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梦引长生 第一百三十六章 停龙台上诵经

《梦引长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停龙台上诵经

作者:晚回舟 字数:1012 书籍:梦引长生

  一个村子一般是百来户人,屋舍建得比较分散,各家各户都有园子。三娘抵达村子的时候有户人家正在筹备婚礼,见有外村人过来,不少村童好奇地跑过来她们骑着的马。

  都是同里的,不管遇上红白事那都是全村出动的,这不,这会儿满村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婚庆气氛中,连村头的大树都被村里人精心妆点了一番。

  三娘还以为是村中富户成婚,一问才知道人不是富户,而是个人缘特别好的猎户,从小跟着他爷爷学打猎,练就一身好本领,衣裳下的肌肉简直喷薄欲出。

  关键是人家品行还好,遇到荒年他打到猎物都会给村里人分一些,早些年关中闹粮荒,大伙没少受他照顾。

  更别提他进山时还会帮村医顺便带些草药回来。这样一个好男儿,村里人可不就把他家喜事当自家喜事来办吗?

  说起来他要娶的媳妇儿还是他进山时救的医女,对方也是自幼失怙,跟着当村医的爷爷长大,跟着她爷爷学了些医术。

  有次她进山采药时遇到毒蛇,是猎户眼疾手快把那毒蛇一箭射死。就这样成就了一坛蛇酒和一段姻缘。

  村人讲起郎娘的故事来那叫一个起劲,只是讲着讲着就偏题了,开始连比带划地讲起那毒蛇有多长、泡酒里有啥功效。

  三娘不仅没有打断,还听得津津有味。

  等里长得知县尉到来,火急火燎地出来迎人,才发现他们的县尉已经与村人聊得火热。年纪是真的小。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里长这种不入流的乡官见着县尉自然只有笑脸相迎的份。里长堆起笑容上前招呼三娘一行人。

  三娘笑道:“难得碰上这样的喜事,我们可要留下吃了喜酒再走。”

  里长听后哪有不答应的道理,还把郎喊过来见人。

  猎户自幼没了双亲,与娘一样是由自家祖父抚养长大的,学了一身打猎本领,还长得牛高马大。再一脸,那也是眉清目朗,相当英俊一小伙子。

  三娘已经知晓了猎户的为人,牵过自己的马对猎户说道:“我身上没带多少钱,不如我把马借你去邻村迎亲,也当是我们随喜了。"

  猎户一眼就出三娘一行人骑来的马都是难得的好马,闻言有些心动。马这东西虽然不罕见,可寻常人家还真养不起,要是能骑着这样一匹马去迎亲,那肯定是很长脸的事!

  不想旁边的萧戡却插嘴道:"这位兄弟身量高大,你这马儿有点显小了,还是骑我的吧。"

  他也听了对方的事迹,对这位很有些侠义心肠的猎户颇有好感,非常大方地把自己那匹马的缰绳塞到猎户手上。

  三娘的马是比照着自己的身量选的,跑起来耐力十足,打猎时还十分灵活,唯一的缺点可能是不如别的马高大。

  听萧戡这么说,她瞧了眼猎户与她阿耶差不多高的身量,也笑眯眯地说道:“对,阿戡这匹马更适合。"

  猎户见他们是真心要借马给他,高兴地牵着马与它先熟悉熟悉。

  他们虽然时不时要被召集到县中参加最基础的军事训练,但都是让他们熟悉鼓鞠,骑马弯弓这么威风的事根本轮不到他们来。

  若非他本身就是猎户,恐怕就算能借到马也不会骑。

  萧戡虽是个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小子,他的马却很没脾气,根本不挑人,遇到猎户这么个陌生人它也随便让骑。

  瞧见三娘一行人借了匹这样的好马给郎迎亲用,村人待她们的态度顿时有些不同,热情还是那么热情,但不像一开始那样连说话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而是渐渐透出几分由衷的欢迎与欢欣来。

  人心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这样,你的身份摆在那儿,旁人兴许表现得敬你畏你,但绝不可能把你当自家人待,也不可能因着你的身份打心里服气你。

  三娘还是第一次参加农家婚礼,什么都觉得鲜,只觉这次真是来得巧了。要是改个日子过来,村人恐怕不会聚得这么齐!

  士人与农家的择偶情况以及婚礼习俗是不一样的。

  士人为了娶到名门出身的妻子可谓是不辞辛苦,像李白那样不远千里跑去岳家娶亲的情况并不罕见。

  只要岳家是有底蕴的人家,路途再远他们都不会嫌累。

  比如杜甫在夔州闲着没事想当次媒人,决定把自己姨母家的表侄女介绍给大理主簿封五郎。杜甫这位姨母嫁的人家可不简单,乃是荥阳郑氏。能娶到荥阳郑氏女,哪个士人能不激动!杜甫这么提了一嘴,人家就巴巴地跑到夔州和杜甫商量怎么纳采了。

  可惜这桩婚事最终没能说成,因为人郑家那边来信说女儿已经许给别人了,那位主簿只能转道去夔州隔壁的通州探个亲。

  相比于这些读人重门第、跋山涉水也要娶到名门之女的执着,农家嫁娶就比较务实了,大多都是近嫁近娶。

  所谓的“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说的就是一个村子大多才两个姓氏,你娶我家女儿,我娶你家女儿,世世代代都如此,素来有"婚嫁不离村的风俗。

  像今儿猎户这样跨村结亲的都算是稀奇事。

  为了不叫邻村把自家村子轻了,村人们可不就卯足劲把村里村外都给装点起来了吗?

