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77章战巴郡徐庶用计

《三国之徐州枭雄》第177章战巴郡徐庶用计

作者:醉酒西风 字数:1871 书籍:三国之徐州枭雄

  江州城头之上,关羽和徐庶看着杀向垫江的陶军,脸上充满着担忧和无奈。

  他们只有一万兵马,根本不可能拦截,也不可能去伏击。

  而且陶军就是大张旗鼓的去攻打垫江,根本就不担心他们会拦截或者伏击,陶军是希望他们出城的。

  “军师,如果孙策魏延真的是攻打垫江,倒也不足为惧,可如果他们偷袭安汉……”关羽又微微闭上了眼睛。

  面对这种情况,不要说是张飞了,就是他都感到无计可施,关键是没有兵马呀!

  如果他麾下再能多出一万兵马,那他完全有信心守住整个巴郡。

  现在,他只能确保江州城不失。

  军师倒是有一条妙计,但也是一个破釜沉舟的险计。

  若是成了,不但能够守住巴郡,还能够挫敌锐气,使此战立于不败之地。

  可若是不成……

  后果真的不能想。

  “孙策魏延攻打垫江,只是疑兵之计,真正的目的肯定是声东击西,我们能够想到,贾诩、张辽、周瑜、鲁肃等人不可能想不到!”徐庶望着远处,缓缓说道。

  “我以为军师之计,可以用之!”

  关羽说这几个字的时候,眼睛睁开了,望着垫江的方向。

  关羽深思熟虑之后,觉得除了徐庶之计,再没有好办法可用。

  但徐庶没有说话,眉头紧锁。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点了点头。

  孙策、周瑜、魏延率领两万兵马,一直冲到了垫江城外,没有安营扎寨,只是列了一个阵型,魏延、周瑜坐镇阵中,孙策率领三千兵士,来到城下,讨敌叫骂。

  城中的张飞早就做好了准备,顶盔掼甲,豹眼圆睁,左手按着佩剑剑柄,右手握着丈八蛇矛,满身杀气,站在城头。

  “张飞,江东孙策在此,可敢与我一战!”孙策骑在马上,用手中霸王枪对着城头遥遥一指,大声喝问。

  看着城下的孙策,张飞握了握手中的丈八蛇矛枪,战意盎然。

  自从汜水关大战吕布之后,张飞还没有遇到能够让他痛快一战的对手。

  汉中的那些将领,最强的杨任,也最多能和他打十个回合。

  江东孙策,的确有些威名,而且他看的出,对方虽然年龄小,也是一员悍将。

  但是他清楚,此时守城非常重要,自己的兵马太少,唯一的优势就是城池,绝不能放弃。

  大哥走的时候可是把巴郡托给了他和二哥,千万不能鲁莽。

  在张飞看来,这巴郡就是大哥刘备的。

  “孙策,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本将军不屑与你大战,还是回去吧。现在退兵,本将军既往不咎,否则惹恼了本将军,杀你个片甲不留!”

  “张飞鼠辈,如此贪生怕死,原来只是浪得虚名,可有胆出城一战!”张飞的话激怒了孙策,他在城下大骂。

  但是城头的张飞就是不下来,而且还离开了。

  其实他并没有离开城头,只是不想看到孙策,骂的他很难受啊!他真怕忍不住冲出去,这才躲着。

  看到张飞不出城,孙策率军开始攻城,但城头上的兵士早已做好了准备,乱箭齐发,加上滚木雷石,陶军伤亡了几百兵士,只好鸣金收兵,安营扎寨。

  在垫江城外共扎了两处大营,分别由魏延和孙策坐镇。

  傍晚时分,张飞看到城外大营已经安静下来,知道晚上陶军不可能攻城,于是下了城头,到城下军营中休息。

  这时,一名军司马走进帅帐。

  “将军,城外送来一封箭信!”

  “箭信?”张飞有些意外,难道说是孙策想要劝降他,还是……

  带着疑惑,张飞打开了箭信,发现原来是军师派人送来的。

  “率军出城……然后……”

  信的内容不多,但是交代的事情不少,张飞感觉头有点闷。

  虽然他领兵打仗已经十几年,大小战斗数十次,并非有勇无谋,可对于这封信的内容却还难以理解,甚至觉得,这简直有点像敌人的阴谋诡计。

  不过他能够确定,这是军师的笔迹,绝不会错。

  张飞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听刘备的话,而刘备在去成都的时候,将巴郡的兵士交给了徐庶,一切都要听徐庶的。

  因此,张飞尽管不理解,但依旧言听计从。

  陶应和郭嘉回到了南郡。

  六大发明的宣传以及新书的发行,让陶应威望又提升了很多,而被陛下封为吴侯,又让陶应的地位更高了。

  大汉的列侯,县侯就是最高级别了。

  陶谦的溧阳侯,那是从讨黄巾开始,屡立战功,才被陛下封。

  而且和陶谦同时征战沙沙场的将领那么多,有谁又能封县侯呢?

  因此,在这个时代,一旦能封一个县侯,那是几代人的荣耀。

  这一次封县侯的三人中,陶应是最年轻的。

  更重要的是,陶家父子二人都被封为了县侯。

  这种荣耀,大汉少有,当然,也只有乱世会出现。

  徐州在庆贺,丹阳在庆贺,九江在庆贺,那南郡不能不庆贺啊!

  在陶应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大将军府就已经是张灯结彩了。

  陶应的后宫自然是越来越大,不过后宫之主没有增加,还是以前的妻妾。

  现在他已经有五个儿子,四个女儿了。

  儿女多了,家道肯定兴旺,更重要的是,麾下的文武官员也都放心了,长子陶昌,次子陶晟,年纪小小便展现出了不同于普通小孩的聪明睿智,再加上良好的教育氛围,不要说旁人认为,将来都是大才,绝对会出人头地,就连陶应也是这样想的。

  南郡的官员,在太守崔钧的带领下,从城外将陶应迎回了大将军府。

  看着一个个貌美如花,望眼欲穿的夫人,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儿女,陶应当然不会厚此薄彼,给孩子的爱,无论儿女,无论嫡庶,陶应都会公平的给他们。

  在这个时代,在他这样的世家大族,兄弟姐妹之间经常会有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大的甚至会演变成手足相残。

  陶应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要改变很难,但他依然要努力去做,让家庭充满更多的爱。

  为了做到这一点,陶应除了给所有的儿女公平的爱之外,还要给所有的夫人几乎相同的爱,让自己多劳累一些,让宫斗少一些,尽可能做到雨露均沾。

  晚上忙碌,白天也没有时间好好休息,巴郡之战,对陶应来说也非常重要,他刚到了书房,郭嘉便拿着几封情报匆匆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