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鼎 第七十一章 操法

《宋鼎》第七十一章 操法

作者:灵剑孤寒 字数:3735 书籍:宋鼎

  三天后,一百支滑膛枪和相应的配件、弹药被运送到了新城东的军营,随后贾旭亲自组织“新兵营”操练步枪战法,闭关练了十多天,便招呼大家来校场观摩。

  贾旭以在鄂州带出的百名亲卫为基干、初到昌化时募集的“新兵营”,一直以来都以队列和纪律训练为主,战阵和操法与其他宋军相比也没什么区别。后来有人与贾旭说,这些士兵历经德旺、安南、占城数战,早已不是新兵了,就不好再一直叫“新兵营”了吧,听着怪叫人堕士气的。贾旭却说,自己有一套全新的战法,待他们操练之后,再给他们摘了“新兵营”的头衔。

  可是两年以来,虽然也操练了一些配合投掷火药(贾旭称之为手雷)的单兵操法,但那套“全新的战法”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嘀咕着,尤其是曾经在昌化助守过的琼州安抚使司亲兵营指挥张思宇,甚至会在公开场合说,贾旭再聪明,也不过是个少年,于兵事一道终是稚嫩,玩不出什么花样。

  贾旭心里知道众人怎么想,却也一直没有与他们计较。急什么,新战法这不就来了么?

  今日昌化军诸将中,除了占城驻屯营的冯国旭没来,其余都到了,连在浮水洲岛的姜才都被贾旭喊了回来。众人坐在校场一侧,看着贾旭领着一百五十名士兵,拿着一堆奇形怪状的武器组合进了场,都感到十分疑惑。

  贾旭站在一侧,举起长刀高喊:“列阵!”一百五十名士兵马上列成前后三个横排,第一排是五十名牌手,将一人高的盾牌立在地上,然后拔出身后的两根棍子,一根斜支在盾牌后做固定用、另一根直直地立在身后的地上,做完这些之后,他们便转回前方、半蹲在地。

  第二排的士兵从背后取过一根大约三尺长的铁制兵器,架在前排刚刚为他们直立的棍子上。

  第三排则同样从背后取过相同的铁制兵器,只是执在手中,没做什么动作。

  众将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这就完了?”

  “这就是简单的三个横排,算什么新操法?”

  “他们站在原地是在等什么?”

  “手里拿的那是什么兵刃?应该就是那种叫‘步枪’的新式武器吧?”

  贾旭好像是故意卖关子,等在那里让众将猜了半晌,然后才喊了一句:“第一轮,瞄准!”

  众将急忙看去,结果发现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士兵都没有什么动作,只有第二排的士兵将眼睛凑到步枪后面,不知道在看什么。

  不过这次没等他们议论,贾旭紧接着便喊道:“开火!”

  “砰、砰、砰、砰、砰!”一阵巨大的响声传来,校场顿时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吓了众将一跳。与此同时,士兵对面百步距离,用木架挂着的一排铁甲上,传来一串“当、当”的响声。

  “更换!”贾旭继续下令道。

  第二排的士兵将手中的步枪交于身后,然后从第三排的手中接过另一支,再次置于面前的支架上。而第三排接过前面递过来的步枪,将后面的卡栓打开,开始装填纸包定装弹药。

  “第二轮,瞄准!”

  “开火!”

  “更换!”

  “第三轮,瞄准!”

  “开火!”

  “更换!”

  “第四轮……”

  贾旭不断的下令,阵中第一排的五十名士兵除了偶尔回身帮着将碰倒的架子重新支起来外,始终蹲在那里,目视前方一动不动;第二排的士兵的任务是不停地瞄准、射击,然后将手中的步枪与后方的士兵进行交换;而第三排的士兵则专司装填。

  整个队伍颇为井然有序,同时也手忙脚乱。说井然有序是每一排都只有自己固定做的动作,相互之间又有着衔接配合。说手忙脚乱是因为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射击,整个阵列的节奏逐渐变得混乱。第一排的士兵还好些,蹲得一直很稳,第二排因为燧石击发的发火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有一次开火成功的,有连续扣动扳机三次五次也不成功的,故而开火的声音也逐渐变得稀稀拉拉。

