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直播之天才阴阳师 第280章 我是天才?差距不大

《都市直播之天才阴阳师》第280章 我是天才?差距不大

作者:南墙已 字数:1742 书籍:都市直播之天才阴阳师

  现代人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比古人的生活条件好上百十倍,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的精神水平也比古人高上百十倍。

  其实恰恰相反,物质水平的提高让人在智慧和技艺方面明显的退步了。

  还有很多现在的网友,看了点段子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凡是自己不能理解的,通通视为吹牛逼。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现在有很多人说:布鲁斯李不过是个菜鸟,演员而已,都是演出来的,哪里有什么真功夫?

  却没有动一点脑子,想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极度歧视桦人的时候,布鲁斯李能让华夏功夫名扬世界,难道靠的是嘴炮和键盘吗?

  就看最近疫情期间,不是也有年轻人坚决反对让自己喝中药,还一副受害者的模样要求转舱,要纯西药治疗。然后不也“真香”了吗,乖乖的伸出脸被打了个噼里啪啦。

  现在的公知大V们,张口闭口就是这不科学,那不科学,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上没上过学,知不知道什么是科学。

  连高中生都知道科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态度,科学是要求进步的,而不是要统治世界的。可以被证伪可以被质疑,可以不断吸收、不断进化的才叫科学。

  现有的技术体系不叫科学,实事求是、永不停止探索的科学态度才是科学。

  况且就医学来讲,哪有什么西方医学,只有现代医学。西方300年前就不存在医学,只有巫术。

  随便看过历史书的人都知道西方的黑死病、天花死了多少人。竟然还有人妄图用中西医的区别来证明人种的优劣,不知道死后有没有脸见祖宗。

  不好意思,我忘了,这种人早就不要脸了。

  言归正传。

  贺礼一开始就是犯了现代人最容易犯的这种错误,轻视古人。

  世界上聪明人有很多,但是能够承认自己犯错的聪明人不多。所以会有很多人看似聪明,最终一事无成。

  曾经有人询问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维特根斯坦说:“因为我从不介意在众人面前暴露我的愚蠢。”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大智若愚不是真愚,倚仗聪明沾沾自喜才是真愚。

  人权的普及、生活条件的提高、家人过度的宠爱,不可避免的催生了现在的一群杠精。不管听到别人说什么,下意识的就想抬个杠。

  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青春期少年身上,因为这是一个急需父母和社会承认自己价值的心理阶段。

  但是如果20多岁,还是一个大杠精、网络键盘侠,那就无可救药了。因为这样的人不思考别人的话,也就永远不会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当然永远不会进步。

  人如果不能让自己越来越好,那么就会进入庸庸碌碌的行列,这是我们时时需要警醒自己的。所以伟人经常引用一句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

  摆脱庸碌的生活,拥有精彩的人生,并不是选择一个新的环境就可以的。穿越到别的世界,即使凭借金手指一统天下呼风唤雨,难道就能改变自己自私、怯懦的事实吗?

  想改变现在的生活,那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应该怎么做,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数。

  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发光发热,照亮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再照亮周围的人,世界最终就会充满光明。

  志公禅师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改变世界的人。他把天竺所传的原始佛教,摒弃糟粕,完全转变为了华夏本土的智慧。

  他讲的佛经振聋发聩,可以说是禅宗源流。

  禅宗的出现,可以说是华夏智慧对佛教洗脑的抵抗与消灭。

  天竺原始佛教的诞生确实称得上石破天惊。可惜的是释迦牟尼作为几千年一出的圣人,或许耗尽了所有天竺人的气运。

  释迦牟尼原本为消灭种姓制度而创立的众生平等的佛教,最终还是被徒子徒孙们把种姓制度完美的融入进去,换了一层皮,变成了佛陀菩萨果位。

  释迦牟尼作为大智慧觉悟者,当然没有把指望放在他的这些饱受种姓制度荼毒的虎子徒孙之中。

  释迦牟尼曾经说过,未来某时,魔王波旬的徒子徒孙会披上袈裟,伪装成佛陀菩萨。

  释迦牟尼预测得很准,诸位去看看博物馆里的原始佛教人皮唐卡、人狓手鼓、人榾法杖,就知道佛可以是打着幌子的魔。

  想那唐僧千里迢迢偷渡去天竺那烂陀寺,本来是想去这个世界最高佛教学府去留学,顺便把天竺高端的丰富的经文带回唐朝。

  没想到去了之后,一场辩论下来,发现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难逢对手。那些经文也不必说,没啥参考价值。

  向往的美弟原来如此的动荡不安,连口罩和呼吸机都没有…哦,错了,是向往的天竺原来如此的乐色,连高僧和佛经都没有…

  于是这个一心求学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唐踢馆高手,带着一身的高手寂寞和身后的仰慕目光离开了天竺。

  回去之后自己写了大名鼎鼎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从此华夏佛教走上了华夏特色佛教道路,创立了具有华夏特色的佛教流派——禅宗。中土佛教正式开始了蓬勃的发展之路。

  从此佛教的中心就正式扎根华夏大地,成为了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千百年后,唯一的梵文大师是华夏的京师大学堂教授——季老,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所以志公禅师对这位僧人的驳斥,从根本上来讲,是华夏特色佛教对天竺原始佛教的驳斥,象征着华夏佛教看破了西方佛教制度的腐朽无能,已经开始坚定地走上在符合华夏特色的独特道路。

  从此华夏的佛教人士再也不迷信天竺的佛经标准以及天竺的理论体系,真正地打破了天竺的佛教垄断,实现了佛教自主化,逐渐掌握了佛教自主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