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舰合作

《帝国崛起:西班牙》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舰合作

作者:疯艺炯龙 字数:4775 书籍:帝国崛起:西班牙

  随着俄国外交大臣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彻底放弃抵抗,英国和奥匈帝国也正式启动了修改《圣斯特法诺合约》的进程。

  在合约修改的这一周时间里,俄国外交大臣亚历山大除了在某些底线上还在坚持之外,剩下的大多数环节都是保持沉默的态度。

  这也让修改合约的进度变得相当顺利,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一份崭新的《新圣斯特法诺合约》就崭新出炉。

  根据新的合约条款,门第内哥罗,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将从奥斯曼帝国完全独立。同时,奥匈帝国获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保加利亚则获得自治权。

  君士坦丁堡及海峡仍属于奥斯曼帝国,黑海国家在君士坦丁堡海峡并无任何通行特权。

  这份新的合约完全阻止了俄国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步伐,俄国所获得的只有高加索地区的几小块土地,收益微乎其微。

  反倒是奥匈帝国成了这场和谈中的最大受益者。奥匈帝国获得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地区本身的价值就足以让人重视了,更别说这里还可以继续当做桥头堡,让奥匈帝国将手伸到巴尔干半岛的更深处。

  等到新的《圣斯特法诺合约》签署的消息传播到整个欧洲的时候,有小道消息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得知修改后的条约的具体内容之后,曾经愤怒的将办公室所有的装饰品全部砸的稀碎。

  签署这份合约的外交大臣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也被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劈头盖脸的一顿怒骂,甚至差点丢了自己的官职。

  但愤怒归愤怒,亚历山大二世自然也明白,这是无可避免的结局。当英国和奥匈帝国宣布介入的那一刻,俄国在谈判上就已经落入了下风。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圣斯特法诺合约》被修订的新闻传播到整个欧洲,大英帝国的威名又再次响起。

  在大多数欧洲民众看来,俄国已经是欧洲相当强大的一个国家了,甚至可以说是东欧霸主。

  但就是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也要在英国人的逼迫下屈服。这更加衬托出了大英帝国的强大,也让每一个英国人都对大英帝国的强大自豪不已。

  相较于英国和奥匈帝国在这场和平谈判之后获得的好处,卡洛其实更关心三皇同盟的走向。

  德国在这场和平谈判中保持了中立的角色,这确实避免了德国和两个盟友之间的关系恶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国在俄国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并没有支持俄国,俄国的寒心是肯定的。

  虽然没有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帝国背刺俄国那么严重,但对于已经遭受一次的俄国来说,未来德俄关系会怎么发展绝对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德俄关系的变动,同样也会影响到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关系。之前的俄国有着德国的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决策上一般是采取退让态度的。

  没了德国的支持之后,奥匈帝国自然也就不再惧怕俄国了。未来在巴尔干半岛之上,奥匈帝国和俄国两大列强之间的争霸也是一出好戏,甚至有可能牵扯到整个欧洲的局势。

  本来巴尔干半岛各民族之间是没有太过激烈的冲突的,但在奥匈帝国和俄国两大列强的竞争之下,这些被影响的巴尔干国家也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当然,这样的发展方向对西班牙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到目前为止,欧洲局势仍然没有超脱出历史,卡洛仍然可以凭借历史带来的经验帮助西班牙选择更加合适的道路。

  随着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德国最终只能在奥匈帝国和俄国这两个盟友中选择一个。

  一旦俄国被抛弃,法国将全面接手俄国,欧洲局势也将达成德奥——法俄对抗的局面。

  德国的综合实力略强于法国,俄国的综合实力略强于奥匈帝国。如果说这样的政治局是没有英国人的暗中谋划,卡洛是根本不信的。

  这样的局面不就是英国人所崇尚的地区平衡政策吗?只不过英国人玩脱了,德国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实力,最终以自身极其强悍的军事力量差点撼动了整个欧洲。

  既然已经清楚接下来的历史走向,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西班牙在未来的站队以及站队之后能获得多少好处。

  当然,在这之前,还需要将西班牙的综合实力提升上来,确保西班牙在未来的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中不会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既然已经通过外交访问和法国加强了联系,卡洛是不打算错过这次机会的。

  虽然法国的综合实力已经排在德国之后,但仍是仅次于英德的世界第三大强国。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法国陆军和海军的战斗力都可以算得上优秀,相较于西班牙来说还是很强大的。

  虽然西班牙的造船厂也举全国之力设计出来了复兴级铁甲舰这一相当先进强大的铁甲舰级别,但自此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皇家瓜尼佐造船厂仍然没有任何头绪来设计出最新的铁甲舰。

