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书七零,我把禁欲上司撩失控了 第70章 两万块怎么花

  “邓书记,你开啥玩笑呢?”陈伟良跳起来叫道。

  周瑞华皱起眉头,不太赞同地看向邓书记:“来公社上班我同意,但为什么要去商业?她原本就是我工业的人。”

  邓书记嘿嘿一笑,拧成毛巾的眉头舒展开,得意地说:

  “周书记、邓书记,你们别急啊,听我慢慢解释。姜会计现在做的工作,再找个人也就行了。但是你们刚才说的广交会、农业合作社,目前只有她一个人能做。而且这些事情说到底,还是商业这一块的工作。咱们公社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专门成立商业办公室,而我呢确实在这方面力有不逮。这个我得检讨。但是现在好了,如果姜会计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她完全能做得比我好百倍。而你们刚才提的这些事,也可以直接和她对接、交涉,根本没必要非把人抢到自己那边去。你们说对不对?”

  陈伟良琢磨了半晌,总觉得自己好像吃亏了,但又斗不过“一把手”的权威,只好假装没想通不吭声。

  周瑞华看向姜晓穗,问她:“你自己怎么想?”

  姜晓穗与他对视,总觉得这男人眼睛要吃人:“我对现在这份工作很满意也很适应。说实在的,让我贸然调动岗位,我并不太愿意。而且我和周书记一起工作这么久,对他的行事风格也比较熟悉……”

  邓书记插话:“这个你不用担心,你要是来了商业,以后我就是你的直接领导。你有事向我汇报就行,而我对你也没有什么约束,你有想法尽管去干就好了。当然,我没办法直接给你一个商业主任的职务,不过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定然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来。到了那个时候,商业主任的位置就是你的。”

  工农商各有一位主任,也就是副书记,地位和周、陈两人相等,这正是姜晓穗所图谋的。

  周瑞华原本听到最后一句话还暗自愉悦,可等到邓书记说完,便知道彻底留不住这个女人了。

  这个小财迷哪肯放过升官发财的机会?

  可是,商业副书记难道会比工业副书记好吗?等他到时候一走,位子不还是她的?她就这么急不可耐要离自己远一点?

  事实证明,姜晓穗可急可急了:“谢谢邓书记,您这么信任我,要是我还不答应,那可是辜负您的信任。邓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陈书记的合作社,周书记的广交会,我都会全力配合,争取做到最好,做出成绩。”

  邓书记太高兴了,哈哈大笑:“好好好啊,两位书记,你们觉得姜会计——不,姜干事的决心怎么样?”

  到了这个地步,陈伟良不得不向“强权”低头,笑容勉强地说:“我很期待接下来和姜干事一起工作。”

  姜晓穗笑容殷切:“陈书记,您放心吧。这几天我会把成立农业合作社的方案做出来,等向市里汇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陈伟良听见这话,心里舒服了许多,面容也随之和蔼起来。

  “周书记,你呢?”邓书记哈哈笑,“怎么,你不会这幺小气,连个会计都不让给我吧?”

  姜晓穗看了眼他黑漆漆的脸色,连忙抢先道:“周书记,您放心好了。砂石厂的事我可以继续兼着,等您找到真正合适的人,再把工作一点点交出去。况且罗桑公社那边和市运输站,到时候都需要我去联络。我不会就这么撂挑子不干的。”

  周瑞华闻言缓和了些,轻轻“嗯”了一声。

  邓书记夸道:“能者多劳,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

  姜晓穗嘿嘿笑着,心想提成还没到手,就让她这么收拾东西滚蛋,想啥呢?

  而且会计工作一点也不累,多拿一份工作不香吗?

  这年头又没有社保,两个单位一点不冲突。

  谈完这件事,陈伟良忽然问她:“姜干事,这回砂石厂能赚多少钱?”

  姜晓穗看了周瑞华一眼,面不改色地回答:“纯利润大约是两万块。”

  “两万?”陈伟良倒吸一口冷气,尽管知道钱不少,可也不敢想有这个数啊。

  “毕竟是铺路建桥的大工程,我们砂石厂要生产两年呢,这点利润不算多。”

  邓书记倒是镇定许多,闻言点了点头:“这次把砂料卖到罗桑公社是个好的开头,东风砂石厂一直是咱们公社的优势,之前也是唯一的社队企业。姜干事,接下来的两年,砂石厂的生产力饱和吗?”

  “算上咱们内部的需求量,已经饱和了,没法再多生产一些。”

  “唉,还是设备不足啊。”邓书记叹气,琢磨道,“是不是应该再引进一台机器来,也好加大生产量。附近几个公社都没有砂石厂,每年不是自己捡点石头了事,就是向市砂石厂购买,这些都可以去开发嘛。”

  尝到甜头后,邓书记有点上瘾。

  陈伟良眼珠一转,忙道:“邓书记,今年我们农业的肥料和农具总算不会少了。我想现在有钱,能不能再添一辆拖拉机?”

  周瑞华一听这话,也顾不上埋怨姜晓穗了,声音沉稳地说:“邓书记,工业和农业的账目向来是分开的。之前我想去参展,奈何账上没钱,陈书记当时可是说了一样的话。”

  陈伟良臊得满脸通红,心里暗恨周瑞华记仇,嘴上毫不退让。

  “周书记,你不要本末倒置!”他大声嚷道,“领导说了,发展社队企业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服务。你想从我账上划钱发展工业,本来就是路线错误!”

  “陈书记,领导还说,有条件时,社队企业也要为大工业、为出口服务。我发展工业,也是为了更好地扩大农业生产。”

  他看向邓书记,有条不紊地说:“邓书记,两万块钱虽然多,但要购买足够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还远远不够。早在一百多年前,俄国就已经拥有各种现代化农具,同时不断引入新式机器。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产工具还十分落后。我认为,解决工具的问题,远比买一辆拖拉机重要。”

  邓书记沉吟片刻,问:“姜干事,你怎么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