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姑娘 第一章 公社书记吴长腿

《铁姑娘》第一章 公社书记吴长腿

作者:寸石 字数:3709 书籍:铁姑娘

  公社书记吴长腿,来于家寨大队已经四五趟了。他要求于家寨大队,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青壮劳力,在今年的冬季大会战时,去修建一座大型水库。

  青山公社,地处蒙山西南方向。整个青山公社的辖区里,全部都是山区。沟沟垲垲边边沿沿的,从祖辈上就开垦了很多的可耕地。虽然是能种庄稼的地很多,实际上每年收得粮食却很少。每年这个地方都是春旱,庄稼在春天种上以后,种子在干燥的土壤里发芽率也不高,发芽也慢。苗子出土以后浇不上水,时间不长苗子就被旱死了一部分,活着的苗子也都成了弱苗。到了秋天,自然就收不到颗粒饱满的粮食。

  吴长腿自从来到青山公社上任以来,他对整个公社的地理地貌做了充分的研究。他发现有一条河,自西向东贯穿了整个青山公社,之后又川流不息向东流去。这条河经过了于家寨大队的村前面。在这里也不知道流经了多少年了,早已把河里的砂子冲洗得洁白铮亮干干净净。站在河边上向远处眺望,整条河的砂子,就像是晶莹剔透的食盐铺满了整条河。后来这条河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白砂河”。白砂河自西向东,在于家寨这个地方拐了一个大大的湾,河湾里是一片一千多亩的良田。整个青山公社,也只有这个地方是一片湖地。所谓的湖地,也是当地人说的夜潮地。说是这片地,就是到了旱季,也是在白天地里干燥,到了晚上地里就会变得潮湿起来。

  在早年间,于家寨村里来了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来到这片地里转悠了好几天,最后,他得出来了一个结论。他说于家寨这个地方,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湖泊。每年的雨季,都会有很多的草木杂物被冲到这里来,日积月累,草木杂物腐烂淤积在湖泊里。慢慢地湖底就抬高了,湖底高了,湖水也就没有了,所以才有了这片旱涝保丰收湖地。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片好地,于家寨大队才是出了名的“粮囤”村。也就是指望这里,一年收一茬小麦和一茬玉米。才让青山公社,年年交公粮的时候,都是全三水县第一名。

  到了夏天,白砂河里的水多了起来。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这时候,陈热闹就有活干了。你别看他在生产队里干活不行,天天像是睡不醒一样,浑身没有四两劲。可是,他一旦来到了河里马上就有了精神。他穿着一件破裤衩子,腰里别着一个柳条编的鱼篓子。两只手紧紧地握着戳网,两只眼睛瞪得像鱼鹰眼一样,死死地盯着水下面的鱼儿。时间不长,他就能逮到二斤多小白条鱼。

  白砂河里的常客,还数那些光腚小子。学校里放了暑假以后,白砂河就成了他们的第二个课堂了。天天在河里戏水洗澡,流连忘返。每天都是家里的大人,扯着嗓子在河边上喊上几回,他们这才意犹未尽地光着屁股,跑回家吃饭。这条白砂河,也给于家寨的这个“粮囤”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公社书记吴长腿,也是发现了白砂河的上游,在公社辖区的西部白龙潭大队附近,有一处建水库的最佳位置。这里地势偏高,丘陵起伏。要是在这里把水库建成了,下游的那几万亩可耕地,每年百分之八十的都能浇上水。他多次盘算过,要是那样,粮食高产了,余粮也就多了,老百姓也能都吃上包饭,再收公粮也不再年年犯愁了。

  公社书记其实叫吴长瑞,他一米八的大个子,瘦的像电线杆子一样,更是显得腿特别长。他四十多岁,经常穿着一件掉了色的中山装。他除了在公社里开会以外,每天都是骑着他的那辆“大金鹿”自行车到乡下去。来到田间地头和农民混在一起,抽上人家的旱烟和社员们有说有笑的,谁也看不出来他就是公社书记。

