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349章 杀人立威(四)

《重生于红楼末年》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349章 杀人立威(四)

作者:陕甘总督 字数:3642 书籍:重生于红楼末年

  北平城中徐府。

  作为一家之主,工部堂官徐大人被宣召入宫,都已经两天了,却一直没能回来。

  即便府中诸人再怎么心大,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徐大人房中那些貌美妇人,有一些便开始在暗地里收拾行李,只等寻找一个机会溜之大吉。

  还有个别妇人,都没向徐夫人请示,便吩咐仆人外出租赁几辆马车,进来帮助她托运行李。

  她们之所以如此大胆,还得感谢当年周进所发起的“吾儿生母,永不为奴”运动,自打替徐大人生下了孩子,便能恢复自由之身。

  现在眼见徐大人自身难保,整个徐府也即将树倒猢狲散,她们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对于这种情况,徐夫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这些侍妾,一点儿情谊都不讲,令人感到心寒。

  但反过来说,她们说开溜就开溜,将各自生下的孩子一并带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整个徐府的覆巢之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很可惜,徐家所在的这条街道,居然被锦衣府的人给封住了,这些不安分的妇人,一个都没能跑出去。

  就在整个徐府一片鸡飞狗跳之中,门房管事突然脸色发白地闯入进来,向徐夫人禀报道,“锦衣府堂官赵全老爷带领好几位司官,前来拜望。奴才要取职名来回复,赵老爷却说道:‘我们至交友好,不用这些虚礼。’一面就下轿来,径直走进来了。请夫人委派家中哪位爷们赶快迎接去。”

  徐夫人眼泪汪汪地说道,“老爷不在家,大公子又在外地任职,其他几位少爷都是姨娘所生,打小就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怎么能经得起这样的大风波。”

  她徐夫人倒是交游广阔,但她作为一个内宅妇人,徐家和锦衣府堂官赵全一家又没有建立那种通家之好的关系,也不便抛头露面啊。

  徐夫人还在想着心思,门房管事不禁催促说:“既然这几位小公子少不更事,便请夫人快去罢,再想一回,人家都进门了。”

  正说着,只见内院看门丫鬟又报进来说:“赵老爷已闯进内院了。”

  徐夫人此时也顾不上男女之大防,只能抢步接去,但见赵堂官满脸笑容,一开始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走进客厅之中。

  赵堂官身后还跟着五六位司官,有人看着满脸严肃,也有人看着笑意盈盈,但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徐夫人心里七上八下,像是吊了一只水葫芦一般摇来晃去,只得先躬身行礼,请锦衣府堂官赵全及诸位司官上座。

  闻讯赶来的诸位管家也有认得赵堂官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徐家小少爷的手,笑着说了几句嘘寒问暖的话。

  而他身边几位司官,眼睛珠子却瞅着徐夫人身后那几名长相出挑的貌美侍妾,目光在她们的脸蛋和身材上打转。

  那位看上去最年轻的锦衣府司官,甚至还伸出左手,在刘二十六姨娘的纤细腰肢上摸了一把,露出了一抹暧昧不明的微笑。

  刘二十六姨娘吓得大叫一声,往后退了好几步,这才堪堪立住脚跟。

  刘二十六姨娘来自广陵,号称“江南第一瘦马”,一直颇得徐大人的欢心。这位年轻的锦衣府司官连刘二十六姨娘都敢招惹,这说明了什么?

  到了这时候,众人即便再蠢笨,也都发觉情况不妙,有趁乱躲进里间屋里的,也有神情痴呆垂手侍立的,全无往日里那股仗势欺人的嚣张气势了。

  徐夫人强自镇定,正要带笑叙话,只见仆人慌张报道:“刑部堂官周大人到了。”

  徐夫人慌忙去接,已见周少儒大人进来。

  赵堂官抢上去问了安,便说道,“周大人既已到,随来各位司官就该带领衙役把守徐家前后门。”诸位司官应了一声,连忙各自离去。

  很快,从外面闯进来无数衙役,把守大小房门,合宅上下人等一步不能乱走。

  徐夫人知事不好,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打颤。

  但有道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当在此时,她也无计可施,只得带领诸人跪了下来,准备迎接圣旨。

