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穿大佬她退休后只想种田 第130章 鲛人泪

  “这些胥吏酷役,本就是些无知刁民,都是不学无术之辈,骤登高位,便得志而忘形,”

  “往往行事酷厉,上下欺瞒收刮,为害之烈,比贪官更甚,有朝一日,我等位登金阙,必要肃清此辈,肃歪风,立正气。”

  他说得大声,似乎是故意说给二人听一般。

  燕小五气得七窍生烟,只是他骂不过,只能求助地看向江舟:“江舟!你听到没有,这你他娘的也能忍?”

  转身又指着那些学子骂道:“要不是老子这些胥吏酷役、无知刁民用命去拼,你们这些酸腐之辈能坐在这里高谈阔论?”

  诸学子都恼怒不已,只觉这胥吏实在可恶,也太不知好歹。

  都不与他计较,放他离去,竟还敢不依不饶?

  当下便有人叹道:“韦兄说得不错,说起来,当今天下,都是因当年稷鼎之祸,以至礼崩乐坏,”

  “虽有当今陛下奋起,力挽天倾,大稷中兴,但山河易定,教化难行,仁义不布四方,方有如今之乱象,此为天下之大难。”

  那人语含讥讽:“如某些目不识丁之辈,无知无礼,不知尊卑,不识进退,更不知仁义恩德为何物,却能位居要职,简直不知所谓,”

  “若想解此难,非得用我儒门之才,儒门之术,重定稷礼,广布仁德,”

  “使天下庶人百姓,皆能守礼怀仁,四方异域,皆可感恩怀德,则天下可定,大稷可兴矣。”

  “嘿!”

  燕小五气得发出怪声,回头道:“江舟,这小子巴巴地说了这一堆酸话,是在拐弯抹角骂咱们吧?是吧?”

  “爷爷我今天还真不信了,还有人敢在爷爷的地界跟爷爷叫板?”

  他捋起袖子就冲了上去。

  他是动嘴不行,打算动手了。

  “哎!”

  江舟好悬才在燕小五冲进那些书生之中犯倔前直接抱住他。

  徐文卿怕暴跳如雷的燕小五冲撞了几位师长,站起来挡在两人面前。

  昂首道:“怎么?两位可是改变主意,想要斗上一斗?”

  “若是文斗不行,我等也并不介意武斗。”

  他身后几个书生笑道:“呵呵,不自量力。”

  儒家子弟,六艺皆通,可不是手无缚鸡之辈。

  “江舟,你别拦我!”燕小五被江舟抱得两条小短腿悬空乱蹬。

  唉……

  江舟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

  看来今天是很难善了了。

  不过这些书生的言语,也确实让他心中生起不快,有些话不吐不快。

  干脆放下燕小五,身一横挡在他面前,直面众书生。

  张口吐出一口酒气,说道:“既然你们要斗,那就斗吧。”

  燕小五忽然觉得自己这兄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锋芒毕露,有点陌生。

  江舟拍拍衣袍,斜眼看着众人,悠然道:“既是文斗,那便出不了诗词文章道理三者之外,写诗词文章?我怕我一出口你们此生再也拿不起笔,不如就只辩一辩道理吧。”

  反正吹下牛比又没人知道,当然是往大了吹。

  比怂难,比狂还不简单?

  “狂妄!”

  “失心疯了吗!”

  “不知所谓!”

  众学子纷纷大怒。

  江舟不理会这些人的暴怒,狂态毕露:“你们这些人,真是枉读圣贤书。”

  “怎么?可是认为江某一介差吏,不配与尔等论?”

  江舟扫了一眼那些面带不屑微笑的书生道:“就拿你们适才所言来说,我兄弟说你们大放厥词还是轻的,若要我说,简直是痴人说梦,荒天下之大谬!若是让你们这些人去治国,这天下恐怕就要完了。”

  他这番话并没有触怒对方,反倒引起一众学子大笑:“你们听到什么了?小小胥吏,竟也敢与我等论文章道理,治国大道?”

