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后周有我,赵匡胤休想黄袍加身! 第24章 谋定后动

  昭武三年初,南唐国主李煜赴汴京觐见大周天子,柴宗训终于得以见到这位,曾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泰斗级人物。

  “南唐国主李煜拜见大周天子,愿大周民安物阜,陛下福寿康宁。”

  李煜其人淡眉星目,文质彬彬,续着短髯胡须,确是一副文人的模样。

  “国主请起,若不论君臣之礼,朕乃后学晚辈,国主不必拘礼。”柴宗训此时还不曾在李煜脸上看出多少伤感故国之意,南唐今犹在,只能看出他似乎带着几分愁绪。

  “李煜万万不敢以先学自居,多谢陛下盛情。煜此番前来,一是前来拜见陛下,二是自请去除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并罢除诏书不名之礼,以示对大周的臣服,望陛下恩准。”

  殿中诸臣一听,这李煜竟然愿意自请降称为江南国主,定是害怕大周在攻灭南汉后,再度拿他开刀。

  柴宗训确实是想将这乱世中,位于南方的最后一处收归大周,李煜自降其国的想法倒是与他不谋而合。不过李煜自降为江南国主很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大周的胃口,柴宗训是想吃掉整个南唐,此时借口答应他,用来拖延时间也是好的。

  “国主愿自请去国号,免除诏书不名之礼,朕自然是应允的。”

  李煜微微松了一口气,此前自己曾上书罢除诏书不名的恩典,大周并没有答应。先不管此时柴宗训为何又忽然同意了,李煜心想总算是拖住了大周进一步谋取南唐的步伐。

  双方紧接着客套了几句,李煜见已经达成了此次赴周的目的,便如实告知柴宗训,会与其弟郑王李从善在汴京停留几日,若有旨意可随时召见二人。

  散朝后,王溥求见柴宗训,直言自己有一策,可间接敲打李煜,说不准能让他奉表请降。如此便可不费一兵一卒,使南唐归于大周。

  “陛下,可将李煜之弟李从善扣下,来日再加封与他,让他前往故地说服李煜归降于我。”

  柴宗训一听,原来历史上这个招数还是王溥想出来的,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终应是收效甚微。但也不妨一试,还可检验一下李煜对大周的“忠心”。

  很自然,等到江南国主李煜返回都城之时,其弟被大周“留”下了。来的时候是两个人,回去却变成了李煜自己,说不伤心肯定是假的。一直以来,李煜与众多兄弟的情谊一直都很不错,还算是一个真性情的君主。

  一个月后,柴宗训加封李从善为泰宁节度使,暗示李煜降周。消息传回南唐,张洎等人劝谏李煜投降大周,但他并未理会。

  大周内部早已掀起攻打南唐的热潮,此一战应该是大周定鼎南方的最后一场大战,每一人都热血沸腾,恨不能亲赴战场,亲眼见证南方大定的局面。

  柴宗训知道时机已到,便在咨询过几位辅政大臣之后,命令有司打造战船,等战舰杨帆起航之日便是与南唐开战之时。

  一南唐商人见荆南江河湖泊处,竟然在半年内冒出了许多战舰,便密告南唐。

  “国主,大周打造如此之多的战舰,定是向着我们、来的,不如我们悄悄派遣一支水师,将所有战舰焚毁,如此一来大周只能在陆地与我周旋,到时南唐若要取胜也不是没有希望!”

  李煜害怕无端惹祸上身,并没有批复臣下的奏本,每日里只知道自怨自艾,与一帮臣子在宴会上酣饮,与之唱和一些忧愁的悲歌哀乐。不仅如此,李煜还下旨,改“诏”为“教”;改中书、门下为左、右内史,尚书为司会等,并降诸“王”为“公”,以求避讳大周,以示尊崇,祈盼大周能够放过南唐。没过几日,李煜又上奏本自请接受大周封爵,但被柴宗训拒绝了。

  不愿见到苏杭之地遭受战火摧残的柴宗训,给了李煜最后一次机会,他以祭天为由,让李煜入京。不料李煜好似打算与大周玉石俱焚,不断派遣重兵把守长江各处险要,并说道:“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情既然已经走到如此地步,只有一死了。”此等豪言壮语,惹得大周满朝文武群情愤慨,上奏柴宗训不要再理会李煜,立刻出兵攻打南唐。

  八月,柴宗训正式下令出兵攻打南唐,并命颍州团练使曹翰从江陵出兵,宣徽南院使曹彬、都监潘美领兵从水路出击,水陆并进,直扑南唐。另着西路王明为池、岳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湖口唐军,保障主力东进。柴宗训叮嘱诸将,务必生擒李煜,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其性命。

  曹翰原就隶属先帝柴荣麾下,此前曾从征高平,直至此番被柴宗训点兵。曹彬乃是太祖郭威的外甥,为人素来宽厚仁爱,累官至引进使。柴宗训此次钦点曹彬作为一路统帅,也是看在他曾经出使吴越,想让其在此战中与吴越联手夹击南唐。王明此人素以干练著称,历任清平、郾城、鄢陵县令,熟知此次伐唐路线行经之处的情况。

  不久,吴越王钱弘俶应允出兵攻打南唐,柴宗训加封其为昪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命其率领数万兵士自杭州北上策应,并派遣丁德裕监其军,以防不测。

  “国主,周军起兵不过两月,现已攻下池州。那吴越王钱弘俶更是趁火打劫,引兵来犯,已联合周军攻陷我常州、润州等地,现下该如何是好?”

  李煜猛得站起,对着吴越方向破口大骂,“钱弘俶那厮竟不知唇亡齿寒,我南唐一失,他吴越独木难支,迟早会被大周吞并!来人,速去信钱弘俶,晓以利害,只要吴越不与大周联合攻我,或许我南唐还有一救。”

  说罢,李煜叫来中书舍人潘佑,让其立刻传其旨意,并即日起弃用大周年号,改用天干地支纪年,誓要与大周划清界限。

  这一头,吴越王钱弘俶在收到李煜的来信时,只粗劣看了一眼,便让人将此信送到汴京,上呈柴宗训。

  在南唐战局渐露败相之际,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竟率兵十五万前来救援,不料却在中途遭遇周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周军战舰,刹那间风向转变,反而烧至自身,战败被擒。

  由于势力实在悬殊,吴越又与大周联手,李煜以为依赖长江天险,便可拒敌于国境之外,谁知屡次错失良机,没有利用地理优势趁周军渡江时重挫其主力部队。外援既灭,南唐回天乏力。不久,周军顺利渡过长江,并于采石、秦淮河、皖口三战中歼灭南唐所有精锐主力,南唐屡战屡败,国都金陵已完全暴露在大周的眼皮子底下,唾手可得。

  李煜这下真的慌了,他两次派遣使者欲与周军议和。奏疏递到柴宗训案头时,他答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由此,金陵彻底被周军围困,成了一座孤城,李煜一意孤行坚持与金陵共存亡,以致城内米粮耗尽,兵将再也无力与大周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