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鼎 第七十三章 困局

《宋鼎》第七十三章 困局

作者:灵剑孤寒 字数:3631 书籍:宋鼎

  第七十三章

  寨中的各番茂峒丁,此时已经有些乱糟糟。

  外面溃逃进来的峒丁,直面了从未见过的宋军恐怖武器的冲击,被吓得心神剧裂、惊魂未定,然后将这种情绪,很快地传染给了那些先冲进寨子、对外面发生了什么还不明所以的峒丁。

  符士卿好歹也是黎母山西麓的大头领,在此危急时刻,勉强还算是能够稳住内心惊惧的情绪,他急忙命人将那些恐慌的人带到一边,与其他峒丁隔离开来,然后组织各级头领通过喊话和叫骂,提振着士气。

  被围在寨子里的各番茂此时都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也不保留,却还是忙糟糟地废了半天的劲,才凑出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俱是各自寨子里原本胆大悍勇之辈。在观察了一圈四周的地形后,选定了寨子东北侧一座不算低矮、但是相对较平缓的山坡,开始攀爬。

  果如符士卿所料,德旺番茂的人既然选择将他们引入老寨,就不会只守着一个寨门。黎民世代居于黎母山中,再陡峭的山崖,只要花些时间又有哪个上不去的?德旺番茂又怎么会毫不设防、就让他们那么简单地爬山出去?

  里面的峒丁队伍刚爬到半山腰,山脊之上忽然就冒出来许多青壮和健妇,顺着山坡往下奋力的投掷滚木礌石,显然是早已埋伏在那里,誓要将这些侵犯自己家园的敌人围死在寨子里。一些在半山腰的峒丁被砸中,滚落而下,更多的则是就近找到一些树木、山石来躲避,然后找机会再向上挪动几步。

  又过了许久,眼看着稀稀落落的峒丁距山脊越来越近,山脊之上却又出现了武装到牙齿的德旺士兵,身着铠甲、腰间长刀、身后劲弩,毫无疑问是从昌化军处拿到的全套宋军装备。他们架起蹶张弩,将冲在前头的峒丁射杀了一片。山腰上的峒丁再次纷纷寻找遮掩,躲了起来,不敢露头,只是用随身带的猎弓向上胡乱地抛射,却对山脊之上的德旺士兵造不成什么伤害。

  看着山腰上成了僵局,符士卿心下一横,又组织了第二批数百人的峒丁,带着大量寨中拆下来的木质门板,爬上山去增援。悍勇的峒丁用门板顶着弩箭,一点点攻到了比之前更高的位置,眼见着与山脊间只差二三十步之遥,已经是胜利在望,此时德旺士兵却纷纷掷出手雷,一个个装满火药的竹筒被点燃后顺着山坡向下滚着,然后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冲在最前面的峒丁纷纷被炸倒地,而后面的峒丁原本也不如最前面的勇敢,此时又被从未在战阵中见识过的爆炸声吓得够呛,终于不管不顾的向山下溃去。

  眼见攻山功亏一篑,符士卿暴怒之下连砍了数个从山腰上逃下来的峒丁,却也止不住几百人漫山遍野的溃下来,最终只能作罢。

  这时旁边有人来报,派去找外出通道的在寨子西北角有所收获,他便暂时将收捡溃兵的事情交给手下,径往寨西北而来。

  这是一个在天然山洞基础上人工拓宽的通路,大概可供四五人并行宽窄,且颇为幽深,站在外面,也看不清洞内通向何处。洞口有大量凌乱的足迹,看起来德旺番茂的人就是从这个洞口撤离的。洞口原本由一些杂物胡乱遮掩着,此时也已经被清理到一旁。

  见符士卿过来,发现洞口的那名头领迎了上去,兴奋地说道:“这里应该能出去!”

  符士卿却没有这般喜悦,而是皱着眉头说道:“对面在寨门口、山脊上都布置了人,又怎么会单独留下这么个通路放我们离去?想来洞口外面必定也布置了兵马等着我们冲出去。”

  那头领却有些不以为意地说道:“用汉人说,叫‘狭路相逢勇者胜’!山脊之上乃是仰攻,攀爬不易,故而不利。而这洞口只要是通向外面,则必是平地或是半山腰,彼时乃是我方俯攻,胜负犹未可知!”

