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陆少的暖婚新妻 第2777章 叶东城最爱的女人

《陆少的暖婚新妻》第2777章 叶东城最爱的女人

作者:唐玉 字数:2602 书籍:陆少的暖婚新妻

  她以为她撞了只狗

  闷雷在天上滚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在下半夜喷涌而出,风潇雨晦。

  凌晨三点半,42号联排二层亮着一豆孤灯,在幽黑中茕茕孑立。

  殷天披头散发抱着黑皮书坐在马桶上。

  她也想跟这风雨一样一泻千里,然而金刚胃,铁石肠,她已经便秘了很多天。

  “娘个西皮。”

  墨迹了半个多小时,终究是劳而无功。

  卷宗纸页布满了整个洗手台,连洗衣机的盖顶上就零散铺张。

  殷天低头凝着厚书,背上爬起一阵寒凉之气。

  19年后,有人送来了大致准确的行凶工具构造图。

  不止如此,谜题浮花簇锦,在同一时间怒放异彩:证明诡异音调存在的男惯偷;一本从天而降的真相书;一件鲜少出现在国内的凶器……

  也不知是排泄过于用力,还是凉风绕满楼,殷天双臂升起一层又厚又密的鸡皮疙瘩。

  在阿广收集的人物资料里,殷天是重度失眠患者。

  米和一直好奇它的准确性,准备亲自监督,结果熬到两点就败下阵来,他失策了,不该碰朗姆,一喝就犯困。

  凌晨4点15,枕边的电话滋哇乱叫。

  米和挑开一只眼,是阿广。

  陈记卤煮店一别后,阿广去了非洲布隆迪寻找米和父亲的行踪。

  一个月前,他们查到了具有米卓标识的IP地址出现在布隆迪的第二大城市,基特加市。

  精准定位后,确定是“野人矛盾酒吧”。

  “有料到。卓叔在酒吧五层住了半个多月,等一个人从中心监狱出来,但没见到人,那人在去见卓叔的路上被枪杀了,脑骨碎裂。但他应该留了东西,卓叔去了趟马特小学的储物间,之后就消失了。那人资料查不全,被抹走很多,我问了一圈,应该是太招摇,两个小时之前有人开始跟踪我,我把现有信息发你。”

  米和打开邮箱扫着出狱记录和新闻报导,是个络腮胡的黑人男性,年纪很大,花白寸头。“不用再跟了,赶紧回来,万事小心。”

  他挂了电话,又拨出一个加密号码,“阿par,阿广在基特加,有尾巴。你定位他手机,保他回来。我现在给你转定金。”

  米和转了三万,他是Caspar的老客,有优惠。

  两人六年前相识在南非圣赫勒,很狗血的一幕,雇佣兵救了地主家受伤的傻儿子。

  米和腰腹上至今有条丑陋歪曲的疤痕,就是Caspar缝的。

  当时暴雨倾盆,米和被酒灌得迷迷糊糊,但锥心之痛不减,逼得他直挠车座。

  一行人躲着追踪杀戮,在高速行驶的小面的上,颠簸着取弹,颠簸着缝针。

  米和哼哼唧唧地哭,Caspar听得心烦,直接一个挥拳让傻儿子彻底昏迷。

  往事难堪又可怖,米和坐床上失神地盯着地板,轻轻撩开上衣,摸着那道凸起的长疤。

  他的父亲在痛失母亲后,异变成了幽暗里行走的鬼魅。

  他用米家几代人苦苦熬写的医学心理手册,来贩卖罪恶。

  庄郁就是他父亲的第一个客人。

  1997年,米卓在特殊的网络渠道张贴了售卖信息,庄郁破解谜题,联系上他父亲。

  两人一个住曼哈顿北部,一个住特洛伊,线上线下交流了七八次,最终在1999年初定下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等庄郁完成屠戮,三日后返程曼哈顿,她将后续费用全部打给米卓。

  专门驱车去了趟特洛伊,在电子产品专卖店前的热狗小摊上,交谈了三个小时,米卓录了音。

  庄郁在录音里说,她骑着那个男孩,男孩很倔,有那么一瞬间她仿佛看见了自己。

  “你说的对,”庄郁咬着热狗含糊道,“那个女孩喜欢他,很明显,敏感的人都能感悟到,我们的功课没白做。”

  男孩是桑国巍,女孩是殷天。

  米卓自1996年与米和离散后,一直踪迹难觅。

  米和在2015年耶鲁社|团的庆生典礼上,收到了一份黑名单,上面附有密密麻麻的流动资金和加密信息,他直觉这份名单与失踪的父亲有直接关联,便运用各种途径,找到了父亲在特洛伊的办公住址。

  那房子已荒废多年。

  他寻觅到大量的录音和手写报告,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整理清晰。

  他在那里,从凶者的角度看到了完整的淮江市虹场路富华联排41号院特大灭门案的全部始末。

  他心如骇浪,震悚不已。

  那段时间,只要一闭眼睛,就能看到41号联排的整体结构,二层南侧桑国巍卧室,北侧桑淼淼卧室,西北侧桑珏和叶绒卧室。一层东北角厨房,西侧客房,东南侧书房,中间客厅……

  米和抓着录音笔,两次徘徊在特洛伊警局门口,最终都无力告发。

  漫漫的寻父之途中,他有太多无力时刻,他做不了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只是从那时起,他开始默默关注起那个姑娘。

  “咣——!”

