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 第 28 章 【说英雄】1.28

《(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第 28 章 【说英雄】1.28

作者:秦时长安 字数:5976 书籍:(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

  文武四年九月,昭军大败金军,曾被后唐叛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终于重新被收服回中原。

  文武四年十一月,天子亲自率领将士们班师回朝,长安百姓莫不欣喜若狂,故而夹道欢迎,大喊“陛下万岁!”,皇后亦亲携太子和文武百官来迎,是为君臣军民一家亲。

  除了皇后温氏,无人知晓这个时间点若是放在原来的宋朝,那就是靖康之耻的发生。

  ——除徽宗和宋钦宗一帝被俘,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二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甚至直接导致北宋的灭亡。

  神州陆沉,中原板荡,万千尸骨堆积而成的京观,触目惊心。数不清的汉人受尽折辱而惨死,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但谁能料想到,一切事情从宋朝灭亡昭朝建立之后,就都截然不同。

  为了尽快将武将的身份地位提升上来,新帝不仅将年号定为“文武”,还直接将前朝都城改为长安,意为复兴汉唐之雄风,祛除宋之一朝的畏缩软弱。

  有皇帝带头实行文武并重,效果确实十分显著,至少很多文臣也逐渐开始习武,也不再用鼻孔看武将。一时之间,朝廷官场党争之风为之一清。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有窝里斗的官员都已然被新帝罢免和贬谪,再重用金风细雨楼里的贤才,倒是很有唐之贞观遗风。

  苏梦枕早就学会了用那凌烟阁一十四功臣来赞扬臣子,对杨无邪说爱卿你就是朕的房玄龄,对王小石说爱卿你就是朕的尉迟敬德,对宗泽说爱卿你就是朕的杜如晦,对李纲说爱卿你就是朕的魏征……

  之所以不用汉朝的君臣来做比喻,就是因为汉朝皇帝大多刻薄寡恩,稍微有点贤明君王之相者又挚爱男宠,苏梦枕表示这很难评。

  当然最重要还是因为唐太宗实乃苏梦枕的景仰之君,在他还未曾长大时读史书,就常常梦想着宋朝能出一位如同唐太宗那样文武双全的贤能君主,直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大败金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当我长大之后,方才知晓自己曾经的想法到底有多么荒诞可笑……于是我就下定决心,与此求人不如求己。”

  可能也是因为读史书读多了,苏梦枕在做了开国皇帝之后,就一直在认真思考一个十分严肃且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应当如何避免自己的子孙后代出现像宋朝皇帝那样的君主——真不是他嫌弃宋朝皇帝,而是他们真的不行!

  为此苏梦枕也是愁苦的吃不好睡不好,这种涉及天家皇位交替之事他也不好找大臣们聊,毕竟肯定会给别人带去困扰。

  稍微心思敏感点的说不定都要整日诚惶诚恐担惊受怕,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个皇位下面就更是血腥可怕。

  于是苏梦枕只能和自己最为信任的皇后聊,当然在聊的过程中他也是有提出各种靠谱或不靠谱的想法。

  比如从小就让孩子学文习武,从跟不上保证不会出现重文轻武或者重武轻

  文的坏毛病,然后还有作为错题本的宋朝,那不重农也不抑商的政策是一定要改的。

  毕竟神州大地一向是以农为本,重农就是必然的国策。那为了保证百姓的利益,储君体察民情就又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而对于商业,苏梦枕是保持中立态度——既不能抑制,也不能完全不管。

  若要当一位明君,治国就不能是一句空话。

  苏梦枕觉得自己的为君之道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偶尔有迷茫之时,也会皇后出点主意。

  而这恰好就是苏梦枕最为敬佩和喜爱皇后的一点,不管看似多么不可能和艰难之事,只要皇后下定决心去做,她就一定会做得尽善尽美,更不会怀疑自己做不到。

  比如之前以为国祈福而修建的育婴堂和养老观,还有后面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带着京中所有命妇夫人一同出钱监管建立女学女堂,收容天底下所有需要帮助的女子,让她们有书可读,有技可学。

  苏梦枕是不太懂这些的,但他相信皇后,于是皇后想要做的事情,他都全部赞同,并在各方面给予支持。

  反正新朝初立时,除了有钱还是有钱。

  当苏梦枕看到那满满当当的左右藏库以及前朝皇帝富可敌国的天子私库,算是明白为何大宋一朝打赢了还要给辽金送岁币。

  ——这完全就是钱太多了!

