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旌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夫妻释嫌

《汉旌》第二百二十九章 夫妻释嫌

作者:老白汾对瓶吹 字数:1850 书籍:汉旌

  刘备在荀骥的陪同下乘舟顺汉水而下,数天后到达江陵。

  刘备大船靠岸,早有人通知了城中的徐庶和潘浚等人,众人到江边迎接。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孙夫人的耳朵,得知了刘备回到江陵,孙夫人喜极而泣,慌张地整理着头发和服饰,又命侍女们洒扫庭除准备迎接刘备。

  “玄德……他真的回来了,他是来接我的吗……”

  孙夫人喃喃自语,心中既渴求又害怕,现在自己已经无颜再回江东,若是刘备记恨江东偷袭长沙而不来见自己,那时又该如何?

  也罢,出了城便是长江,再怎样也还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

  刘备下了船,与前来迎接的荆州众官吏一一打过招呼,一队人马前呼后拥地往江陵城而回。

  到了城门口,刘备却突然踌躇了起来,他此番来的目的就是来接孙夫人,但到了城门口却又犹豫了起来,回头看了看荀骥。

  荀骥暗暗觉得好笑,孙夫人一介女流尚可抛下亲友来江陵寻夫,而人人称颂的大英雄刘玄德居然踌躇不前?荀骥不敢指望刘备这将近花甲的年纪还能对爱情有什么悸动,但将心比心,就冲孙夫人这样的义无反顾,刘备也应该给她一个交代。

  面对刘备的眼神,荀骥轻轻点了点头,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刘备叹了一声,昂首走进了江陵城中。

  一行人先到了荀骥的府中,在荀骥都督荆州事后,这里就成为了处理政务的地方,刘备与荀骥在大堂上与众人简单交谈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在门外站岗的侍女远远看到了刘备一行人回府,赶忙回去通知孙夫人,得知刘备回府的消息后,孙夫人越发慌乱,照着铜鉴左右看自己的妆容打扮,一遍遍地向贴身侍女询问是否得体。

  “阿梅,怎么样?我的样子……玄德会不会嫌弃?这么久不见了,他不会认不出来吧?”

  侍女捂嘴轻笑道:“小姐,主公怎么会嫌弃你呢?快快去迎接吧,莫要让主公等急了!”

  孙夫人带着七分喜悦三分不安地走出了府门,正好刘备也刚好到了面前。四目相对,孙夫人双眼含泪,颤抖道:“玄德……”

  刘备走上前握住孙夫人的双手,轻声安抚道:“夫人,这几年让你受委屈了……”

  孙夫人闻言,心中的紧张和不安瞬间冰消雪融,只剩下了一腔委屈,自从刘备入川之后,夫妻二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其间刘备的部下们虽然面上恭敬,但却处处防备,孙夫人自恃主母身份又不想给刘备添乱,因此不与计较,后来误会越来越大,孙夫人负气回到江东,就算现在居住在江陵,荆州官吏们对她的戒备依旧不减,以孙夫人以前的脾气,确实是受了不小的委屈。

  “玄德……”

  见孙夫人泪眼婆娑泫然欲泣的样子,刘备心中仿佛被扎了一刀,伸手过去揽住孙夫人,轻轻拍着后背安抚着她,道:“别怕别怕,我回来了。”

  二人并肩入府。回到内堂,孙夫人手下的侍女们识趣地没有跟进去,只留二人在屋中一诉衷肠。孙夫人将这些年来的委屈和辛酸统统告诉了刘备,她本不是个心中能藏得住事的人,可这些委屈愣是压在心中数年。

  孙夫人越说越气,倒显得有些语无伦次了,刘备不断地安抚,他倒是也明白,诸葛亮和荀骥等人的做法虽然有欠妥当,但终归是为了维持荆州的稳定。说到最后,孙夫人擦干眼泪,可怜兮兮地向刘备保证,之前跟江东通风报信的人绝不是自己。

  刘备怎么忍心责怪孙夫人?就算是她又如何?事情已经都过去了,只要日后不再出战这样的事情,以前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在江陵城中小住了一日,二人好好腻歪了一夜,第二天刘备就带着孙夫人一同出发前往汉中准备受封称王。

  消息传回成都,吴懿却皱起了眉头,他的妹妹有贵人之相不假,可架不住这突然杀出来的程咬金,现在刘备要带着孙夫人一同前去汉中称王,是不是要封其为王后?这样一来吴夫人的地位岂不是要受到威胁?

  吴懿十分苦恼,便来找彭羕商议对策,彭羕却不以为然,摇头道:“这有什么值得苦恼?孙夫人就算被封为王后,她也是只身一人入蜀,背后没有助力,就算主公再偏爱她又能如何?就算令妹做不了王后,只要将小公子紧紧护在身边,主公百年之后,你吴氏还怕没有倚仗?”

  吴懿想了想,倒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但突然又想起了刘封,道:“你怎么知道,日后一定是小公子继承主公之位?我看大公子刘封也颇得主公青睐。”

  彭羕哈哈大笑,道:“你何曾见过外放统兵的储君?别看刘封做了什么副军将军,可兵不过数千,又归在荀镇南麾下,听闻在这次大战中,刘封还欺凌其他将领,他真以为这个副字,是左将军之副吗?”

  “可……他毕竟是从荆州就跟着主公,跟荆州那帮人的关系……”

  彭羕摆了摆手,道:“你猜,是谁劝主公将其外放在上庸的?”

  这件事吴懿还真不知道,见彭羕卖关子,赶忙追问道:“先生莫要卖关子,快快请讲!”

  彭羕伸出了三根手指,一字一顿道:“荀子麒、诸葛孔明、法孝直!”

  吴懿这才琢磨过来,这三人分别代表了刘备手下的三股势力:元从派、荆州派和东州派,如果这三人都同意将刘封外放,那就表示刘封的背后实际上没有任何势力支持,而小公子与镇守荆州的荀骥私交甚好,此前又拜了徐庶为师,得到了元老和荆州两股势力的支持,自然更有优势。

  “那我们总要做些什么吧?”

  吴懿本是兖州陈留人,当初随刘焉入益州,本应与法正李严等人立场一致,但他却偏偏与益州士人走得很近,称得上是荣辱与共了。

  彭羕想了想,道:“主公要我们同去汉中,这样,请令妹写一封书信,我们带上令妹与小公子一同前往,既然他们都支持小公子,我们不妨也表个态!”

  吴懿一拍手,惊喜道:“好!就这么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