  最乱则是第三排,装填的速度有快有慢,还有卡栓几下都掰不开的、半天都扣不上的、定装弹药没拿住掉地上的、被硝烟熏了眼睛看不清的,一旦因为一点小事情耽搁了一下,就会变得愈加着急,可越急反而越乱。装填速度的不一也会传导到第二排,导致齐射的节奏也越来越乱。

  最终,在贾旭数到第十二轮时,不得不停了下来。此时的射击节奏已经乱得一塌糊涂,完全不能称之为齐射了。

  贾旭走到队列中间,对刚才出现问题的人一一地指导着。而在一旁围观的昌化军诸将则纷纷离开座位,跑到了百步外挂着铁甲的木架处,看着步人甲上还闪着簇新的光,却已被射得满是破洞、千疮百孔。

  姜才、王文军、吕师宪,包括一起来看热闹的吕妙晴都是瞠目结舌,只有张世杰一副毫不在意、见过世面的模样——其实他前几天已经被吓过了。而金鸿超则在一旁满脸自傲,仿佛在说“怎么样,我厉害吧。”

  贾旭完成了给士兵们的总结,叫他们检查装备后原地休息,然后也走了过来,结果被激动的诸将围在了中间。

  “大人,这就是传说中的‘步枪’么?”

  “大人,这新式武器好生厉害!百步之外射步人甲竟如穿草纸!”

  “大人,这步枪还有多少?给我的营也搞个几百支吧!”

  贾旭示意他们稍安勿躁,然后与众人回到校场一侧的座位上,拿起茶水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孃地,嗓子都喊哑了。稍加平复之后,方才开口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吕师宪少年人心性,见到这新奇而又威力巨大的武器,颇为兴奋地说道:“简直太强了!我大宋边军要是都有此武器,哪还需要惧怕什么蒙古鞑子?”

  姜才和王文军毕竟沉稳了很多,已经从最开始的震惊中走了出来,开始认真思考利弊。王文军刚刚正式接手吕妙晴交给他的私兵营不长时间,整肃军纪的同时自己也在恶补各种指挥知识,生怕哪里露了怯被这些老兵油子笑话、镇不住场,给贾旭丢人,最近每天捧着《武经总要》认真研读,此刻也是颇有心得,他首先说道:“此新式武器胜在威力确实巨大,纵是蒙古的重骑兵,百步距离上怕也挡不住一击,但是与强弩相较,也只能是五五开。主要是两点:一是射程还是要比强弩稍近一些,二是射速较慢,我刚才大致估算了一下,要八至十息(一息2至3秒,这里按3秒算),步枪击发两次的时间,蹶张弩可射三次。故而两相比较起来,还难说谁优谁劣。”

  而一旁的姜才,之前常年在宋蒙前线,对蒙古骑兵再是熟悉不过,他略一思索,接着王文军说道:“若是对上骑兵突击,敌自百步外开始冲锋,冲至面前时大概只够击发两轮,至多三轮。如果敌不计伤亡地强行突击,被冲到近前,怕是难办。”

  作为相对独特地位的体现,前几日张世杰便早于其他将领观看了新式操法的演练,当时也被吓了一跳,冷静下来后与贾旭对战法利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而此刻的他仿佛完事了然,替贾旭向大家介绍着:“你们说的都没错,目前这款步枪的射程还不够远,只略优于骑弓、却稍逊于步弩,故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与敌对射的问题,所以第一排专司防御,第三排专司装填,都是一时的应急之策。而实际上,还有一款更新式的步枪,射程威力要以此翻倍,待那时三排依次轮射,谁人可挡?”