  米和正跪地板上擦窗户潲进来的雨,一听42号高昂的关门声,忙探头望去。

  殷天套着一次性雨衣,叼着面包,顶着飘风急雨往停车场跑。

  富华的住户都狂热着庭院文化。

  种花种菜,对面积的一厘一毫都耿耿于怀。

  他们不接受车位占了院子,索性集|资辟出一片停车场地。

  老殷的破车和殷天的per都停那儿。

  她一夜没睡,嫌客服讲不明白,便一大早火急火燎去了快递公司,警员证一亮,堵住了刚来打卡,昨日下午给她家送货的快递员。

  询问一番,没什么破绽,调了信息查询,快递员确实是在淮阳中转站接的货。

  “警官您看,”经理指着电脑屏幕,“出来了,这包裹从桐安县蜀发镇坡子道4栋802室发出的,跟咱这没关系。”

  殷天一挑眉,咂摸着“蜀发镇,蜀发镇……”她对这地儿有印象。

  “啊!”短促一惊呼,她想起来了。

  小宇!胡志鑫同寝室友,低她一届的师弟。

  毕业后回家乡任职,就在蜀发镇派出所,记忆深刻是这小子从第一天入学就嚷嚷着要造福邻里,众人一笑置之,不想四年后,他真的归途乡镇,从一名小小的派出所职员做起。

  殷天问了大学同寝的姑娘,要到了手机号,听说他脚踏实地很多年,能力强,态度好,现在已任职派出所副所长。

  殷天一路驾车去菜市场,到了猪肉铺才打通小宇电话。

  对方很惊喜,又连连道歉说他现在有俩手机,这个号码是群众热线,常常一天都占线。

  他听了快递的事儿,说下午给她答复。

  声音依旧是淳朴且欢快。

  或许是吸引力法则,胡志鑫寝室四人,都不虚浮,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发出来的光弥久而醇厚。

  中午11点半,殷天右肩扛着半扇猪走进淮阳分局,远看就是一裹着猪皮的庞然大物。

  管后勤老曹吓一跳,寻思今日食材不是在早上5点就签到了吗?

  殷天笑着招呼一声,摇头晃脑进了大楼。

  嘴里的口香糖吱吱咯咯地嚼着,对众人的注目熟视无睹,拐弯上楼梯,进了三层法医室。

  孙苏祺见到她的刹那,嘴里排骨咣当掉地,眼瞪得溜圆,嘴巴闭不拢。

  殷天扛着猪,斜挎包里塞着满满两捆长针,左手拎着份毛血旺套餐,风尘仆仆。

  “来来来,师姐,来活了,进来吃。”

  她把猪肉摔在解刨台上,热切地拉着孙苏祺开始研究“扎针”。

  毛血旺的热辣浓香和猪腥气丝丝交融,成了枚毒气弹。

  孙苏祺有过敏性鼻炎,闻不太出来。殷天则是揉了两团纸屑,往鼻孔里塞。

  她扒了两口毛肚和大肠,将两捆长针解开。

  “这是咱织毛衣的针,这是模拟出来的国外19世纪的帽针。1903年,纽约有一姑娘在马车上遇到骚扰,她是一优雅人,不想坏礼节,就悄摸从宽檐帽里抽出这种30多厘米的帽针,扎进对方胳膊,直接干废。”

  “这么锋利!”孙苏祺摸着针头感叹。

  殷天将百年前帽子设计的稿图摊开,“这种帽针是将装饰性宽檐帽和头发固定在一起的工具。”

  “你还在查41号?”

  “坚硬锋利,长度适宜,易隐藏,一击即中。”

  孙苏祺蹙眉思索,吞下排骨,拾起一根,突然瞋目举臂,狠狠向着猪肉猛扎下去。

  殷天依葫芦画瓢,拿着毛线针戳进另一侧。

  扫描了横截面,图像渐渐成型。

  殷天抖出当年的法医报告,“你自己看,相似度多高。”

  孙苏祺扫视着数据,有些震颤,亦有些难以置信。

  “你这么想到了?41号的伤痕一直是我们上课的案例,百余种针都试过了,你怎么找到的?”

