉,不知谁帮她拍的照,可能是找的路人。

  他顺手点了个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