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第一章 司机工作不干了

《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第一章 司机工作不干了

作者:三斤面 字数:2007 书籍: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一九七九年,一月三日,小雪。

  赣省,昌城,供销总社,后勤办公室。

  “江成,你知不知道,卫生部的又找到单位里来了。这儿子女儿都一样,赶紧让你媳妇去医院把环上了。明天你不拿医院的证明来,哪怕你是一个司机,这班也别想上了。”

  “主任,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总要传宗接代吧。你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你是不愁。”

  “我那是什么年代生的,现在是什么年代,不要以为你跟前任社长有点关系,就能无法无天。”

  “那我还就无法无天了,这工作我不要了,想让我绝后,门都没有。”

  还没等主任拍桌子,江成先拍了桌子,然后把帽子一甩。但想想就算不干了帽子也是自己的,又捡了起来,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后勤主任的办公室。

  步子走的急,一会的工夫江成就走到了供销总社楼下外。

  小雪不断的飘落,江成哈了一口气,本能的想着去取车回家,这工作不干了。

  但猛然想到,自己开的解放汽车是单位的,他开了将近六年了。平时上下班都开着,倒是习惯了,把单位的汽车当成自己的了。

  单位里的解放车,长年在外面跑,每年跑几万公里。哪怕江成一次事故都没有出,也因为本事质量问题,有不少小毛病了。

  江成作为一个穿越过来还带有空间金手指的人,先是分配工作到了汽车货运站当了一个司机。然后没上几个月的班被调度到供销总社这边,如果不是因为司机这个职业可以到处跑,哪怕再让人羡慕,他恐怕也早就不干了。

  在这个时代熬了六年半了,总算熬到了改革开放。

  本来江成还想着如何放弃工作,过上‘养老’的生活。比较在单位了勤勤恳恳六年,广受同事好评,几次单位里想让他升为运输队的队长他都拒绝了。

  这好好的要辞职,没有一个好理由还真说不过去。也正好因为江成在这个时代娶的媳妇,前几个月给他生了第四个千金。

  卫生部宣传计划生育小组的人知道了,一开始是上门劝说江成或者他媳妇去结扎或者上环,但夫妻两人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本来你生娃就生娃,反正乡下也有亲戚,完全可以生了偷偷抱到乡下去,倒时候再想办法弄回来。

  偏偏江成为了让媳妇相信他不嫌弃女儿,生了第四个还摆起了酒席了。

  关键是江成的媳妇,叫周灵莹的。明明是七一年安排到金河公社的知青,高中文化水平,算是知识分子了,竟然没有一点思想觉悟。

  听人说那周灵莹打算再怀孕,就躲去乡下也要继续生。

  在计划生育小组那,江成和周灵莹算是‘顽固分子’了。所以直接找到了江成这边的单位,让单位给江成施压,必须让江成重视这问题。

  江成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不计划生育,单位就开除他。

  在穿越到这时代的六年多,江成早实现财富自由了。加上现在改革开放了,不需要开证明,他也能去全国各地了,那还工作个毛呀。

  ~~

  昌城,南锣院。

  “江招娣,叫你别吃那么多,牙齿掉了吧。还有江盼娣,外面下雪了,别到处跑,把鞋子弄湿了,我打你哟。”“妈,你骗不了我,爸爸今天早上上我这样大掉牙很正常,我是在换牙,可以吃的。”

  一个带着小帽子,身高一米多的短发女孩一脸你骗不了我的表情说道。

  体重只有四十斤不到的江招娣,起码有三十多斤反骨。都是她爸爸江成惯的,对女儿就知道哄,舍不得打骂。

  而站在江招娣身旁四岁多的妹妹江盼娣,明眸瞄了一眼门口,假装老实的不吭声。

  其实还有一个不老实的小不点站在周灵莹身边,看着在吃奶的妹妹江思娣,她江念娣也嘴馋了。

  江招娣七三年五月份出生的,江盼娣七五年一月份出生的,江念娣七七年三月出生。最小的江思娣,七八年十月下旬出生,现在三个月不到。

  因为生的都是女儿,不管是在院子里,还是在江成爹娘那边的老家。这肯定是要被人说闲话的,周灵莹都感觉有点抬不起头来,觉得肚子不争气。

  哪怕是妇联和计划生育小组都上门给周灵莹做思想工作,举了很多女儿长大了也一样孝敬父母的。甚至因为周灵莹丈夫社会地位关系,还给她说了没出台正在讨论的新政策。

  现在提倡的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之前的男二十岁,女十八岁结婚。现在改成了男二十二岁,女二十岁才能结婚领证。并且在一些地区,男25岁女23岁结婚还有奖励。

  这晚育,倒不是让你很大年龄生孩子,是提倡间隔三年以上生一个,不能一个接着一个生。

  少生是指目前指允许生两个,生多了要受处罚,罚款都是轻的,严重的是如果你有工作,生多了可能要丢掉工作。

  6=9+

  至于优生,就是生孩子之前多做检查,如果没生之前就检查出小孩有问题,就流产。

  而新的政策还没出台,不过已经在讨论了。新政策可以说跟周灵莹没有关系,但又有关系。新政策是好像上面准备推行独生子女的,生一个孩子,政府有很多照顾。

  现在都快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了,周灵莹却是以死相逼,坚决不去医院上环。

  “妈,今年过年是要去外公外婆还有舅舅家嘛。”江招娣蹲在火盆边上询问道。

  “对,今年你们跟妈去南京过年。”听到女儿询问这个,周灵莹一脸笑容的回应道。

  周灵莹下乡当知青到现在将近八年,顶着知青的身份,在城里一直没有定量吃。而生的子女也是跟着她一样没有定量,因为现在的政策是子女的户籍跟着母亲走。

  不过现在算是苦尽甘来了,周灵莹在南京的大伯走了一些关系,她现在可以返城恢复城市户口了。

  很多知青都在等待返城的调令,没有调令不是说不能坐车回去。而是下乡的时候户籍也是迁过来了的,作为知青就必须听从知青队的安排。

  直接跑回去不回来了,属于严重违纪行为,可能本来能有机会调回去的也变成不允许了。另外就是私下回去了,不给你调户籍。

  户籍没调回去,还顶着知青的身份,连散工都不给你安排,而且回城了没有定量吃。

  所以知青在没有获得调令之前,根本不敢私下回城。回去了除了啃老是真的一分钱都挣不到。

  周灵莹就是如此,嫁给江成后,在昌城生活了六年。除了帮江成卖一些货,是真的没在外头挣过一分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