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错嫁高门,新婚夜惹上暴戾权臣 第一卷 第115章 拒不配合

《错嫁高门,新婚夜惹上暴戾权臣》第一卷 第115章 拒不配合

作者:拂欢 字数:1877 书籍:错嫁高门,新婚夜惹上暴戾权臣

  一旁的驿丞噤若寒蝉,不顾地面泥泞,整个人跪趴了下去,连半个辩白的字也不敢出口,如待宰的一头牲口。

  裴萧元此时也已明白,为什么这驿丞刚才会有那样的反常举止。

  近旁不远处的一个水坑里,还趴着个人,下身被扒得精光,腚和大腿已经变成了一团模糊的烂肉,看起来像是刚受过狼牙棒刑,人一动不动,应当已经昏死过去了,血水从他身上的烂肉里还在不停地往外流,染得整个坑里的污水都见红了。

  虽然这人脸的大部分都浸泡在泥水当中,但也不难辨认,就是今夜曾接待过裴萧元的那个驿卒。再不令他脱离泥水,恐怕很快就将淹死在这个污水坑里。

  裴萧元走到坑旁,俯身下去,五指攥住驿卒上衣后领,一提,便将软若烂泥的整个人从坑下提了出来,搁到一旁的地上。

  “不过一小卒,何必和他们计较。袁执事的心意,裴某领了。”

  “听到了?看门都看不好,若非看在裴骑尉的面上,留你们何用?”

  袁值眼角余光扫过驿丞,冷冷道了一句。

  这驿丞姓胡,此前早早得过提醒,若是接到裴萧元入驿,第一时间送出消息。

  按常理而言,从甘凉方向来的人,走的都是西边的开远门。长乐驿在东,接到人的可能性不大。但既然得到过吩咐,这驿丞也不敢怠慢,之前一直在暗中留意,始终不见人来,眼看最后时日已到,以为人已直接入京,或者走了别的门,一时松懈了下来。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正主竟在今夜才到,走的还是他这个方向。恰好今夜值夜的驿卒又不知内情,等驿丞从登记的名册上看到人名,急忙弥补,已是晚了一步。

  这袁值才三十出头,便爬到了如此的地位,连当朝的几个宰相都不敢得罪他太过,除他精明强干善于迎逢皇帝之外,驿丞也有耳闻,他心狠手辣的程度,近乎变态。当今圣人早年在长安变乱之时,曾有一女流落在外,圣人登基之初,也曾多方寻找,却至今不知生死,更无下落,圣人渐渐也不再抱有念想。有人却在两年前又送来一个年貌相仿之人,当市称是公主,轰动全城,后经查证,竟是一伙人贼胆包天借机蒙骗想要换取功名罢了。据说最后涉事之人包括那个假冒的公主,全部被他用了一口甗鼎活活煮死。打死像他们这样的几个驿亭小吏,不过如同踩死几只蚂蚁罢了。

  驿丞本以为连同自己在内,今晚恐怕全都活不成了,忽然听到这话,知还有生机,冲袁值砰砰磕头,又爬着在地上转了半圈,转向裴萧元,叩首过后,抬头投去感激目光,随即打起精神,拖着自己软得已如棉絮的两条腿勉强从地上爬了起来,叫来几个人,将昏死了过去的驿卒匆匆抬了下去。

  “裴骑尉,这就随我走吧。”

  袁值含笑说道。

  暗处有人牵来一匹马,周身乌黑,毛色油亮,火光里映得如同披了一身黑缎,又头小颈长,躯干如龙,四肢遒劲,是少见的神骏之相。不但如此,它的额前还有一团赤印。

  通身乌黑,只这一团赤红,看起来很是醒目。

  宝马当前,裴萧元也未能免俗,看了几眼,注意力忽然被它额中的那团印痕带走了。

  不知怎的,这个时候,他莫名竟又想起了叶女。

  何晋这个时候应当已经回了,也不知那边寻人进展得如何了,有没有找到……

  袁值看了一眼,见他两道目光落定在马上,一笑,示意手下人送上马缰和鞭。

  “三年前我朝赢得西蕃之战,西域有国主主动进献良驹为贺,当中以此马最为神骏。因马额生有赤痕,状若曜日,故得名金乌骓。”

  裴萧元收神,翻身上了马,袁值也登上他的坐骑。一行人消失在了漆黑的夜色之中。

  通化门的值守卫官正在门楼上等待,远远看到一行人马接近,晃动火把,对面回应,立刻打开了城门。

  数道笔直的通衢大道,贯通了这座城的东西和南北。

  凌晨的四更时分,坊门紧闭,万物沉梦,这一刻,和这座城相伴的,只有亘古的月光和偶然巡街经过的一队金吾卫士的暗影。

  一路畅通无阻,在声声沉闷的马蹄踏地声中,裴萧元来到了那道他记忆当中的宫门之前。宫门此刻打开着,对他毫不设防,他走了进去,穿过绵延在夜色里的仿佛无边无际的重楼峨殿和回廊复道,最后停在了他今夜要被带到的地方。

