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号985 第十九章 “结对帮扶”

《代号985》第十九章 “结对帮扶”

作者:卓牧闲 字数:2041 书籍:代号985

  没个交通工具,去哪儿都不方便。

  韩爱民暗暗下定决心,等赚到钱一定要去买辆摩托车。

  自行车完全不考虑,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基江,自行车没什么市场。真要是骑自行车出门,骑的时间可能都没推着走甚至扛着走的时候多。

  至于汽车,不是现阶段可以考虑的。

  不过等赚到钱,倒是可以请四姐夫帮着去公安局先办个驾证。现在驾考没那么严,本人甚至都可以不去。

  大鱼沱跟985厂一样位于深山沟里,由于有煤矿,这个深山沟里的小山村比大多乡镇集市都热闹。

  大鱼沱煤矿跟大通煤矿一样隶属于大通矿务局。

  为了把开采出来的煤炭运出去,在三线建设的时候,矿务局甚至斥巨资修建了一条从大鱼沱到赶水的企业铁路线。用蒸汽火车头拉煤,也有客运列车,但客运班次很少,不然王炎去山城完全可以来这儿坐火车,用不着请二姐夫开摩托车送他去赶水。

  矿区的治安归矿务局公安处管,大通矿务局公安处在这儿设了一个派出所。大鱼沱汽车站就在派出所边上,韩爱民看了一眼派出所,沿着坑坑洼洼、全是灰尘的石子路继续往前走。

  矿务局跟985厂一样,只有小学和初中,没办高中。

  大鱼沱高级中学是地方上的中学,归双河乡教委管,由于有一部分学生是煤矿子弟,矿务局每年都会给学校钱。

  她是土生土长的大鱼沱人,并非煤矿子弟。

  她家就前面那座山后面,看上去挺近,但走到她家至少要二十分钟。那条路韩爱民走过很多次,记得很清楚。不过不能就这么贸然去她家,不然会把她妈妈和奶奶吓坏的。

  她家经济条件不好,她在二十岁之前只拍过一次证件照和两次大合影。并且证件照是上高三办准考证时拍的,两次大合影是初中和高中毕业时拍的毕业照。

  证件照就是大头照,大头照能看出什么?

  韩爱民轻车熟路地赶到她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找了块看上去比较干净的石头坐下来休息,一边喝水,一边不由地想现在的她是什么样子。

  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坐等了大概二十分钟,阳光洒落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个瘦小的女孩踏着轻快的步伐从远处走来。

  真是她!

  她来了!

  她显然没注意到这边有人,反倒看见路边有一簇野花,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俯身采摘,那不经意间展露的天真和喜悦,让人心生温暖。这一刻,韩爱民感觉她就是这个山村的灵魂,是这片青山绿水间最动人的风景。

  想起记忆中的一切,韩爱民百感交集,油然而生张开双臂迎上去拥抱的冲动。但想到我还是我,她却不是记忆中的她,只能按捺下冲动,调整好情绪,站起来和声细语地问:“同学,你好,请问鱼家洼怎么走?”

  女孩没想到前面有人,被吓了一跳。

  “同学,别害怕,我不是坏人。”韩爱民担心把她吓跑,没敢上前,就这么站在路边笑眯眯地看着她。

  原来她上高一时就很漂亮,一双大眼睛明亮而有神,仿佛会说话。长长的睫毛轻轻扇动,像是蝴蝶轻抚过水面,能让人在心中留下一串串涟漪。

  白皙的脸颊微微泛着红润,像极了山间初绽的野花,清新而又充满生机。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的蓝花布衣,虽然简单,但给人的感觉却非常舒服!

  女孩反应过来,心想他说普通话,应该是矿上的人。可看着又不像,矿上的人没他这么白,也没他这么干净。

  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女孩回头看看身后,见后面也没人,真有点害怕,犹豫了一下忐忑地问:“你是谁,做啥子?”

  “我姓韩,叫韩爱民,是985厂中学的老师,我想去鱼家洼办点事,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原来是老师,老师肯定不是坏人!

  更何况人家是985厂的老师。

  985厂,那是国营大单位,虽然也是山沟里,但听说厂里面什么都有,跟城市差不多。

  女孩松下口气,连忙道:“韩老师好,韩老师,你去鱼家洼做啥子?”

  她跟记忆中一样懂礼貌!

  韩爱民心里涌起一阵暖流,看着她白皙稚嫩的小脸庞,微笑着编起瞎话:“我们学校搞了个献爱心的活动,一个老师要去一个村献爱心,我抽到了鱼家洼,今天正好没课,先来看看的。”

  要是跟其他乡镇的人说这些,人家一定不会相信。

  但这儿不是其他乡镇,而是双河乡的鱼家洼村,985厂职工医院曾多次组织医疗队去村里义诊,搞过多次献爱心的活动。韩爱民甚至知道,在她们这些山里孩子的心中,985厂绝对是全乡乃至全县最好的单位。

  女孩对此深信不疑,忍不住问:“献啥子爱心?”

  “给家庭困难的孩子捐款捐物,我们还打算搞结对帮扶,就是一个老师帮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比如邀请家庭困难的孩子去我们厂玩之类的。当然,我们也要去困难孩子家,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民伯伯的不易。”

  “太好了,韩老师,我家就很困难!”

  这就是山里的姑娘,别看她皮肤水嫩、身材娇小,可该泼辣的时候就很泼辣。韩爱民不由想起记忆中她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劳资蜀道山”,忍不住笑了。

  话说出口,女孩有些尴尬,低下头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韩老师,我家真的很困难。”

  她这不是喜欢占便宜,而是山里太穷,连可以用于耕种的山地都很少,山里人如果不争不抢日子真过不下去。

  韩爱民笑了笑,明知故问:“同学,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我姓孟,我叫孟云。”

  “孟支书你认不认识?”

  “认识啊,孟支书是我叔!”说到叔叔,孟云猛然想起一件事,欣喜地问:“韩老师,我堂姐夫就是你们厂的职工,我堂姐也在你们厂里上班。我堂姐叫孟菊,你认不认识?”

  当然认识,她是我们厂的“半边户”,也是我俩的介绍人。

  说是介绍人,其实只是结婚需要一个媒人,考虑到她跟你家的关系,才请她做这个媒人的,事实上我们是自谈的。

  记忆与现实在此刻交融,韩爱民百感交集,极力控制住情绪,微笑着确认:“认识,你堂姐夫是车工,在二车间上班。”

  “我都没去过。”女孩低声道。

  “以后有机会。”

  “韩老师,你找我二叔做什么?”

  “我不是要找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结对帮扶吗?要先找村干部了解情况,要去帮扶的孩子家看看,相当于家访。”

  “去我家吧,韩老师,我家真的很困难!”

  “好啊,可我迷路了。”

  “我带你去,韩老师,你没吃饭吧?我家啥都没有,要不先去我叔家,乡里来人都去我叔家吃饭,他家过年熏的腊肉没吃完,还有两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