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陆少的暖婚新妻 第5272章 我想跟相宜结婚(2)

《陆少的暖婚新妻》第5272章 我想跟相宜结婚(2)

作者:唐玉 字数:1751 书籍:陆少的暖婚新妻

  晴天的日子,太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很多人爱惜。

  快入秋了,烦闷了十几天,终于能在大街上,或者墙根树下,懒羊羊的躺一个下午了。

  其他地方,出奇的平静,奉天司衙门外,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人很多,有年轻的,也有小孩老人。

  从这头望不到那头,黑压压全是人,至少数万。

  奉天司衙门这边的街道,怕是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这些人高喊着,愤怒着,嚷嚷着。

  不约而同的呼喊着同一个名字:宁兰君。

  自从那日清安江边,宁兰君一刀斩断清安江,江中怪物求饶,雨停了的事情传开,宁兰君这三个字,便成了为民请命,人间救世主的代名词。

  更不用说,还有名气颇响,也很灵验的杨公庙的显灵之语,宁兰君的身上更是笼罩着无数神秘色彩。

  这样的人被抓了,能答应吗?绝对不能答应。

  人群呼喊着,最前边是能说会道的读书人,向所有人发表演讲:“天降暴雨,万里泽国,无数生民或塟于洪水,或殒命于饥饿。致使人间涂炭,悲歌无数。宁兰君倾身而出,斩妖魔,与天争,救黎民于水火。今不幸陷于牢狱,罪无证,囚无名,乾坤朗朗,光天化日;不能让英雄负罪长眠,财狼大笑而歌;不放人,我们宁死不退。”

  “宁死不退,宁死不退……”

  数万人振臂高呼。

  ……

  奉天司大堂内,人都到了。

  范凌峰不发一言,坐在椅子上,老僧入定一般。

  作为此时这奉天司职位最高之人,田征南眉头皱的很深。

  事情闹大了,外边数万人喊着放人。

  上级没有命令,怎么可能私自放人。

  若不放,此棘手场面如何收场?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走不是,躲也不是。

  还是跟随他多年,这次一起同来的属下,试探性的问:“大人,那些人有可能冲进来。”

  “大胆刁民,那是找死。”田征南终于发作了,爆喝一声。

  旁边的范凌峰适时的清了清嗓子:“大人,事情怕是没这么简单。”

  虽然田征南是校尉,但人家是越州奉天司校尉,比他高了一级,范凌峰也不好表现的太过主动、

  可不说话,出了事,他也难逃罪责。

  田征南看向范凌峰:“有话可以明说。”

  “大人,这几日风风雨雨的传言你也听说了,焦点自然是四十年前的嘉明首案。各派斗法,台面下不可开交。

  又有三朝元老撞死在金銮殿上,矛盾已经公开化。外边那些人中,除了单纯感谢宁兰君的雨停之恩,恐怕还有很多儒家人趁机煽风点火。

  大人,奉天司向来中立,忠于陛下,忠于诞生以来的职责,不会轻易站队。

  这个时候,稍有不慎,那就……”

  “那你的意思是?”能混到一州之奉天司校尉,田征南不傻。

  “既不能现在放人,也不能激怒外边那些人,眼下只能静观其变。”

  甚觉有道理的田征南点点头:“就这么办。”

  很多人都各行其事,办差去了,范凌峰凑近田征南:“大人,这奉天司的大门别关太紧,宁兰君牢中也不用派人看守了。”

  田征南回头,认真想着这话,过了会道:“可以说的明白点。”

  “大人,如今的宁兰君身上光环无数,深得民心。不管是哪一派人,都在想办法让形势对自己有利。不免有人会来找宁兰君,大人,真有人来,你拦还是不拦?”

  田征南仔细琢磨着这话,眼珠子滴溜溜转:“范大人,受教了,你提醒的很及时。”

  “咱们当差的不就是求个安生,只希望城门失火,不殃及我们这些小鱼小虾。”

  心领神会的田征南当即道:“范大人,你去安排下。”

  范凌峰答应了一声走了,留下个田校尉愣愣的站在那里。

  ……

  牢房里,宁兰君胃口依然不错。

  吃着袁镇送来的饭菜,顿顿酒足饭饱,不知不觉怕是涨了好多肉了。

  这些天,袁镇越来越看不懂眼前的宁兰君了。

  时不时的还会打趣一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你的最后一顿饭呢。”

  宁兰君扔下筷子,打了个饱嗝,对袁镇道:“有什么新消息?”

  “外边的声音你也听见了,都是为你而来的。”

  宁兰君点点头:“预料中之事。”

  “听雨楼楼主沈长卿来金华县了。”

  听雨楼,沈长卿那都是如雷贯耳,甚至神秘莫测的字眼。

  在整个大夏王朝的政权架构里,听雨楼是个很特殊的存在。

  听雨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职责是监察百官,保护皇帝安全。哪里有事,听雨楼便会出现在哪里,将一切威胁大夏王朝江山安稳的人和事,扼杀在摇篮里。

  很多人闻之色变,很多人见之如死神。

  而沈长卿,那更是大夏王朝历史上一个传奇。

  此人出身世家,八岁名满京城,琴棋书画,惊艳四方;十二岁高中状元,乃是大夏王朝历史上第一年轻的状元郎。

  十六岁,以四品实力,横空出世;二十岁,带领大夏铁蹄,征战四方,立功无数。

  三十岁入听雨楼,成为听雨楼最年轻的楼主。

  曾有诗赞曰:一袭白衣曾定国,十万铁蹄屡开疆。

  对大夏王朝无数普通人来说,沈长卿是最无可挑剔的模板。

  宁兰君面露笑意:“皇帝老儿急了,出王牌了。”

  “能不急吗?朝堂民间,两派人马剑拔弩张。放眼国内,先是越州大水,后有凉州大旱,赤地千里。更有乾州蝗灾,损失巨大。到处都要钱,到处都要安定人心。

  关外,烽烟四起,蛮族叩边……哎。”袁镇叹了一声:“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宁兰君斜躺在草堆上,慢悠悠道:“天不亡我,注定这一次是逢凶化吉,说不定还能鱼跃龙门。”

  袁镇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些天忧愁满腹,想来想去也没想到好的办法。

  给老爷子发信,结果老爷子回信,一切听天由命,看宁兰君的造化了。

  谁承想,在这紧要关头,宁兰君却说出了如此轻松的话。

  袁镇一脸严肃的道:“这开不得玩笑,宁兰君你这天杀的别玩我,一点都不好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