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陆少的暖婚新妻 第5783章洛心安回国(2)

《陆少的暖婚新妻》第5783章洛心安回国(2)

作者:唐玉 字数:1677 书籍:陆少的暖婚新妻

  翌日。

  张九阳难得没有苦修,而是准备带着自己的新作出一趟门。

  是的,经过一个月的呕心沥血,苦思冥想,聊斋先生终于又有了新的作品,名曰《灵官降魔录》。

  相信必然能再次掀起一股潮流。

  书房中,他将这本《灵官降魔录》小心收进怀中,而后看了一眼在旁边呼呼大睡的小阿梨。

  昨晚她施法召集五猖兵马,又炼制五猖兵马坛,累得不轻,竟然睡到了现在。

  张九阳微微一笑,把自己书桌上的另外一本书给藏了起来。

  这是他创作遇到瓶颈时无聊所写,结果写了一会儿反而打开了思路,精神振奋,灵感频发,以至于让《灵官降魔录》都提前写完。

  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不搞断章,给了灵官爷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以防岳翎武力催更。

  将那本无聊时所写的作品小心锁进柜子中,张九阳起身把被阿梨蹬掉的道袍给盖上,虽然明知她是鬼物不会受冻,却依旧忍不住帮她掖了掖衣角。

  小姑娘似是梦到了什么好吃的,吧唧嘴巴。

  张九阳摇头笑笑,没有叫醒她,转身轻轻关上门,离开了房间。

  在他走后没多久,小阿梨突然睁开眼睛,眸子亮晶晶的,哪里有一丝困意,她一个鲤鱼打挺,直奔柜子而去。

  “九哥到底写了什么,死活不愿意给我讲……”

  “哼,我现在可是能认不少字了,你不给我讲,我就自己看!”

  她并未破坏锁,而是直接将手穿进柜子,摸出了那本书,打开一看,皱眉道:“肉蒲团……什么意思?”

  翻开没看几页,她就紧皱眉头,道:“怎么都是啊啊呀呀的,没意思,我要看打打杀杀,血流成河!”

  说着她有些无趣地将书合上,随手又放进了柜子中,转身继续睡觉。

  ……

  张九阳从青州最大的玉墨书斋中走出,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过程非常顺利,掌柜的早就期盼已久,都不用他怎么开口,对方直接就开出了许多丰厚的条件。

  当然,对于他这位能打通官府,写违禁题材却不受通缉的聊斋先生,书斋掌柜也是敬畏有加。

  走在大街上,张九阳给阿梨买了根冰糖葫芦,正准备回家时,却听到街上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来了,快看,是青蛙新娘!”

  “哈哈,那新郎也是青蛙,真是奇闻,这排场看起来还不小呢!”

  “也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去闹洞房……”

  张九阳闻言心中一动,这就是阿梨所说的青蛙成亲?

  只见远处徐徐走来一只队伍,人们敲锣打鼓,吹响唢呐,最前面还有孩童洒着花生或谷物,十分喜庆。

  轿夫抬着一座露天的竹轿,上面用红绳绑着两只青蛙,一幅生无可恋的表情。

  最有趣的是,其中一只青蛙还戴着红头巾,有时会掉下来,旁边还有人专门负责去盖上,看得行人哈哈大笑,引为奇观。

  张九阳却笑不出来。

  因为他看到有不少人朝着那两只青蛙跪拜了下去,以头撞地,在众人的哄笑声下,显得那样虔诚。

  他们穿着最粗糙的麻衣,有着最粗糙的皮肤,在烈日的暴晒下汗水涔涔的流,却连一碗两文钱的茶水都不敢点。

  他们也知道这个事情很荒谬,却只能把那两只青蛙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

  他们是农民。

  张九阳小时候曾和爷爷一起种过地,深知农民的不易,此刻庄稼已近成熟,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辛劳,眼看即将收获,却迎来了长时间的干旱。

  若是再不下雨,庄稼旱死,又该拿什么熬过这个冬天?

  古代的冬天,可是真会冻死人的。

  但让青蛙成亲……真的有用吗?

  张九阳对此也不敢保证,他并没有降雨的神通,否则倒不介意帮青州百姓渡过这场难关。

  也不知道钦天监有没有人能求雨,或许可以写信问问岳翎。

  想起岳翎,她自从回京之后,便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张九阳也隐隐有些担心,毕竟她是要帮自己圆谎。

  一边思索着,他一边向前走去,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庙宇前。

  这是一座十分冷清的庙宇,结着蛛网的门匾上写着三个大字——龙王庙。

  张九阳当即便有些好奇,既然是求雨,青州的百姓为什么不来这龙王庙,而是搞了一出青蛙成亲?

  莫非这龙王庙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出于好奇,他缓缓走进了这间龙王庙。

  踏入庙宇,能够闻到一股明显的木头发霉的味道,庙宇中供奉着一尊龙王雕像,身穿黄袍,头戴冠冕,五官沉静,不怒自威。

  张九阳注意到,这庙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这神像却显得比较新,对比有些鲜明。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响起,扭头一看,是一个身形消瘦,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他手中拿着三根香,颤颤巍巍走来。

  当看到张九阳时,那双浑浊的眼睛露出一丝诧异。

  “这位小兄弟,你不是青州本地人吧。”

  没等张九阳发问,他就主动问道。

  张九阳点点头,道:“老人家,你为什么这么说?”