  “人得多学习,多看书。”

  孙苏祺白她一眼,又以不同的力道试了几次,“你看,一旦用力过猛,就会全部刺入并压缩组织者,创腔的深度会大于针的长度。多余的长度与报告是大致吻合的。

  殷天凶恶一扎,拧了拧,而后偏离方向拉出来。

  她盯着截面数据图,“如果刺入和拔|出不在一条轴线上,刃口的切割会加长创口并出现多角。你看这,在看那儿,多角形态也是吻合的。”

  她激动得全身都在抖,撑着解刨台看孙苏祺不停地手起针落。

  孙苏祺身子柴瘦,此刻却迸发着狂热力量,有着对人身肌理构造的亢奋豪情。

  她每扎一次,门外小窗口里的眼睛就骇跳一下。

  郭锡枰心惊肉跳地看着两个如花姑娘对着半扇猪肉指点江山。容嬷嬷一般,不,比容嬷嬷还凶险,她们热血沸腾又云淡风轻,恨不得吃一口,扎一针,处之泰然。

  殷天嗦了两口毛血旺的油麻汤,辣得直哈气,“可乐,可乐,我要可乐!”

  “冰柜里有桃汁。”

  殷天冲出去,郭锡枰避无可避,无头蚂蚱似的原地找躲藏,最后只能硬拉着脸,装腔作势。

  “呦,郭队来了!别在外头听啊,进来看。隔着门瞧不清楚。”

  孙苏祺一听是郭锡枰,当即恢复成软绵白兔。

  小口抿着饭,秀秀气气,眼巴巴看了眼郭锡枰,粲然一笑,以一种独有的温婉姿态将自己和这半扇猪划清界线。

  殷天嗤之以鼻。

  找到办公室的立式冰柜,拿出桃汁汽水。旁边就是浸着福尔马林的半个手掌,殷天咕噜噜灌,对着手掌打了个响亮的气嗝。

  她毛血旺还没吃完就接到小宇电话。

  他亲自走了趟坡子道4栋802。

  那是年代久远的筒子楼,楼道幽黑,墙皮脱落,有人走过就簌簌落尘。802是间毛坯,杂货堆放得无法下脚,尚无居住痕迹,水管锈迹斑斑,龙头一拧,出来的都是黄浆水。

  殷天一听就明白了,这快递是刻意针对她的精准投放。

  她在解刨室呆了一下午,扎得两臂酸楚。

  回到工位,又被顾大姐说了一通。

  敷衍塞责!浑水摸鱼!玩忽职守!

  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油盐不进,气得顾大姐收拾东西时东敲西锤,噼里啪啦满屋乱响。

  临下班开始暴雨横行。

  黑云卷着长风,飞沙走石。

  殷天开车开得心不在焉,事儿叠事儿,在她面前高高垒起。

  她几乎可以肯定,41号灭门案的凶器就是帽针,它完美契合了桑家尸检报告中的所有描述。

  2018年,1999年。

  19年了,19年她才摸到凶器的可能性。

  如若不是昨日,她几乎已经忘了桑国巍的字迹。

  月12日放学,她帮他打包荠菜馄饨。

  回家的路上,饭盒落地,分崩离析,圣斗士贴纸上,“桑国巍”这三字在水坑里沉浮。

  殷天复盘过上百次上千次,饭盒掉在水里的时间就应该是桑国巍在卧室被行凶的时间。

  老天用了一种潜匿的形而上的力量,做了隐喻勾联。

  “九记馄饨”还开着。

  李九书的长子去了新加坡,二儿子接替母亲,成了店铺掌柜。

  原先的30多平米扩建成了两层小楼,依旧装修得新潮靓丽。

  馄饨也从1999年的2块5一碗涨到11块5。

  店铺出了许多新款,不再局限于馄饨,可能因为大哥旅居新加坡的原因,店里时常推出南洋口味。

  殷天已经拐进了虹场路,可她突然想吃荠菜馄饨了。

  米和搭同事的顺风车,在慧园中路下。

  饿得前胸紧贴脊梁骨,一路都没什么饭店,终于在虹场路交界看到了闪亮的招牌——九记馄饨,当即风驰电掣地往那跑。

  殷天一个潇洒的急转弯,小Mini像个疯狂打转的牛油果。

  “哐——!”

  雨雾混沌中,有重物撞上了挡风玻璃,又被铲了出去,咕噜噜往地上砸,滚了好几圈才停下。

  殷天吓一激灵,抻脖子扒着方向盘看。

  那“黑东西”匍匐在水坑里。

  黑伞支离破碎地在狂风中左晃晃右荡荡,最终似断线风筝,飘渺而去。

  坑里露出泡水的半张脸,从发缝间弯弯曲曲爬下一道血痕。

  那半张脸眼熟,殷天琢磨半天,昨夜见过!不是她邻居是谁!

  “米——”

  殷天又忘了他的名,“艹!”

  作者有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