  设计出来的铁甲舰要么在火力装甲和速度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进步,要么就是在某些方面有着较大的缺陷,总之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新设计。

  海军的发展日新月异,西班牙的海军也绝对不能停止不前。

  复兴级铁甲舰在几年前确实是相当强大的设计,甚至有希望问鼎欧洲铁甲舰设计的前五。

  但几年的时间过去之后,大英帝国的铁甲尖系列早已经更新换代,法国人也设计出了最新型的铁甲舰,复兴级铁甲舰已经从欧洲前五降为欧洲前十的设计。

  虽然欧洲前十的设计同样先进,但在未来的时间里排名还会越降越低。

  对于西班牙来说,继续设计出一艘更加强大的铁甲舰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彰显西班牙在海军设计方面的强大底蕴和能力,同样也能提高西班牙的国民自豪感。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祖国自豪,才能产生强烈的爱国心理。目前的西班牙人对自己的祖国还是相当热爱的,卡洛也绝对不会破坏西班牙人和国家之间的感情。

  既然已经和法国加强了联系,那么现在自然是抱上法国大腿的时候。

  法国在海军设计方面还是有着较为优秀的能力的。虽然德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赶超了法国,但在海军方面,法国仍然是欧洲甚至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毫不夸张的说,在海军方面能够对英国造成威胁的,也就只有目前法国的海军了。

  不过法国的海军也仅仅只是能造成威胁,还远远达不到能够打败英国海军的地步。

  对目前的西班牙来说,法国确实是唯一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能够一起研发出更加强大的铁甲舰。

  英国人的海军设计能力自然更加优秀,但英国人可绝对不会那么可靠。更何况英国和西班牙的关系不算太好,西班牙和英国之间的合作几乎不可能。

  做出决定之后,西班牙政府立刻开始联系法国驻西班牙大使,探讨两国关于合作研发铁甲舰的可能。

  西班牙虽然综合实力不强,但海军实力仍然位居欧洲前五。虽然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西班牙旧时代的底蕴,但欧洲前五就是欧洲前五,这是无法反驳的。

  和西班牙合作对法国来说并不算太亏,甚至还能通过拉近和西班牙的关系确保自己南部边境的安全。

  果不其然,在法国大使将西班牙政府的请求汇报到巴黎的时候,法国政府立刻同意了西班牙政府的请求。

  双方通过外交大使互相联系,并且约定互相合作开发出一款最先进的铁甲舰设计。

  因为是双方合作的原因,等到铁甲舰的设计新鲜出炉之后,法国和西班牙都会得到完整的铁甲舰设计资料。

  后续双方共同对铁甲舰的改进也将完全共享,但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法国或者西班牙凭借一己之力就完成了对军舰的改进。

  除此之外,双方还约定在军舰设计出来之后,不对外出售军舰的初始版本。

  如果两国的造船厂想要出售共同设计的军舰,应当对军舰进行第二次改装,确保军舰的初始版本相关资料不会泄露。

  因为双方都有合作意愿,两国政府很快就达成了约定,并且立即开始了军舰研发的合作。

  法国人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再次拉近和西班牙政府之间的关系,而西班牙则希望借助法国人的军舰设计能力为西班牙设计出更加强大的铁甲舰。

  在互相的利益推动之下,西班牙造船厂也派遣了大量的专家前往法国造船厂,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他们将会在法国的造船厂研究最新的军舰设计,并且共同探讨军舰设计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

  在这些专家前往法国之前,卡洛还特意接见了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了勉励。

  这些专家中有很多人都是参与过复兴级铁甲舰设计的,他们的军舰设计能力绝对优秀,在西班牙国内也算得上顶尖了。

  这次前往法国和法国的军舰设计专家合作,也能让他们接触到法国的主流设计思想,来丰富自己的资源库。

  军舰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根据两国的具体需求以及服役战列舰的缺点和优点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一艘集结了所有战舰优点,并且能满足两国需求的铁甲舰。

  这也代表着这些专家前往法国之后,他们有机会看到法国现役铁甲舰的设计图纸,这将会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虽然法国人也不可能公开现役最先进的铁甲舰图纸,但只要有没接触过的资料,这些专家肯定是能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的。

  卡洛所希望的,就是他们能够吸收法国在造舰方面的宝贵经验和一些独特的设计思路,让西班牙在军舰设计方面能够更进一步,至少也要达到五大列强的级别。

  没办法,西班牙因为人口较少的原因,国内的人才数量肯定是比不了五大列强的。

  更别提西班牙在十年前的受教育情况还相当糟糕,在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的前提下,优秀的人才肯定少之又少。