  “哈哈哈!”

  那几位年长者也不由莞尔一笑。

  朱元皓哑然一笑,抬起头来朝江舟道:“这位小差爷,是对是谬,暂且不论,”

  “不如你先说说,他们适才都说了什么?”

  边上李、戴二人也饶有兴趣地看着江舟。

  之前双方的口角,在他二人看来,不过是小辈间的胡闹。

  以他二人的身份,也根本不会计较当真,更不会插手。

  不过这个小差吏的反应,倒是引起他们的兴趣。

  看服饰,他们就知道这是肃靖司的巡妖卫。

  他们不是那些年轻学子,知道肃靖司这种重地,自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方式。

  看似随意,三教九流都有收录。

  其实内中自有一套严密到极点的规矩。

  不过其中多是武人,这点是没错的。

  一个巡妖卫,出身基本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天下间的道理,向来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 这个道理,包括力量和知识。

  普通的平民百姓,怕是连识字都困难。

  刚才那些后辈学子所说的,虽然谈不上什么高深的东西,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听得懂的。

  一个小小巡妖卫,基本可以和文盲划上等号。

  李、戴二人虽然根本不认为他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但依旧还是很好奇,也期待江舟能给他们一个惊喜。

  舌辩

  一个年长的书院教习好笑道:“朱博士,您这不是为难人吗?这些小子虽说学问不精,但也还是有几分见识的,哪里是一个差吏能够懂得?”

  朱元皓摇头道:“不不,岂不闻以貌取人,贤愚难分?”

  “我等读书做学问,不能只读死书,要多看、多闻,上察天心,下体民情,即便是市井走卒,村夫农妇,也常能口出质朴真理。”

  他话说得中肯,不过言语间却也照样将江舟当成了市井走卒、村夫农妇之流。

  朱元皓此言令众学子纷纷欠身,口称受教。

  “我说你们一人一句,还让不让人说话?”

  燕小五却不耐烦地道:“怎么?怕说不过我这兄弟是不是?”

  众学子一个个怒目而视。

  朱元皓不恼不怒,笑道:“呵呵,小差爷但说无妨。”

  江舟拍了拍燕小五,示意他安分点。

  带着几分酒意,声音也比往常高了许多:“刚才你们罗里吧嗦说了许多,其实意思不过是四个字罢了,哪里用得着说那许多废话?”

  “无礼!”

  众学子怒斥,朱元皓摆手喝止,朝江舟皱眉道:“哪四个字?”

  江舟略显不屑:“内圣外王。”

  几个年长者闻言眼中微微一亮。

  朱元皓试探道:“何谓内圣外王?”

  “自然是圣道仁德,王道礼治。”

  江舟带着几分不屑,笑道:“这话倒也不错,只是未免太过一厢情愿,谁若真以为依此四字便能天下太平,那人必定是个高高在上,不知人间疾苦,只知空想的无知之辈。”

  “放肆!”

  “区区贱吏,大字不识一箩筐,哪里听来的歪理邪说,你又懂什么仁义!”

  仁义礼治,乃是儒门奉行之理念。

  他这话等于骂了整个儒门。

  白麓众学子没有立即拔剑相向,是因为李东阳已经站了起来。

  李东阳拦住要发作的众学子,朝江舟正色道:“小差爷此言何意?”

  江舟用眼斜了这位似乎威望极高的长髯老者,撇嘴一笑:“算你们还有个明白人。”

  旋即扫过怒目而视的众学子,晒笑一声,高声道:“我若不懂仁义,这世间还有谁能懂?”

  “所谓仁者,人也,是为人之心,生之性。”

  “礼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

  “以仁为人之本,礼、义、廉、耻为人之纲,乃国之四维。”

  “无本无纲,人则不立,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趁着一腔酒意,江舟口若悬河。

  倒把众白麓书院学子惊住了。

  那徐文卿和贵气公子眼中都是不可思议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