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陆少的暖婚新妻 第1215章 她要陆薄言上钩(2)

《陆少的暖婚新妻》第1215章 她要陆薄言上钩(2)

作者:唐玉 字数:2605 书籍:陆少的暖婚新妻

  七八年的春节,程蔓和陆平洲是在云省过的。

  才两年不见,陆父和李春华身上没有太大变化,倒是陆平洋长高了不少,以前比程蔓矮小半个头,现在看着跟她差不多了。

  陆平洋很为此得意,见到程蔓就在她和自己头顶来回比划:“明年我就比你高了。”

  程蔓气的哟,拍了下他比划的手说:“你比我高有什么用?有本事跟你哥比一比身高。”

  陆平洋闻言站到大哥身边比划了一下,兄弟俩身高差了近二十厘米,但他并不羞惭,理所当然道:“我现在才十岁,还有二十年能长呢!”

  陆平洲脸黑了,伸手敲了下陆平洋脑袋说:“你又是攻击你嫂子身高,又是攻击我的年龄,我看你是要上天。"

  有男人撑腰,程蔓立刻挺直胸膛附和:“没错,我看你真是越来越膨胀了,你大哥三十怎么了,三十他也是一枝花!你现在笑话他,小心等你到这个年纪,既没有他高,看起来也比他更老。"

  陆平洋却没有注意程蔓后半句话,边嘀咕:"花?"边抬起头看陆平洲,捂着嘴巴偷笑出声。

  陆平洲:

  除了陆平洋长大两岁,嘴皮子比前两年更利索,总喜欢找程蔓斗嘴外,这一年春节跟上次来过得差不多。

  虽然国家已经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但实行起来没那么快,尤其陆父所在部队驻扎的地方只是个小县城,反应速度更慢。

  哪怕是县城,也没什么人摆摊做小生意,集市倒是热闹,但卖的东西有限,不是农产品就是些手工艺品,对程蔓这种外地人而言很有吸引力,但对在这里长大的陆平洲来说就不算新鲜了。

  当然陆平洲觉不觉得新鲜不重要,反正他只是个帮忙掌东西的。

  前年逛集市,程蔓就买了不少工艺品,回去后送亲戚送朋友,大家都挺喜欢。虽然今年送这些有点重复,但同样的工艺品,她可以买不同图案的嘛。

  而且今年她上学,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所以买这些小东西作为礼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地的小吃对程蔓来说也很有吸引力,虽然前两年吃过几次,但好吃的食物吃几次哪够,这两年里她可没少想。

  除了逛集市,过年期间程蔓和陆平洲没少进山。

  >大运动结束后,这方面的管控正在一步步放松,今年进山没有那么多限制,他们就稍稍放飞了点。

  于是过完春节收拾行李时,光程蔓和陆平洲采回来的山货就有一大筐,再加上李春华给他们准备的干菌子,行李多得两人差点掌不下。

  回程的路上,程蔓跟陆平洲开玩笑说:“来的时候觉得我们是回家过年,走的时候我们像进货回来。"

  陆平洲顺着程蔓的形容一琢磨,觉得这形容实在贴切,进车厢时谁看到他们带的竹筐,谁不以为他们是进货回来?

  虽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十二月份确定的,但今年过年早,程蔓和陆平洲回云省时临江并没有太大变化。

  等到了驻地,感受更不明显,所以程蔓以为大家是怕政策反复,到夏天才会有人陆续出来摆摊做生意。

  但等过完年回到临江,拿着行李走出火车站,程蔓才知道自己想错了。有行动力的人,从来都不少见。

  年前来坐火车时,火车站前的这片广场人是很多,但都是急着归乡的人,放眼望去只能看到一家国营饭店和一家门脸很小的供销社,店小旅客多,饿了想买点吃的,得排老长的队。

  可他们出站时,外面多了很多摊贩,烤红薯、炸油条、烙油饼,每个摊子面前都围着一圈人,看着十分热闹。

  出站的旅客中大吃一惊的人不少,程蔓听到前面跟亲戚汇合的中年人问:“这些人胆子咋这么大?薅社会主义羊毛都薅到火车站来了?他们就不怕因为投机倒把被拉去吃花生米?"

