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第223章 弥补父爱?

  刘备远远望见诸葛亮的身影,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热情洋溢地伸出手,欲与诸葛亮握手言欢。

  他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语气轻柔而诚挚:“军师,您辛苦了。”

  刘备这般收买人心的手段,刘禅自然是心知肚明,但内心却不禁嗤之以鼻。

  就在刘备即将握住诸葛亮手的瞬间,刘禅竟鬼使神差地将自己的小手伸进了刘备宽厚的手掌之中。

  做完这一举动,刘禅却愣在了原地。

  他感到莫名其妙,完全不清楚自己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刘备也愣住了,他已经忘记自己多久没有如此亲密地牵过阿斗的手了。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阿斗已经长得如此高大,俨然一副大人的模样。

  想到此处,刘备不禁发出了畅快淋漓的笑声,轻轻拉着阿斗向前走去。

  刘禅见状,也发出了清脆悦耳的笑声,他紧跟着刘备的脚步,却又主动落后小半个身位。

  众人很久没有见到这父慈子孝的温馨场面了,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然而,在众人视线不及的隐蔽角落,刘备却暗暗用力掐着刘禅娇嫩的小手......

  他笑得有多畅快,掐得就有多用力......在这一刻,“表里不一”这四个字,在刘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禅面上笑容灿烂如花,但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那笑容背后隐藏的是咬紧牙关的坚持。

  他虽极力咧开嘴角,露出笑容,但牙齿却紧紧闭合,仿佛在拼尽全力维持着这看似轻松的笑容。

  牵手地点距离议事大帐,只有短短二十多米的路程,但对刘禅而言却仿佛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征程,仿佛他这一生走过的路,都不及这短短一段来的艰难。

  他脸上的肌肉因疼痛而微微颤抖,但他依旧不得不保持笑容,其中的疲惫与无奈,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终于,这段艰难的路程走到了尽头,刘禅步入了议事大帐的同时,刘备也在松开了他的手。

  然而,刘备心中却是满满的满足,他刚才足足掐了二十多下,可以说是一步一掐,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

  刘禅低头看着自己被掐得红紫相间的皮肤,苦涩的笑容浮现在脸上。

  他已经猜道自己为何会被刘备如此“疼爱”了,很可能是因为之前,诸将都围着他谈天说地,却忽视了刘备的存在。

  他实在没想到,平时宽厚仁慈的刘备,在这件事情上,竟是个十足的“老醋坛子”!

  诸葛亮、张飞等人偷听到“老醋坛子”的心声,顿时忍俊不禁,险些笑出声来。

  他们实在未曾料到,自家这位宽厚仁爱的主公,竟也会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居然因为遭受了“冷落”而心生醋意,竟然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

  一时间,诸葛亮等人纷纷心疼刘禅。

  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必须努力维持与刘禅的良好关系!

  毕竟,能够被他们偷听心声,还能够预知未来的少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即便用“百年难遇”来形容,也显得过于谦逊。

  因此,诸葛亮、张飞等人并未打算改变现状。

  不过,他们纷纷在心底打定主意,既然主公的嫉妒之心难以消解,那他们就要用更加深厚的宠爱来弥补少主!

  少主缺失的那份父爱,由他们自己来弥补!

  言归正传,诸葛亮随即下令黄忠、魏延出征。

  他严肃地下令道:“金雁桥南五六里之处,两岸芦苇蒹葭丛生,正是埋伏的绝佳之地。文长,你率领一千名枪手埋伏于左侧,只杀马背上的将士;汉升,你则率领一千名刀手埋伏于右侧,只砍敌人骑乘的战马,务必将敌军杀得四散而逃!”

  “一旦战斗打响,你们必须全力以赴,将敌军杀得溃不成军。届时,张任定会慌乱逃窜,极有可能逃往山东侧的小路。翼德,命你率领带领一千人马在那里严阵以待,务必擒获张任!翼德,你可有信心?”

  诸葛亮知晓张飞与张任之间的旧怨,故此刻只向张飞询问。

  张飞轻抚手中伤痕,怒吼道:“俺要跟他单挑!”

  诸葛亮闻言,不禁摇头苦笑,暗忖自己何必多此一问。

  诸葛亮无视掉莽汉张飞,随即转向赵云,下令道:“子龙,命你率领五百精锐,埋伏于金雁桥北。待我将张任诱至桥上,你便立即拆断桥梁,并率领兵马守住桥北,制造声势,使张任畏惧不敢向北逃窜,只能向南撤退。如此,他必将落入我们预设的圈套之中。”

  赵云的优点之一,便是素来不挑任务,只要合理,必定全力以赴。

  安排妥当后,诸葛亮不禁再次瞥了刘禅一眼。

  这次,他清晰地偷听到了少主的心声:

  【不愧是孔明军师,果真是智慧超群,几可称妖的牛逼人物!】

  【那句话怎么形容来着?啊,对了,多智而近妖!】

  【可是......多智而近妖的前句是何言来着?】

  【啊......好像是“长厚而似伪”?】

  【如果没记错的话,“长厚而似伪,多智而近妖”,是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诸葛亮微愣,心中虽能揣测“牛逼人物”这四个字,但他对“鲁迅”却一无所知。

  鲁迅是谁?顶级谋士?还是无双猛将?

  至于“三国演义”......莫非是某出戏?

  诸葛亮之所以有此误解,实因他偷听到的心声里,没有书名号。

  且唐前,“演义”二字鲜少用于书名,故诸葛亮难以辨识“三国演义”之真义。

  不过,在诸葛亮看来,无论“三国演义”究竟为何物,皆无关紧要。

  最令他在意的,莫过于“长厚而似伪”这五个字!

  他下意识地瞥向刘备,心中隐隐觉得,此五字似专为评价主公而设。

  毕竟,在诸葛亮的脑海里,刘备是从古至今,唯一一位“厚道的近似于虚伪”的皇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