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日早婚 77 番外

《春日早婚》77 番外

作者:茶衣 字数:36 书籍:春日早婚

  中年妇人前行一步,长剑指向黑衣人前胸,也阻挡了黑衣人攻向素喜去势。

  素喜可以滚动身子,躲到那中年妇人的身后去。但素喜却坐在原地未动。

  中年妇人叹息一声,道:“素喜,过来吧!心分两处,我可能照顾不周。”

  右首黑衣人掷出灯笼,刀也入手,冷冷说道:“原来埋伏在牢房之中!”突然斜挥一刀,斩向素喜。

  这一招攻势,门户大开,那中年妇人只要一举长剑,很容易伤到他,甚至剑取要害,伤其性命。

  这是舍生忘死的一刀,旨在杀人灭口,赔上性命,亦似在所不惜。

  但那中年妇人好像早有准备,应变奇快,一招“春云乍展”,封住了刀势,借势反击,连攻五剑。

  黑衣人挡开了五剑,但却被逼退两步。

  这时,素喜本有更好机会,移到中年妇人的身后,免得她顾此失彼。

  但素喜仍然坐着未动。

  是不怕死啊?还是被吓晕了?

  目睹中年妇人的精奇剑招,那身中银针的老六,已感到处境的危急,一咬牙,忍痛拔下银针,捡起单刀。

  中年妇人一抹脸,现出本来面目,正是年轻貌美的小文姑娘。

  她尽量把身子移近素喜,希望能在封挡两人联手之力时,仍能保护素喜的安全。

  急快的步履声传了过来,郭宝元带着四名执刀捕快,疾奔而至。

  小文没有攻敌,只是全神注视着两个黑衣的眼神,江湖高人攻敌之前,最先动作的不是手,而是眼神。小文的用心,是保护素喜的安全。

  “老六,咱们走!”右首的黑衣人手一挥,竟把单刀当作暗器,投向素喜,人却直蹿而起,撞开了屋顶。

  左首的老六也同时全力攻向小文一刀,使她无法救助素喜。

  这一招很是恶毒,配合的也好,小文本能的挥剑,封架住劈向自己的刀势。

  刀是被封开了,但老六却借势冲上屋顶、飞跃而去,两条人影,一先一后,去的疾如流星。

  小文顾不得追敌,回顾看素喜,真是惊险极了,钢刀穿透了素喜的勃子上的衣服领子,钉在墙壁上一尺多深。

  就是那一点毫厘之差,没有伤到人。

  素喜似是吓坏了,双目紧闭,头往一边歪,但却被钉在墙上的衣领子拖住了,上半身仍然靠在墙壁上。

  郭宝元进了牢房,抬头向屋顶看一看,屋顶已被撞出了一个大洞,但口里却吼道:“救人要紧,快些去请大夫来。”

  大声呼叫着,出了牢房,四个带刀的捕快,也跟着他追出室外。

  小文静静地站着,两道目光盯着单刀看。

  心中暗作计算,素喜如何能这么巧的避过了这一刀?刀尖钉入墙壁的地方,正是素喜靠脑袋的所在,是黑衣人投的准?还是素喜避的巧?如果是自己,能不能避开这一刀呢?近在咫尺啊!刀势又来如闪电。

  请大夫还未到,素喜已清醒了过来,眼睛一瞟挨着粉颈的钢刀,妈呀一声,吓得流出两行眼泪。

  小文伸手拔出单刀,轻轻吁口气,道:“素喜姑娘,你的运气真是好的邪气呀!毫厘之差就会要了你的命,就算切不了脑袋,也会透穿咽喉!但你却全无损伤,你这番大难不死,必然是后福无穷。”

  素喜伸出手,摸摸脖子不见血,才拉拉钢刀穿破的衣领子,道:“险得很啊!俗话说,人不该死,五行有救,可真是不信也不行了。”

  长长叹了口气,接道:“姑娘长得好漂亮,也会装扮和我同住了两天两夜,我就瞧不出你是这么一位年轻的大姑娘,装扮得惟妙惟肖啊!”

  “其实,你已经提醒了他们。”小文道:“请君入瓮那句话,说得是相当的明显,只怕他们太笨了,听不懂你的弦外之音。”

  “哼!他们动刀杀我,也是假的了?作戏给你姑娘看?”素喜道。

  “那倒不是,是真的要杀你,这也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我虽弄不太懂江湖事,但真假还看不出来,他们出刀很认真,是装不出来的。”小文道。

  “客气呀,你是隔岸观火,看得入骨之至啊!”素喜道:“可惜呀,于事无补!”

