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 第296章 让东盛皇帝跪地迎接

《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第296章 让东盛皇帝跪地迎接

作者:风四爷 字数:1801 书籍:全家偷听我心声后,把女主嘎了

  沈瑜听明白对方的意思,大脑开始清醒起来。他试探着问道:“不能在电话里说?”

  对方应该是位女子,她严肃的说道:“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听到对方的语气,估计不像是好事,沈瑜反应过来,对方说的地址,明明就是自己去过的安全管理部门,怎么又成了文化监督部门了?不过能在那里办公的职能部门,应该不会是骗子。

  第二天,他不敢对父母说真正原因,找了个借口离开家,来到了那临海路综合大楼。

  第二次来到这里,沈瑜发现这里等待办事的人更多了。

  他外道经过门卫室时,一个穿保安制服的门卫询问:“小伙子,你有什么事情?”

  沈瑜说:“我接到电话,让我来一趟。”他打开手机,调出已接来电,把电话号码给门卫看。

  门卫看了号码,开始打电话询,听到指示后,对沈瑜说:“上二楼,找联合办公室。”

  他怀着一丝忐忑,走到二楼。

  走廊里有七八个人,分成几组小声聊天。

  沈瑜看到其中有一组人,穿着文物商店工作服装。

  走近一些,他看到了胡云霞。

  胡云霞也看到了沈瑜,急忙用眼神示意。

  沈瑜点了点头,正想说话,从旁边办公室里走出来一位女子。

  女子穿短袖白衬衣,戴金丝眼镜,看到沈瑜后,对他问道:“您好,您有什么事情吗?”

  沈瑜说:“我接到电话,让我来一趟。”他拿出自己的手机。

  女子询问:“你是沈瑜先生?”

  沈瑜点头:“是我。”

  她伸手拉开身后办公室的门,示意:“请进!”

  沈瑜推门进去,看到两个年轻女子坐在联排办公桌后。一位是年轻的警-官;另一位穿衬衣,扎着马尾辫,带着文化监督部门的工作牌。

  两个女子抬起头,看向沈瑜。

  沈瑜对警-官多看了几眼。

  这位年轻警-官的肩头扛着两道银杠与两枚四角银花。她秀美的容貌,在一身戎装的衬托下,显得英气十足。

  沈瑜说道:“您好,我叫沈瑜。有位女士给我打电话,让我到这儿协助调查。”

  警-官说道:“是我给你打的电话。

  沈瑜听出了这个声音,“您好,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马尾辫女子对沈瑜说:“请坐,说到现在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协助调查。”

  沈瑜在两人对面坐下。

  警-官说道:“我是经-侦-处的张鞠。”她有指着马尾辫,说道:“这是文化监督委的李捷。这次的事情,是几个部门联合办公。”

  沈瑜似懂非懂的点头。

  张鞠先拿出了几张照片,让沈瑜看,她盯着沈瑜问道:“你认识这几个人吗?”

  沈瑜接过照片依次看了一遍,其中的四个人都很陌生。但是,看到其中有一个人的照片时,他怔住了。

  照片上人戴着帽子,露出了半张脸,满脸的横肉,额头生了几块白斑。

  沈瑜立刻回想起,照片中的这个人,是到文物商店卖古董的三个古怪客人中的一个。

  张鞠注意到沈瑜的变化,立刻问道:“你是不是认得这个人?”

  沈瑜觉得这事儿也没有必要隐瞒,当即那张照片抽出来,递给警-官。

  “我见过这个人。”

  听到沈瑜这么说,李捷开始做记录。

  张鞠问道:“是在哪儿见到的?”

  沈瑜如实回答:“在文物商店门口见到的。”

  张鞠:“你能不能详细说说过程。”

  沈瑜把见到这三个古怪客人的经历详细说了一遍。

  张鞠问道:“他们在文物商店卖的东西,你看到了吗?”

  沈瑜说:“我看了一眼。”

  张鞠:“你能认出那几样东西吗?”

  沈瑜说:“这个我不敢肯定,因为,同类古董的样子差不多。”

  张鞠又拿出一摞照片递给沈瑜,“他们三个带的东西,你能不能从中分辨出来?”

  沈瑜把照片看完,很快就从照片中找出三张。一只清代官窑青花梅瓶,一只黑陶罐,还有那只霁蓝釉的大碗。

  他对大碗的照片多看了几眼,因为陈尚手里也有这么一对儿。

  张鞠察言观色,立刻问道:“你认出来了?觉得这只大碗有问题?”

  沈瑜把三张照片递给张鞠,“他们三个人拿着就是这些。”

  张鞠点了点头:“你看这只蓝色大碗的时候,多看了一会儿,是什么原因?”

  沈瑜想了想,说道:“我也说不好,我第一眼看到这只碗的时候,觉得不太舒服。我曾经在网站上看过类似的官窑瓷器,所以多看了几眼。”

  张鞠说:“我听说你也是喜欢搞收藏的人。你看到这三件瓷器的时候,是不是辨认出了其中的真假。那三个人曾经向你询问要不要买瓷器?你为什么不肯买?”

