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黑西游 第138章 道果成、蟠桃劫(求订阅)

《黑西游》第138章 道果成、蟠桃劫(求订阅)

作者:岳不懂 字数:1031 书籍:黑西游

  张君奉道:“军司尚未说话,你忍着吧。”

  他们离车较远,舜音只听了个大概,但猜肯定是在说令狐拓,挑着帘布看一眼前方,穆长洲身姿笔挺地坐在马上,似乎根本就不在意。

  她放下帘布坐正,外面再没有了多余动静,除了马蹄声,就是车辙声。

  突然就走肯定没那么简单,她猜一定是有其他安排,就看穆长洲什么时候说了。

  时候推移,日头升高,已过了几个时辰,但车速不快,也不过才赶了十几里路。

  忽而车身一晃,速度一下变快了起来。舜音扶了下窗格才坐稳,靠右朝外听了听,外面的马速似也快了,蹄声一下变急促了许多。

  一阵快行,马车颠簸,她扶着车壁,还没能往外看,赶车速度却又放缓,而后停了下来。

  随即窗格外传来两声指节扣响,穆长洲隔着车窗说:“下来。”

  舜音立即掀帘出去,发现车早已不在官道上,刚才一通快行,现在停在了一片荒野坡下。

  旁边张君奉与胡孛儿站得老远,脱了外衫,正在换衣。她立即避开目光,转头却见穆长洲也解开腰带,除了外袍,抛给了一名弓卫。

  弓卫接过他的衣袍,立即换上,飞快爬上一匹黑马,与另外十来个弓卫赶着车就走,往官道上去了。

  眼前只剩下两名弓卫和几匹马。

  穆长洲换上一身黑色袍衫,腰上束紧蹀躞带,快步走近,手上已在束着护臂,看她一眼:“安钦贵肯定会让巡视兵马尾随来看我们踪迹,让他们装成我们,沿官道返回。”

  舜音早知不会就此回去,果然有安排,垂眼看见他束的也不是普通护臂,是可带利器的臂鞲,上面别了几支细短的箭簇。这不是寻常架势,她已有数:“穆二哥打算折返?”

  刚说完,手腕忽被握住,她愣一下,低头见穆长洲握着她左手腕,转头自弓卫手中接了他自己平日束扎的护臂,套上去紧紧一束,又拉起她右手腕套上另一只,再紧紧一束,快速熟练。

  给她两只手臂都束好,他才说:“现在才是真正的查营。”

  舜音收回手,手指不自觉摸了下小臂,革制的护臂厚实坚硬,在她臂上略大,绑了好几圈才收紧,几乎能护住她整条小臂。继而回味过来,她看一眼自己身上,又抬头看他:“难怪。”难怪忽然给她准备这身衣服,原来是为方便行动做的准备。

  穆长洲看她一眼,算是默认,朝后招手。

  弓卫将她的骝马牵了过来,马蹄上刚被裹好了布帛。

  舜音看他两眼,接了缰绳。他才转身走开,去牵自己的马。

  胡孛儿和张君奉已经换好行头,二人俱是黑衣装扮,负弓带刀,眼见穆长洲去牵马了,立即一前一后去了他跟前。

  张君奉一近前就低声说:“军司连这也要带着夫人,是否太冒险了?”

  胡孛儿也凑近道:“不如让弓卫送夫人赶上队伍,乘车回去好了,带着她岂不是……”没好意思说累赘,但他们心里都觉得是累赘。

  哪有如此事务还带夫人同行的。

  胡孛儿说完朝舜音身上看了几眼,却见她手臂上已束了穆长洲的护臂,不禁意外,这是真要带着了。

  穆长洲翻身上了马:“我说了,以后都要带着夫人。你们成一路,她跟着我。”

