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陆少的暖婚新妻 第4548章 穆宁番外(309)

《陆少的暖婚新妻》第4548章 穆宁番外(309)

作者:唐玉 字数:2654 书籍:陆少的暖婚新妻

  黎青执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给朱前、丁喜,还有苟县令三个人写过书。

  他给朱前和丁喜写的是自传,这两人又是商人……这两本书,基本上就是他们自娱自乐看一看,以及放在家里,当成传家宝留给后世子孙看。

  他们两人的自传若拿去书店卖,抑或者让说书先生去说,都是不适合的,作为商人,他们真要那么高调,肯定会被读书人口诛笔伐,那对他们没有好处。

  但苟县令不一样。

  他给苟县令写的不是自传,而是苟县令破案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非常适合说书先生去说。

  现在苟县令刚帮崇城县的百姓解决掉一颗毒瘤,这种时候县城的说书先生歌颂他,本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朱前在听到黎青执提议后,眼睛一亮:“我马上就去安排。”

  “那就麻烦朱叔了。”黎青执道。

  “不麻烦不麻烦,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朱前笑道。他帮着找说书先生,让说书先生说苟县令的书之后,苟县令肯定会很高兴。

  苟县令高兴了,他的好处少不了。

  这样的事情,他巴不得天天干。

  崇城县是有专门的商会的,之前商会的会长是一个跟孙举人一样,掌握了崇城县本地一部分话语权,有诸多追随者的人。

  张赟权跟这人的关系就很不错。

  现在张赟权倒台,这人的势力受到了很大打击,一些原本跟着这人混的商人,因为担心被苟县令针对,都转而向他示好。

  朱前觉得自己说不定能将商会会长的位置拿到手。

  他得到了这样大的好处,黎青执能得到的好处也不会少,别的不说,接下来的县试,黎青执就必然可以轻松通过。

  只要苟县令帮着出点力,黎青执即便学问不好,考个秀才也是没问题的,更不要说黎青执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了!

  黎青执的前途不可限量。

  朱前道:“阿青,将来你功成名就,可一定要提携一下你朱叔。”

  “朱叔你这话说的……我将来怕是有不少地方需要仰仗你。”黎青执笑着开口。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黎青执就向朱前告辞,前往王姐的住处。

  路上,黎青执遇到了几个义官,他们带了人,正在清理前几天城中百姓乱倒的粪便,而沿途老百姓的精气神,看着远比前些日子要好,正神采飞扬地说着昨天张赟权被抓的事情。

  大齐的老百姓习惯了逆来顺受,这次他们做出反抗,反抗还成功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了不得的大事。

  那些去过县衙的人,更是神采飞扬地说着他们的经历:“我们足足有几千人,把县衙围了起来,苟县令看到我们,知道我们受了张赟权的欺负,眼眶都红了,说他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公道。”

  “苟县令长得真威武!”

  “那张赟权,是被孙举人绑了送来的,他连头也不敢抬!”

  “我往张赟权身上吐唾沫了!可惜我没拿烂菜叶和臭鸡蛋。”

  “苟县令真是个好官!”

  ……

  黎青执慢悠悠地来到王姐的住处,还听到王姐在可惜:“昨儿个我怎么就没有去县衙那边呢!早知道我就跟着去了!”

  不管是王姐还是徐夫人,昨天都没有去县衙那边,她们是女人,觉得跟一群男人挤在一起不太好,就一直在家待着没出门。

  金小叶道:“昨天那么多人,其实去了也不一定能看到热闹。”

  “还是能看到一些的吧?很多人都看到张赟权被绑着送过去了!”王姐道,“小叶,之前那个踹翻了我的马桶,打了小树的无赖,他今儿个上午也被抓了!”

  “那挺好的。”金小叶继续干活。

  王姐忍不住道:“小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还有心思干活?”

  金小叶无奈:“难道还能不干?我们接的大单子,月底前可是要完成的。”

  这次的事情,其实金小叶也很关注,甚至比王姐更关注。

  毕竟这是黎青执想的主意。

  因为她弟弟被打,黎青执就给苟县令出了这么个主意,让张赟权锒铛入狱……金小叶觉得自己的心“砰砰砰砰”跳得飞快,不自觉地就开始想黎青执。

  算了别想了,还是干活吧!

  深吸一口气,金小叶继续做自己手上的活儿。

  然而就在这时,黎青执的声音响起:“小叶。”

  “小叶,你相公又来找你了。”王姐朝着金小叶挤眉弄眼。

  她以前很同情金小叶,她丈夫只是常年在外做生意,就让她觉得很难熬,金小叶的丈夫失踪了,金小叶该多辛苦!