  沈瑜说道:“我没有那么多钱。”

  李捷写完记录,抬起头来说道:“好的,谢谢您,如果有需要,我们还会找您协助。”

  沈瑜听对方有送客的意思,犹豫着说道:“我能问一下,这是什么事儿吗?”说完话,他就后悔,自己好奇心太强。

  张鞠说道:“不能。请你保密,也不要把这件事情对其他人说。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

  沈瑜听到此处,心下一惊。知道这件事情恐怕牵扯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同时,他想起了陈丽丽父亲,陈尚手中的那一对祭蓝釉大碗。

  张鞠看着沈瑜愣神,立刻问道:“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沈瑜摇头:“没有了。”

  张鞠突然笑了:“沈瑜同学。你有没有在别的地方见过这个东西。”

  她拿起霁蓝釉大碗的图片,亮给沈瑜看。

  沈瑜心中明白了,“是霁蓝釉大碗引出的问题。”

  他犹豫的片刻时间里,张鞠立刻提高了声音:“请实话实说。这件事情对你没有影响,但是会影响到很多人。”

  沈瑜不知道这件事情会不会牵扯到陈丽丽,所以他犹豫着说:“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但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张鞠说道:“我提示你一下。你去过万利拍卖收集藏品的鉴宝现场,你有没有在那里见到过?”

  她说话的时候,眼睛紧盯着沈瑜。

  如果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或许真的就会被这种气势压倒,不过,她并不知道,对面二十岁的小伙子,有一个三十几岁的灵魂。

  沈瑜不慌不忙的说道:“容我想想。”

  他反复衡量,对方这么明确的指出了时间地点。会不会已经发现了陈丽丽父亲手中的大碗。如果是这样,自己若是隐瞒,反而会无端惹来怀疑。

  想明白关系之后,沈瑜作出恍然的表情,“我想起来了,我真的在拍卖会上见过这种大碗。”

  张鞠说道:“请你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

  沈瑜把拍卖会的场景描述一遍。

  描述过程中,旁边做记录的李捷,时不时的抬头看向沈瑜,眼神中透出好奇。

  张鞠说道:“鉴定师给出的意见,你是怎么看的?”

  沈瑜很想吐槽一句,我在旁边看的。但是,在这里耍嘴皮子,应该没什么好处。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应该是很中肯的。”

  张鞠突然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她说道:“你可不太老实。我们已经咨询过那几位鉴定专家,对于这只大碗的鉴定意见,他们并不完全肯定。另外,那几位老师也提到过你在现场的事情。有一位鉴定师还向我们推荐了你。他说,你当时的表情,似乎是对这件瓷器有疑惑。我想听你的真实看法。”

  沈瑜心中暗暗吐槽:“这是谁干的,这不是坑人吗?如果发现了问题,你们该找谁找谁去?把我卷进来干什么?”

  但是,事到临头,不能躲避,他犹豫的说道:“我的眼力一般,如果鉴定师们都不敢肯定,我也没有把握。我考虑的是,既然在文物商店见过一次,又在拍卖会上见到两个同样的大碗。同类同种文物,突然出现这么多,这里面会不会有问题?但是,从烧造技术上,我是没看出什么毛病来。”

  张鞠对沈瑜说道:“谢谢你帮我们调查取证。”她看过记录,请沈瑜签字。

  沈瑜签字结束,准备离开。

  张鞠说道:“我分管经侦和文化监督。这几年,文物市场中的犯罪次数逐渐增加。咱们本地的鉴定师和收藏协会虽然不少,但是,我和他们打过交道。他们收藏的眼力不是太好,有几次还出了问题。

  这次万利拍卖请来的几位专家,是从各地的鉴定高手,我本想与他们长期合作。但是他们的工作单位,都是各地的博物馆、博物院,不可能一直呆在滨海。

  有几位鉴定师说你的收藏眼力很好。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多多合作。”

  沈瑜急忙推辞:“我还是个学生,要学的东西有很多,不敢与人家专家比。”

  张鞠笑着说:“我如果找你鉴定文物,你不许推辞,这也是公民的义务。”

  沈瑜无奈的点了点头,“我能力一般,水平有现,我只能说,我尽力吧。”

  办完手续,张鞠起身送沈瑜出门,然后转身回办公室。

  没了外人,刚才严肃的气氛顿时消散,李捷说道:“小鞠,这个叫沈瑜小伙子可不简单,我悄悄查了一下,他送去的藏品,少说也值几百万了。没看出来,这小子还是挺有货的。”

  张鞠说到:“何止是有货,这小子更会藏,我查过了一些记录,也从各个方面调取了信息。他搞收藏的时间很短,但是,似乎没有出过错。”

  李捷愣了一下,“就没买到过假货吗?不太可能吧。我家那口子,买了不少古董,鉴定之后,发现算是工艺品。”

  张鞠说:“从目前的记录来看,他似乎没买到过假货。”

  李捷说:“呦,这么说来。他可不简单呀,要么有猫腻,要么就是他眼力真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