  三娘把这个村子了解了个七七,郎便要去邻村迎亲了。

  作为一个最热闹的人,三娘当然兴致勃勃地跟了过去。

  娘虽然同样无父无母,但族中兄弟姐妹不少,祖父又是个在村中素有名望的村医,那边对这桩婚事也是很重的。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孩子不外嫁还好,外嫁那肯定得把排场搞出来,人家女方家的青庐搭得老实在了,青庐下的摆满喜糖、喜饼、瓜果,起来十分丰盛。

  到了迎亲这一步,聘礼和嫁妆都已经走完了,剩下的就全是仪式上的东西了。

  远远瞧见高大威武的郎骑着匹神骏无比的马来迎亲,邻村的人都惊了一下,从村头开始就有不少人发出惊呼连连,忙跑回去与女方家人说了此事。

  要说骑马迎亲稀罕吧,那也不算特别稀罕。合举家之力,谁还弄不来一匹马?

  可这般神气的马可太难借了!

  别他们都是农人,可他们村子挨着可是“名利路”来着,谁没远远过官兵与官老爷们骑着马在官道上雄赳赳气昂昂地经过?马好马坏,他们还是得出来的!

  男方的迎亲队伍来得隆重,女方自然也觉得面上有光。

  女方那负责主持迎亲的媒人也是个会来事的,当即带人出来对着抵达门前的郎念起了“请下马诗”。

  本来农家成婚没这一出,可这不是男方先弄来匹这么神奇的马儿吗?简单有简单的流程,郑重有郑重的流程。

  自己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媒人的嘴巴可能说得很,写不了她们还可以背现成的!

  村中的老秀才见有这一出,便站出来对下了马的郎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该轮到你们这边来首催妆诗了。"

  郎一下子呆住了,叫他弯弓射箭他一射一个准,叫他写诗他哪里写得来啊!

  郎环顾左右,陪同来迎亲的亲都是一脸为难,他们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变出那什么催妆诗来?

  三娘一行人本来混在人群里热闹,见郎一行人被难住了,萧戡推了推身旁的三娘,挤眉弄眼道:"该你上场了。"

  要不怎么说来得好不如来得巧呢,三娘正好就会写诗。三娘也不推辞,与萧戡一同上前对郎说道:"要不我来试试。"

  同村的人登时想起来了,他们这位县尉可不是寻常县尉,人家可是今年进士科的状头,可有名了!

  郎也如逢救星,忙不迭说道:"少府您愿意帮忙当然最好!"

  女方的人一听郎这称呼,又是震惊不已:这位就是蓝田县来的郭少府?

  本来三娘不想喧宾夺主,并没有跟得太近,只有少数离得近的人感慨于她们一行人相当不凡的衣着打扮。如今她走到前头来,众人才惊觉自己村里来了个多了不得的小娘子。

  不说人家三榜第一的文采,光是这艳若骄阳的相貌便叫人一见难忘。更难得的是人家不仅来参加他们两个村的婚礼,还要帮忙写催妆诗!这是何等的荣耀啊!这件事他们可以吹上十年年!

  催妆诗这种事对三娘来说当然没什么难度,这东西图的就是一个喜庆,只要寻些与夫妻情深对应的典故写进去就差不多了。

  三娘能一口气写几十首都不带停的!

  今儿只需要一首,三娘让郑莹取来纸,她写一句,郑莹便念一句,迎亲队伍里的人甭管听没听懂,也跟着郑莹念。

  来迎亲的都是和猎户玩得好的年轻汉子,嗓门吼起来响彻云霄,屋里屋外的人全都听到了。

  那叫一个中气十足!

  那提出要男方写催妆诗的老秀才脸都僵住了,没想到自己一个提议居然会引出这么一位人物。

  事实上老秀才提出让这件事其实是有点私心在的,因为他也挺喜欢老村医家这个孙女儿,一直有心想把人娶来当续弦,自觉当秀才娘子也不算辱没了对方。

  结果他还没提这件事,邻村这猎户就来提

  亲了。老秀才心里酸溜溜的,逮着机会想为难为难这猎户。没想到人家居然把今年的女状元给带来了!

  娘的堂妹悄悄出来是什么情况,知晓是秀才提议让郎写催妆诗后马上跑了回去,气愤地凑到娘耳边说起外头发生了什么事,最后还忍不住骂起人来:“呸!他都五十好几了,还想娶姐你当续弦,不要脸!"

  都是一个村的,秀才即使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口,旁人或多或少也能出他存了什么心思。娘无奈地戳堂妹额头:“大好的日子,你胡说道个什么劲,可别被旁人听了去。"村里的孩子们全都仰仗老秀才来启蒙,村里人平时都敬着他。五十好几又怎么样?说不准在人家心里她们家还是高攀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