  来接他的人闻言问道:“你是没看新闻吧?现在政策变了,国家鼓励个体户,他们这样不算薅社会主义羊毛。"

  除了摆摊卖吃食的,还有人把自行车改造成三轮车,停在火车站门口载客。

  别说,他们生意还挺不错,程蔓和陆平洲刚走出去,就看到七八辆三轮车各自载着客人离开,旁边好几个大包小包的人都没能挤上去。

  两人挤上公交车,路上也时不时能看到摆摊做小生意的,车上乘客的话题也基本围绕这个展开,只是意见并不相同。

  有人觉得做小生意挺好,总是个营生,收入不一定比上班低,但更多人觉得个体户不够稳定,不如正式工作好。

  还有看不起个体户的,觉得不够体面,而且国家现在鼓励

  个人做生意,万一哪天反复,这些现在挣了钱的保不齐要被扣帽子。

  这话一出,车上的人基本都沉默了。

  虽然大运动已经结束两年,但那些年发生的事,在这代人心里烙下了很深的印记。所以哪怕政策一天比一天明朗,大家仍不免担心政策倒退。

  程蔓坐在后排,将大家的情绪收入眼底,她知道他们在担心,也知道他们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未来几年确实是阵痛期,发生过“倒春寒”,但改革开放终究会成为大趋势,无法阻挡。而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他们,在这时候做出的选择,于他们未来的人生而言至关重要。程蔓还没到选择的时候,但她身边已经有人做出了选择。

  程蔓知道最先做出选择的是段辉,刚过完年,他就做了一件惊呆众人的事——他卖掉了机械厂的工作,准备南下。

  段辉此举,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家属院所有人提起他的名字,都要加上一句感慨:“这小子疯了!"

  王秋梅也觉得段辉疯了,在程蔓和陆平洲上门时说:“你们说他怎么想的?国营厂的正式工作,别人盼都盼不来,他倒好,一声不吭就给卖了,说要南下。"

  虽然在同一个大院里住着,但程蔓跟段辉不太熟,毕竟年龄上差着好几岁,没一起玩过。可要说他们完全没交集,也不至于,她小时候还分过糖果给他吃,而且段辉跟她大哥二哥关系还行。

  不过在段辉性情大变,跟红袖章混到一起后,王秋梅就不许程进兄弟俩跟他来往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程蔓在路上碰到段辉,都不一定会跟他打招呼。

  她不太喜欢这人的行事风格。

  段辉是命苦,他妈对他也的确不好,但这不是他后来为虎作低的理由。

  大运动进行到后期,很多人都有些魔怔,那些红袖章因为别人随口一句话,就能给扣上帽子,害得人家破人亡。

  段辉身处其中,手上不可能干净。

  这也是那些年里,很多人怕他的理由。

  他是运气好,在红袖章队伍里混了多年还只是个小喽啰,所以大运动结束后,他没有像那些中心人物一样被清算,所以才能保住机械厂的工作。

  对这样的一个人,程蔓是不怎么关心的。但他做的事确实让人震惊,而且他还南下了。程蔓好奇问:"他南下去了哪里?&

  #34;

  “说是什么什么县?”王秋梅扭头问程树伟, "是什么县来着?"

  “宝安县。”程树伟说着野人不追摇头, “你们说这个小段怎么想的?他去的要是羊城,我还能理解,毕竟是大城市,说不定有发展机会,一个县……这还不如留在咱临江。"

  程树伟话音刚落,王秋梅就哎呦了声说:“你得了吧!羊城再大,他过去也只是个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连户口都没有,能找到什么正经工作?这个宝安县更是……你们知道现在大院里怎么说的不?"

  程亮好奇问:"怎么说?"

