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7章至河东英雄救美

《三国之徐州枭雄》第7章至河东英雄救美

作者:醉酒西风 字数:1977 书籍:三国之徐州枭雄

  陶应率领本部三千兵马离开洛阳之后,一路朝西。

  他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这个时期的打仗,人们对情报并不重视,关于白波谷以及郭太、杨奉的情况,陶应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军中只是找了几个向导,保证路不会走错,然后沿途不停的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看来以后要打造谍报系统了,这样打仗,简直就是两眼黑啊!

  好在大家都不注重情报,基本是在同一起点。

  白波谷位于河东郡。

  这个时代的河东郡属于司隶校尉管辖的区域,地理位置也是比较重要的。

  上古尧舜禹时代的都城都在河东,它位于现在的秦晋大峡谷中,黄河段乾坤湾、壶口瀑布及古龙门口至鹳雀楼以东的地区,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出了洛阳城向西,首先进入弘农地界,然后再向北,就进入河东郡。

  大将军何进虽然没有给陶应多派兵马和将领,但也是有所照顾的,那就是并没有限定时间。

  对于何进来说,这任务完成了,是一大功,即使没完成,他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最后派张温出兵就可以了。

  陶应听取了父亲陶谦的建议,晚上宿营,都选了开阔的地带,不过遇到山谷和密林,总不能都绕过,但他派出很多斥候,在确保没有任何危险的时候再通。

  “禀校尉,前面有一伙劫匪,大约二三百人,正在追杀一个大户人家的马车!”陶应率领兵士在一片山林前休整,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二三百劫匪?周围还有其他劫匪吗?”现在已经接近了白波谷,这二三百人的劫匪,很可能就是郭太、杨奉麾下的。

  郭太、杨奉自从来到白波谷之后,一直没有纵兵抢劫,这伙劫匪显然是没吃的了,私自行动,数量自然不多。

  不过即使这样,陶应也没有大意,骄兵必败的道理他很清楚。

  “周围没有其他劫匪,大户人家的几十名护卫基本都死伤殆尽,只是那些劫匪没有战马,并未追上马车!”

  “众将士听令,随本校尉出发,歼灭劫匪!”陶应立刻上马,将手中亮银枪一挥,大声说道。

  “诺!”

  这些兵士都是陶应亲自训练出来的,很快列好了队形。

  军中的战马只有十几匹,全都属于陶应的护卫,他们保护在陶应的两边,自然冲在最前面。

  其他的兵士,也都甲胄鲜明,拿着刀枪盾牌,紧随其后。

  顺着林中官道,追出去大约两里,便看到了劫匪的影子。

  二三百人乱如一窝蜂,手中的兵器也都五花八门,不到一半的人手里是刀枪等兵器,其余的有拿杀猪刀的,有拿菜刀的,还有拿锄头一类农具的。

  这哪像什么军队啊?

  陶应的这三千兵马,绝对可以称为整个洛阳周围最强的兵了。

  他们一出现,劫匪就落荒而逃啊!

  但身体素质的差别太大,想逃跑都不可能。

  片刻之间,便被斩杀了五六十人。

  前面有一辆马车,还算华丽,那匹马似乎受到了惊吓,发疯的往前跑。

  车夫想要将马制住,但他由于身上有伤,使不上力。

  官道一面靠山,一面临谷,这样下去,肯定有危险。

  “快,制住那辆马车!”陶应大喊。

  “诺!”

  陶应身边有战马的这些护卫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是当时征讨北宫伯玉时,骑术精通的西凉勇士。

  很快他们便冲到了马车的前面,将受惊的马匹控制住。

  整个战斗已经结束了,战场也没什么可打扫的,那些劫匪逃走了几十个,陶应也没有命令兵士去追,只让兵士将那些劫匪的尸体就地掩埋。

  陶应来到马车前,车夫由于伤势较重,流血过多,再加上刚才马匹受惊之后的惊吓,已经死了。

  车帘打开,先下来一位侍女,紧跟着又下来一位妇人打扮的。

  看上去十五六岁,并没有刻意的去装扮,美的非常自然,并且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放在后世,绝对是校花一级的。

  那名女子也打量了一下陶应,但看到陶应盯着她,脸上出现了一丝羞涩,低下了头,向陶应盈盈一礼。

  “民妇蔡琰,谢将军救命之恩……”

  “蔡琰?”陶应又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果然是大汉第一才女,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是蔡议郎之女蔡琰?”

  后世称蔡邕为蔡中郎,是因为董卓掌权后征辟蔡邕为左中郎将,并册封高阳乡侯。

  而在这之前,蔡邕只是议郎,而且因罪,被流放到朔方。

  “将军识得家父?”

  “蔡议郎为官正直,品性高洁又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善辞赋,工于书法,通经史,我虽未谋面,但心中确是非常敬佩。”

  对于蔡邕的评价,陶应说的都是后世史学者之言,但此时听在蔡琰的耳中,却是感动不已。

  她的父亲在外流亡十几年,昔日的同僚恐怕都没谁记着,却没想到一个素未谋面的,如此年轻的将军竟然记得,一瞬间,她对陶应的好感提升了很多。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又是悲从心底来。

  “蔡琰小姐,不知你从何而来,又到何处去,为何会遇上劫匪?”

  在这个时间点上,又是在河东,碰到蔡琰,陶应已经猜到了原因。

  蔡琰和卫仲道之间的婚姻是早已定下的,大汉十五岁以后才可成婚,卫仲道是个病秧子,他的父母想用结婚来为他冲喜,于是在蔡琰刚满十五岁之后,就迫切的要求成婚。

  无奈,蔡邕从朔方又流亡到江南,找不到人。

  古人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亲不在,怎可成婚?

  但卫仲道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不能再拖了,河东卫家很有势力,软硬兼施之下,没有蔡邕的蔡家只能答应。

  可是没想到,结婚之后还没有洞房,卫仲道就死了。

  卫家觉得卫仲道是被蔡琰克死的,当然不会给好脸色。

  没办法,蔡琰只好回洛阳。

  虽然蔡邕不在洛阳,但总有一个自己的家。

  蔡琰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满眼是泪,无尽的悲愤和委屈涌上心头。

  但是陶应心中大喜。

  这妥妥的是主角光环啊!

  以前还想着穿越的这个时间点,错过了才女蔡琰,有些遗憾。

  没想到刚出门,就来了这么一出英雄救美。

  这还跑的了吗?

  “王成,率领五十人,护送蔡小姐回洛阳,记住,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诺!”一名护卫大声应诺,然后点起了五十名兵士,很快列队来到了马车前面。

  “蔡小姐,本该亲自护送你回洛阳,然军令在身,还要去白波谷征讨贼寇,只能让他们送你回去了。不过你放心,本校尉麾下的这些都是精锐,三五百劫匪都奈何不了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