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兽世好孕:小雌性她生了一个部落! 第178章 彻底死心

  三更半夜,万籁俱静。

  皇宫东面十里开外,一座大宅院的后堂依然亮着灯光,灯下坐着一群将军模样的人,正在谋划着什么。

  这座大宅院,正是当今殿前副都点检赵匡胤的府邸。

  这群深夜密谋者,除了赵匡胤之外,还有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等,都是军中实权人物。

  “宫中传出消息,陛下已经怀疑上了张永德,他打算撤掉张永德殿前都点检之职。”

  “这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不日就要颁下正式文书。”

  高怀德说道:“现在陛下正在考虑,由谁来接替张永德。”

  “殿前都点检,这个位置太重要了。”

  石守信对赵匡胤说道:“大哥,咱们一定要拿下这个位置。”

  “拿下这个位置,一旦陛下不测,那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赵匡胤说道:“此时此刻,千万不要露出丝毫迹象。”

  “那怎么办,咱们不动,别人都在蠢蠢欲动啊。”

  “难道就这样坐看他人占据先机?”

  赵匡胤说道:“越到紧要关头,越要沉住气。现在咱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向陛下展示咱们的忠诚。”

  “嗯,大哥所言极是。”

  赵匡胤又问道:“还有,那件事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吧?”

  王审琦对赵匡胤说道:“大哥放心,他们绝对不会想到,那块刻着‘点检做天子’的小木板,是咱们做的手脚,都以为是张永德派人干的呢。”

  “嗯,那我就放心了。”

  商议到鸡鸣时,石守信等人纷纷起身告辞。

  众人走后,赵匡胤毫无睡意,在房中来回踱步,他的大脑仍然在飞速运转:“殿前都点检,我志在必得。忠诚,怎样才能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诚,取得他的信任,让他放心地把这个职位交给我呢?”

  苦思冥想良久,赵匡胤猛地一拍脑袋,大喜道:“有了,就这么办……。”

  第二天上午,正是早市的时候,汴京街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镗镗镗……噼里啪啦……。”

  一阵锣鼓爆竹声在赵府门前响起,顿时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看。

  “这是哪个赵府啊?”

  “看门前这两个大石狮子,便知是富贵人家。”

  “这便是赵匡胤府上。”

  “赵匡胤,何许人也?”

  “赵匡胤都不知道?你乡下来的吧。”

  “赵匡胤,殿前副都点检。”

  “为人不识赵匡胤,便称英雄也不应。”

  “赵匡胤,真这么牛?”

  “他家为何今天放爆竹、敲锣打鼓,莫非要请大家看戏?”

  果然,过了一会儿,赵府家丁在门前搭起了一个高台,并在台上摆上供桌、香烛供品。

  “哎呀,真的是有好戏看了。”

  可是,等搭好戏台之后,并未见到优伶登台。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一条八尺大汉从赵府出来,走上高台。

  “他是谁?看来不像是优伶戏子。”

  台下有人发问。

  “他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亲自登台?他还会唱戏。”

  跟在赵匡胤后面,又有一个老夫人手里捧着个针线盒走到了台上。

  “这个老夫人是谁?”

  “她便是赵匡胤的母亲。”

  赵匡胤的母亲来到台上,大声对赵匡胤说道:“我儿,人生天地之间,以何为本?”

  “以忠孝为本。”

  “说的好,今日为娘要送你几个字,你要牢记在心。”

  “请母亲大人赐字。”

  赵母对赵匡胤道:“我儿,跪下。”

  赵匡胤跪在地上,脱掉上衣,袒露后背。

  赵老夫人从针线盒中取出一根银针,朝着赵匡胤的后背扎了下去。

  “这,赵夫人这是要做什么?”围观众人,都大惑不解。

  “她刚才说,要送几个字给儿子。”

  “莫非,赵老夫人是在儿子背上刺字?”

  赵老夫人的手不停地抖动着,手中银针如小鸡啄米一般,落在赵匡胤的背上。

  赵匡胤紧皱双眉,看来是在忍受莫大痛楚。

  “血,你们看,流血了。”

  “赵匡胤的背,被刺出血来了。”

  “奇怪,赵老夫人为什么要把儿子刺出血来?”