  虽然是在自家客厅,但王秋梅还是刻意压低了声音:“大家都说他不是疯了,就是得罪了什么人,怕被人报复才跑的。"

  "不能吧?”程树伟皱眉道, "大运动都结束两年了,当初下放的人基本都回来了,要报复别人早报复了。"

  “君子报仇还十年不晚,当初被他害的那些人,晚半年报复怎么了?”王秋梅很不赞同丈夫的想

  法,说道, "你们说说,如果不是怕被报复,他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去那什么安宝县。"

  程树伟说:“是宝安县。”

  王秋梅说道:"甭管是宝安县还是安宝县,反正那就是个县,咱们临江再怎么说也比它强。"程蔓心想临江现在是比宝安县强,但十年后就不一定了。

  而且她记得,宝安县很快就要升级成市了,划成经济特区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段辉现在跑去宝安,说不定真能混出头。

  但话说回来,这是不是太巧了点?

  刚改革开放,宝安县要发展起来,段辉就卖工作不远千里跑过去,这要是本男频,妥妥的大男主发家致富的剧情啊!

  "在想什么?"

  突然响起的声音让程蔓回过神,她哦了声说:“没什么,我就是在想段辉为什么要卖工作南下。"

  陆平洲眉眼低沉:“你很关心他?”

  程蔓被问得一愣,不自觉重复:“我关心他?”然后失笑, “你怎么会这么觉得?我只是只是有点奇怪。"

  />她知道未来发展趋势,才不觉得段辉卖掉工作去宝安是疯了,可段辉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为怕被报复,准备南下避险?

  如果是这个原因,他不是应该悄悄行动吗?现在人还没走,事情就宣扬得人尽皆知,不等于是在告诉那些对他心存怨恨的人,你们赶紧报复我吧,再不来我就要跑路啦!

  可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为什么会去宝安?难道他也知道未来,知道宝安即将被划为经济特区?但她知道未来发展是因为穿越,燕敏芝知道未来发展是因为重生,段辉是为什么?

  重生?穿越?

  见程蔓又出了神,陆平洲沉声道:"不许在想他。"

  程蔓回过神,茫然地“啊”了声,就听陆平洲说:“奇怪也不行。”

  程蔓这才明白过来,不由失笑,凑到陆平洲耳边问:“你该不会是吃醋了吧?”“嗯。”陆平洲承认得很痛快。

  程蔓睁大眼睛,表情诧异:“你吃哪门子飞醋?我跟他又不熟。”

  这当然不是飞醋,但陆平洲也知道程蔓说的都是真的,他也不想告诉她有个男人对她虎视眈眈,只好说道:“我不喜欢这个人。”

  程蔓:"……"行吧,这也算个理由。

  说来也巧,程蔓刚跟陆平洲说和段辉不熟,两人刚出职工院的门就被段辉给拦住了。

  而且很奇怪的是,自从性情大变后,段辉这人一直很追赶潮流,绿军装流行的时候,他每天都是一身国防绿,机械厂发的工装都不怎么穿。

  去年又穿上了喇叭裤,脚上一双厚底鞋,头发留长抹着发蜡,大爷大妈们很看不惯,小年轻却都羡慕的不行。

  如今卖了工作,他倒是穿上了机械厂发的工装,脚上一双款式普通的黑色皮鞋,连过去引以为傲的飞机头都给剃了,发茬短得能看到头皮。

  这样的段辉看起来虽然没那么潮,但确实顺眼不少。

  只是程蔓很疑惑,不明白段辉拦着他们是要干什么,双脚撑地稳住自行车的陆平洲问出了她心里的疑惑:"有事?"

  段辉却没理会陆平洲,直直看着程蔓说:“我有点事想跟你说。”

  />

  "对,是你。"

  虽然程蔓不觉得自己跟段辉有什么事好说的,但他都拦住他们的车了,便开口道:“行,那你说吧。

  段辉却没立刻开口,看了眼身上冷峻的陆平洲说:“我想跟你单独说。”

  "这……"程蔓犹豫了,抬头看向陆平洲。

  段辉视线顺着程蔓的目光再次落到陆平洲脸上,攥紧双手说:“陆同志,我跟程蔓从小一起长大,现在要走了,想跟她说说话你不会介意吧?"