  一听还有射程威力翻倍的神物,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贾旭。

  “有确实是有,只是产量太低,一个月出不了一两支。”贾旭摇头道:“什么时候能大规模装备,就得看金鸿超的了。”说完还眼巴巴地看了金鸿超一眼。

  众人的眼睛又齐刷刷地望向金鸿超,刚刚还一副自豪神态的他顿时哭丧起了脸。“大人,不带这么坑人的。”

  ————————————

  时间悄然到了五月,整个琼州岛上似乎与往日没什么不同。昌化军依然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招徕的流民不断地到达昌化港,也陆续地住进安置房;周汉民组织建设的从石碌到感恩县的轨道铺设完工了大半,新感恩县城的建设也拉开了帷幕,而县城周围的土地正在丈量,聚集在那里的一万五千名流民正在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耕地的分配;王仲文离开了德旺番茂的大寨,与占城国使者一同自昌化乘船北上临安,面见皇帝,领封受赏。

  贾旭府邸附近一座新建茶楼的静室之中,姜盼盼刚刚抚琴一曲,似是有些倦了,单臂倚在桌上,另一只手则举着一只娇小的茶杯,不住地把玩着,被桌角压住的衣服,将她熟透了的身体线条勒得似乎要满溢。她冲对面的贾旭翻了个妩媚的白眼儿,然后用一股慵懒的语气说道;“这个时候安排你的好妹夫离开寨子北上临安,你就不怕出什么事么?”

  坐在对面的贾旭正自禁不住地用眼睛乱瞄,然后不断地用喝茶的动作掩饰自己吞咽的口水,看见姜盼盼翻来的白眼,顿时老脸一红,假装被茶呛到,咳了几声说道:“能出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你们男人的大事我哪知道那么多。”姜盼盼说道:“我只是觉得最近有些不对劲。”

  “我倒不是很关心那些,我现在只是觉得你有些不对劲。”贾旭伸过手去,将姜盼盼的一只柔夷攥到手里说道:“是新建的这座茶楼不合意,还是抱怨我回来这么久才来看你?”

  “呸呸呸,谁稀罕你看。”姜盼盼啐了一句,将小手从贾旭的爪子中抽出,反过来在上面打了一下,娇嗔道:“还以为你成婚之后就做了正人君子,没想到也是个偷腥的货。”

  “腥吗?腥吗?我怎么没闻到?”贾旭起身伏在桌子上,将头探过去在姜盼盼头脸周围一顿乱嗅,然后故作陶醉地说道:“我闻到的明明都是香?”

  “你又没个正形。”姜盼盼咯咯笑着躲开,然后对贾旭说道:“不要闹了,我说正事儿呢。”

  贾旭两手一摊:“我怎么就没正形了,我们之间又没有什么。”他坐回位子,又喝了一口茶,转而说道:“你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虽然不知道你们男人在做什么大事,却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姜盼盼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样的女子,倒也不关心那些有的没的,只是架不住总有男人在我们面前吹嘘呀?在临安时,无论是朝中的最新大事还是边野小县的陈年趣闻,没有我们听不到的事情。到了这边之后,虽然我已不再出门见客,但是茶馆里每日胡诌海吹的人也不少,自然消息灵通些。”

  贾旭再次伸过去将她的一只手攥住,认真地说道:“我已强调过多次,你不是什么‘这样’、‘那样’的女子,你现在就是昌化军治下一个清清白白的自由民,不要妄自菲薄。”

  姜盼盼这次却没有将手抽开,只是低声说道:“要是所有人都如你这样想就好了。”然后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听茶客们说,一些原本专做黎汉之间贸易的人,最近月余,在黎母山中往来,不再似以往那般自由。好多原本畅通无阻的地段,现在都被一些大小黎峒设了卡,严加盘查,甚至禁止通行,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而且,茶馆中最近多了许多生面孔,大多是黎民,与那些高谈阔论的汉人不同,只是闷坐喝茶,很明显是在打探消息。你说他们到这里,能打探什么消息?”

  贾旭轻轻搓着手中的柔软,思索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最近确实要发生些事情。这昌化城中应该是安全的,不过你若是不放心,我可以先送你去琼州暂避一段时间,如何?”

  “我现在哪还走得了……”姜盼盼喃喃道。

  贾旭刚想说句“你果然离不开我吧”,却见姜盼盼神色有异,收了调笑的神色,开口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姜盼盼盯着贾旭看了片刻,然后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瞒你,我这边确实有些事情,不过你也不要将精力过多地放在我这边。既然连我都察觉到不对劲,想来最近真的要发生什么事情,你且专心办你的大事,等此番事了,我再与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