  而其他列强国家的受教育情况要好上很多,再加上比西班牙多的多的人口,这也造就了这些列强国家拥有西班牙远远比不上的人才储备。

  特别是德国的受教育情况,在欧洲各国当中也绝对是名列前茅。

  历史上有大量的优秀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是来自德意志地区,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等。

  和法国政府顺利达成合作之后,卡洛并未满足,紧接着先后和意大利以及奥匈帝国也达成了相关的合作。

  奥匈帝国在海军方面并不突出,但也不能说奥匈帝国在海军方面没有任何能力。西班牙和奥匈帝国的军舰研发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军舰,特别是3500吨以下的小型军舰上。

  凭借奥匈帝国和西班牙的工业规模以及海军实力,研发出几种3500吨左右的中小型军舰设计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一个国家的海军也不可能完全是铁甲舰,一艘铁甲舰也需要许多中小型军舰组成一支完整的舰队。

  因此,这些中小型军舰的作用还是比较重要的。不管是可以远洋作战,甚至和主力舰抗衡的巡洋舰还是只能近海防御和巡逻的炮艇,对西班牙来说都是比较稀缺的。

  毕竟西班牙的殖民地遍布全球,这也代表着西班牙需要大量的海军来保护自己的本土和殖民地。

  按照卡洛的计划,未来西班牙是要组建两支舰队的,分别是本土—非洲舰队和菲律宾舰队。

  西班牙海军杂七杂八的木制军舰以及一些比较落后的军舰都会转移到菲律宾舰队,这些军舰也足以确保菲律宾殖民地的安全。

  而本土—非洲舰队则会装备更加强大的铁甲舰以及新型军舰,来显著提高舰队的战斗力。

  随着各国海军设计的发展,西班牙那些老旧的风帆战舰基本就没什么作用了。

  虽然能够提高西班牙舰队的纸面数据,但在正面面对敌人的铁甲舰的时候,风帆战舰和一些木头战舰就只能乖乖等死。

  不管是军舰的火力还是防护能力,亦或者是速度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这不是数量就能够改变的。

  而菲律宾殖民地的局势不同。菲律宾殖民地主要面对的是荷兰的舰队和一些海盗,风帆战舰都绰绰有余。

  虽然荷兰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欧洲霸主,但毕竟此时的荷兰面积太小,是撑不起来什么有规模的舰队的。

  荷兰的海军和西班牙一样,都是空有规模,但实际上都是老旧的舰队,新型铁甲舰屈指可数,荷兰人更不可能将铁甲舰派到殖民地驻扎。

  这也代表着西班牙的这些老旧舰队到达菲律宾之后仍然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至少能够确保菲律宾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

  对于菲律宾殖民地的处理,卡洛目前还没有做好决定。

  古巴殖民地肯定是要出手的,而且还要在短期内逢高出手。

  而菲律宾殖民地同样是远离西班牙本土的殖民地,但菲律宾殖民地已经形成规模,西班牙派遣的军队也足以确保菲律宾的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出手菲律宾殖民地就变得极为困难。民众们可不接受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损失菲律宾殖民地,除非能够换来面积更大并且更加富饶的殖民地。

  但这是不可能的。列强也都不是傻子,不可能用更好的殖民地换更差的殖民地。

  菲律宾虽然也有大量的土著人口,但这些当地的土著普遍比较懒散,殖民地能够创造的收益实在有限。

  这么来看,菲律宾殖民地好像一块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好在卡洛还拥有足够的时间做出选择,不管是古巴还是菲律宾,目前都被西班牙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如果说和奥匈帝国的合作是看好奥匈帝国的底蕴的话,那么和意大利的合作就是单纯的看好意大利的未来了。

  意大利虽然是一个新晋列强,但也好歹是一个列强级别的国家。再加上陆军战斗力较差的原因,从卡洛的父亲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当政时期,意大利就将主要的发展方向放在了海军上。

  目前的意大利国王是卡洛的哥哥翁贝托,这可是个赤裸裸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分子。

  历史上的意大利正是在翁贝托国王的带领之下加入了军备竞赛,并且扩大了陆军和海军的规模。

  也不得不承认,意大利在海军设计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能力。在前无畏舰的时代,意大利还设计出了欧洲最先进的战列舰,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列强能够做到的事。

  至少在海军方面,现在和意大利合作所获得的好处或许比和奥匈帝国合作所获得的好处还要多。

  好在卡洛是成年人,可以两个都要。西班牙既可以和奥匈帝国达成合作,同样也可以和意大利达成合作。

  50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