  但讽刺的是,有钱的从来都是天子和达官豪强,至于百姓疾苦贫穷,那就是连史书都不会为此徒费笔墨。

  也就只有神州陆沉,国家蒙难时,那些一直埋头苦干沉默不语的百姓,才会成为万千条性命当中微不足道的一笔。

  像前朝那位宋徽宗赵佶就是典型的风流无道昏君,越是奢靡浪费之物,他就越是喜爱。

  尤其是那花石纲,水门挡石拆水门,城墙挡石凿城墙,更是害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将国朝弄得乌烟瘴气。

  方腊起义便是因此而来。

  不过在新朝建立之后,新帝苏梦枕就亲自修书一封去招安方腊,甚至还十分仗义的盛邀方腊一同驱逐鞑虏,恢复中原。

  方腊的回信没有耽误多久,毕竟人家也不是消息闭塞,梁山好汉归顺新朝甚至还有从龙之功一事那边也是有听到的。

  于是在收到新帝的招安御信和宋江看似道德绑架实则还是道德绑架的劝降信后,方腊就放弃了自封的“圣公”之名,直接就带着原班人马归顺了新朝。

  毕竟皇帝陛下可是许了他郡王的承诺,那可比他自娱自乐还提着脑袋的起义要好得多——说起这个事情方腊就生气!

  那该死的宋朝,昏庸的徽宗,居然在招降他的时候连封信都不愿意写,还随便派一个小喽啰过去劝降就让他感恩道德的鼻孔朝天样,真是想起来都觉得恶心!

  方腊在归顺新朝,又在北伐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后,走路说话那就是都有了底气,动不动就要拉着人来炫耀他一把方天画戟就夺了完颜宗望的半条命。

  “若非是那岳鹏举突然出现,

  那俺肯定能将完颜宗望的人头砍下来给皇帝陛下做大礼!可惜就是被他人抢先了……”

  宋江和吴用就是静静的看着方腊在捶胸顿足,在发疯,心里头却是嘀咕道:你小子可别在这里得了便宜又卖乖!若非有岳将军前去支援你这小子,怕是现在人头被砍下来就不知是谁了。

  而另一边的氛围就不同了,有韩世忠这个泼韩五在追着要跟岳飞比武较量,还有一些武将在依依惜别。

  比如武松等人就正在为鲁智深践行——招安之后他们此前所犯之罪行都被陛下宽恕,再加上在北伐当中都立下大功,自然得以入朝为官受重任,但鲁智深却坚持要回去渭州继续在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做部将。

  “俺最是敬佩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那般赤胆忠心为国之人,之前犯了事没能报答他们对俺的提携之恩,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自然就是要回去。”

  鲁智深一边说着,一边大碗大碗畅快喝酒大口大口吃肉好不快活,一边又感慨自己不是那种能适应官场之人,还是回去做他的提辖最为自在。

  “哥哥们若是有空就常去渭州找俺玩,保证让你们都不虚此行!”

  武松等人自然也不会挽留,因为他们知道个人有志,不必强求。

  毕竟就算是武松自己,也是想着回去阳谷县——那个他的兄长出生的家乡做他的捕快都头,他的梦想从来都是惩恶扬善,为百姓谋利,做一辈子的打虎英雄。

  对于这些个英雄好汉自个选的去处,朝廷都是保持尊重的态度。

  当然功臣不要高官名利,那朝廷也不能完全没有表示,至少在赏赐方面那就是不能少。

  不然这不是寒天下人的心吗?!

