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11章 西部开发(一)

《重生于红楼末年》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511章 西部开发(一)

作者:陕甘总督 字数:3600 书籍:重生于红楼末年

  张安世、韩奇来到蜀地时,大西、大顺两支流民军政权,已经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作为大西流民军首领,张敬轩盘踞蜀地期间,杀人无算。再加上此地战乱频仍,各方势力攻城掠地,反复拉锯,导致蜀地人口大减。

  偏偏大西流民军和大顺流民军,为了争夺蜀地,尤其是对蓉城的控制权,一度打生打死,韩老三和李信分别从鄂、陕两个方向进入蜀地时,大西流民军仅剩下不到四千人马,兵甲也不齐全。

  至于大顺流民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也拢共不到五千人了。

  关键是,他们即便想要补充兵源,也非常困难。蜀地人口锐减,已经没有那么多青壮了。

  因此,韩老三、李信入蜀,成功会师之后,两支流民军都想前来投靠,只不过各人要求的价码有所不同而已。

  张敬轩派来的使者说,大西可以投降,蜀地也可以完整地交到金陵新民朝廷手中,但张敬轩本人早做蜀地总督,他手下悍将要出任参将、守备等相当数量的武将职位。

  李信当初在闯王麾下时,便和大西流民军有过一些不愉快,现在看到张敬轩派来的使者,居然狮子大张口,都死到临头了,还提到了这么多不合理的要求,他本想将这名使者痛骂一顿,把他赶出营帐。

  但韩老三却给他使了一个眼色,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韩老三对那名使者非常客气,又是嘘寒问暖,又是赏赐酒肉,不过韩老三也没有立即答应大西流民军首领张敬轩所提出来的这些要求,只是说,还要等等再看。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名使者得寸进尺,很不礼貌地问道。

  “快了快了,再过两天,便给你一个答复如何?”韩老三笑眯眯地说道。

  等到这名使者退下后,李信很不解地说道,“大西流民军就剩下一个空架子,他们作战再英勇,又怎么抵挡得住我新编鄂军的共计?韩大人又何必对他们如此客气?”

  韩老三却笑道,“不急,不急。等大顺流民军首领李鸿基的使者过来了再说。”

  李鸿基的使者乃大顺丞相宋康年,牛聚明投降周进一系之后,宋康年便成为了李鸿基身前最受信任之人。此次与韩老三、李信二人的交涉,关系到了李鸿基、宋康年等大顺军高层还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故而李鸿基让宋康年亲自走这一遭。

  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宋康年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缓缓进入了陕鄂联军的营地。他身上的衣衫破旧不堪,被风一吹,便随风飘动,仿佛随时都会被撕裂。他的眼神中透着几分惶恐与谄媚,一路小心地张望着。

  负责伐蜀的韩老三和李信二人,正在营帐中商议军情,听到士兵通报宋康年求见,两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示意让他进来。

  宋康年一进营帐,立刻“扑通”一声跪下,先是对着韩老三重重地磕了个头,说道:“韩将军,小人宋康年,受大顺流民军首领李鸿基大人的委托,特来与将军交涉。”那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显然是对韩老三极为畏惧。

  随后,他又转向李信,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李将军,好久不见啊,您还记得小人吧。”

  李信看着眼前的宋康年,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想当年,自己在李鸿基麾下时,宋康年等人没少排挤他,后来还怂恿李鸿基给他送了个“海昏侯”的侮辱性头衔。那时候,李信在军中处处受限,心中满是愤懑。

  如今,时过境迁,自己已经成为金陵新民朝廷的高级将领,而宋康年却落魄至此。

  李信本有心为难宋康年一回,报当年的私人恩怨。可看到宋康年这副破破烂烂、神情猥琐谄媚的样子,他心中的那股火气却莫名地消了下去。

  他心想,自己如今地位尊崇,宋康年能不能在这乱世中侥幸逃过一劫、留下一条小命还不一定,又何必再去跟他计较呢。

  韩老三看着跪在地上的宋康年,皱了皱眉头,语气平淡地说道:“起来说话吧,有什么事,直说。”

  宋康年连忙站起身来,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说道:“是这样的,我们大顺军愿意投降,而要求也很简单,仅需要将川蜀行省一府之地划给大顺方面即可。”

  韩老三听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思考片刻后说道:“稍等两天,等议政院张安世大人过来后,再给你们一个回复。”

  宋康年一听,心中虽然有些焦急,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点头哈腰地应道:“是,是,小人静候佳音。”

  两天后,张安世和韩奇抵达了营地。韩老三见到张安世,立刻迎了上去,寒暄过后,便将这几日与宋康年交涉的情况做了简要汇报。

  张安世听完,微微点头,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份调令,笑着对韩老三说:“韩将军,这是经过陛下签字同意的调令,调你为议政院议政大臣。”

  韩老三一听,心中大喜,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连忙接过调令,说道:“多谢陛下,多谢张大人!议政院比起内阁来说,相对较为清闲,看来我以后便可以安心享福了。”

  张安世笑道:“韩将军,此次调任,你怕不是享福,而是要去挑大梁了。柳芳大人代理议政院院长,忙得不得了,早就嚷嚷着要换一个人来做了。”

  韩老三连忙谦虚道:“不敢不敢。我倒是想呢,就是资历方面差了一点,哪有刚出任议政院大臣,便做议政院院长的道理!”

