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食在大宋 第208章

《食在大宋》第208章

作者:古藜 字数:1802 书籍:食在大宋

  她这边忙忙碌碌,与军士们一团和气,另一边的秦相府芙蓉院,气氛就没这么好了。

  自晌午在门房处见到张婆子,听她说了那些话后,王巧倩心里就很不安。因为她从张婆子的话音里得出一个讯息,文舒回来了!

  为了证实这个消息,她特意派自己的贴身丫环芍药去打听,最后得来的消息,却是她最不想听到的。

  失踪了一个月的人确实回来了,并且全须全尾的回来了,毫发无伤。

  为什么!

  既已失踪了为什么不干脆消失。

  她好不容易才重新挽回姑母的心,难道又要功亏一溃........

  不!属于她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能夺走!

  王巧倩站在窗前,望着院中的芭蕉树,手里的丝帕拧的死紧。

  ...........

  城外茶棚,送走那伙军士,文舒便开始着手做午饭了。

  因为储四姑娘也在这,所以这一顿,她特意拿出在山海世界存的肉干,以及先前置物篮里存的一些菌菇与竹笋,做了两道菜。

  储四姑娘虽出身豪富,为人却不拘小节,对于在这简陋的茶棚里吃饭,没有丝毫的不适应,反倒觉得这山野小店,比之城里的的高楼耸立,人声鼎沸的酒楼多了几分意趣。

  饭毕,文舒领着储红在茶棚四周转了转,顺带考察附近的土质适不适合种栯木,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次日,大相国寺。

  “天啊!这么多人,也太热闹了吧。”相国寺外的入口处,储红望着前方摊贩齐聚,人头攒动的市庙大街,惊讶的合不拢嘴。

  “这叫什么热闹,初一十五的万姓交易会才叫一个热闹呢,还有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人山人海,有时侯挤得道都走不动。”文舒轻描淡写道。

  储红惊讶的张大嘴,不解道:“这不是寺庙嘛,佛门清净地可以这般吵闹喧哗吗?”

  “这不叫吵闹,这叫众生平等。”文舒调皮一笑,凑近她耳边道:“偷偷告诉你,大相国寺的圆慧大师在京城有好几家铺子呢。”

  “真的!”

  “骗你作甚。”

  “不愧是京都,我们沧州寺庙就要冷清多了,平日礼佛时,进出都不能大声,否则视为不敬,要被怪罪的。”

  文舒乐颠颠一笑,“我们这的佛比较大度。”

  一句玩笑话,逗的储红前仰后合,将马在停车马的地方寄了,又交了几文的看守费,二人便携手往里去。

  因着快到端午,两边的摊贩里多有农人挑着担子,卖桃枝,柳枝,蜀葵,菖蒲,艾草。这五样端午那天都要供在门口的香案上,再用粽子,五色水团,茶汤,黄酒做供品祭天。

  除此外,还得用艾草扎成人形,钉在大门上,用来辟邪。

  文家这些东西也还都未买,是以文舒便拉着储红进去,找两个看上去很是新鲜的摊子,选了两把五种捆扎在一起的,又挑了一大把艾草让摊主捆了。

  沧州地处边境,民风彪炳,很多习俗都与京城有差异,听着文舒解释,储红只觉得很是新奇,当下便也学她的样子一一置办,打算回头挂到京城的“家中。”

  在外寻巡了一圈,将端午要用的东西都买了,文舒便带着储红进了寺庙,不过她二人进庙可不是为了去佛前供香,而是冲了里头的烧朱院来。

  烧朱院,原又叫“烧猪院。”因里头有一个叫惠明的和尚特别擅灸猪肉而得名,许多人慕名来此,其中有一位文士觉得寺院里取烧猪二字,有些不好,便替院子改了名,将“猪”改成了“朱”。

  烧朱院的灸猪肉,文舒几年前跟着他爹吃过一次,味道确实绝佳,后来只所以没吃,不是因为不好吃,不想吃了,而是人太多了,每次来烧朱院外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今日来依旧如此,不过为了储红这个外地朋友能够领略东京汴梁的特别风味,文舒只能舍命陪君子,拉着她一起排起队来。

  储红望着眼不断升腾青烟的屋宇,再闻着空气中传来的阵阵肉香,心中已不足以用惊叹来形容了。

  寺院里公然吃肉,这是何等大胆!

  但瞧眼前这排成长龙的队伍,让她心里除了感叹京都果然不同之外,也不由对里头的灸猪肉充满了期待。

  队伍排了有十来人,多是男子,时至近午,烈日当空,爱美的女子们是不会出现在此等烈日下的,就是馋这一口,也多是派了家中小厮来排队点买。

  至于穷人家的姑娘,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哪有空闲和银钱在这排队,所以队伍中段出现的两名女子就格扎眼。

  特别是其中一人还戴着帷帽,二人似乎是主仆关系,身旁的青衣丫环正不停的给她打扇。

  “姑娘,天太热了,要不咱们还是回吧,别排了。”青衣的丫环,一边给主子打扇,一边低声劝道。

  “不成,今日这炙猪肉我买定了,他料我受不得此苦,我就偏要做给他看。”

  丫环气得跺脚,“表公子只是随口一说,姑娘何必当真。您身子弱,受不得此累,万一昏过去可如何是好,我在这替姑娘排着,您去旁边的树梢下坐着成不成。”

  “不行,既是承诺了亲自买,就不能假手于人。”

  “可是.....”

  “行了,你少说两句....我”绯衣女子伸手扶额,身子晃了晃。

  “姑娘,姑娘你没事吧?”

  “姑娘,姑娘!”

  文舒与储新刚走到队伍后面,就见前头那戴着帷帽的绯色衣子倒了下去。前后排队的人都惊了一跳,忙七嘴八舌的问怎么了,却没一个人上前帮忙的。

  男女授受一亲,不到性命关头,为了女方的名节,没人会妄动,倒是一穿文士衫的年轻郎君说是去请僧医。

  文舒也是个热心的,见烈日当空,那晕倒的小娘子还戴着帷帽,万一是中了署气,岂不是病上加病。

  便上前同那丫环道:“你家姑娘若是中了署气,可不能再这么晒着,我帮你把她扶到树阴下可好?”

  丫环连连点头。

  储四姑娘一听,挽起袖子就要上前帮忙,未料身子刚弯下,那头的文舒已经一把将那绯衣姑娘抱了起来,然后大步流星的朝两丈开外的树荫下走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