  可现在,她有点羡慕金小叶。

  虽然黎青执身体不太好,但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对金小叶很重视。

  “相公。”金小叶笑着叫了一声,搬了个竹椅子放在那两个糊鞋底的老太太身边:“相公你等一会儿,我很快就好。”

  “好。”黎青执道。

  王姐家凳子很少,以至于上回黎青执过来连个凳子都没有……金小叶干脆自掏腰包买了几把竹椅子,这样就不用担心黎青执来等她没椅子坐了。

  那两个糊鞋底的老太太已经跟黎青执很熟了,就问黎青执:“小黎,昨儿个你去县衙那边了吗?”

  “我去了。”黎青执道。

  昨天他一直待在酒楼一楼看县衙那边的情况,是亲眼看着孙举人把张赟权送去县衙的。

  孙举人和张赟权的胆子都挺小。

  不过他们的胆子是该小一点,要是他们胆子大……附近可是驻扎着军队的!

  “那你都瞧见啥了?快给我们说说!”两个老太太期待地看着黎青执。

  黎青执就把当时看到的一些事情说了,说得绘声绘色。

  在场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王姐道:“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讲得真好!”

  黎青执等了一段时间,金小叶就把活儿干完了,她收拾了东西,又把打算给金小树的货物带上,对黎青执道:“阿青,我们走吧。”

  两人一起离开王姐家,等他们走了,王姐对徐夫人道:“真羡慕小叶啊,我家那个死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徐夫人笑了笑没说话,王姐好歹还有个盼头,她丈夫都没了。

  这时,方锦娘把手上的活儿收了尾,对王姐道:“王姐,我也要回家去了。”

  “你路上小心点。”王姐道。

  “我会的。”方锦娘笑了笑。她看东西很模糊,好在并不是完全瞎了,在路上走着还是没有问题的。

  方锦娘穿过小巷,慢慢地往前走,走了大概一刻钟,就来到自家门口。

  她家的门开着,她刚靠近,就听到了自己母亲温柔的声音:“阿荐,你读书辛苦了,吃个糖水蛋吧。”

  方锦娘脚步一顿。

  方夫人这时候也看到了方锦娘,脸色当即冷了下来:“怎么现在才回来?不知道要早点回来,帮我做饭的吗?”

  方锦娘道:“娘,是你让我多做活的。”

  “我还让你把活儿拿回家来做呢,也没见你听!”方夫人道:“那个金小叶当初骂过我,你还去她那边做活,真是没良心!”

  “娘,是你让我去的。”方锦娘低声道。

  方夫人声音变大:“你真是翅膀硬了,我说一句都不成了!”

  在旁边吃糖水蛋的方子荐也道:“大姐,你怎么能跟母亲顶嘴呢?快给母亲道歉。”

  方锦娘只能道:“娘,对不起。”

  方夫人仿若未闻,只对方子荐道:“还是阿荐孝顺。”

  方子荐道:“娘,你辛苦了,这糖水蛋我们一人一个吧。”

  “不用,阿荐你吃就行。”

  母子两个一番母慈子孝,最后到底还是方子荐独享了两个糖水鸡蛋。

  “娘,吃饭了。”方锦娘的妹妹方绣娘做好了晚餐,低声道。

  方夫人连忙站起身,前去分饭。

  方家收入不算少,但因为是租房住,还要供方子荐读书,因而家中并不宽裕。

  晚上家里照旧喝粥,方锦娘面前的粥里就没几颗米粒,她和妹妹还只有小咸菜能吃。

  刚刚吃了糖水蛋的方子荐面前,却有一颗剥好的皮蛋。

  方锦娘让金小叶不要把钱给她娘,但这件事她并没有告诉她的母亲。

  那天回家后,她告诉她母亲,说金小叶不愿意她把活儿拿回家,但看她可怜,允许她在王姐家干活。

  她又说她眼睛不好,所以一天下来挣不了多少钱。

  至于工钱……金小叶那边的工钱,本来就是一个月一结的。

  她想着,她母亲若是对她好一些,等过段时间,她可以给她母亲一部分钱。

  可她母亲大概是觉得她挣不到多少钱,对她越来越差,连饭都不给吃饱。

  要不是中午能在王姐家吃饱,她兴许会被饿晕过去。

  多年来,方锦娘面对自己的母亲,总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她的母亲有事没事,总挑她的刺。

  她以前一直忍着,可现在……她想离开。

  金掌柜以前就一个人生活过,还养活了两个孩子……她是不是也可以?