  夜色沉沉,殿门上方的匾面隐隐现出了宫殿的名。

  紫云宫。

  袁值继续引他入内,行到大殿外,停下脚步。

  这一刻,他不再是长乐驿外那个令驿丞股栗欲堕的凶煞人了。隔着前方那面紧闭着的厚重殿门,他立得笔直,垂落双手,神色也变得恭谨至极,若这门内存在着的,是一位有着无上威严的至高神明。

  裴萧元继续迈步独上台阶,来到殿门前,他伸出手,顿了一顿,缓缓地推开了面前这扇沉重的殿门。

  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座巨大的供殿,殿内摆着两只高过人顶的三足白铜香炉,炉肚已被内中的香火烧得隐隐泛红,上方白烟缭绕如云,中间有一云龙丹墀白玉须弥座,上面供了一尊元始天尊像,天尊衣冠华座,左右夹侍真人,周围帐幔垂落。在殿堂的深处里,走出来一名十来岁的小阉人,领着他经过前殿,穿过一条通道,最后入了北面的一间偏殿。

  继续带着裴萧元停在一面水晶帘前,小阉人悄然退了出去。

  他在帘前等待了许久,耳边始终静悄无声,没再见到有人现身,或是有任何的响动。仿佛这偌大的一处殿舍之内,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但直觉告诉他,就在此刻,隔着帘,对面那扇屏风的后面,有一双眼,正在观察着他。

  他立等着,等那双眼的主人打破沉寂。

  殿角插在小香炉里燃着的一炷清檀烧到了尽头,顶上蜷曲的一簇白灰慢慢冷却,倏然折断跌落。

  几乎是同一时刻,一道声音也自殿舍的深处响了起来。

  “你便是裴家的那个少年人?”

  这声音正发自帘后,苍老,嘶哑,低沉。

  裴萧元提起衣摆,向着前方珠帘后的那面屏风行叩拜之礼。

  “微臣裴萧元,叩见陛下。”

  他叩首完毕,却始终未得起身的许可,便只能一直如此跪地。片刻后,屏风后才终于再次传出那道声音。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这便是你表字君严的来历?倒是颇合今日之举。朕还以为,裴家人清高惯了,连个小小儿郎,也瞧不上朕这金吾卫的阶身。”

  这话的语气平淡,听似褒扬,但嘲讽的意味,几乎穿透了屏风,扑面而来。

  裴萧元起初微怔,但很快,明白了过来。

  告身给了他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出甘凉后,到长安,驿道有二,或取秦州南道,或取会州北道,无论哪一条路,都足够他启程入京,不该在最后一日来临前才抵达。

  想来是他压着最后期限到来的举动,触怒了帘后的这个人。

  这确实是裴萧元此前根本不曾想到过的一个意外。难道帘后人一直在等?

  “微臣不敢。当日收到告身之前,恰有一事亟待处理,因而耽搁了些时日。”

  他解释道。

  又是一阵沉寂之后,“你不怕朕?”

  “人皆称陛下圣人,圣人当前,微臣坦坦荡荡,何须惧怕。”

  “人皆称圣人,你呢?”

  那声音又跟着紧问了一句。

  裴萧元微微一顿,“微臣自然和天下人一样,以陛下为圣人。”

  屏风后的人起先没说话,片刻后,若发出了一道冷哼之声。

  “朕看未必吧。”

  第14章

  “陛下之言,令微臣无地可容。微臣愚钝,若是有罪,请陛下垂示。”

  “你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那人淡淡道。

  裴萧元不再应话,惟叩首等待。

  “三年前的战后论功,你是否有所不满?”他听到那声音问道。

  本朝开国已逾百年。到了几十年前,邻国西蕃崛起,并成为本朝劲敌,时战时和。当年的那一场大变乱,叛军就是与西蕃内外勾结,朝廷毫无防备,才会在短时间内连京城都沦陷了下去。

  平乱过后,此刻屏风后的这位圣人登基,致力于休养生息,收拾河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蕃对边境的骚扰非但不绝,比起从前,反而更加猖獗,朝廷也一直隐忍不发,直到三年前,西蕃又一次撕毁和约兵犯西境,圣人诏令应战。

  那一场战事,可谓是十年一剑,上下齐心,集合了全部的力量。除了朝廷军、效忠朝廷的草原贵族如承平之父,还有当年曾在变乱中立过保驾大功的西平节度使西平郡王宇文守仁,也派出世子宇文庆发兵助战。

