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鼎 第十章 夜谈

《宋鼎》第十章 夜谈

作者:灵剑孤寒 字数:2665 书籍:宋鼎

  “嬢的,到底叫这厮跑了!”高达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用布满血丝的眼睛望着终于跃出城墙缺口,夹着尾巴跑回去的那个蒙古年轻将领,狠狠的咒骂道。

  这场激战,从昨日入夜至今日晌午,已经持续了七八个时辰,一直组织本部兵马顶在一线的高达累到几乎脱力。

  尤其是刚刚结束的这波蒙古骑兵突击。

  全身包裹着重甲、连战马身上都覆着皮铠的蒙古重骑,虽然加速冲击的距离仅有百步,却裹挟着一股不可阻挡、一往无前的威势。

  从城墙缺口冲进来之后,扛着宋军四面射来的箭矢(左中右加上方城墙的抛射),仅仅十余骑形成的锋面,就几乎将正面的一个宋军营阵打穿。

  好在贾似道终于是没有拿整个鄂州城池来开玩笑,在城内三面放的俱是精兵强将,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和预备队,才将将能顶得住蒙古重骑这般悍不畏死的凶猛冲击。

  每杀死一个蒙古骑兵,宋军都要付出五六人的伤亡,好在城墙缺口毕竟大小有限,宋军又在城墙内侧三面牢牢结阵,将战场控制在缺口内小小的一块地方,使得蒙古重骑始终得不到空间驰骋。

  突进来的蒙古重骑,在丧失了最初的冲击力之后,前方是砍不尽杀不绝的宋军士兵,头上是不断抛射而来的箭矢,身后是跟自己一样施不开拳脚的蒙古骑兵。

  他们就这样被挤在城墙内侧一块小小的空间之中,变成了活靶子,任凭怀都在其中如何的指挥、呼喊和咒骂,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很快这批突入城中的蒙古重骑就产生了大量的伤亡。再是人马俱穿重铠,也不是刀枪不入!况且失了速度优势,像沙丁鱼一样挤作一团,宋军的弩箭都不需要多高的射术,甚至不需要瞄准,朝那黑乎乎的一团乱射就是,总能射中个什么东西。

  很多蒙古骑兵,进了城之后都没来得及与宋军打个罩面,身上锁子甲的锁眼上就密密麻麻的挂了十几、甚至几十只箭,像个刺猬一样。

  战马更是如此,皮甲终是不比板甲、锁子甲防护更高,加之地上的三面宋军,仰攻一身重铠的蒙古骑士很困难,就只是一味的用长枪捅杀他们胯下的战马。甚至还有不要命的宋兵,趴在地上一味的用刀砍击马腿,最后迫得蒙古骑士纷纷弃马步战,好不狼狈。

  怀都亲自组织向宋军的军阵冲击了几次未果之后,也终于意识到今日破城怕是无望。刚想着带人退出去,缺口两侧上方的城墙上,各种鬼斧神工的大石、蜿蜒奇秀的树木,忽然如雨般坠下。城墙缺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窄、变高,要不了多一会儿就会被彻底封住!

  这帮宋蛮子,竟是要把我们围在城里,全部吃掉!

  意识到这一点,怀都已是顾不上其他,立刻率队调转方向,向城外奔去,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攻击之势几乎转瞬间就变成了溃退。谁想这些平日冲杀向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蒙古汉子,当意识到后路即将被断,落荒而逃时,也和他们平日看不起的宋蛮子一样,恨不得爹娘多给自己生两条腿一般的连滚带爬。

  为了争抢本就不宽的出城通道,互相推搡,甚至拔刀相向,乱作一团。加上头顶不断落下的奇石巨木,进城是风驰电掣,出城时举步维艰。

  怀都也只是在几名亲兵的拼死护卫下,方才冲出城来,一路上甚至砍翻了好几个不开眼挡着路的蒙古人!

