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鼎 第五十四章 茶馆

《宋鼎》第五十四章 茶馆

作者:灵剑孤寒 字数:4127 书籍:宋鼎

  陆秀夫不置可否,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我在朝廷邸报上看到的是,南宁军治下黎民叛乱,与峒丁里应外合,屠诸将臣兵士、掳男女老幼,如今看来,此事是假吧?”

  贾旭倒也不遮掩,大大方方地承认道:“没错,欺君。”

  陆秀夫见他如此光棍,反而一愣,继续再问道:“那你到此以后,如何让原属各官交权于你?”

  “简单啊,矫昭,夺权。”贾旭轻描淡写的说道。

  “人呢?都杀了?”陆秀夫又追问。

  贾旭答道:“那没有,关着呢,各个活的都挺结实,我偶尔还会去看他们,骂我的语调那叫一个中气十足、苍劲有力。”

  陆秀夫被他忽然的无耻气的想乐,原本好像有无数的大道理等着教训贾旭,却一时无从开口,只得叹息着摇了摇头,说道:“果然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贾军使真的是让陆某大开眼界。”

  贾旭耸了耸肩膀,说道:“没办法,时间紧迫,我没功夫跟他们一点一点的磨牙。”

  “何事如此着急?”陆秀夫问道。

  “我急的是我大宋,积重难返、摇摇欲坠。”贾旭回答道:“你也不用跟我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李制置广招天下良才入幕,总不会是为了找人陪他吟诗作对吧?君实先生久在江淮游历,又襄助李制置处理庶务,被李制置称之为‘能’,看了那些、做了许多,对大宋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心里不会没有判断吧?你真的觉得,以如今的大宋,凡事按部就班,还真的有救?或是李制置在江淮,为了巩固河防、经营地方,私下里就没做过什么出格之事?”

  陆秀夫答道:“总不如你这般荒唐。”

  “那是因为我没有他那样的根基,要做的事却比他要更深远!”贾旭坚定的说。

  陆秀夫闻言说道:“你是宰辅之子,贾丞相如今声望正隆,如日中天,如何却称没有根基?”

  贾旭摆了摆手说道:“所谓宰辅,名为朝中最大的官,实则只是最大的靶子罢了。多少人面上恭顺,私下里竭力掣肘,想着把他拖下来,自己站上去?宰相的权利,上来自于皇帝信任,下来自于百官支持,就注定他为了执行自己的权利,对上对下都要充满妥协,可如今的大宋,靠妥协是救不了的。若是不妥协,以一身而敌君父、百官,又不过是取死之道。君实先生不见玉津园中韩侂胄乎?堂堂当朝平章军国事,仅仅因为皇帝想求和,就被人当街槌杀,献头颅于帝国,何其儿戏!”

  “而我却不同,我如今力量虽还弱小,却完全来自于自己的经营,受我自己的掌控!而且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愈来愈壮大。我不要做一个左支右吾的裱糊匠,而是要待到暴风骤雨袭来之日,为大宋做一中流砥柱!”

  “只怕世人不这么想。”陆秀夫说道:“他们会说你私铸兵甲、招揽流民、构陷同僚,桩桩件件都是谋反的大罪!”

  “世人怎么想,我且管不到。”贾旭又恢复了一脸无赖的神情。“只要我昌化军中百姓得了实惠,自然拥护于我,支持我发展,别人说什么,我管他许多?”

  “世人如何想你可以不管,皇帝怎么想你也不管么?”陆秀夫问道。

  贾旭满脸无辜地反问:“皇帝?皇帝怎么会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谁会告诉他?难道是你么?”

  他摊开手,用一种天真无邪的语气说道:“我也不瞒君实先生,今日你我将话说得这么透,如果你最终还是不愿襄助于我……你觉得我还能让你回去么?”

  ————————————

  第二日,贾旭继续陪着陆秀夫,到城北钢厂参观。

  去时乘坐马车,看着旁边心不在焉的陆秀夫,贾旭也没有出言相慰。昨晚话说得很赤裸,他倒不是威胁陆秀夫,因为他知道陆秀夫不是怕死之人。既然想让他辅佐自己,总是要把话讲明白才是,靠欺瞒是无法长久的。

  陆秀夫的心不在焉,当然也不是因为害怕。他之所以答应来昌化军走一遭,李庭芝的面子自然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听闻一年多来众多原本依附于外戚、宦官势力的官员阖家被贬昌化军,在此地凄风苦雨、饱受虐待。他虽然也不喜外戚、宦官专权,对贾似道雷厉风行地铲除这两股干政势力也是拍手称快,但是戕害读书人,那是另一码事。大宋养士三百年,对读书人可谓极尽优待,何尝有过这般残忍行为?自己同为读书人,到此地面斥其非,劝他向善,他又能拿自己怎么样?