  周少儒大人伸出双手,在空气中虚扶了一下,笑嘻嘻地说道:“无事不敢轻造,有奉旨交办事件,要徐老夫人带领家中子女接旨,宅中下人可以在外听候。”

  赵堂官便转过一副脸来,向周少儒说道:“请大人宣旨意,大家就好动手。”随着赵全走进来的这些衙役听后,立马神情一振,一个个撸起袖子,只待旨意下达之后,便可以立即动手,发上一笔小财。

  周少儒缓慢地说道:“周某奉旨,带领锦衣府赵全来查看工部堂官徐大人家产。”

  徐夫人等听见,俱俯伏在地,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周少儒便站在大厅中央朗声说道:“有旨意: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徐某上下其手,中饱私囊,贪污受贿,权色交易,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其本兼职务,抄家问斩。钦此。”

  随后,赵堂官也连声叫嚷道,“拿下徐夫人及诸位姨娘、少爷和小姐,其余皆严加看守。”

  可怜徐夫人,养尊处优一辈子,到头来成为了阶下之囚。

  工部堂官徐大人名下三十余名貌美侍妾,十余位庶子、庶女,此时也都像猪狗一般被捆绑起来,塞到了后面厢房之中。

  赵堂官更是不辞辛劳,亲自率领一帮心腹之人,连同数十名衙役,分头按房,抄查登账。

  吵吵嚷嚷之际,先前那位最年轻的锦衣府司官,却突然闯入后面某间厢房内,将风姿绰约的刘二十六姨娘拦腰抱起,去了隔壁某间耳房之中。

  有人大喊道,“胡司官,你现在不出力,到时候分银子,可就要减少你那一成份额了。”

  原来这位年轻司官姓胡。胡司官一边掩上耳房小门,一边爽朗地笑道,“无妨,无妨,届时只需要将刘姨娘便宜发卖给我即可。”

  “这个没出息的狗东西。”赵堂官笑骂了一句,却也不太在意。

  刑部堂官周少儒目睹这般情景,有些不忍地摇了摇头,但终究也没有多说什么。

  稍后侦稽、审讯、财物清点诸事,他还得仰仗锦衣府堂官赵全大人的紧密配合,总不能因为一些有伤风化的小节,就和锦衣府那边的人公然翻脸吧?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锦衣府某司官向周少儒、赵全二位大人禀报财货查抄情况,“赤金首饰共两百零六件,各色珠宝两盒,珍珠三十余挂,金盘、金碗、金抢碗、金汤匙共一百二十三只,银大碗、银盘、银酒杯共三百二十九个,其余金银头面、摆件、饰品共四百零八个。各类珍贵皮毛四百七十八张,华丽绸缎、布匹一千三百九十一捆,葛布一百一十一捆,各色皮衣二百六十二件,新旧衣裳一千六百二十余件。玉玩、钟表一百二十六件,朝珠二百二十二挂。现银二十八万三千七百六十二两、大小金条三千三百八十二两、铜钱十三万零三千余吊。其余房地契纸、家人文书、名人字画之类亦俱封裹装箱,一一登记在册。”

  周少儒早就知道徐大人身价不菲,但他却没有料到,徐家人的身价竟然如此不菲,这些财货累计起来,哪怕值不了上百万两银子,却也差不了多少吧。

  “这可真是徐家跌倒,今上吃饱啊。”周少儒捻须微笑道。

  将工部堂官徐大人抄家问斩,这个主意是他周少儒向今上提议的,如今片刻功夫,便抄没了将近上百万两银子,足够关宁大军开拨,向女真诸部宣战了吧。

  这时候,锦衣府堂官赵全笑道,“徐夫人以下诸多子女,考虑到徐大人曾任朝廷一品大员的尊严,可做流放处理。徐大人房中诸位姨娘、奴婢,也应当交由乐坊司发卖。唯独徐家宅院之中的这些粗苯家具、瓷器,不好搬抬也就罢了,还卖不出什么好价钱,便让今天辛苦了的这些衙役们,各自分上一些,也算是对他们辛苦一场的奖励吧。”