  而且为了能让这些好汉回去之后也受人敬仰,被百姓所接受,朝廷还直接派人敲锣打鼓的送回去,并在队伍前面高高挂着一面“忠肝义胆”“抗金英雄”“天下无双”等旗子,排场都是绝对的逼格满满。

  这般盛情之下,别说是宋江吴用那等爱惜名声的人抵挡不住,连鲁智深和武松都没忍住红了一张黑脸,一边不好意思的说使不得使不得,一边嘴角都快要咧到后脑勺去。

  这自然就是皇后出的主意,不得不说就是很受欢迎,直接让某些没得这样荣誉的臣子给羡慕得红了眼,只恨自己未能北伐立功!

  因为放心不下诡计多端的赵宋子弟,以及担心太子年幼会出现主少国疑而主动选择留守京师,然后让四个徒弟都跟着皇帝陛下去北伐的诸葛神侯:“……”

  ——他能说自己有一点点后悔吗?

  看着神侯对他们那由帝后亲赐的“义薄云天”“智计天纵”“风雅之士”“百折不挠”旗子很是在意,时不时就看上一眼,无情等四人立刻就不约而同的将装着旗子的木盒递到神侯面前。

  诸葛正我:“……”

  ——你们这群逆徒是想要做什么?是想要伤他这个老人的心吗?难道他堂堂诸葛神侯会是那种抢徒弟的宝贝的人?!

  ……可是他也好

  想要这样独一无一的荣耀旗子啊!为何老夫就没跟着去北伐呢?老夫当真是悔矣!

  ·

  当一些老臣在对月寄托愁思时,宫里的帝后也在进行夫妻之间的谈话。

  桃夭对苏梦枕亲手杀死完颜宗弼这件事比较感兴趣,但在听完北伐的各种事项后,最能引起她关注的就是岳飞岳小将军在北伐大胜之时所写的一首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

  其中所表达的壮烈爱国心,当真是让人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更让桃夭在意的是,其中并没有靖康耻犹未雪的出现,反倒是增加了对新朝新帝的赞美,但言辞之间皆是敬仰之情,毫无阿谀奉承之意。

  便是苏梦枕这等出身诗词世家之人,看了都连声夸好!

  其实对于苏梦枕一直担心的君王无德之事,桃夭也给予过建议,那就是皇位应当能者居之。

  君王作为天下臣民奉养之人,必须在大事上舍弃个人的喜好,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哪个孩子就立哪个孩子做储君。

  说到这儿的时候,苏梦枕就开玩笑道:“幸得太子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否则朕当去哪里为天下臣民寻第一位储君?”

  桃夭一听,就睨一眼苏梦枕,并呵呵道:“有本事你就去太子面前说,看看他会不会生你这个父皇的气。”

  苏梦枕哪里敢做这种事情,虽然他是父太子是子,但对待那么一个聪明的独苗苗,他实在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特别是在厉兵秣马率军北伐这四年里,那就是一年都难以回来一次。

  他最多就是在太子抓周礼时回来过一次,不出意外的太子还是抓的传国玉玺,当真是个聪明孩子!

  储君看着很是聪明康健,不管个中内幕如何,至少就是安了满朝文武的心。

  北伐大胜之后,那就是专心治国事情。

  当然那些败逃的女真族随时都会卷土重来,现在温顺的牧民也很容易变成反贼,国朝的强大迫在眉睫。

  但在苏梦枕想要按照贞观之治的情况治理出一个文武之治时,朝中还是有一些不聪明也不会察言观色的臣子有别的心思。

  因为苏梦枕装病一向都是二分假七分真,于是满朝文武是真的不敢催这位陛下广纳后宫。

  在这个事情被提起好几次都无疾而终,甚至还让陛下当朝吐血多次急宣御医之后,那就是谁也不敢再上奏。

  这种情况也让某些大臣感到头秃。

  搁前朝的时候,就算他们真的把天子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个遍,那得位不正又生性软弱的天子根本就屁都不会放一个,甚至还一个两个都能唾面自干。