  只是到昌化军后,止昨夜路上一观,已让他大为震撼。江淮、两湖之人谈昌化军色变,称之为“地狱”,可从昌化本地百姓的精神面貌上观之,却绝非如此。人们脸上不自觉流露出的满足、自信和希望,自己从未在其他地方的百姓脸上见过。一路上的一点一滴,旁人也许不曾多想,他却是个细心之人,这对他来此之前心中预设的场景大相径庭,让他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陆秀夫与贾旭一同坐在车上,感受着车轮压过铁轨,载着上百人奔腾驰骋;看着直耸入云的炼铁高炉,和炉下正忙碌的将铁水引入各处模具成型的匠师、往来搬运的学徒;铁厂东南侧开始向西成排有着独特整齐美感的新式建筑;尤其是看着井井有条的流徙营和营中脱胎换骨的人们,其中一人,他在书院中相识,也曾是官宦家子、养尊处优,前段时间坐罪流放,此时正趴在地上用一块磨刀石打磨着怀中的铁器,那副全神贯注的模样和磨好一块之后脸上的由衷喜悦,更是让自小便以沉静著称的陆秀夫甚是心神不宁。

  昌化之前是什么样子,陆秀夫不知道,但是各式县城,陆秀夫没少游历见识过,原本的昌化只会更差,不会更好。而短短不到一年,新的昌化便能如此,若是给贾旭十年时间,他也许真能将这里建成一个翻天覆地的样子?

  整日下来,他一言不发,贾旭也不管他,只是带着他四处参观,自顾自地介绍。这种人思想深邃,你无需与他讲太多,他自己自会去想,同时他又意志坚定,你与他讲太多也无用。直到下午从城北归来,在昌化城中下车之时,看着旁边书院放学时背着小包走出大门的欢快的学童们,他才第一次开口说话:“你打算怎么做?”

  贾旭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然后答道;“一年的学期确实太短,如果可以的话,每个人都应该自六七岁时便上学,至少学至十五六岁。而且这种学习应当是强制性的,我愿称之为义务教育,所学内容除孔孟之道外,诸如算学、格物学乃至于身体的锤炼都应该包含在内。我如今财力实在有限,不过待到日后,我一定会将其实现的。”

  陆秀夫点了点头,转而又摇了摇头,自嘲的一笑着说道:“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是问,你打算怎么来做大宋的中流砥柱?”

  贾旭眼前一亮,这是动心了啊。

  “我们两个总不好站在大街上就这般说吧。”他将手指向一旁说道:“这里有间新开的茶馆,前几日我看还在修葺门面,不想今日竟已开张了。不如我们就到茶馆之中,一边品着香茗,一边详谈如何?”

  陆秀夫点了点头,二人便进了路边这座新开的茶馆。进门之后见屋内装饰古朴,往来的小厮举手投足间竟也透着些不凡,可见店主人品位极高。贾旭问迎上来的门童:“可有雅室?”

  门童伸手一引,淡淡的说了句:“二位客观请随我来。”然后便转身向内走去。二人随着门童而行,穿过外堂,转过一个照壁,见内有天井,道路四通,正面应是店主人所住宅院,两侧便是雅室。二人进了其中一间,绕过门口绣饰精美的屏风,室内摆设典雅别致、古色古香,紫檀木的案几上精雕细琢,墙上挂着笔锋不俗的山水画,角落里摆着琴架,上面放着一把古琴。

  二人对案而坐,贾旭叹道:“却不想这里也有此般典雅之处,恍然间竟似身在临安。”

  陆秀夫说道:“我观军使所建之新城,走的是整齐大方的路子,还以为你不会喜欢这般风格。”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好东西谁不喜欢?”贾旭笑道:“新城乃是为未来的城中百姓所建,主打的是一个物美价廉、量大管饱,各个都这么雕琢,我可没那么多钱。”

  他指着墙角的古琴问引路的门童道:“你这里还有歌姬可以抚琴么?”

  门童答道:“小店刚开,歌姬还没有,只有主人家会抚琴。”

  贾旭点了点头说道:“我二人今日在此谈事,倒也不劳烦主人家。你且将店里最好的茶上一壶来,在外等候便是。”

  “军使还懂音律么?”陆秀夫问道。

  “哪里敢说懂。”贾旭笑着说道:“我是个粗人,只是之前在临安有幸听过姜盼盼姑娘抚过一首沁园春,真个琴艺通神。”

  “还做了一首词。”陆秀夫说道。

  “对,还做了一首词。”贾旭颇为惊奇:“君实先生如何得知?”