  “也行。”周少儒痛快地答应道,他心中一清二楚,锦衣府的这些人雁过拔毛,肯定收藏了不少好东西,需要经由这些粗苯家具、瓷器做掩护,才好挪移出去,以免被人发现出来。

  但与此同时,周少儒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要是跟着他来抄家,一丁点儿好处都得不到,他以后怕是使唤不了锦衣府的这些骄兵悍将了。

  周少儒现为刑部侍郎,虽然也是刑部少数几位堂官之一,但要做到刑部尚书这个职位,还需得锦衣府的高度配合才行啊。

  徐夫人跪在堂下冷眼旁观,看着周少儒、赵全等人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不由心如死灰。

  “娘,娘……”徐夫人身旁,刘二十六姨娘所生下的那个儿子,才仅有六岁不到,他看到自己的母亲被胡司官所凌辱,恨得咬牙切齿。

  “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你,我一定要杀了你……”如果说以前,他还懵懵懂懂,一片天真烂漫的话,但现在,他心里面被灌输了满腔仇恨,只希望自己早一点长大成人,将胡司官凌迟处死。

  但他身旁的徐夫人,却小声警告他说,“你切莫大声。你姨娘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争取让你免于流放,你若是这么早就将恨意暴露出来,小心人家当场结果了你,你姨娘也就白白地牺牲了。”

  他这才停止了抽泣,但他的两只手,却已经深深地掐在地砖缝隙之中,显然是隐忍到了极点。

  徐夫人心力憔悴之际,还得照管着十余位庶子、庶女,好在锦衣府的人离去之后,徐家宅院由刑部堂官周少儒大人的手下负责监管。

  周少儒让手下人仔细盯着,严防徐夫人及诸位庶子、庶女上吊自杀,并按时提供餐食和饮水,不要让他们忍饥挨饿。

  但还是有个别衙役,胆大包天,借着送饭送水的机会,在那些年龄稍大一些的庶女身上吃豆腐,吓得她们花容失色。

  徐夫人曾受封一品夫人,因为刑不上大夫,也就没有人胆敢对她进行搜身。这个时候,为了保住诸位庶子、庶女的清白和性命,徐夫人也将自己头上的一支银钗和手腕上的两只金戒指,偷偷地塞到了负责监管他们的某个头目手中,以此获得了他的保护。

  至于她手腕上的两个金手镯,她则藏在身上,没有取出来使用。等到朝廷下令将他们一行人流放时,这两个金手镯便是她最后的本钱了,可不能轻易动用啊。

  好在朝廷亟需要徐大人家中资财,用于辽东战事,对于徐大人贪腐一案的最终处理,很快就按照抄家问斩的思路,逐步实施了。

  徐大人在菜市口斩首的那一日,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温度极低。

  人们得到消息,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菜市口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愤慨、有怜悯、有冷漠,还有难以言喻的唏嘘。

  是啊,曾经不可仰望的工部堂官徐大人,被朝廷抄家问斩,徐大人在外地任职的大儿子,据说也被锦衣府拘押进京。

  徐家后宅之中,那三十多名貌美妇人,除了极少数被锦衣府司官瓜分之外,其他妇人都被卖到了乐坊司,以卖笑为生,供千人骑万人乘,这真是繁华落尽,满目凋零啊。

  围观看客们或站立,或踮脚,目光紧紧锁住那座行刑高台。空气仿佛凝固,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鸦鸣,才打破了这份死寂。

  徐大人被押解至刑场,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千斤重量。他的面容尽显憔悴,似乎一下子老去了二十岁。

  随着监斩官周少儒大人的一声令下,刀光一闪,徐大人的生命便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好。”有人拍掌叫好道。

  紧接着,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惊呼与叹息声,有人掩面而泣,有人怒目圆睁,更多的人则是沉默不语,心中五味杂陈。

  而受到恩准,前来给徐大人送行的徐夫人,看着丈夫的项上人头,扑通一声,滚落在地,不禁泪流满面。

  她小声抽泣着,在旁人的议论声中,嘤嘤呜呜地哭泣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