  符士卿见他信心满满,却也无意与他争辩,此时还有敢战之人,又何必堕其心气?不如就叫他试试。于是符士卿便叫那头领迅速召集本番茂勇士,带了两百多人进入山洞一探。

  符士卿在洞口足足等了一刻钟,既没见有人回报,也未听到喊杀声。他正自疑惑,忽然感觉自己脚下的土地和手中扶着的山壁都在晃动,紧接着一阵如滚雷般的响动从山洞中传来。山崩!他浑身的毛发瞬间都立了起来,仓促间向后打滚着躲了出去,然后下一息,山洞的洞口在剧烈的晃动中轰然倒塌,只留下一地久久不散的尘烟。

  符士卿坐在地上,铁青着脸。不用看也知道,进洞那二百多人,肯定是被埋在里面出不来了。德旺番茂应该是预先在山洞里埋了炸药,就等着自己派人往里钻,真是好狠的心!

  他面色铁青地坐在地上。自己中计被围在德旺老寨之中,带来的近万峒丁转眼间已经伤亡了一千多,剩下的也都是惊恐万状、士气低沉。眼见着攻山不利、通道被毁,怎么逃出去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巨大问题,难不成要从寨门出向外冲,硬啃那只宋军?可他们看起来,比山脊上的德旺士兵还要更加不好惹一些!

  ——————————

  就在符士卿在德旺老寨中一筹莫展之时,昌化城外的黄耀学也正一头雾水。

  说好了以城北火起为号,到寅时似乎感觉城里有那么一点点动静,但是很快就平息下来,之后便再无什么反应。铁厂的方向始终没有火起,昌化城中也未见骚动。他原本计划城中乱起之后,带领手下这六七百人,攻击城南的车站和巡捕房,顺带再抢几栋楼房。那些刚刚安置的流民没什么财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昌化军庞大的安置流民群体中引起骚动。

  可自己带人在城南的野外等了整整一个晚上,却始终未见城内约定的信号。他本也不是个果决之人,若是凡事一如计划还好,如今事态有变,他便在不管城中如何、自己先在外干上一票还是见势不妙赶紧撤离之间踌躇了许久,等恍过神来的时候,天色早就大亮,已开始有人扛着锄头、牵着牛从城中走出,要前往各处耕作。

  黄耀学知道自己这队人马,马上就要藏不住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昨夜预先埋伏在城中的小队,并非没有行动。他们算好了寅时乃是人一天之中最困顿的时候,也料想到进了铁厂院墙之后,这等重地昌化军不会没有守卫、估计也要稍有些麻烦,但是唯独没料到,他们来到铁厂的院墙外时,发现这里竟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几十个小摊贩早早到此,擀皮、和面、剁馅,正为清晨上工的人准备着早点。

  摊贩们见十几个黎民鬼鬼祟祟地摸到铁厂门口,手里还拿着武器和火把,便知道他们图谋不轨,急忙叫嚷着示警。

  其实城中的巡捕营早就已经在关注最近城里多出来的这些形迹可疑的黎民,这十余人的小队身后几十步就缀着一支巡捕营的队伍,厂内也预先有所埋伏。原本是准备等他们进了铁厂内再瓮中捉鳖的,只是没想到这帮黎族的勇士这么耿直,明明是偷袭,都不说翻个墙啥的,就径直准备走铁厂大门?结果与卖早点的摊贩队伍照了面。

  为了避免平民伤亡,巡捕营只得决定提前实施抓捕。身为指挥使的吕师宪,在吕氏二代子侄中,手上功夫也算是硬的。他亲自带人围了上去,这些所谓的黎族勇士根本不是对手,要不是贾旭事先一再强调各路尽量抓活的,这十几个人都不够他砍的。