  陆秀夫说道:“何止我知,全临安的人都知道。丰乐楼的头牌姜盼盼姑娘忽然自赎其身,老鸨不许,盼盼姑娘竟以死相逼,闹得满临安城沸沸扬扬,最终惹得皇帝都出面说项,才得如愿。世人以为她有了什么好去处,都在猜测是哪位才子抱得佳人归,却不想盼盼姑娘自此杳无音讯、不知所踪。只这般流言蜚语之中,军使所做的词却被人翻了出来。”

  “却不知我匆匆一别,临安城中竟有这般故事,只不知盼盼姑娘此番隐入江湖,那样神乎其神的琴艺,是否还有缘得闻?”贾旭黯然叹息,忽而又好奇的问道:“世人对此词评价如何?”

  “稍欠工整,然而词中豪情可比太白,亦不失为惊世之作。”陆秀夫说道:“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这是一首反词。”

  贾旭一惊:“如何成了反词?”

  陆秀夫难得的一笑说道:“词中称太祖皇帝‘稍逊风骚’,又称敌酋铁木真为‘一代天骄’,还不是反词?”

  贾旭啪的一声拍在额头上,苦笑不已,叹道:“竟然被人如此解读。那皇城司怎得不来抓我?”

  “你以为他们没想?皇城司指挥使与吴潜交好,将词直接献与陛前,言贾丞相之子谋反。”陆秀夫说道:“皇帝召贾丞相问对,贾丞相答曰:‘此词之意,乃以当今陛下为亘古一帝、史上最佳。词中言还看今朝,乃是指当今陛下矣。’反引得皇帝龙颜大悦。”

  说到这里,陆秀夫也笑着连连摇头,口中说着:“真是错进错出,一塌糊涂。”

  贾旭也笑着附和道:“没错,一塌糊涂,一塌糊涂。”

  正在此时传来一声娇叱:“是说我的茶馆一塌糊涂么?小店第一天开张,故人到此不说捧场,却说一塌糊涂,又是何意?”贾旭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倩影端着茶盘,婷婷袅袅的从屏风后转出,玉盘一般的脸上红唇娇艳、眼波流转,却是二人刚刚还在提及的姜盼盼!

  姜盼盼将茶盘放在案上,一边将茶具向桌上摆着,一边嫣然一笑,对一旁瞪着眼睛张大着嘴巴的贾旭说道:“怎么,不认识了?”

  贾旭这才回过神来,惊奇的说道:“盼盼姑娘,你怎么会在此处?”然后又一恍然,急忙引荐道:“这位是君实先生,也是有名的才子。”

  姜盼盼冲着陆秀夫点头说道;“陆公子我却见过,金榜提名之日,与同科进士在丰乐楼宴饮,一晃已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今日再见,公子愈发气度不凡了。”

  陆秀夫在座上向前微微一欠身,说道:“不过虚度了些时日,与同年相比,陆某一事无成,又何谈什么气度?盼盼姑娘谬赞了。倒是盼盼姑娘一别经年,依然风华不减。”

  “江右何人不知李制置幕中陆君实之大材?公子过谦了。”两人客套了半天,姜盼盼方才转过来又对贾旭说道:“你还好意思说,我不在这里,又能去哪里?我赎身之后,周游四方,本想着到你这昌化军来看看,那个在我面前自诩千古风流的豪迈公子,跑到这天涯海角之处,能做出什么大事业。却谁知道,你这昌化军竟是个铁扎的口袋,许进不许出——只许外人随意进来,不得你亲书的手令,任何人却不得离境?我一个弱女子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至于也去流徙营寻个活计?思前想后,也只能在城里盘下个店铺作为营生。”

  “那你怎么不直接去府衙找我?我给你签个手令就是了。”贾旭问道。

  姜盼盼答道:“倒是遣人去问过一次,说你带队在外铺轨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却没想到我这小店第一天开张,你倒自己找上了门。”

  贾旭不好意思地说道:“姑娘什么时候想离开,随时遣人到我府中来取手令。”

  “怎么,我这开张第一天便撵我走?你就这么不想看见我?”姜盼盼冲贾旭翻了个漂亮的白眼儿。

  贾旭连忙解释:“怎么会呢,我欢迎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撵你走?昌化城地处偏远,正需盼盼姑娘这般文艺大家,来此引领风潮。”

  听到贾旭的说法,姜盼盼先是一奇:“我?引领风潮?”转念又黯然神伤:“我这身份,怕是不妥吧。”

  “有何不妥?姑娘已经自赎,现在的身份,难道不是良民么?我这城里遍地是流徙罪民,姑娘的身份还要更高贵些哩!”贾旭说道:“我常想着,城中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在文化娱乐上,却非常匮乏——那些纨绔公子们闲极无聊、需要玩乐打发时间,公卿大臣们劳于案牍、需要玩乐舒缓精神,那每日辛苦劳作的百姓,就不需要玩乐来稍解奔波之疲么?”

  他说到这里,竟然有些兴奋:“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我要在新城中为盼盼姑娘建一座大戏院,姑娘可以在那里教习歌舞乐器,定期组织演出,让城中百姓闲暇时,也有个消遣的好去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