  事实证明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于是在前朝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局面下,士大夫阶层就美美的体会了一轮天子随便骂高高在上的快感。

  结果到了本朝,因为皇帝态度强硬,又是江湖武人出身,那就是一整个笑

  里藏刀(),软硬并施?[()]?『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愣是让一向靠嘴皮子办事的文官给弄得哑口无言。

  若是让文官集团来说话,他们都得先喊上冤——毕竟皇帝陛下子嗣单薄这是事实吧?皇帝陛下有专宠温皇后这件事也是真的啊!从古至今他们还不曾听说过哪个天子的后宫会只有一人!

  便是那汉朝故剑情深和南园遗爱的汉宣帝,那也是后宫无数,甚至那里面还有着容色俊俏的男宠。

  还有那自少年结发共进退十多年,即便是武德末年生死攸关之际也互不离弃的恩爱帝后——唐太宗和皇后长孙氏,那也不耽误唐太宗有佳丽无数啊。

  若是觉得汉唐两朝相隔太远,那前朝还有宋真宗与刘皇后,那位刘皇后既是一嫁之身,又是后宫专宠,但也不耽误宋真宗广纳后宫绵延子嗣。

  虽因为刘皇后无子,宋真宗又将年幼的仁宗给抱养过来,以保刘皇后一生的荣华富贵。

  这难道不都是赫赫有名青史记载的帝后情深吗?

  ——但这个天子他不按常理出招啊!

  皇帝陛下请您不要将后面的帝后情谊给提升标准,直接将路子走窄了。

  不然有陛下您这弱水二千只取一瓢引的先例在,以后谁还敢夸赞别的帝后情深?

  只是想归想,有胆子有勇气当朝说出来的人实在是没有,毕竟他们一则担心会将体弱多病又立下不世之功的天子给气死——这绝对会被天下人唾骂并遗臭万年的!

  一则他们也是对这帝后一人十分爱戴敬仰,若不是帝后仅有太子一个子嗣,他们担心会出现前朝宋仁宗那样的情况,不然他们也是不愿意做棒打鸳鸯的恶人啊!

  二则他们也担心会得罪岭南温氏,那洛阳王温晚可不是什么好惹的刺头。

  更别说他们还有小道消息称洛阳王有意将小女儿嫁给殿前指挥使王小石,这可是两大势力的强强联合——别说什么王指挥使入赘当上门女婿的谣言,他们不会相信的!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怎能不思进取厚颜无耻,上门去当那入赘女婿?!

  但王小石却表示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又不是他们娶媳妇儿,他们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只说风凉话!

  人总不能为了那点脸面问题,就放弃娶心仪之人为妻啊!合着就是因为他们都有妻有子幸福美满,所以便要看他孤家寡人凄凉度日?

  面对朝野上下的议论纷纷,王小石为之愤慨不已,因为他一哥白愁飞也是个孤家寡人,于是时不时他就会找一哥抱怨几句。

  ——此时的王小石明显就是忘了他一哥苦恋温皇后一事。不得不说忘性大,也是走向幸福的一大秘诀。

  白愁飞陪着他二弟王小石喝酒消愁,只不过想到前些时日听到的宫内传闻,据说就是皇帝陛下极为惧内,即使皇后娘娘经常会逼迫皇帝陛下饭后散步和睡前泡脚,皇帝陛下也是欣然应允。

  以前在金风细雨楼时,还是楼主的天子从来不会讲究那么多,甚至偶尔还会与他们饮酒作乐。

  () 虽然中途就会被板着一张脸的杨军师给劝阻,还一直念叨上数月不止。

  白愁飞难得絮絮叨叨的谈起这些往事和宫内之事,而且在说完之后还满面愁苦的自问自答道:“……我还会有机会吗?二弟你今生有幸娶心爱之人为妻,可我却是永远都没有可能的了……不可能的了。”

  他其实从来没想过成为吕不韦,一向自傲自大又敏感自卑的白愁飞,最多就是想要做一个魏丑夫。

  甚至只要以后的温太后想要他殉葬,那他也是愿意的。

  只是他没有这个机会。

  ——他从来都没有这个机会!

