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分卷阅读345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分卷阅读345

作者:自鱼 字数:1886 书籍: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中雨转小雨。

  躺在考棚里,林泽比前两天感觉更舒服点,这场雨把炎热、干燥一扫而空。

  在等待发卷前的这一天,林泽罕见地?在考棚里睡了一个?好觉。

  八月十五,凌晨四点,林泽随着鼓声而起。

  考棚外头除了一盏盏昏黄微弱的灯笼散发着光,林泽看不见远处有一丝亮光。

  地?面湿漉漉的,与灯笼相近的地?方,泛着一点光。

  屋顶传来的嘈杂声已经很小,林泽可以判断此时下?的是小雨。

  对面小孩哥也起来了,正窸窸窣窣穿衣裳、进行简单的梳洗。

  让林泽震惊的是,小孩哥竟然点了一根蜡烛,来收拾自?己。

  林泽就没他那?么讲究,有过脱得只剩一件里衣的经验,他现在觉得怎么简单、怎么舒服,怎么来。

  头发随便用发带簪子固定即可,衣服穿得整不整齐无所谓,能保暖、不妨碍作答就行。

  黑灯瞎火,根本看不清什么东西?,林泽都?是摸黑进行,他不想浪费一点蜡烛。特别是这种?阴雨天,要用蜡烛的时间?太多了。

  由此可见,对面这个?小孩哥那?神童的称号,要么是家里运作出来。要么是真自?信,不在乎这点蜡烛,时时刻刻都?能保持体面。

  领试卷时,

  散卷官竟然又给他们这两排考生两根蜡烛。

  “此乃补偿尔等昨日第二场答卷时辰比别人少,莫要辜负朝廷的恩典。”

  林泽等人听完,连忙拱手?作揖。

  每个?人脸上肉眼可见地?高兴,两根蜡烛,在这雨天,光亮时间?比平时短了许多的情况下?。

  可是巨大的优势。

  此时此刻,没有人再埋怨昨日的事,反而隐隐庆幸起来,因为这一场考的是最重要的策论题!

  林泽揣着两根蜡烛,轻吐浊气,神清气爽地?点燃一根,开始埋头答题。

  第三场考的题型只有两种?,论与策。

  虽然平时总说策论策论,其实?策与论是两种?不同的题型,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回?答的文体不需要使用八股文。

  论是这年头一种?说理?性文体。它的高分标准是:逻辑严谨、结构严密、分析透彻、富有文采,一共四大方面。

  林泽根据学过的写论文方法,也总结出一套方法。

  一是写的论文要能辨别是非对错,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正反都?站。

  这要求对该论题进行深入探索。

  因为一件事,它存在无数观点。

  这些都?是要在你的论文中体现出来,要自?己总结归纳,做全面的研讨。在此抓住关键地?方进行突破,深入找到那?个?最正确的论点。

  二是要在论文中所建立的论点要成为考虑各种?事物的标准,让自?己提出的论点成为准则。

  这一步是非常非常难,林泽以往做这类题,拿高分的次数都?不算多。

  三是要按照严谨的逻辑进行分析,不可以强词夺理?,不能搞诡辩那?一套。

  考官是非常反感这种?小聪明?的,几乎所有夫子博士都?跟他们提过这一点。

  最后一点是能做到“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意?思是你讲的道理?、论点要说得通,并?且论据要非常充分全面。支撑论点的论据应该是非常严密有力的。

  广为人知的高水平论文有贾谊的《过秦论》、庄子的《齐物论》等。

  论的出题范围不限于?《四书》《五经》,因此,这就看谁家的藏书够多,阅读量更大。

  普通读书人,凑够一套《四书》《五经》已是不易,哪里有条件去买别的书?

  即便有点银钱能买上几本,那?又怎么够呢?古往今来,出了多少文豪名家。

  第三场很看重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夜风阵阵,烛影摇曳,光线明?暗交替,非常不利于?看清题纸上的字。

  林泽不得不用撑起一块油布,在前面挡风,又将烛台小心挪到离试卷更近的地?方。

  【论题:圣人之教,不肃而成】

  林泽只看一眼,就知道不是《四书》《五经》里的。

  低头开始搜索脑子里读过的书。

  咱们老实?说,就这一句话,还这么短,要精准定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林泽闭目思考,约莫十分钟过去,才想起这是出自?《孝经》里的一章。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林泽细声背诵出来。

  林泽的手?指开始无意?识地?摩挲粗糙的木板。

  这句话,主要是想要问皇帝怎么治理?天下?,才能像圣人一样,不必严厉、粗暴,就能将政令推行成功。

  林泽根据自?己总结的解题方法,先思考看过的书有什么类似治国理?政的观点,这些都?要拿出来,越多越好。

  这道题的思考时间?太久了,林泽决定把蜡烛吹灭,然后意?识进入空间?,拿出自?己的草稿纸开始写。

  想到一条就记在本子上,最后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林泽笔记本上已经写了几十条。

  接下?来,林泽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分类,其实?大多是不同流派代表人物所说的观点。

  又半个?小时过去,林泽终于?提炼出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观点——一道同风。

  这个?观点主要是从儒家的思想上提取出来的,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别的。

  没办法,政治正确是必须的。

  一道同风指的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强化民众对大一统的认知,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统一。

  大一统的民族思想,就可以实?现不需要暴力手?段,来使朝廷治下?的百姓听从政令。

  确定论点后,林泽开始打起草稿,开始写这篇论文。

  在提出观点后,下?一部份则是分析圣人能够一道同风的原因。

  林泽提出,圣人之治,并?不象一般君主那?样,挟其智力与天下?争胜。而是充分尊重天地?万物的本性,要有同理?心,能站在天下?万民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就可以做到不肃而治。

  非常顺滑地?在结尾点题了。

  林泽写得非常爽,空间?里没有人打扰他,不必担心烛火要用完、烛光不够亮的问题。

  有了自?己的论点,下?一步就开始用大量扎实?又充分的论据,搭支架、筑高台,让这个?论点变成无可撼动的准则。

  林泽先从出题的《礼记》这本书入手?,抽出其中两个?论据来搭底座——“先王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下?一步要展开阐述圣人之教的依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