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32章霸朝纲大封天下

《三国之徐州枭雄》第32章霸朝纲大封天下

作者:醉酒西风 字数:1938 书籍:三国之徐州枭雄

  大将军何进被杀!

  这一个消息先是从皇宫中传出,在洛阳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而紧接着,又仿佛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了大汉十三州。

  在众人的议论中,洛阳城中的形势,是一天变一个样。

  董卓进京,把持朝纲。

  少帝刘辩已经完全被其控制起来,城外,驻扎着五万西凉兵,城里的兵马也完全被董卓控制,朝中重臣,包括袁隗,都敢怒不敢言。

  对袁家来说,那是端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养虎成患。

  九月,朝堂议事终于恢复了正常,但董卓又提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问题,认为少帝刘辩,德不配位,当废之,陈留王刘协,虽然年少,却有人主之资,当立为皇帝。

  这一下激怒了朝中许多大臣,执金吾丁原,在朝堂上是大骂董卓,随后拂袖而去。

  董卓非常气愤,没想到还有人敢骂他,拔剑就要杀丁原,可是丁原身边一员虎将,左手握剑,右手拿着方天画戟,眼睛一瞪,满身杀气,让董卓不寒而栗,只能把拔出的剑又还回鞘中。

  一看有人反驳,太尉袁隗、太中大夫杨彪、御史中丞韩馥等都不同意。

  这一下董卓是气的拂袖而去。

  当然,他不是怕这些人,他是准备把带头反对他的丁原先收拾了。

  可是刚回到府中,就接到报告,丁原已经离开了洛阳城。

  并州军驻扎在孟津,离洛阳城不远,丁原这是去搬兵啊!

  不过董卓并不担心,并州狼骑厉害,有他的西凉铁骑厉害吗?

  很快,洛阳城外展开了一场大战,董卓吃了大亏,两军阵前,没有任何一个大将能是吕布的对手,而并州军乘势追杀,要不是西凉兵马数量多,恐怕大营都会被攻破。

  朝中大臣得知情况之后一个个都很兴奋。

  有丁建阳的并州兵马在,何惧屠夫董卓啊?

  只要城外董卓大军一败,那么城内的这些兵,曹操、袁绍、袁术等人能够很快将其控制住,他们是陛下亲封的西园校尉,西园军肯定听他们的。

  结果,美梦只做了一晚,第二天形势大变,吕布认董卓为义父,杀了丁原,而并州兵马全部归降董卓。

  这一下,还如何与董卓抗衡?

  本来就已经很强了,现在又增加了几万并州兵和大将吕布。

  当董卓再次行废立之事时,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劝阻。

  袁绍、袁术趁乱逃离了洛阳,袁隗、杨彪干脆闭门不出,其他的大臣也都唯唯诺诺。

  不听董卓的,那就得脑袋搬家,关键是你这样做毫无意义。

  不管谁当皇帝,那都是先帝的骨肉,都一样啊!管他废谁立谁呢?

  下邳,徐州刺史府。

  书房之中,陶谦和陶应父子二人也在谈论朝廷大事。

  庄稼马上要收获,今年是个大丰收,东海、琅琊屯田初见效果,商业也空前繁荣,可朝中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让陶谦心中充满着担忧。

  乱世要来了!

  但是陶应,却只有兴奋。

  乱世终于来了!

  “子合,你确实看的远,召外兵入京,乃取乱之道,如今董卓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乃是效仿霍光,大汉已经名存实亡!”

  “父亲,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而居之!”

  “子合,你……你莫非想要……”陶应的话,把陶谦吓了一大跳。

  儿子有野心,他知道,而这种野心他也很欣赏,但是谋逆就不一样了。

  大汉名存实亡是事实,可毕竟名义还在啊!

  董卓把持朝纲,虽不得人心,但你若是敢造反,天下必然会讨伐。

  “父亲多虑了,汉室虽衰微,可气数尚未尽,这个时候谁若敢自立,必是自取灭亡,父亲试想,袁绍、袁术此时已经离开洛阳,他们要干什么?”

  “拥兵自重,与董卓抗衡!”陶谦怎能看不清这个问题,“袁家四世三公,根基深厚,只要振臂一呼,天下义士定然会聚集在他们二人麾下,而朝中又有袁隗,足以和董卓抗衡!”

  “父亲说的没错,昔日周纲凌迟,诸侯并起,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形势正如春秋战国,孩儿这一年来在徐州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应对乱世!”陶应停了停,“丁原先是并州刺史,然后封骁骑校尉,执金吾,麾下兵强马壮,若是和袁绍、袁术一样,远离朝堂,屯兵并州,董卓能耐之何?可是,现在却身死人手,实在不值!”

  “子合,你的想法不错,现在的洛阳就像牢笼,而封疆大吏却山高水远,可若朝廷给我们下命令,该怎么办?”

  “父亲放心,皇帝的圣旨已经出不了洛阳城,而董卓现在首要的问题是稳定朝纲,不要说我们,袁术和袁绍他都顾不上!”

  “也对,他一个西凉武夫,想要稳住朝纲,没那么容易!”陶谦久在官场,朝廷的事情也很了解,四世三公的袁家和杨家,不会这么简单屈服,“子合你说,董卓下一步会干什么?”

  “拉拢一些朝中重臣,然后再把他们封到各州郡,成为自己的助力!”

  对于这段历史,陶应是清楚的,董卓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打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他封的那些所谓亲信,都成了他的掘墓人啊!

  “那如果封到我们徐州呢?”

  “父亲放心,徐州孩儿不会让任何人染指!”陶应知道,以前历史上,董卓给张超封了一个广陵太守,张超也在这里上任了。

  但这一次,假如张超要来,陶应是绝不会答应的。

  你奉朝廷圣旨,但我可以说你是董卓的走狗!

  十月,天子刘协下了第一道诏书。

  不但没有治袁绍、袁术逃离洛阳之罪,反而进行了加封。

  袁绍为渤海太守,并封祁乡侯。

  袁术封后将军。

  虽然是天子的诏书,但大家都清楚,这是董卓的意思。

  一个明显的信号,董卓在向袁家示好。

  紧接着,皇帝的诏书又开始大封。

  封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

  封董卓为太尉,兼封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可剑履上殿,见皇帝可不行跪拜之礼。

  封黄琬司徒,杨彪为司空,并为建宁元年党锢之祸中的那些党人平反,提拔他们子孙为官。

  这一下得到了许多仕人的拥护,周毖、伍琼、何颙、郑泰等成为太尉府幕僚。

  在这些人的建议下,董卓又开始封地方官员。

  韩馥为冀州牧,这是继刘虞、刘焉之后的第三个州牧,也是第一个不是宗室的州牧。

  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孔融为北海太守、袁遗为山阳太守,张邈为陈留太守,鲍信为冀北相,张咨为南阳太守,桥瑁为东郡太守,王匡为河内太守。

  当然,还有张超为广陵太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