  程蔓惊了,不等陆平洲说话就脱口而出道:“你不要乱说!我们两家是住在同一个大院里,我跟你也很早就认识,但这跟一起长大是两个概念,我们以前根本就不熟!"

  段辉瞳孔微缩,不敢置信地看着程蔓:“蔓蔓!”

  程蔓大声制止:"别!你千万别这

  么叫我!

  她真是服了,要不是确定没得罪过段辉,她真要怀疑他是故意来害的,一起长大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陆平洲刚吃完段辉的飞醋,她可不想闹得家宅不宁。

  程蔓说道:段辉,我们以前是认识,但咱们大院里的孩子我都认识,我跟你真没有那么熟。所以,我认为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事是需要避着我丈夫说的,如果你想单独跟我聊,我很抱歉。另外,祝你南下一路顺风。

  说完,程蔓不看段辉,仰头对陆平洲道:“我们走吧。”

  程蔓“叭叭”说话时,两个男人的反应截然不同,段辉是从震惊到痛苦,陆平洲的表情则由阴转晴,甚至勾起了唇角:段同志,你还有话要说吗?

  段辉攥着拳头没有吭声,陆平洲拖长声音道:“既然没有,那我们就回去了。”

  陆平洲将左脚放到自行车脚踏上,刚踩了一下又停下,像是刚想起来,转头说道:对了,我跟我妻子一样,祝你一路顺风。

  说完陆平洲不再磨蹭,踩着自行车飞速离开。

  出机械厂职工院范围后,两人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路去了芳草路国营饭店,程蔓给罗婶他们带了礼物。

  不过到饭店后,除了前厅两个服务员,程蔓只看到了罗婶、关建国

  和王主任三个熟人,燕敏芝不在,后厨多了个十来岁的男生。

  那男生程蔓没见过,但眉眼有点眼熟,正疑惑着她就听到罗婶说:“别看了,那是小燕的弟弟。程蔓恍然大悟:“敏芝没干了?”

  问完程蔓又觉得不太对,她记得燕敏芝弟弟今年还在读高二,原著中因为燕敏芝父亲和继母指着儿子考大学,所以让她在国营饭店多干了半年,到九月份确定儿子没考上,才让她把工作让出来。

  可现在才二月份,燕敏芝弟弟还没高考吧。

  程蔓疑惑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罗婶撇撇嘴,指着外面说:“你去外面等我会,咱们待会聊。”

  程蔓应下,转身离开后厨,前厅陆平洲正在跟王主任聊天,看到她出来惊讶问:“你跟罗婶聊完了?

  程蔓摇头说:“还没,罗婶在忙。”

  “正好,小程你过来坐会。”王主任招呼道,等程蔓坐下便问, 再开学你就上大二了吧?对。

  王主任说道:“还是你有本事啊,高考恢复两年,到现在咱们这一片还是你考得最好。”

  程蔓说道:“我是复习得比较久。”

  这话外人可能不信,但王主任不会不信,因为七七年复习时,程亮时常趁着饭店客人少的时候看书。

  那时候燕敏芝还跟程亮聊过恢复高考的事,但饭店里其他人听了都不怎么相信,觉得高考都停十年了,怎么可能轻易恢复。

  现在想想,王主任忍不住感慨说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有远见,不过复习再久,没能耐也考不上你们大学。

  程蔓复习时间是不短,可去年的考上也复习了近一年,特别是那些应届高中毕业生,都踏踏实实地学了两年,

  可去年整个机械厂附属高中,考上大学的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考得比程蔓好的更是一个都没

  有。

  但最让王主任在意的还是程亮的成绩,他是知道程亮的,打小成绩就不怎么样,刚复习那会做初一的题目都抓耳挠腮,常常要问杨玲。

  可高考前模拟时,同一套试卷,他的分数能比杨玲高十几分。高考成绩出来后果然,杨玲上的只是个中专,程亮考上的却

  是大专。

  王主任大儿子今年也要高考,但那成绩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他每次看到试卷都忍不住替儿子发愁。

  虽然上山下乡取消了,他不用再烦恼家里好几个孩子,让谁下乡的问题。他还是国营饭店的主任,大能耐没有,给儿子安排个工作不难,可谁不想让孩子有更好的前途呢?