  方锦娘和妹妹方绣娘住一个屋,但她回屋睡觉的时候,方绣娘还在外面做活。

  方绣娘的绣活比不上她,但也不差,再加上她眼睛好……最近这一年,方绣娘挣钱比她多。

  她这个妹妹已经十八了,但跟她一样没出嫁,看远处的东西,还已经越来越模糊。

  “阿荐,晚上看书伤眼睛,你别看了……绣娘,你拿着活儿去你李婶儿那里做,给家里省点灯油!”方夫人道。

  方绣娘带着绣活出去了。

  方锦娘以前也是这样的,晚上会带着绣活去别人家做,不点自家的油灯。

  离油灯近的地方会亮一些,但那油灯是别人家的,他们自然不会让她坐在离灯近的地方干活……

  她就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做多了绣活,眼睛才越来越糟的。

  大概半年前,她才清醒过来,借口看不清楚不再没日没夜地干活,然后在家就连饭都吃不饱了。

  肚子里很饿,方锦娘没忍住,拿出今天早上那个人往她篮子里扔的花生,慢慢吃起来。

  她不知道这些是谁送的,原本不想吃。

  但她没办法还回去,再加上最近回了家总是吃不饱饿,也就将之吃了。

  她已经在金小叶那里存了一些工钱,还不了吃食,将来就还钱吧。

  黎青执带着金小叶上了金小树的船之后,就拿出一包柿饼,给了金小叶一个:“小叶,今天朱家的点心是柿饼,我觉得挺好吃的,你也尝尝。”

  金小叶接过柿饼:“人家端上来的点心你怎么就带回来了?多不好意思。”

  “没事,朱叔已经习惯了。”黎青执笑道。他去苟县令那里的时候,下人端上来的点心,都是浅尝辄止,绝不可能打包。

  但朱家不一样,他都打包那么多次了,不差这一次。

  而且……这其实是朱前让人给他打包的,还多给了他一些。

  “姐夫,能给我一个吗?”金小树问。

  “可以,”黎青执给了金小树三个,“小树,一个给你,另外两个给爹娘尝尝。”

  “谢谢姐夫!”金小树细心地将柿饼包好。

  他很馋,但不准备吃。

  他那个柿饼,他打算明天送给方锦娘。

  他每次去送东西,方锦娘都呆呆地看着他,还想抓他衣服……真的太可爱了!

  他多送点东西,方锦娘说不定会喜欢上他。

  金小树可以看出来,方锦娘想跟他说话,今天早上,方锦娘甚至追了几步,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追了。

  但他不敢跟方锦娘说太多,怕方锦娘拒绝他。

  他只是个泥腿子,头一次跟方锦娘见面的时候还被人踹进了河里……

  每次想到这事儿,金小树就懊恼不已。

  黎青执看了金小树一眼,隐隐猜到了什么。

  以前他从朱家往回带东西,金小树不会主动要,他给了之后,金小树还会很快吃掉。

  但最近……金小树不仅跟他主动要,完了还不吃。

  金小树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这些吃食,他是不是拿去送人了?

  金小树在他眼里年纪还小,但在这个时代……十五六岁成亲的人比比皆是。

  黎青执记得原主在盂县时,有一回参加一个大户人家婚礼,那新郎才十三岁,在成亲那天还穿着喜服跟一群孩子跑跑跳跳地玩儿……

  金小树好歹已经满了十六岁,有喜欢的人太正常了。

  “姐,我今天卖掉了不少东西……”金小树一边划船,一边跟金小叶说自己这一天都干了什么。

  金小树这一天天挺忙的,晚上他还要回家睡觉,肯定没时间跟人家姑娘做什么,估计也就抽空说几句送个东西。

  黎青执放下心来,继续听金小树说话。

  他们很快就回到了村子里。

  张赟权被抓的事情,村里人今天才知道,于是黎青执他们刚下船,就有人来打听张赟权的事情。

  黎青执仔仔细细地跟他们说了。

  村里人闻言都很高兴:“张臭钱被抓了,以后我们买肥料,是不是会便宜?”

  “肯定会便宜!”

  “真好!”

  “苟县令是个好人!”

  ……

  村里人跟县城的人一样开心。

  虽然他们能省下的钱其实不多,但对村里人来说,哪怕只能节省一文钱也是好的,能买一大块豆腐吃呢!

  正说着话,又有一艘船来了,正是姚艄公的船。

  不过撑船的不是姚艄公,而是金小叶的堂哥金桑树。

  金大伯一共三个儿子,排中间的金桑树一直不怎么受重视,但这次,他脱颖而出,成了姚艄公的徒弟。

  在庙前村一直不怎么受重视的金桑树,突然就成了庙前村人人羡慕的存在。

  姚艄公的腰还没好,金桑树把船停好之后,就扶着姚艄公下船,办事特别细心。

  黎青执能看出来,姚艄公对这个徒弟很满意。

  回到家,黎青执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亲黎大毛和黎一毛,亲完,他将柿饼拿出来,给了他们一人一个,接着又给黎老根和赵小豆一人一个。