  “她要送给儿子的,是什么字呢?”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议论如潮。

  一个时辰后,赵老夫人收起手中银针,对赵匡胤说道:“我儿,为娘送给你的字,已经全都刺好了,你转过身来,让大家伙看一看,也好做个见证。”

  赵匡胤站起身,背对围观众人,他的背上,鲜血淋漓,大家都看清了,刻在他背上的八个大红血字:“忠君爱国,永不篡位。”

  “娘,你在我背上刻的是什么字?”

  赵老夫人大声对围观者说道:“请诸位街坊、邻居告诉我儿,我在他背上刺的是什么字?”

  大家齐声念道:“忠君爱国,永不篡位。”

  赵老夫人谆谆告诫赵匡胤:“我儿,听见了吗,‘忠君爱国,永不篡位’,这就是为娘给你的血的教训,希望你永远记住。”

  “‘忠君爱国,永不篡位’,孩儿铭记在心,永生不忘。此一片赤胆忠心,可昭日月。”赵匡胤对天发誓。

  围观众人一片赞叹。

  “忠臣孝子,出于一家。”

  “赵母刺字,高风亮节,彪炳千秋。”

  “高山仰止……。”

  赵母给赵匡胤刺血字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宫中。

  世宗柴荣传赵匡胤入宫进见。

  赵匡胤来到世宗病榻前,只见范质、王溥、魏仁浦等重臣都在。

  “老弟,来了。”

  世宗斜倚在床榻上,有气无力地招呼赵匡胤。

  “陛下,陛下,您怎么瘦成这般模样?”看着世宗虚弱的样子,赵匡胤“扑通”跪下,潸然泪下。

  “寡人不行了。”

  “不,不,陛下福如东海,万寿无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赵匡胤语气诚挚。

  柴荣对赵匡胤道:“老弟,把上衣解开,让大家看看你的背。”

  赵匡胤解开上衣,袒露后背,只见他的背上伤疤累累,血红的伤疤组成八个字迹:“忠君爱国,永不篡位。”

  柴荣指着赵匡胤的后背,对群臣说道:“看看,看看人家匡胤,多么厚道啊。不像有的人,看着朕病重,就暗中图谋不轨。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你们一定要向匡胤学习,学习他这种忠贞不二的精神。”

  “是啊,赵匡胤忠贞无二的精神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赵匡胤实乃我辈忠臣楷模。”

  众位大臣,纷纷在皇帝面前,表达了对赵匡胤的敬佩。

  世宗柴荣看着赵匡胤,说道:“老弟,朕最大的孩子才七岁,我去世之后,你会像汉代的霍光一样,忠心辅佐少主吗?”

  “陛下,您很快就会康复的。”

  “回答朕。”

  “若陛下真有不测,我当竭尽全力辅佐少主。”

  世宗闻言,点头道:“老弟,朕就知道,你靠得住,来人呀,拟诏。”

  大学士持笔墨纸砚上前,听世宗口授旨意。

  世宗下诏,任命托孤重臣: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任命韩通为侍卫司副都指挥使,分别执掌禁军殿前司、侍卫司;又任命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宰相……。

  “朕去后,望众爱卿齐心协力,保我大周江山……。”

  话未说完,世宗便晕了过去。

  众臣出宫,各回各家。

  当晚,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又来到了赵匡胤府上,深夜密谋。

  “恭喜赵大哥,终于当上了殿前都点检。”

  “大哥,刚才我来到府上,看见大哥家的房顶上有五彩之气,这可是传说中的天子气啊。”

  “咱们来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皇上病势沉重,宫里已经在准备后事了,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皇帝崩了以后,怎么办?”

  “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构想,皇帝崩了之后,咱们让人奏报军情,就说契丹大军南下,然后咱们就率兵马北上迎敌。”

  “然后呢?”

  “然后,咱们带着兵马出去,驻扎在陈桥。到时候,我就会喝醉。我喝醉了之后,你们就把一件黄袍披在我身上。”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对啊,都披上黄袍了,那说明我当皇帝是天意啊。”

  “大哥好主意。”

  “妙计妙计……。”

  众人商议妥当,纷纷告辞离去。

  高怀德他们刚离开,赵匡胤的母亲和妹妹从后堂走了出来。

  “母亲,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睡呢?”

  “你要黄袍加身了,娘不得把这件黄袍给赶出来,可不能耽误你当皇帝。”赵老夫人一边说,一边抖动着手中的一件黄色的衮龙袍。“来,试试,看看合身不。”

  赵匡胤穿上黄袍,高兴地说道:“哎呀,刚刚好,不大不小,太合身了。”

  “儿啊,这皇位,非你莫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