  ·

  王小石可以说是从一哥这里落荒而逃的,因为他是真的不知道应当如何劝说和安慰他这可怜的一哥。

  此前王小石不懂为何会有人说兄弟俩为手心手背难以割舍之言,现在轮到他来亲身体会,当真是大哥一哥犹如他的手心手背。

  他确实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但若是要从两个兄弟里面选一个插刀……那干脆还是给他插刀吧。

  唯一庆幸的就是白愁飞并没有逼迫王小石帮他,只是偶尔忧郁的感伤一番,做几首隐喻颇深的闺怨诗词,让王小石明白何为触景伤情以景喻人。

  在没亲眼目睹一哥吟诗作对写词之前,王小石根本不知道他一哥白愁飞居然还是一个文采斐然的大才。

  用良心说话,绝对比朝中一众科举出身的文臣还要写的婉转哀伤用词精妙。

  只可惜不能让旁人品赏一一,否则定能一鸣惊人!

  ·

  在辽金之患未能平定前,温柔唯一关心的就是雷纯的去向。

  毕竟谁知道那雷纯会不会跟她亲娘一样,就喜欢拆散别人的家庭,抢夺有妇之夫,到处造孽作恶?

  对于害死自己亲生母亲的罪魁祸首,温柔向来不吝于用最大的恶意去猜想。

  就像是那个装的很有一套的温小白,在有踪迹出现之后,温柔立刻就告知长姐,并十分认真严谨的有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温小白可以不死,但温小白那张脸却是绝对不能留。

  但温小白很容易解决,雷纯却是因为被神出鬼没的狄飞惊带走而成为扎在温柔心里的一根刺。

  不过在被长姐宽慰几句,以及有太子外甥转移注意力,倒是让温柔没再关注雷纯的去向。

  反正如果雷纯胆敢用自己曾经是皇帝未婚妻这件事来介入帝后之间,她就会让雷纯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悔恨终生!

  但谁也没想到,再一次听到雷纯的消息,居然是前线传来的——雷纯居然成了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即完颜宗弼)的侧妃!

  不过没过几年,随着昭朝北伐的大胜和完颜宗弼的战死,雷纯也再一次不知去向。

  谁也不知下一次她会以什么身份出现。

  /

  王小石对那什么六分半堂和雷纯雷大小姐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何时能娶柔妹为妻!

  苦思冥想没想出什么好办法的王小石最后还是决定拼一把,一边跟柔妹表露心意,一边和洛阳王提出入赘的想法。

  因为王小石十分有诚意的上门找洛阳王谈了入赘的事情,温晚倒是难得对觊觎他爱女的年轻男人露出笑容来。

  ——因为他确实很需要一位有权有势有能力且对他爱女情有独钟,并能让他爱女不排斥的年轻俊美男来做上门女婿。

  而王小石这位年纪轻轻又受新帝信重的将军就十分合适。

  当然温晚也不是那种顽固不化,坚持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糟心大家长,他在答应王小石之前,还特意询问过爱女温柔的想法。

  说实话,温柔对王小石还是比较满意的,不因为什么,就单纯因为她是重度颜控。

  对比起其他那些不是在花天酒地就是在追名逐利的同辈人,王小石真的就是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样子。

  也不是心动,就是单纯想要试一下上门赘婿到底有什么好坏。

  反正她姐夫是皇帝姐姐是皇后外甥是未来皇帝,王小石敢纳妾敢变心敢对不起她,就让他变成王死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