  宇文庆自恃王府功高,出战之后,连当时实际统领大军的副帅令狐恭也不放在眼里。起初打过几次顺风顺水的仗后,更是目中无人。在一次大规模作战中,认为仅凭自己一方便能取胜,为争夺首功,罔顾事先定好的合围之策,没等承平一方抵达作战位置便擅自发动进攻,结果不但失利,还令承平军队暴露位置,引来数倍于他的敌军的围攻,情状万分危急。

  这个时候,本该离他最近的宇文庆赶去救援,他却又担忧万一不胜再次损兵折将,意图撤退。当时派去和他临时协调的是何晋,何晋阻止退兵,却被宇文庆认为是对他的羞辱,拔剑刺伤了何晋。何晋性情刚烈,宁死不让他走,宇文庆恼羞成怒,待要痛下杀手之际,裴萧元赶到,出手阻止,砍断了宇文庆刺出的剑,带得宇文庆人也从马背上摔落,落地之时,恰被他自己手里还握着的断剑刺中,插入胸膛。

  当时情状混乱,宇文庆被人抬走救治,裴萧元当场又杀了一个反抗最为激烈的宇文庆的亲信之将,随后制住另外几名将领,临时接管了西平军。西平军里毕竟也有热血男儿,对宇文庆的指挥本就不满,又被裴萧元所震慑,纷纷听从号令,合力作战,在他指挥之下,终于击退敌军,避免了一场原本可能将会导致战局转折的惨败。彼时才二十岁的裴萧元,也因这一场战事,在军中威望大增,名声遍传。

  宇文庆当日的伤,本也不足以致命,养了些天,已有所愈合,他却愤懑难解,不遵医嘱饮酒过量,引发伤口溃烂,在返城就医的途中,脓毒攻心,死在了半道。

  宇文庆之死,当时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裴萧元作为直接当事人,被郡王府的人认定是罪魁元凶,叫嚣要为世子复仇,这自然也引发了另外一部分军士的不满,双方剑拔弩张。

  令狐恭将全部的原委都上报到遥领行军总管的太子面前,太子以双方皆存过错,大战未果,军心不可动摇为由,将事压了下去。决战中,西蕃大败,朝廷终于获得了这场几十年来从未曾有过的大胜,一洗前耻,令四域再次俯首称臣。

  以裴萧元当日的表现,无论是他指挥的那一场关键的临时乱战,还是之后他参与的决战,无不是身先士卒,功勋卓著,全军有目共睹,心服口服。但在最后论功的时候,不及他的同袍纷纷得到六转七转等四五品的勋位,他却只得授一个象征性的二转七品云骑尉的衔职。而与之鲜明对比,宇文庆那边,朝廷大加追封,哀荣备至。

  “国有战,微臣名在军书之上,便当尽我本分,何敢贪图功劳。何况微末之功而已。”

  他应道。

  “宇文守仁是对先帝有过迎奉保驾之功的老功臣,他老了,把儿子送去为朝廷继续作战,儿子却那样死了。无论你怎么辩,终究和你脱不了干系。那可是郡王府的世子!”

  “微臣明白。当日还要多谢太子与令狐将军的裁决,才令微臣有了之后补过的机会。”

  屏风后的人好似又轻轻哼了一声。

  “这件事太子也不能做主。至于令狐恭!打打仗还行,这件事,十个令狐恭也轮不到他说话!”

  屏后人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裴萧元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从语气当中,也能想象得到他此刻面上那隐隐的带着几分得意的傲然之色。

  裴萧元起初摸不到头脑,迟疑了下,很快若有所悟。

  他再次叩首:“微臣多谢陛下当日圣裁。”

  “起来吧!”

  又片刻的静默之后,屏后人终于发话叫他起身了,声音听起来也缓和许多。

  裴萧元谢恩起身。

  “西平郡王府的次子宇文峙接替其兄,做了世子,此番也将入京贺寿,抵达大约也是这几天的事。你与郡王府的旧怨,能解便解,免得影响大事。”皇帝又道了一句。

  裴萧元应是。

  “知道景升太子吗?”

  那声音忽然又如此发问。

  裴萧元再次一怔。

  实话说,帘后当今这位皇帝心思转换之快,令他有些不适。

  这一趟受召入京,本身就是意外,他刚到长乐驿,又连夜被带到这里,更是始料未及。但就在这一刻,他有了一种感觉,接下来他要听到的话,或许才是今夜这帘后人秘密召见他的真正原因。

  他当然知道景升太子。

  眼前这位隐于屏风后的他看不到的人,当年便是取代了他的兄长景升太子登基上的位。

  裴萧元想起了他离开甘凉前的那夜,伯父裴冀和他说过的那一番话。

  “你在想什么?朕在问你话!”

  不过是短暂的一个恍惚,耳边紧跟着又传来了声音。这声音已变得冰冷,充满了威压之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