  “……”张君奉和胡孛儿都皱了眉,相觑一眼,各自回头上马。

  舜音坐上马背,转头就见穆长洲已打马过来。

  他在腰间挂上刀,持弓在手,对她说:“一路跟着我。”说完立即折返,策马而出。

  舜音抿唇,只能扯了缰绳,立即跟上去。

  一路又是小道,只穆长洲在前领路,无人言语。

  几人马蹄上皆裹着布帛,蹄声小了许多。下了一片洼地,马速才放缓,四周是荒草枯林,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深山,离那座小城大概也就十几里左右的距离,大概是快到了。

  日头开始倾斜,光淡了许多。

  穆长洲领路出了洼地,直往山脉处而行,很快就变成贴山而走。

  越走道路越是难行,因为根本没有道路。舜音却没在意,第一反应仍是观察四周,默记地形,没有心思去在意。

  穿过一片细叶树林,前面有一处矮山坡横拦,没有去路。

  穆长洲抬手,示意停下,转头冲张君奉指了一下右侧,又朝后面两名弓卫指了一下左侧。

  张君奉和胡孛儿立即打马向右而去,两名弓卫去了左侧。

  两侧都没有他们示警,穆长洲才下了马,看一眼舜音,往前走。

  舜音下马跟上他,直上那片横坡,也不知他是怎么发现的这地方,皆是碎石,却极为隐蔽,且背风,只坡上有一处豁口。

  他走过去,蹲了下来,伸手抓着她手臂拉了一把,目光看向豁口外。

  舜音被他拉着蹲下,挨在他左侧,往外看,才发现豁口外就是军营,倚山而设,显然就是他昨日查的军营。

  看规模不过数百人,对那座小城的防卫而言已经足够,她仔细看了两眼,觉得看起来很正常。

  穆长洲偏头看她,自怀间摸出牛皮纸递来,离近她右耳:“今日定会耗费许多时间,趁现在吃些东西垫着。”

  那是军粮,舜音摇摇头,没接。

  穆长洲又看一眼军营,离她右耳更近:“这里本为小城,虽有军营防卫,但还不需要甘州都督亲自坐镇,定有隐藏,但斥候难探,昨日我靠查营才得以了解大致方位。”他声音紧跟着又压低,“音娘昨日真没为我探到什么?”

  舜音盯着营地的眼神动了动:“穆二哥怎么又问?”

  穆长洲的声音钻入她右耳:“你粗观风物就能得知凉州防务大概,来此应不至于一无所获,除非此地真的什么异常都没有。”

  舜音轻声回:“也许是穆二哥将我想得太有用了。”

  刚说完,身前忽而一暗,是穆长洲靠了过来,他霍然伸手揽过她,手掌贴着她后颈往下一压。

  舜音顿时低头,心中一紧,紧挨着他,听不太清下方营中动静,但刚才看见有人马出了营帐,大概是兵马出来巡视了。

  紧跟着才意识到自己就挨着他颈边,抬眼看见他的下颌,几乎就要碰上,顿时连呼吸也放轻了。

  还好,穆长洲很快就松开了。

  舜音舒口气,瞥一眼营地,里面暂时安静了一些,但还有人马出来,转过头,穆长洲正看着她,虽松开了手,却仍离得很近。

  他目光直直落在她脸上,隔了一瞬才说:“看来音娘心底还是不愿帮我。”

  舜音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不是先前“商量”所说的当不知道或是简单配合。这次的“商量”根本难以估量,她到现在对他的意图一无所知,只隐隐觉得他这条路不能轻易迈上去,一旦涉足,恐怕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穆长洲转眼去看营地,仍离近她右耳,忽而说:“音娘应该没有别的选择。”

  舜音心中一闷,低语一句:“穆二哥倒也像没有选择,是这偌大河西没人帮你不成。”

  身侧没了言语。她不禁转头看去,穆长洲凝视营地的侧脸淡漠平静,一动不动地如同入了定。

  她抿住唇,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说重了,转眼盯着营地,里面陆续又出来了兵马,都往营外去了,营中开始嘈杂,似变得忙碌起来,这里恐怕不能再待了。