  恼羞成怒了,小文伸手由铺在地上的稻草中,取出一个剑鞘,还剑入鞘。

  她笑道:“这把剑一直藏在稻草中,你只要留心一些,应该早就发觉,其实,我们只是想快些破案,追出凶手,姑娘如能帮我们一把……”

  “我已经发觉了一件事”!素喜道:“作捕快的人,大都口是心非不能相信,我哪里还会上当。”

  小文道:“我也发现了一件事,你姑娘命大撞的天鼓响,实在用不着派人保护。”举步行出了牢房。

  陈同、张重,跟在两个黑衣人的身后,紧追不舍,两个黑衣人奔行快速,疾如奔马,陈同、张重,既不能跟的太近,也不能落后太远。

  追过了几条街,两个黑衣人投入了一座大院落中,陈同停下身子,却不见张重追上来。

  敢情这一阵急奔快跑,竟把张重跑丢了。

  这是座深宅大院,屋舍连云,建院重重,夜色已深,全宅院不见们光。

  两个黑衣人投入宅院中,就像投入池塘的沙石,踪影不见了。

  事实上,他们只要找个屋角暗处藏起来,就使人无法寻觅,就别说有人打开门窗接应了。

  陈同无法追查,只好退出来,幸好大门上,有一个横挂的金字招牌,写着“上林画苑。”

  陈同虽然认出了四字,却是想不出是个什么地方?反正记下这个横匾就是。

  回到刑部门口,张重已在等候,苦笑一下,道:“你们走的太快,兄弟赶不上,只好先回刑部等候了。”

  “还是张兄弟有见识,陈某一直耽心走散了,如何向郭副总捕头交代?”

  “人呢?”张重道:“是否找到了他们落脚之处。”

  “上林画苑!”陈同道:“那是一处大宅院,黑蒙蒙的不见灯火,也不敢胡乱冲撞,只好回来交差了。”

  “能说出一个地方就好,照你的说法,那就是一处有名的地方,总捕头一定知道,走,覆命去吧!”张重道。

  程小蝶已经不在刑部,带小雅和张百通连夜出动,找上了顺天当铺的大朝奉常香亭,也就是北京城中,未被万宝斋罗入旗下的两大识玉名家之一。

  深更半夜,不速造访,是有点不太礼貌,但刑部总捕头亲自至府拜候,也算给足了面子。常老夫子虽然心头不太舒服,可也不敢不接见,只好起床,洗个脸赶到书房见客。

  程小蝶带着小雅、张百通已然在书房坐候,不到客厅到书房,是出自程小蝶的主意,书房才是有宝之地,那里存放了常老夫子收集的典籍、记事,遇上疑难,随手可以翻阅。

  看到了如花似玉的总捕头,娇俏伶俐的小雅姑娘,常香亭的怒火就消去了一半,那么漂亮的大姑娘能不辞劳苦,深夜造访,吵醒了一场好梦也只好认了。

  不待张百通的引见,程小蝶已抢先说道:“晚进程小蝶,现任刑部总捕头,深夜到府,深感唐突。希望老人家能够体谅。”

  话说得十分客气,但软中带硬,既称晚进,又亮了官衔,表明了这是公事,说的好,大家和和气气,谈不好,就准备霸王硬上弓了。

  “千百年来,刑吏一职,和民间牵扯最多。”常香亭抚髯微笑,道:“捕头、捕快,民间最怕,但也最爱,他们如狼似虎,能让人家破人亡,闻之变色!

  他们也缉捕盗匪,除恶拔莠,清正乡里,使人民安居乐业,政简刑清,这刑清二字,大部就落在刑吏、捕头的身上了。”

  “所以,才深夜打扰,希望能以常老的渊博学识,助我们一臂之力。”程小蝶微笑如花的道:“破去一件大刑案,我要破的漂亮,破的手证齐全,让人心服、口服以为各州府、郡表率。”

  常香亭呆了一呆,道:“老朽手无缚鸡之力,又无解析刑案的经验,能为总捕头效什么劳呢?”

  三五句话,就把事情引入正题,连张百通也暗赞程总捕头高明。

  “奔走拼杀、追缉匪徒,是捕头、捕快的职责,但追本朔源,分析事物,就需要渊博的学问,非读万卷书,不能为了。”

  “老朽喜务杂学,只怕帮不上大忙吧!”

  “我们谈玉,它不会载诸经史上,应该属于杂学了。”程小蝶道。

  “这倒是常某精熟的项目,我曾下过一番大工夫收集这方面的典籍、记述,确实读过不少,其实杂学的乐趣,绝非经史能及,只不过,它给人的快乐是一种精神的舒畅,一种超然的自负,却无法用作当官、治世,追求功名之途。”

  程小蝶道:“杂学读多了,读通了,读专了,能解剖百物,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

  “还要机缘,就拿玉来说吧!”

  常香亭长长地吁一口气,道:“玉有千品,中蕴三奇,可是,知道了有什么用,无法收集呀!有些人无意得到了,却又不知它是玉中极品,白白糟蹋了,把一件千古难遇的神品,弃若敝展,唉!世间的事,就是这么样无可奈何啊!”

  “常老,何谓玉中三奇,不说清楚,外行人很难明白。”程小蝶道。

  “你听过琼浆玉液吗?”常香亭道:“琼浆是什么?我不是很了解,但玉液,确有其物,玉中三奇,青苗居首。”

  程小蝶心中跳动了一下,道:“青苗玉?”

  “对,青苗玉。”

  常香亭道:“玉中之奇,青苗玉以为其最,莹晶白玉中,生出青苗一株,玉中之液,也就由青苗所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