  说完,韩老三又与李信、韩奇等人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喜滋滋地奔赴金陵上任去了。而蜀地的战和事宜,便由张安世接掌。

  张安世安排好一切后,便命人将宋康年以及大西军的使者一同叫到了营帐中。

  宋康年和大西军使者一进营帐,便感觉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张安世坐在主位上,神色威严,韩奇和李信则站在两侧,目光冷峻。

  张安世看着两位使者,开门见山地说道:“你们各自提出的投降条件,金陵新民朝廷都可以接受。”

  两位使者一听,心中先是一喜,可还没等他们高兴完,张安世接着又说道:“但是,新民帝有言在先,只接受张敬轩、李鸿基其中一人投降。”

  这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让两位使者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金陵新民朝廷会提出这样的条件,这意味着大顺、大西这两支流民军,接下来必定将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了。

  宋康年满脸惊慌地说道:“张大人,这……这如何使得?我们大顺和大西本可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朝廷啊。难道你们金陵新民朝廷也不怕吗?”

  大西军使者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张大人,还请您再考虑考虑。”

  张安世冷冷地看着他们,说道:“你们的想法,本大人也清楚。但你们可曾想过,一来,你们双方本就没有互信基础,如今更是面临谁做出头鸟,向陕鄂联军开第一枪的问题,能谈拢才怪。二来,即便你们联合,就能打得过金陵新民朝廷吗?没有我们朝廷的兵工生产体系作为后盾,你们手中的燧发枪,打不了多久,便再无子弹可用。”

  说到这里,张安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最为关键的是,凡是和新民帝合作的人,向来不曾吃亏,连清廷高层那些人,只要诚心投降,也基本上留住了家产和性命。可谁要是寄希望于流民军首领身上,那可就真是自寻死路了。吴月先当初也愿意投靠大顺军,结果他父亲被拷打,他最宠爱的小妾陈媛媛被大顺高层将领霸占,这便是前车之鉴。”

  两位使者听了张安世的话,都沉默了下来。他们心中明白,张安世所说句句属实。大顺和大西虽然都有一定的实力,但内部矛盾重重,又缺乏稳定的后勤补给。而金陵新民朝廷,不仅兵强马壮,还有先进的兵工生产体系作为支撑。

  沉默良久后,宋康年和大西军使者告辞离开。回到各自的营地后,他们立刻将张安世的话转达给了李鸿基和张敬轩。

  李鸿基和张敬轩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联合起来与金陵新民朝廷对抗,要么相互争斗,争取得到金陵新民朝廷的投降许可。

  经过一番商议,两人决定先尝试联合。他们派出使者,再次进行谈判。

  然而,正如张安世所说,双方在诸多问题上根本无法达成一致。谁都不愿意先向陕鄂联军开第一枪,谁都担心自己成为对方的牺牲品。而且,多年来的积怨和矛盾,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除的。

  最终,大顺和大西的联合计划宣告失败。在蓉城附近,双方摆开了阵势,一场决战即将爆发。

  大顺军这边,李鸿基亲自率领大军,士气高昂。他心中清楚,这一战关乎着大顺军的生死存亡。

  他看着眼前的士兵们,大声喊道:“弟兄们,我们大顺军走到今天不容易,这一战,我们只能胜不能败!”士兵们听了李鸿基的话,纷纷举起武器,高呼口号,声音响彻云霄。

  大西军那边,张敬轩也是一脸凝重。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无比惨烈。他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此次决战,生死在此一举,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而在陕鄂联军的营地中,张安世、韩奇和李信等人,正在密切关注着大顺和大西军的动向。

  李信看着地图,对张安世说道:“大人,大顺和大西军即将决战,这对我们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无论谁胜谁负,我们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张安世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密切关注战场局势,一旦有机会,立刻出兵。”

  很快,大顺和大西军的战斗打响了。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双方士兵都红了眼,不顾一切地冲向对方。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大地。

  大顺军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一度占据了上风。李鸿基亲自率军冲锋,所到之处,大西军纷纷败退。然而,大西军也不甘示弱,张敬轩组织起了几次有效的反击,将大顺军的攻势挡了回去。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双方都伤亡惨重。夜幕降临,战场上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双方暂时收兵。

  这一夜,对于大顺和大西军来说,都是无比煎熬的。士兵们疲惫不堪,伤员们痛苦地呻吟着。李鸿基和张敬轩都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而在陕鄂联军的营地中,张安世等人也在商讨着如何行动。

  韩奇说道:“大人,依我看,我们明天就可以出兵,趁他们两败俱伤之际,将他们一网打尽。”

  张安世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可,再等一天。等他们打得更激烈些,我们再出手,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听了,都觉得张安世说得有理,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顺和大西军再次展开了激战。这一次,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战斗更加惨烈。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陕鄂联军出动了。张安世一声令下,韩奇和李信率领着大军,兵分两路,如猛虎出山般冲向了战场。

  大顺和大西军看到陕鄂联军突然杀到,都大惊失色。他们此时已经疲惫不堪,根本无力抵挡陕鄂联军的进攻。

  在陕鄂联军的猛烈攻击下,大顺和大西军的防线迅速崩溃。士兵们纷纷四散逃窜,战场上一片混乱。

  李鸿基和张敬轩见大势已去,只能各自率领着残兵败将,拼命突围。然而,在陕鄂联军的围追堵截下,他们的突围行动异常艰难。

  最终,李鸿基和张敬轩都没能逃脱。他们被陕鄂联军俘虏,带到了张安世面前。

  张安世看着跪在地上的李鸿基和张敬轩,说道:“你们二人,如今还有何话可说?”

  李鸿基和张敬轩都低着头,一言不发。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