  高中学历现在看着是不低,机械厂招工会干事也就这要求,可随着高考恢复,以后上大学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够用的学历,十几年后未必会够用。

  他对儿子没有太高的指望,高中毕业后只要能有个学上就行,所以想找程蔓打听打听诀窍。

  程蔓犹豫了下说:“高考这种事……主要还得看个人努力,我哥基础是不怎么好,但他复习时挺用功的。

  那一年里程亮的努力,王主任也看在了眼里,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儿子没那么努力,但仍不愿意死心,旁敲侧击问:你有没有什么笔记?对提高成绩有帮助的。

  您要说笔记,那肯定有,但那都是两年前的了,您儿子在读大学,您应该了解过,去年高考难度就提高了不少,今年估计还要提,以前的笔记,对您孩子估计没什么用。”程蔓想了想说, 如果您实在操心孩子成绩,我给您出个主意,给他找个家教。

  家教?那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给他单独请个老师,开小灶。”程蔓解释完说道, “但这样费用肯定不低,有没有效果也不好说。

  王主任犹豫着问:“请个你说的那什么家教得多少钱?”

  一个月七八上十块应该要吧,看您请哪个学校的,肯定越好的学校越贵。请你们学校的呢?

  程蔓笑:这我真答不出来,钱多钱少还要您自己跟人谈。

  王主任思索起来,他大小是个主任,工资不算低,而且他管着国营饭店,想弄外快不难,事关儿子前途,他还是愿意花钱的,问道:“你愿不愿意当这个家庭教师?”

  “我?”程蔓连忙摆手, 我哪有这个时间。王主任疑惑问:“你们上大学这么忙?”

  “忙肯定忙,但我没时间不是因为

  学业,”程蔓指了指陆平洲说, “我还有家庭呢。”陆平洲点头,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

  王主任反应过来,摇头道:“看我,一着急想事情就没那么全面,你没时间,那你有没有同学?能不能帮忙介绍一下?

  他觉得既然要请老师,那肯定要请最好的,当然前提是别太贵。

  “行是行,但我不保证找的人一定能把您孩子的成绩拉起来,”程蔓愿意帮忙介绍,但丑话得说在前面, 您到时候可以跟人谈一谈,约定按课时给钱,效果不明显就及时中断,但别因为这个生气,或者反悔不给钱,人是我介绍来的,要是闹出这种事,我在学校肯定不好做人,您说是不是?

  这话说得有些直接,但王主任并不是那种小气的人,说道:“你放心,就算真不合适,我肯定也会客客气气地把人送走,不会跟人结怨。

  怎么说都是临江大学的学生,以后前途不会差,能搞好关系,他肯定不会跟人闹起来。

  如果王主任张口就说她介绍的人肯定靠谱,不会不合适,程蔓可能还不敢帮忙介绍,他这么说她反而放心些,说道:“您说一下心里的预算,开学后我找人问一下。”

  王主任想了会,摇头道:我现在说不上来,你觉得要是请家教,这课该怎么上?

  程蔓问:“您家住在哪?”

  王主任说了个地址,程蔓沉思片刻说:“您家离我们学校,说实话挺远的,如果晚上上课,我同学肯定回不来,所以最好休息日上课。

  嗯,对。

  周日课程安排太满,您孩子可能也消化不了,上午下午各两节课,我觉得差不多了。

  行。

  一周四节课,一个月就是十六节课,您自己在心里算算每节课最高能给到多少钱。

  王主任想他们饭店服务员的工资是二十六,算下来一天就是一块钱,一天四节课,每节课就是两毛五。

  考虑到程莫找的是大学生,王主任想了想说:“一节课三毛钱左右吧,最好不要超过五毛。”

  一节课几毛钱,跟后世大学生兼职的课时费肯定没法比,但考虑到这时候普通工人

  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十左右,三毛钱够吃两顿饭,也不算少了。

  而且这时候正值知青回城的高峰期,多的是人找不到工作,他们这些在校生更找不到兼职的机会。

  至于家教市场别说成型,连萌芽都没有,所以程蔓觉得,一节课三到五毛钱,想请个大学生不难,便痛快说道:“开学后我帮您问一问吧。”

  那就麻烦你了。

  程蔓笑:“您客气了。”

  他们刚聊完,罗婶就忙完手头的事出来了,看到王主任也在,招呼程蔓去外面聊。一出饭店大门,罗婶就爆出了个重磅消息:小燕跟她家里闹翻了。程蔓眉头一皱问:“闹翻?怎么回事?”

