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陆少的暖婚新妻 第4890章 沐宜番外(82)

《陆少的暖婚新妻》第4890章 沐宜番外(82)

作者:唐玉 字数:2536 书籍:陆少的暖婚新妻

  大概是搬家的事情太繁琐了,最后薇薇安也没能在毕业前告别白帆街136号,搬去白玉兰广场18号。不过其实也差不多了,最终定下的搬家时间是7月2号,就在毕业后第三天。

  而在毕业这一天的毕业会,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此时并不流行类似‘毕业典礼’之类的活动,有的学校传统深厚,或许会重视一些。但像夏普夫人精英女子学院这样一所年轻的女校,实在没有那样的传统。

  所谓‘毕业会’,其实只是一场在学校餐厅举行的茶话会,这甚至比不得上次的圣诞庆祝会。而相比起‘毕业会’本身,女孩儿们互相告别还要更真情实感一些——这是当然的,以此时女孩儿们的普遍情况,15个毕业生未来还能继续上学的比例不会太高。

  她们现在是既舍不得学校生活,也舍不得同窗六年的同学们...夏普夫人精英女子学院不坏,就薇薇安的观感来说,除了有一些这个时代的固有‘国情’在,其他都和后世学校差不多了。

  后世的孩子们毕业的时候会舍不得学校,将在校期间的抱怨都忘掉,就更不要说此时的学生了。

  要知道,此时的学生在学校之外,更难享受这样充实(活动众多、可以学很多东西)、愉悦(有很多同龄伙伴)的生活呢!

  而且考虑到她们之中年龄大的都有13、4岁了,或许回家之后就要禁锢在家里,彻底告别自己的童年了...不就更舍不得了吗?

  “你一定要记得给我写信!寄到我告诉你的地址,收信人可以写我爸爸。如果写我的话,我怕他们不知道要把信送给谁!”

  “对对对!写信!每周都写信好吗,亲爱的?不用担心邮费,邮递员说过,有一种叫‘到付’的,可以由收信人付钱...我有很多零花钱,足够付邮费了。”

  此时的邮费还是挺贵的,除了和寄信的距离有关,也和信纸的张数有关。至于不论信纸张数,统一收费的好日子,那可还没来呢!举例来说,如果是美林堡的‘同城信件’,一张信纸大概是2便士——据说10年前还是1便士,等于说是涨了一次价。

  其实夏普夫人精英女子学院这个级别的女校,又是不住校的,也是收不到什么外地学生的。所以这儿的学生大多数就是美林堡人,甚至连南波恩教区外来的都少呢!只不过,离开学校后,她们哪怕住处相隔不过几个街区,也是难相会的。

  不是只有华夏才禁锢女性,在现代社会之前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太阳底下无新事,大家都一样。只不过外国近现代的小说、影视剧中,男男女女找情.人,总让人觉得她们很开放,就以为他们对女性的禁锢少了。

  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先不说‘外国’那么多国家,不同国家之间的风气也有着微妙却大相径庭的差异。就算混为一谈地说,人家‘开放纵情’,也不影响他们更倾向让女性呆在家里。

  事实上,此时和礼兰的社会主流就认为女性是‘家庭天使’,他们要始终围绕着家庭生活,同时家庭以外的工作完全不适合她们。

  在富裕阶层,结婚后的女性还有点儿自由,所以常见小说里的某某贵妇频繁出现在社交场合,出入无禁。而未婚女子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特别是离开了儿童房,年纪在14、5岁以上的年轻未婚女性,她们是重点‘监管’对象。

  很多如果没有长辈或者仆人陪同,根本就不能出门的!

  薇薇安和苏珊也互相拉着手说话,她们的离别之情还算少的。虽说苏珊家不住白帆街,离那儿有好几个街区了,但说起来因为奥斯汀先生如今法律上的事都倚重伍德福德先生,两家的关系倒是紧密了起来。

  而且奥斯汀家将要搬去的白玉兰广场,倒是离苏珊家近了不少...今后两人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

  “唉!离开学校之后,我就只能呆在家自学了...我还会想念这儿的。”苏珊伤感地说。

  薇薇安安慰她,并承诺会借书给她——白玉兰广场18号那个大书房被薇薇安描述给了苏珊,之前那些流行小说先不说,剩下一半的空间要买什么书填满,薇薇安还是很有发言权的,而她也将这个‘宝贵的权力’让渡了一部分给苏珊。

  苏珊想看什么书,也可以列一个书单出来...反正是要买书填满那里的,买什么书不是买呢?