  老先生摆手笑道:“现在还肯来拜龙王爷的,除了我这种半截身子快入土的,哪还有青州本地的年轻人。”

  顿了顿,他叹道:“现在的人呐,已经没几个记得龙王爷了,搞什么青蛙成亲,这不是胡闹吗?”

  张九阳心中一动,道:“老人家,能给我讲讲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拜龙王爷?”

  老先生似是很久没和人说话了,也算是打开了兴致,眼中露出一丝追忆之色。

  “以前呀,这里可热闹了,每逢干旱,大家都争着抢着拜龙王爷,然后很快便会下雨,非常灵验。”

  他指着某个角落,笑道:“当时我才只有八岁,因为冒犯了一句龙王爷,还被父亲拿扫帚打过,就是在这里打的,说是要给龙王爷赔罪。”

  老人仿佛又看到了几十年前那热闹的场景,再看看现在的荒凉,忍不住轻轻一叹,将龙王庙的故事娓娓道来。

  原来约在七八十年前,青州曾经发生过一次极为传奇的事情——坠龙!

  一头龙从云中坠落,掉在了青州的一座古镇旁,躯干环绕山岳,足有数百丈长,头似小山,眼睛好像日月,极为骇人。

  它金色的鳞片上有着明显的焦黑印记,仿佛被雷劈火烧。

  当时村民们都猜测,这是龙王爷渡劫失败了,因为前段时间,青州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电闪雷鸣,连下了好几日的暴雨,农田都被淹死不少。

  然而朴实的村民并没有记恨,他们自发组织在一起,为这条奄奄一息的龙搭起棚子遮阳,不断提桶为其浇水。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日,当时老先生尚且年幼,却也用小桶去接过水浇在龙鳞上,亲眼见过那条龙。

  后来在一个晚上,随着一声霹雳响起,暴雨骤至,第二日天气放晴后,人们发现那条龙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有山岭间还有它用身躯碾压出的痕迹。

  之后青州的百姓就凑钱在城中修建了一间龙王庙,此庙非常灵验,几乎是有求必应,青州那些年真是风调雨顺,年年都是好光景,都快成了大干最富有的地方。

  龙王爷也因此被朝廷册封为正神。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青州坠龙一事也成为了传奇,龙王庙香火极盛。

  直到有一天,龙王爷的神像突然碎了。

  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就连庙祝也一夜之间沦为疯子,很快就上吊自尽。

  人们又凑钱重塑了一座更大更气派的神像,但从那之后,龙王庙就不灵了,一开始,还有人会坚持上香,但随着时间流逝,来上香的人就越来越少。

  等到当年亲眼见到坠龙的人们接连去世,许多人开始怀疑那件事情的真实性,觉得是有人在编故事,骗香火钱。

  “放屁,老夫亲眼所见,我还给龙王爷浇过水呢,要不是我爹拉住我,我还想摸一摸龙鳞呢!”

  老人家情绪激动,怒道:“他们没见过,凭什么就说是假的!”

  说着还咳嗽起来,张九阳连忙给他拍拍后背。

  “小兄弟,你,你信不信我?”

  他一边喘气一边问道。

  张九阳点头道:“我信,您老先别说了,休息一下。”

  老人家似是有些胸闷,颤巍巍地坐在地上,倚着柱子望着那尊熟悉又陌生的神像,眼睛微微湿润。

  “龙王爷,当年给你浇水遮阳的人,现在都死得差不多了,等我死了,指不定他们怎么说伱呢……”

  “龙王爷,你神通广大,若是好好的,就给狗娃子托个梦吧,也让我好安心上路……”

  张九阳默然片刻,他望着老人家那湿润的眼眶,心中突然有所触动。

  香火,不只是一种工具。

  神明获得香火,庇护一方,是无数百姓的心灵寄托,这中间既像是不留于文字的契约,也是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谊。

  老先生想起身上香,却有些胸闷乏力,他已经太老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可以提着水桶满山奔跑的少年。

  连上根香都如此吃力。

  张九阳心有不忍,便上前道:“老人家,我帮你上香吧,我是道门弟子,也不算怠慢了龙王爷。”

  老先生闻言有些诧异,随即点点头,道:“小兄弟,那就多谢你了。”

  张九阳接过香,将其点燃,躬身拜了三下,而后插进那口已经有些坚硬的香炉中。

  “龙王爷在上,小道张九阳上香祈雨,青州已旱多日,百姓将颗粒无收,恳求龙王爷施展神通,赐下法雨,泽被苍生!”

  烟雾向上飘去,又渐渐消散。

  他扶着老人家离去,一路将其送到家中,方才离开。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上完香后没多久,在距离青州数百里外的某处大泽之中,那一片漆黑的水底下,蓦然亮起了一双巨大的瞳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