  “还不是她那个后妈,黑了心肝的货!罗婶骂道, 当初说好了,小燕顶班回城,三年后她弟弟长大就把班接过去,还约定小燕三年里不能结婚。

  这是国营饭店众人都知道的事,程蔓点头:然后呢?

  前年不是恢复高考了吗?小燕那个后妈想让儿子参加高考,就改了主意,说等他明年,哦不是今年夏天,没考上再说顶班的事。

  这事程蔓也知道,原著里也是这么办的,她脸上不见意外,问道:“那现在是怎么回事?”

  “小燕跟小谢不是处上对象了吗?过年他们俩约会,回去的时候被她那个继妹看到了,她家里就闹起来了。

  然后敏芝就跟家里闹翻了?

  没,是她那个后妈,知道她跟小谢处了快一年对象,怕她今年跟小谢领证,结婚后不还工作,非要她跟小谢分开。小燕不愿意,说可以现在还工作,可她那个后妈又指着儿子考大学,不想让儿子放弃学业接班,两边吵着吵着就闹翻了。闹翻以后,小燕辞了国营饭店的工作,她那个后妈怕保不住工作,就让儿子来接班了。

  罗婶越说越生气:“要我说小燕就是太实诚,儿女接班是天经地义的事,她当初就应该脸皮厚点,不答应那什么三年之约。就算答应了,占了工作也不应该撒手,反正她那个爹跟后妈也没把她放在心上,她干嘛还要顾忌他们把工作还回去?”

  程蔓倒是知道原因。

  燕敏

  芝会答应三年之约,一是不答应就回不了城,逃脱不了前世丈夫的魔爪;

  二是下乡时燕父虽然没有帮她说话,但小时候对她并不差,也供她上完了高中,下乡后燕父也没有完全对她不闻不问,让她后妈寄过几次东西。只是后来她被逼嫁人,在乡下扎根,两边就断了联系。等燕敏芝好不容易逃出来,回城后燕父已经因为并发症去世。

  父母子女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如果燕父从未对燕敏芝好过,她可能只会口头答应三年之约。又或者如果前世燕敏芝回城,燕父还活着,却把她当成穷亲戚,不让她上门,这辈子她也能赢下心肠。

  可没有如果,所以重生后,燕敏芝对燕父的感情一直很难割舍,这也是她答应了三年不能结婚这样的无理要求,并遵守至今的主要原因。

  但感情是需要维系的,再深的感情也经不住消磨。

  这三年里,燕敏芝后妈每一次作妖,她爸每一次默认,她心里对她爸的感情就被消磨一分,直到最后变成零。

  原著中燕敏芝和燕家虽然没有闹翻,但在她把工作让给弟弟后,就直接搬了出去,此后再未主动联系过燕家人。

  在她成功后,她也没有帮衬过燕家人。

  只是这些事燕敏芝从未跟人说过,所以程蔓不方便分析给罗婶听,便问起自己关心的问题:“她现在环住在家里吗?

  搬出来了。”罗婶说了个地址,担忧道, “她现在辞了工作,要吃要喝还要出房租,不知道要靠什么生活。

  程蔓记下地址,安慰道:您别担心了,敏芝不是没有成算的人,以后日子不会差的。

  程蔓并不觉得燕敏芝是冲动之下跟家里闹翻的,更大的可能是她对燕父的感情已经消磨殆尽,恰逢改革开放的政策确定,她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正如当初王主任感慨的那样,芳草路国营饭店这座庙,太小了,她需要更大的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