  而且薇薇安相信,奥斯汀先生肯定会乐意参考苏珊的书单,因为苏珊喜欢的就是那些很艰涩的书。而那些书换一个说法,其实就是‘体面’!上流社会的书房里,谁不会收藏一批那样的书充门面呢?

  因为可以从薇薇安这里得到足够的自学书籍,苏珊的感觉好了不少。收拾收拾心情,又看向薇薇安:“那么你呢?你应该会继续上学吧?”

  薇薇安之前没对苏珊说过这个,担心她听了心里更不好受。不过很显然苏珊不会猜不出来,她看着奥斯汀家境况和以前大不相同,已经有能力供薇薇安去上中级学校了。而奥斯汀夫妇显然非常疼爱薇薇安,只要是薇薇安想要的,他们就不会阻止。

  “嗯...是的,但还没有决定去哪一所学校。你知道的,这类女校大多都要寄宿,但我不想寄宿,我爸妈也舍不得我。”薇薇安尽量简单地说起这个,不想在苏珊面前谈的太多。

  “哦,是的,寄宿是一个问题,你一向够娇气的。”苏珊笑了起来,揶揄地看着薇薇安。

  说实话,薇薇安的娇气是‘不为人知’的。和她不熟的人看她非常自立,自己的事都自己做,独立做决定也一点儿不含糊,根本没有六神无主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她‘娇气’的。

  只有真正了解她的人才知道,她有多挑剔!只不过她的挑剔,并不是讲究商品的价格,要求仆人更好的服务而已......

  苏珊印象深刻地记得,有一次薇薇安去逛水果店,买到的水果就是不在店里吃。苏珊问她才知道她觉得水果店里的水果在运输途中不知道经历过什么,担心不卫生。对此苏珊没什么可说的,就差人去附近的水泵那儿清洗一下。

  薇薇安还是不愿意,觉得水泵里出的水也不见得干净。

  那么给水果削皮呢?薇薇安又不愿意用水果店给的小刀...最后还是带回家处理了那些水果才吃的。

  对此薇薇安是很有话说的,她当然不觉得自己挑剔,她那样都是有道理的——水果店的水果不干净的可能性真的不低!这个时候虽然不用担心水果上的农药残留,但天知道这些水果在买到手前经历过什么!

  薇薇安就亲眼见过一个白帆街的卖水果小贩,吐了一口唾沫清洗了一番那沾上尘土的水果。考虑到此时人们患口腔疾病、传染病的几率不低...啊,真是想想都要疯了!

  那之后薇薇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吃连皮的水果。

  现在也是,剥壳的水果,如橘子最好。如果是苹果这样的,削皮也行。最麻烦的是樱桃、草莓这类水果,那样小巧,还要削皮就不剩下什么了。偏偏薇薇安还就喜欢吃草莓樱桃这些——她吃这些水果,一定要用烧开晾凉的水清洗。

  是的,她不相信手压水泵提上来的地下水,因为美林堡这座城市太脏了,地下水也污染的不轻——人口大量聚集,还有工业生产不断增加,这些都远远超出了这座城市的承载力。

  “...说起来,维吉尔才是真的娇气,我没想到她会出国上寄宿学校。”苏珊和薇薇安在一起说话,抬头看到对面算是‘众星捧月’的罗丽莎,感慨了一句...罗丽莎最近向同学们宣布了,她要去佛罗斯的一所寄宿学校上学了!

  虽然如今和礼兰工业大发展,国力越来越强了。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佛罗斯才是周边地区的文化中心。和礼兰人嘴上硬的不行,心里还是很稀罕佛罗斯的种种的。而且文化这种东西,受社会经济、政治等影响没错,却也滞后于那些。

  即是说,一个国家强大,其文化也会逐步强势起来。而当一个国家衰落,文化也会跟着衰落。可是,这样的强势和衰落都有滞后性,比方说薇薇安上辈子的英国吧,自打日不落帝国的太阳落下了,英国的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不错,可他们出的文化产品,是直到21世纪都很有存在感的。

  英剧什么的,看的人可多了。一度压倒美剧,站在鄙视链的顶端呢!

  总之,因为如今和礼兰对佛罗斯的心态,大家都很羡慕罗丽莎能去佛罗斯上学。同时也真心觉得维吉尔先生的高利贷事业是真的赚钱,因为没钱根本支撑不起这笔费用啊!