  随着填城的石木继续雨点般的抛下,本就不是很宽阔的城墙缺口迅速被堵。而此时先后冲入城内的两三百蒙古骑兵,逃出来的只有四五十。

  留在城内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局。他们的咒骂声、祈祷声、哭号声,很快就被宋军的喊杀声和欢呼声掩盖,直至最后,一切终归于寂寥无声。

  十月十六日夜,鄂州城东南官邸,书房。

  穿越到大宋之后,恢复清醒的第一天,真是充实又刺激。这副身子骨其实底子不错,年少时也着实习过武,好好打熬了一番。只是在床上昏迷十余日,醒来之后又是与蒙古人斗勇,又是与城中士绅斗智,折腾到现在,贾旭纵使再好的身子板,也已经是精疲力竭。

  反而是对面的贾似道,四十六岁了,两天一夜没睡,看起来依然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疲惫的样子,反而好整以暇的盘坐在榻上,亲自用竹刷将茶粉抹匀,然后冲泡了两杯。

  他端起一杯,轻轻的品了一口,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另一杯,叫站在一旁的贾旭也喝。

  贾旭刚刚给贾似道讲述了白日筹措填城之物的经过,此时正口渴,端起茶杯一仰脖就干了。待放下茶杯,才看见贾似道抬着头用惊诧的眼神看着自己。

  “你与以往不同了。”贾似道收回目光,又无奈的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在两淮这些年,家人几番回报,都是说你不喜诗书,除了练武之外,每日依旧只是顽劣胡闹,我还担心你缺了管教。没想到数年之后再见之时,你倒让我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

  贾旭当然不可能告诉他,你那不着调的胡闹儿子已经魂飞魄散了,现在占着这副躯壳的是一个来自千年以后的灵魂。

  他也只能是拱手行礼,低头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也是离开了临安府的花花世界,方才见得沿途百姓疾苦、国家危难,才知道大人往来奔波、勉力支撑之不易。孩儿也知自己过往的荒唐,以后必将痛改前非,多多为国家效力,为大人分忧。”

  贾似道欣慰点了点头,指向旁边的一把凳子,继续说道:“你我父子,私下里倒也不必如此多礼。坐。”看到贾旭在一旁毕恭毕敬的坐下,他继续说道:“你能如此想最好。年少时胡闹些倒也无妨,我像你这个年纪时,也是临安城中闻名一时的头等纨绔。但我贾家男丁不旺,到你这已经是三代单传,偌大个家业早晚还得你来操持,你总是要回归正途的。”

  贾旭继续谦虚道:“大人正值春秋鼎盛,孩儿从未想过什么操持家业。”

  “诶,不必如此小心。我贾氏不比那些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没有什么争斗之虞。”贾似道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此次你献填城之计,也算小有一功。待蒙军退去,班师回朝之时,朝廷必有厚赏,到时我将荐你入仕为官。今日唤你来此,是叫你好好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法,是要从文,还是从武?”

  贾旭好奇的问:“不知大人之意,从文如何?从武又如何?”

  贾似道答到:“从文,或入尚书省、在六部做判官,或择一州府做参军;从武,或入三衙做个虞侯,或入各军镇做指挥使;若从文,我建议你先去州府,熟悉一下地方庶务,若从武,则建议你留在中央,熟悉军事的同时先学学兵法。”

  贾旭笑着说:“果然是国事艰难,非常时期。像大人这般文臣,竟也允许自家孩子去做武将了。”

  贾似道也笑了。“我不似那些迂腐之人。武将也没什么不好,尤其当下形势更是如此。现在举国上下第一等大事,便是抗蒙,财政、人事,一切都向此倾斜。若抗蒙失败,自然万事皆空,可即使抗蒙成功又如何?各地军阀也必是尾大不掉,如晚唐藩镇割据之势而已。”他说着说着,表情越来越严肃。

  “到那时,我贾氏若不能在其中有一席之地,纵然在朝中位极人臣又能如何?不过是个政令不出京城的辽东豕、井底蛙罢了。”

  “孩儿所想与大人相似。”贾旭也神情肃穆的说:“所以孩儿不愿做文臣,也不愿做武将,只愿得一县之地立足,以为我贾氏谋万世基业!”

  贾似道失笑道:“万世基业?刚觉得你稳重了些,转眼又如此狂妄。”说完他又忽然敛起笑容,正襟危坐,犀利的眼睛直盯着贾旭:“你知道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找你刚才这句话叫别人听到,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贾旭毫不畏惧,也直视着贾似道:“大人刚才说,这里只有我父子二人,不用太小心的。”

  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这么过了片刻,贾似道忽然哈哈大笑:“好,好!”他从坐榻上下来,背着手在书房内来回踱了几步。然后转过身来手指贾旭说道:“我父为制置使,你父为丞相,你不谋个万世基业,如果称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说完他坐回榻上,端起茶杯,呡了一口,好似在平缓自己激动的心情。

  过了好半晌,贾旭就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贾似道也恢复了神态,又看着贾旭玩味的说:“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出言如此狂悖,偏偏又稳坐如无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