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第四十七章 感觉有点不对

《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第四十七章 感觉有点不对

作者:三斤面 字数:2041 书籍: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江成简单的又询问了一下冯师傅儿子的情况,十六岁,初中文化水平,的确是一个当学徒的好年龄。

  可是江成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的情况,想了一会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开口询问道:“主任,如果冯师傅不出事故,他能推荐他自己儿子来我们运输站当司机学徒嘛。”

  “难,我们汽车站这边本来就有好几个司机学徒了,就算要再招学徒,也轮不到冯林。他工龄没其他一些司机师傅高,技术也只能说过的去。”刘主任回答道。

  听到刘主任这样说,江成没再说什么,其实他内心也是有一种猜测的。但也可能是多想了,主要是江成刚到这个时代来,碰到的就是下乡的知青。

  年龄十六七岁,初中文化水平以上,没有工作,都是有可能安排去其他地方农村的对象。

  冯师傅的儿子是很符合当汽车学徒的条件,年龄刚好,稍微有点力气,有点文化,在学如何修理汽车的时候有优势。

  但冯师傅的儿子也符合去下乡成为一个知青,而且刘主任说冯师傅家里是一儿一女,传宗接代的等于就一个儿子。

  不是江成多想,这年头还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期,工作特别抢手,有些人为了不下乡,扫地的话也抢着干。

  但就算江成猜测是对的,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说不上耍心机什么的。

  “收是可以收,但得见了人再说,人品不好不听话的我可伺候不了。”江成说道。

  教一个徒弟也无所谓,主要是这年头的徒弟可以随意打骂。加上记忆里身体原主在部队里学车,有些地方教几次还没做到位的话,人家教导员是直接用脚踢人。

  江成也想体验一下那感觉,他这心态就跟开车违规被交警抓了,然后冒出的想法不是去跟交警干仗,而是想自己当上交警去抓别人多爽。

  “好呀,总算可以给冯师傅一个交代了。”刘主任笑着说道,这谈话期间,给江成开的结婚介绍信也弄好了。说是介绍信,其实就是一份表格,简单填写一下,盖个章就行了。

  江成收好介绍信,还有事要劳烦一下刘主任,对刘主任继续说道:“主任,去了一趟盐城,弄了一些干海带和海鱼。还得劳烦你帮忙处理一下,海带八毛,海鱼四毛。”

  “哦~。”刘主任听到后,一下就来劲了。其他司机都是外出带点货,都私下处理给有交情的人。很少让单位来处理的,所以刘主任起身了,借着说道:“走,去看看货,多不多。”

  “海带和鱼加一起有五十多斤吧。”江成回复道。

  “那好,我去喊人,正好没多少天要发工资了,给大家发个福利。”听到有五十多斤,刘主任开心的说道。

  如果是数量少,那刘主任可能就去食堂喊一个人过去拿了。数量多的话,就喊后勤办事员,把东西保存好,发工资的时候顺带给职工发福利。

  别看汽车站的客运和货运是好像在一个地方,是一个总体,但内部已经不合了。以前是正副车站站长,一个管理客运一个管理货运。其他部门还是一个总体,但后来就各自负责各自的了,站长也没了正副。

  不光是昌城这边如此,其他很多地方也一样。所以总共五十斤海带和海鱼,只是运输站分的话,每个职工都能分不少。

  去的路上,江成刚才提的想要买点木材做家具。刘主任让他放心,运输站跟木材厂是有合作关系的,江成想要木材的时候,他打个电话过去,再给江成开一个条子,问题不大。

  但需要什么木材,得江成带木匠师傅去挑,否则现在刘主任就可以联系了。

  刘主任带着人去停车场看过江成带过来的海带和海鱼后,立刻让人去过秤,然后把单据给他。他只要签字盖章,江成就能去财务那边领钱了。

  货物处理完,介绍信也拿到手了。江成得去人事科一趟了,请假这事归人事科管。人事科要是不批,江成非要请假,才能越过人事科,去找刘主任,甚至许站长。

  江成去找人事科科长赵峰了,刘主任得回办公室处理事情。比如安排人去医院跟冯林说他儿子来单位当司机学徒的事情。

  至于江成给的西瓜,刘主任打算吃饭的时候,喊各科室的负责人来尝一片,在运输站的司机也会喊,至于其他普通办事员,是别指望尝到了。

  运输站的工作性质在这年代稍微有点特殊,临时请假是有点艰难的,主要是运输力紧张。本来很多运输单子都要排队,很多人都是忙碌的。

  特别是司机,他们请假还分两种,带车请假和车子交给别人开请假。

  运输站的司机基本上是把车子当成自己的看待,就算愿意给别的司机开,也是交情好信的过的。司机休息请假,要是在不愿的情况下,车站把车子给其他司机用了,都属于不给面子。

  在人事科这边请假也很顺利,毕竟是结婚请假,一辈子就一次。怎么都要批,车子挪用开走也很正常。只要别公车私用的时候,那么明目张胆,别人问得说是去拉货的。

  九点多,江成开车从运输站出来,刘主任又给他弄了五百升的柴油批条。并且也开了去外地运输工作的证明,拿着证明,江成先去了一趟粮本上指定的粮店。

  有单位的证明,加上江成是司机身份,粮店那边没多说什么就允许他购买两个月的定量,或者换成粮票也行。

  江成把细粮的定量全部要了粮票,这平时出门在外,如果是在昌城市管辖内,吃饭需要粮票市粮票都可以使用,不需要用全国粮票了。

  粗粮的话,江成买了小米,红薯干还有一些绿豆和黄豆。

  买完东西,又去了一趟加油站,加了油和买了一些备用柴油,江成才出发去金河公社。

  而此时的金河公社,到处是收割稻田稻子的场景。

  赣省这边水稻无法一年三熟,大米就算是在后世也没什么出名的。因为气候问题,种的比较早,收割也会比一些地区早一点。

  其他赣省城市的大米江成不知道,但昌城这边的,反正煮饭要比北方大米多放不少水,比较吃水。

  周灵莹此时也在地里干活,不过她的活轻松,在地里拾稻穗。别人是收割水稻,打捆水稻搬运到打谷场或者指定的存放点。这收割和搬运都是高工分的活。

  而地里还有一种需要干但又工分少的活,就是拾稻穗,专门捡哪些遗落在稻田里零碎的稻穗。

  这活本来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干的,一天只有两工分,人家干活厉害的,收稻子一天能挣十工分。一天要当拾稻穗的活了,但周灵莹有好对象,不缺这点工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