  国内提供中级教育的女校可是很贵的,最贵的上不封顶,普通的一年也能开出200镑的账单。

  这几年提供中级教育的女校开始向下蔓延,不再只是大贵族和大资本家的女儿去读了,有了便宜的选择。但就是这样便宜的选择,一年收费也在120镑到150镑啊!

  罗丽莎要去佛罗斯上学,就不可能是去读那种最便宜的。再加上出国本身就有一笔开支...这真是让很多同学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那所学校是三年制的,就在奥尔马郊区,据说是由一座贵族庄园改建成的校舍,是一所真正的新式寄宿学校。在那儿可以学习高雅的音乐、绘画艺术...学校的账单吗?那一般是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寄出的,不过据我所知,三年的账单在38000佛罗斯盾上下。”

  罗丽莎正在向同学们炫耀,她的跟班贝蒂立刻发出了一阵惊呼。38000佛罗斯盾确实并不是一笔小钱,换算成和礼兰货币,就是1500镑的样子。三年开销出这么些钱去,就是每年500镑了,而贝蒂家每年连这一半的钱都挣不到!

  说实话,她是真的羡慕罗丽莎,无比希望能去佛罗斯上寄宿学校的人是自己。但这是不可能的,甚至她都不能继续上学了。她的妈妈希望今后几年她能在家辅助着管理这个家,包括分担一部分家务,了解要管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需要怎么做。

  她家说是‘中产阶级’,但属于底层中产阶级。这类中产阶级的一个特征就是家里只雇了一个杂役女仆,另外,最多在家里幼儿比较多的时候雇一个保姆,分担照顾孩子的压力。

  当下贝蒂最小的孩子是已经4岁的弟弟,最大的孩子是她的长姐,是16岁,都用不着保姆了。年初时她妈妈就辞退了保姆,家里的仆人就只剩下一个杂役女仆了。

  这样的家庭之中,男主人的妻女要参与到家务中实在是太常见了!而想到要做的那些家务,贝蒂就觉得厌烦...她从小属于家里兄弟姐妹中比较受宠的,因为她在自己的姐妹中是更漂亮的那一个。

  外国人或许没有‘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典故,但类似的想法都是有的。觉得贝蒂漂亮聪明,她的父母就想多培养她,甚至在没什么结余的收入里挤出钱送她上了女校。

  这是增加贝蒂在婚姻市场上的‘价值’,希望她能嫁一个年收入在2000镑以上的绅士(当然,更多一些就更好了)。再然后,能多多提携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事外国当然也有,《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和简分别嫁了达西和宾利,不是也提携了玛丽和凯瑟琳吗?

  也就是莉迪亚早早和人私奔就嫁了,不然也是一样提携。

  总之,在家里获得了‘特殊优待’的贝蒂几乎没做过家务,而现在要面对那些了,她十分抗拒——这年头的家务活儿可没有家用电器辅助,即使真正的重活儿都有杂役女仆去做,那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也挺辛苦的。

  贝蒂只想依旧过着过去的日子,每天上学,学习各种优雅的东西,除此之外无所事事。在她心里,像罗丽莎这样能去佛罗斯上寄宿学校,就是更进一步了...她甚至忍不住想早点儿结婚,如她母亲所说的一样,找到一个年收入2000镑的绅士嫁了。

  年收入2000镑的家庭里,女主人是根本不用干一丁点儿活儿的!而且那些她想要的好东西,对年收入2000镑的家庭来说,都不是问题。

  对贝蒂来说,从学校毕业,到结婚前的时间,都被看作是一种‘忍耐’,享受好生活前的必要‘忍耐’。

  “啊...寄宿学校?嗯,希望维吉尔能学会和善待人,少挑衅人,不然我不敢保证,那些佛罗斯小妞不会把她的头给打破。”薇薇安对罗丽莎能去寄宿学校,还是佛罗斯的寄宿学校可没有什么羡慕的,反而是调侃地对苏珊眨了眨眼睛。

  苏珊也笑了,笑过之后才说:“或许不会,维吉尔的脾气是不太好,但也不是一点儿眼色没有。或许去了佛罗斯,她就该意识到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案’,在异国他乡,周围也全是和她一样的娇小姐,她也该收敛一些。”

  薇薇安和她一起笑,过去在这所学校里发生了很多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经历那些事的当时,真可谓是‘五味杂陈’...而现在,即将要离开的时候,好像一切就都随风飘去了。

  直到这一场‘毕业会’结束,薇薇安都没有和罗丽莎说一句话。不管罗丽莎是因为什么这样安静,薇薇安都松了一口气——她当然不恨罗丽莎,人对于一个小孩子,可能会有讨厌,但很难谈的到‘恨’。

