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局假太监,女帝独宠我一人 第494章 复制版李安

《开局假太监,女帝独宠我一人》第494章 复制版李安

作者:风清雨 字数:1802 书籍:开局假太监,女帝独宠我一人

  望着那蒸腾着热气的汤药,梁青云不由得心生厌烦:“我亲爱的玉蝉,难道这次不能幸免,非要喝这药吗?”

  腹中胎儿已过三月,随之而来的调养药物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昨日小惊一场后,药物更是纷至沓来。然而,玉蝉只是轻轻摇头,语气温和而坚定:“陛下莫为难微臣,李大人特地叮嘱,您的药万万不可错过。”

  梁青云终是拗不过,微启朱唇,由玉蝉一勺勺将药喂入。几口饮毕,碗已空,药虽苦,但在梁青云心中却泛起一丝甘甜。

  “呵,如今连登徒子也开始约束我了,这药苦不堪言,他竟顿顿不让我省,我是否真是太过好说话了?”

  玉蝉闻言,压低了声音,轻声道:“陛下,李大人全心全意为了您好,昨晚听闻您腹痛,他几乎要急疯了。”

  梁青云心头一暖,被关怀、被挂念的感觉让他备感温馨。若有人愿意管自己一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梁青云幸福地抚摩着尚在腹中的孩子,眼中溢满了温柔与慈爱:“我的小皇子,你要乖乖的,我也会乖乖喝药,然后,我们一起等待你的父亲归来。”

  正当梁青云沉浸在这温馨幻想中时,门外传来皇后与静妃归来的脚步声。玉蝉一跃而起,携空碗隐入梁间。而梁青云则整理好情绪,端坐以待。

  当皇后身着金色高腰汉服步入室内,梁青云不禁为之惊艳。那明艳的色泽、繁复的图案,配以高腰设计,更显其温婉之姿,裙摆层次分明,大气磅礴,美不胜收。不仅是梁青云,就连藏身梁上的玉蝉也为之动容。静妃身着淡蓝,恰与其宁静淡泊的性格相得益彰。

  都说人依衣装,马靠鞍鞯,但在皇后身上,这话似乎并不适用。一件凡间普通的金色汉服,在她身上竟穿出了国泰民安的气度,或许这就是母仪天下所独有的气质吧。

  “陛下,臣妾能否穿着这身汉服为您献上一舞?”皇后察觉到梁青云的目光,趁机提议。

  梁青云连忙心疼地制止:“不可,皇后你身怀龙裔,切勿过于劳累,你们都要小心腹中的龙种。”

  “这高腰汉服之美,实乃赏心悦目,朕十分喜爱。”

  皇后得了梁青云的夸赞,心中欢喜,遂大胆言道:“陛下,臣妾有一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皇后轻提汉服长裙,眼神温柔地望着梁青云,话语中充满期待……

  碧霞,转瞬即至的月份里,宫娥们又将迎来新一批的宫装更迭,妾身意欲将它们悉数设计为高腰的汉服风范,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闻言,梁青云心中涌起一阵喜悦。

  ‘嘿嘿,朕的皇后与朕果真是心有灵犀,未言先知,朕心中的所思所想,皇后竟全然代为言表。’

  “身为六宫之主,皇后任何英明决策,朕皆鼎力支持。”

  言罢,梁青云温柔地握住皇后之手,虽为女子之身,亦决心成为皇后坚实的依靠,正如李安之于他。

  一旁,玉蝉强忍笑意,心中暗道:

  ‘观陛下举止,深受李大人熏陶,不论是那慰藉人心的言语,坚定如山的姿态,还是细微的动作,均与李大人如出一辙。’

  借着皇后倡议之机,梁青云顺水推舟:“便烦请皇后为朕精选几套高腰宽松的龙袍款式。”

  这番看似命令的话语,在皇后耳中,却是无上的恩宠。以往,她总觉自己除却打理后宫,对陛下少有助益,如今能被陛下所需,皇后视之为至高荣耀。

  “妾身领旨。”

  而另一侧,李安于大理寺内悠然翘腿,静观大理寺卿吴连生审案。若非李安这位大将军亲临,区区刺客小事,自不必劳驾大理寺卿。

  只因事涉南山城,吴连生自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大人,是否可请二位直接相关之人出面作证,或可寻得新的线索?”

  吴连生虽循规办理,李安却不愿多露端倪,况其涉及者乃梁青云也。

  李安站起身,扫视案前资料,只见敷衍塞责之词,未见确切结论。

  这倒也不奇,否则怎会有两千死囚得以逃脱大梁律法的制裁,流落玉泉山拼死求生?

  “咳咳,那二位,乃是我南山院潜心研发火铳等武器的中枢人物,一旦身份泄露,恐将面临无数暗杀者的威胁,岂不是置其生死于不顾?”

  “他们为大梁锻造护国神兵,身为大理寺卿,不正应守护他们吗?”

  吴连生一时语塞,被问得无言以对。

  京城内外,朝堂上下,火铳之威无人不晓,乃至寻常断案,亦需将研制火铳置于首要。更莫论,二位涉事者实乃无辜受害者,且南山城独立六部管辖之外,自有其特殊性。念及此,吴连生躬身谦逊言道:“李大人高见,吾朝忠良理应受庇护。”

  见对方稍作让步,李安随即追问道:“素闻吴大理寺卿破案如神,对今日之谜有何高见?又,对于凶徒身份,可有进展?”

  此话一出,吴少卿面露几分尴尬。接手此案以来,赵丞相已私下嘱咐,务必划清界限。吴连生承蒙赵丞相与十三王爷提拔至高位,自然不能有负于丞相。

  沉吟片刻,吴连生故作为难状:“李大人,依下官愚见,此番凶徒行径显然是针对二位受害者,对其身份自是了如指掌。而今京城内外,胡商不乏其人,火铳乃我国护国重器,或许,此中混有心怀叵测之胡人?”

  吴连生惯以胡人为挡箭牌,对此李安洞若观火,心中冷笑:“哼,原来‘破案如神’竟是推责于胡人。既如此,我便考校一二!”

  “嗯,依吴大人之意,我国境内胡人社团繁多,专事不轨?敢问,大理寺记录在案的胡人社团,可有哪些?”

  此问令吴连生措手不及,未料李安竟认真计较。实则,虽有数个胡人社团旧案,却早已被彻底清除。李安见其久不语,再度催促:“吴大人?”

  吴连生恍然回神,尴尬颔首,自档案柜中取出一本积满灰尘的旧档。翻阅间,他列举数个胡人社团与往事,李安却发现提及之事皆是十载前的旧闻,不禁冷嘲:“吴大人,此事已逾十载,难道那些社团尚能死灰复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