  旁边身影忽又动了,舜音再看过去,穆长洲已伸手过来,拉着她往身前带了带,抬手递了什么到她唇边,直接塞入她口中。

  她咬住,才发现是肉干军粮,盯着他。

  穆长洲看着她,忽而一笑,薄唇动了动,随之起身,一把拉起她,往下离开。

  舜音跟着他走出去,才回味过来他刚才用唇语说了什么。

  他说:我只知道,我若倒了,音娘也好不了。

  第二十四章

  山林渐密, 很快有两阵又轻又闷的马蹄声至,随之停住。

  舜音被穆长洲带离那片横坡,上马到了这里, 已离那处营地很远,却越发往山深处而行了。

  穆长洲始终在她右侧, 离得极近, 这一路几乎与她贴马而行。

  舜音一路上目光未停, 到了这里也是先扫视四周,忽而觉得这山里地形极为复杂,往后看了看来路,细细记在心里, 转头看见穆长洲坐在马上静静凝视远处,似在听着周遭动静。

  “他们离得都不远,随时可以接应。”他收回目光,低语一句。

  应是在说张君奉他们。舜音没接话。

  穆长洲转头看来,目光扫过她唇:“看来军粮已好好吃了。”

  “……”都塞她口中来了, 舜音自然只能吃了, 想起他之前的话,心中又有些发闷, 一手抚了抚喉间, 吃下去的军粮是骆驼肉干,委实干燥难咽。

  穆长洲四下看了看,回头拉过她缰绳一扯。

  舜音看过去,身下的马已乖顺跟他往前了。

  很快就停了,前方是一道山间浅溪, 不过才两掌宽。穆长洲松开缰绳,朝溪水递去一眼。

  舜音才明白是要她去饮水解干, 耐不住喉中确实干涩,下马走了过去。

  蹲下掬了捧水喝了两口,总算舒服了许多,她自水中看了看山间倒影,又抬头,惯性般扫视左右,忽而瞥见右侧山头处有什么,多看了两眼,紧跟着就去看穆长洲。

  穆长洲坐在马上,一直看着她,几乎在她转头往右看的同时就顺着她的目光看了出去,此刻已经盯着那里。

  舜音一言不发地站起来,知道他已经看见了。

  那里有一处若隐若现的旗帜,跟她之前在城头上见到的那面旗帜类似,只不过这里悬的是蓝色,颜色极浅,隐在树影之间,几乎要与天色重合,大意一些便要看不出来,也许就是有心隐藏才悬了这种颜色。

  而若非与那面黄旗类似,她可能也不会注意到。

  穆长洲回头,手中已将她的马缰递来:“上马。”

  舜音知道他是要过去了,走近接了缰绳,坐上马背。

  果然,穆长洲立即就打马过去了。

  山中不比平地,看似很近,往往很远,且复杂难行。

  舜音边走边暗自记路,到右侧那片山头下时,穆长洲已在前方下马。

  她刚跟下来,手上护臂一紧,被他握住了手臂,带着往前。

  山头不高,却很陡,无所依傍。穆长洲抽了腰间横刀,插入山壁,一只手仍紧紧握着她手臂,带她往上。

  舜音几乎是完全依靠他的力气才得以走上去,上面更陡,她一把抓住山壁凸起的岩石,半边身体都倚靠他手的支撑才站稳。

  穆长洲一手自她眼前拨开遮掩的树影,顿时山那一侧的景象映入眼里——

  这下面也有片营地,比他们之前看到的营地大了不下数倍。

  营地哨台上竖杆悬旗,台上兵卒正扫视四方。

  舜音不觉往树影后低了低身,刚才就已猜到这里必然有营地,只因军中多以旗传令,那悬的是令旗。

  按照下面营帐的数目粗算,这里至少有三四千人。

  但恐怕,这样的营地在这山中还不止一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