  这样的日子,她最后一天在夏普夫人精英女子学院的日子,能够这样毫无波折地过去,真是太好了...她真的很烦要应付一个针对她的熊孩子。

  而暂时结束校园生活的薇薇安,也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搬家的事情里了。她几乎是前脚带着同学们赠送的离别礼物和女校长签发的毕业证书回家,换下外套,后脚就和奥斯汀夫人乘马车去了白玉兰广场18号。

  此时的白玉兰广场18号已经没有装修工在工作了,这儿修缮工作两天前就结束了,最近在做的事都是仆人们在忙。

  是的,仆人们,男管家朗特里先生和女管家费舍尔女士都先搬了过来。反正此时的装修材料也不用担心甲醛什么的,直接进驻没问题的。而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其他男女仆人20名,其中除了贴身女仆、贴身男仆,还有厨师,是奥斯汀一家面试的,其他都是男管家和女管家雇的。

  这也算是此时默认的了,主人很少直接接触高级仆人以下的仆人。那些仆人的工作往往是辅助高级仆人,甚至服侍高级仆人,就连解雇通知,往往也是高级仆人发出的呢。这种情况下,由高级仆人来雇那些仆人,没毛病的。

  “男管家70镑,女管家52镑5先令,厨娘20镑2先令,贴身女仆20镑7先令,房间女仆18镑6先令,洗涤室女仆7镑,厨房女仆12镑,储藏室女仆9镑,两个贴身男仆30镑和28镑5先令,侍应男仆25镑,园丁25镑,粗活男仆17镑4先令,马车夫20镑9先令,马夫8镑......”

  在路上,薇薇安就听到奥斯汀夫人在计算要在仆人身上花多少钱。

  薇薇安的心算还可以,没多久得出了结论,一年是505镑15先令(其中贴身女仆、房间女仆、厨房女仆、侍应男仆、粗活男仆都是2名,园丁是3名)。

  哇!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她刚刚还觉得罗丽莎去佛罗斯上寄宿学校,一年要开销500镑很多呢。现在一算,家里仆人一年的工资也是这么多了——薇薇安不是觉得仆人工资高,实际上仆人的工资并不高,如果不是包吃包住,仆人的工资往往是没什么竞争力的。

  只不过对比奥斯汀家以前的收支情况,真的就觉得,表面上只是搬家,实际上奥斯汀家是真的就此不同了。

  “克里斯还打算再买一辆车,多雇一个马车夫...说实在的,我觉得这真是太奢侈了。”奥斯汀夫人在算最近如流水一样被花掉的钱,又算将来会被花的钱,不由得感叹。

  其实相对奥斯汀家的收入,这个开销是正常的,但奥斯汀家乍富,奥斯汀夫人还是习惯过去那种计算着的、有条理的、节俭的花钱方式。

  而且奥斯汀先生打算再买一辆车也是有原因的,家里只有一辆车的话,他要是用车,奥斯汀夫人和薇薇安就不能用了。虽说还可以找出租马车,但那哪有私家马车用着方便舒心呢?

  没钱的时候出租马车也舍不得用,但现在不是有钱了嘛,何必委屈自己呢?

  嗯,没错,奥斯汀家现在已经有一辆车了,就是薇薇安和奥斯汀夫人现在乘坐的这辆。这是一辆新车,用的是时下在首都美林堡最时兴的热带木材,其打磨圆润的弧形扶手、粉刷成黄色的车身,无不显示着精工细作!

  只看这辆车本身,不算马匹之类,就要400镑...如果愿意买两年前的二手货,大约这个价钱的1\/3就能拿下一辆保养的不错,且翻新过的了。这也是很多中产阶级的选择,只不过马车到底是新出厂的,还是翻新过的二手货,总会在细节处体现出来。

  薇薇安是不太在意这个的,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豪华马车再豪华,体验感受上也比不上后世最普通的车啊——不要说空调这样的大杀器了,就说车子的速度、平稳、座位的舒适,那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了。

  不过奥斯汀先生和奥斯汀夫人都挺在意的,奥斯汀先生如今在外谈生意,很多时候就需要这种‘体面’。有了这份体面,好多不好办的事都会好办许多,实际上来说还省钱了呢!

  奥斯汀夫人则是估计搬到白玉兰广场后,也要开拓新的交际圈,她对体面的需求和奥斯汀先生也是一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