  还剩下两个柿饼,他打算明天早上给黎大毛黎一毛吃。

  “柿饼啊,我还没吃过呢!”黎老根拿着柿饼特别高兴。

  庙前村有柿子树,柿子他是吃过的,但没吃过柿饼。

  “柿饼挺好吃的,爹你喜欢的话,下次我给你买。”黎青执道。

  “哪用的着,不用给我买……柿饼这么好吃,谁不喜欢啊!”黎老根咬了一口柿饼,一边说不用买,一边期待地看着黎青执。

  这分明就是想要的,下次可以去买点,黎青执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吃饭的时候,黎老根一直在说今天村里发生的事情,比如说金大伯家,金柳树的媳妇儿跟金桑树的媳妇儿吵起来了什么的。

  农村生活,真的是多姿多彩。

  第一天,黎青执照旧去县城。

  因为他出主意扳倒了张赟权,现在苟县令很重视他,而他也打算跟苟县令搞好关系,既如此,他肯定要多去走动。

  黎青执照旧先去朱家,然后再跟朱前一起去县衙。

  他们到县衙的时候,苟县令已经神采奕奕地在处理公务了。

  他以前从未这么勤快过,但现在……他这不是掌握实权了吗?

  “老朱,小黎,你们来了!”苟县令看到他们,热情地招呼起来,说了说张赟权这件事引发的后续。

  张赟权的手下他抓了不少,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干过坏事,昨天一天已经有很多人来告官了,只是人太多,处理起来有些麻烦。

  黎青执道:“大人您真是体恤百姓!您觉得百姓告状麻烦的话,不如就请两个人,在衙门门口帮百姓写状纸,等几天后,再一一审讯那些人。”

  苟县令其实是觉得自己要处理那么多案子很麻烦,但在黎青执嘴里,变成了他担心老百姓告状麻烦。

  此外,黎青执这个主意也出得很好。

  苟县令道:“你详细说说。”

  黎青执就仔细说起来。

  这事儿其实说开了挺简单的,就是先用几天时间,将那些告状的百姓的情况登记一下,再给他们写个状纸,然后等过几天,再一个个审讯那些人。

  黎青执道:“大人,您到时候可以公开审讯那些人,允许百姓围观,如此一来,必然能让崇城县的百姓愈发爱戴大人!”

  苟县令拍了一下桌子:“好主意!”

  张赟权手底下那些地痞无赖平日里没少欺负崇城县的百姓,苟县令知道自己真要当众审讯了这些人,他在崇城县的威望,必然无人能比。

  虽然围观的人太多可能会引起一些骚乱,但只要好好安排,就不会出问题!

  三人这么想着,当即商量起来,不过他们商量了没多久,就有人来找苟县令了。

  以前挺闲的苟县令,现在忙了起来。

  中午,苟县令做东,请朱前和黎青执在附近的酒楼吃饭。

  朱前谢过苟县令,然后趁苟县令不注意,吩咐了自己的小厮去办事。

  黎青执离得近,听到他让小厮去安排说书先生去那家酒楼说书……今天这顿饭,苟县令应该会吃得很开心。

  苟县令确实吃得很开心,他今天出门后,一直被百姓用爱戴的目光看着,这也就算了,时不时还有老百姓突然冲出来,朝着他磕头,喊他“青天大老爷”。

  苟县令以前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一时间无比激动!

  他们走走停停,花了不少工夫才来到酒楼,然后就发现酒楼里,竟然有说书先生在说苟县令的故事!

  “那人被压到衙门,县令大人定睛一看,便看出许多问题……”说书先生说得抑扬顿挫,周围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还时不时叫好。

  说书先生说得更起劲了。

  苟县令看向身边的黎青执:“这……”

  黎青执道:“大人,城中百姓感念您的恩德,才会如此。”

  苟县令满脸堆笑:“我也没做什么……”

  “您怎么能这么说?您铲除了我们崇城县的大害!”

  在说书先生说故事的声音里,在黎青执的吹捧里,苟县令突然觉得,他不做个好官,会对不起城中百姓。

  这么想着,苟县令问黎青执:“小黎,这城中百姓,平日里可有遇到什么难事?”

  如果这些百姓有想要解决的事情,他可以帮忙解决。

  黎青执道:“大人您真是心忧百姓!我一定为您走访百姓,探查百姓疾苦。”

  黎青执还真有事情想让苟县令为百姓去做,不过现在张赟权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不着急。

  而且他提出问题的同时,最好能给出解决办法,而想要有好的解决办法,他需要先收集资料。

  “好!”苟县令很高兴。

  这黎青执说话办事着实妥帖!

  这样的人才,县试怎么着也该给个案首。

  好吧徇私不太好,但只要黎青执学问不错,他肯定会提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