  有一年的夏天,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村里,查看玉米苗查苗补苗的情况。没有想到老天不作美,下了一场大雨,把他堵在村里走不了了。后来他突然想起来,公社里下午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他看看雨小了以后,骑着他的“大金鹿”自行车,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地往公社赶去。当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到离公社驻地还有三里路远的地方时,洪水已经来到了白砂河。虽然是洪水刚刚来到,但是,那条水漫桥上的水,估计也有半米左右深了。河边上等着过河的人们,已经聚集了二三十多个人。他们看着桥上面的水不但很深,水流还很急。都是干着急就是不敢下水过河。

  吴长瑞站在河边上看了一会。心想:我老是站在这里等着可不行,得想法过河。会本来就是我组织的,我要是不去参加会议,怎么都说不过去。想到这里,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弯下腰去,快速地把裤子卷到了大腿根里,然后蹲下去扛起自行车就要过河。这些人大多都认识他,都忙阻止他说:“吴书记你可不能过河,水流太急了,会把你给冲走的。”

  吴长瑞一边扛着自行车来到了河里,还一边高声回答说:“我没有危险,我的腿长。”

  可是,他说完这句话时间不长,一个浪头打来,把他连人和自行车一起卷到洪水里去了。幸亏这里等着渡河的人多,都赶快一起下到河里,费了半天的劲才把他救上岸来。他的那辆“大金鹿”自行车,也冲到了下游的一片树林里,别在了树上才没有被冲走。后来有人和他开玩笑说:“吴书记,你的腿看来是真的很长。”

  谁知道有了这句玩笑话以后,不管是认识他的人,还是不认识他的人。只要是见了他的面,都会先看看他的腿。有的人看了,不由得自言自语说:“他的腿,是比别人的长。”后来,慢慢地,老百姓就给他叫起了“吴长腿”。不管是吴长腿还是吴长瑞,老百姓怎么叫他,他都是一笑而过。

  今天,他又来到了于家寨大队。刚一进村,就看见了几个小媳妇、老娘们的扎堆在一起说闲话。别人没有招惹他,他倒是先招惹起别人来了。他下来自行车开玩笑说:“看看这伙半边天,劲有没有地方使了,又在一起嚼舌根子。再不回家做饭,当家的放了工吃不上饭,屁股给你们打得像猴屁股一样。”

  这伙老娘们听见声音,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吴长腿来了。一阵笑声过后,便“叽叽喳喳”地和他开玩笑:“公社书记权力大,还管娘们说闲话。”

  那个又说:“书记不但腿长嘴也长,还没进庄就听见你侃洋腔了。”

  又一个说:“吴书记,你什么时候把水给咱求来浇上地,咱们娘们也就闲不着了。”

  这时候,吴长腿手里卷子一支旱烟,对她们说道:“只要咱们不怕苦,不怕累,就一定能把白龙潭水库建起来。到那时候,咱们的地就都能得到灌溉了,地里收的粮食不但能过黄河,还一定能过长江,让你们天天都能吃上饱饭,撑得你们天天逛大街。”

  不知是什么时候,来了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大闺女。她们都扛着镐头和铁锨,看样子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一个闺女放下铁锨,对吴长腿说:“要是真能修成水库,我们这些半边天,也一定听你的指挥,去白龙潭水库工地上出把力。”