  与此同时,预先在城中各处埋伏的巡捕营开始了大收网,将朴基番茂潜进城中准备搞破坏的其余六个小队也一一抓获。

  巡捕营趁夜将这些人稍一审讯,便得知城外还埋伏着一支六七百人的队伍,准备对昌化县南边的车站和附近的流民安置区不利。吕师宪紧急联系驻守城中的王文军,王文军自然也是早知这几日将有大事,所统的私兵营一直是枕戈待旦,立刻点齐了人马,汇合巡捕营向城南而去。

  就在黄耀学还在考虑要不要冲出去杀几个农民的时候,周围暗哨急忙跑回来报告,城中兵马已经围了上来。此时他哪还不知道城中事败?也终于不再犹豫,立时带着部属扭头逃跑。但私兵营有一支百人的马队,两条腿的峒丁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追兵?朴基番茂的峒丁没跑出去多远就被撵上,黄耀学只得转过头来组织抵抗,想要仗着自己人多,先吃掉这只突前的马队,以免被人从背后掩杀,结果却迎面被骑着骏马的吕师宪一刀削掉了半边脑袋。

  其余的峒丁顿时大乱,完全丧失了抵抗的意志,没头苍蝇般地四散奔逃。终于有第一个人意识到自己靠着跑、怕是难逃被撵上杀死的厄运,伏在地上求饶,然后霎时便传染了周围的人、乌泱泱的趴下一大片。

  吕师宪还正杀得起劲儿,被一旁的王文军抓住了战马的笼头,提醒他道:“大人特意交代,尽量抓活的,既然投降了就不要再杀了。”

  吕师宪意犹未尽、恶狠狠地啐了一口:“算你们识相。”

  ——————————

  琼州城外的德威、德嗒番茂三千峒丁在山林中埋伏了好几天,但是琼州安抚使司貌似对岛上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毫无反应,甚至数日以来、连一点加强戒备的意思都没有,更别说派兵出城去哪里支援。按理说,岛上黎民进攻汉民,造反作乱,他们也放任各地的信使进城,安抚使司应该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作为岛上负责军务、治安的主官,又怎么可能没有作为?

  而德旺、石碌、昌化、万安各地的进展究竟如何,成败与否,也不知道派人来报个信儿!这三千峒丁,昼伏夜出远奔黎母山百里之外,每日在荒郊野外风餐露宿、浇雨喂虫,为了隐匿行踪还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些冷食,后来竟有部分峒丁生起病来。

  为首的高宁、田文玉两头领见状,稍一合计,他们本来的任务无非也就是牵制琼州,让其不能顺利的增援各处,而眼看安抚使司根本没有要采取什么动作的意思,他们总不能带领这三千峒丁进攻这座十几万人口、数千宋军驻守的大城。最终二人决定引兵退去。

  只有朴冲番茂的王英海,终于快意了一把,左等消息没有,右等消息不来,索性直接攻入了万安军的治所——万宁县城。万安军员额两千,实际也就剩不到三百老弱病残,其中还有一百多充数的峒丁,里应外合下,本就毫无战力斗志的万安军,城门都没守上半刻钟,只是胡乱向下射了几箭,便抛下武器、跑下城墙,进城中自己找地方逃命去了。王英海率峒丁进城之后直奔军衙,可万安军的军使胡立兴,城门不守、自己的衙门倒是守得严密,平日吃空饷、扣米粮,却在衙中好酒好肉的养了两百死士,凭着衙门的院墙顽强地抵抗,让王英海连攻数次,伤了数十人也没能得逞。

  万宁城中又不止这一家,他索性也不再管军衙,在城中大掠而还。城中百姓无甚财物,只是他们自己就是财物,被掳走千余青壮男女,数百人被杀被奸。

  可当天晚上胡立兴的信使便骑着快马、带着报捷文书奔琼州而去了。文书中写的是黎民叛乱,与峒丁里应外合,攻入城中,杀戮百姓,自己临危不惧,率军依托城巷、拼死而战,终将叛军赶出城去。末了还说此战军民一心,伤亡甚重,拉了好长一个单子向安抚使司要求嘉奖,并请拨粮米,以抚恤城中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