  吴长腿听见说话回头一看,只见说话的这个闺女,有二十多岁,一米六以上的身高,身材丰满健康。两条黑亮粗壮的辫子齐肩长,一双有神的大眼睛衬托在她那张漂亮的脸上。让人们一看,就感觉到她有种英姿飒爽的感觉。他看到这里,马上对这个闺女说:“你说的很对,自古就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说法。在白龙潭水库的建设中,一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这个说话的姑娘叫于月秋,是于家寨村第三生产队里的社员。父亲于金来,在大炼钢铁的那阵子,从熔炉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腰,至今体力活还不能干,常年在家里呆着。当时,他们家里,里里外外的就于月秋的娘一个人操持着。于月秋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叫于庆,现在正在上初中。二弟弟叫于亮,还在上小学。于金来刚摔着腰的那几年,家里一下子像是到了顶梁柱。他不能再到生产队里干活了,也就挣不到工分了。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靠月秋的娘一个人下地干活,一天下来才能挣到六分工。一家子五口人,到了秋天分的那点粮食,还不够他们一家人半年吃的。月秋她娘看看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狠了狠心,把正在上初中的于月秋叫了回来,不让她再上学了,让她回家帮忙到生产队里去干活挣工分。她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从此以后,就和娘一起去生产队里干活,这样她们娘俩也能挣到十分工了。

  于月秋几年来在生产队里劳动,她从一个瘦弱的小姑娘,慢慢地长成了一个身体健壮的大姑娘。她也和那些小伙子们一样,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劳作。春耕、播种、除草施肥。割麦、运粮、打场晒粮,她也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但是,她却挣得工分和那些男劳力不一样。人家一天挣的是十分工,她只能一天挣八分。于月秋想想这样太不公平了,后来她生气地找到了生产队长于金水。她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一点力也没有少出,为什么就比男劳力少挣二分工呢?

  于金水三十多岁,当生产队长已经七八年了。他每年的夏天,身上只穿一件大裤衩子。浑身上下黑红油亮,也不知道他是被太阳晒得,还是他天生的就是这种肤色。有人和他开玩笑,说他像是一个黑种人。他听了也不和这些人计较,而且还骄傲地说:“你们不懂了吧,只有这样才能炼成一副铁身板,这也是健康的象征。再说了,我一年还能省下一件褂子钱。”

  他今天看见,好像受了委屈的于月秋来到了他家里,赶忙说道:“怎么了大侄女?是谁给你气吃了?大叔我一定给你主持公道。”

  于月秋看着队长说:“谁给我气吃了?就是你给我气吃了。你为什么只给我八分工?我比那些挣十分工的男劳力少干活了是怎地?”

  于金水听了,一下子笑了起来:“你原来是因为这个事生气,其实,我也觉得这样不公道。可是,自从入社以来,女劳力整工就是八分,四十岁以上的老娘们一天只能挣六分工。咱们全于家寨大队,还是整个青山公社都是这样定的。”

  于月秋听到这里,气得一跺脚:“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们这是看不起妇女。”说完转身就要离去。

  于金水看着于月秋的背影,笑着说:“你要想挣十分工,也有一个机会,不知道你敢不敢去?”

  于月秋转过身来:“还有我不敢去的吗?在生产队里干活的时候你不都见过了,我和男劳力干得还不都是一样的活吗?”

  于金水这才认真地说:“白龙潭水库就要开工修建了。公社里要求我们大队,一家出一个劳力。你们家里你爹身体不好,你愿意去白龙潭水库工地出夫吗?如果你愿意去,生产队里就给你每天记十分工,这样也没有人说闲话的了。”

  于月秋站在于金水的院子里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都是两个肩膀顶着一颗头。别人能干了的活,我也能干了。我愿意去水库工地,你给我报名吧。”

  于金水又说:“工地大会战,不同于在生产队里干活,特别是修建大型水库。工期短任务重,一定得在明年的汛期来临之前,把水库的主题工程全部完成。要是主题工程完不成,汛期洪水一来,水库大坝就给冲毁了。更可怕的是,洪水会冲坏水库下游村庄的房屋和地里的庄稼,老百姓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你得有个思想准备,工地上不但体力活繁重,还要经常晚上加班。”

  于月秋听到这里想了想,好像是已经下定了决心:“你放心吧,没有过不去火焰山。我去了,一定不会丢了咱们于家寨大队的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