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你没有必要讨好这个世界 第八十七章 小镇姑娘

《你没有必要讨好这个世界》第八十七章 小镇姑娘

作者:以梦为马 字数:2774 书籍:你没有必要讨好这个世界

  没几日,弘书发现,福慧常用的人换了两个。

  询问,福慧道:"哦,他们两个不知吃了什么,突然染上痢疾,被挪出宫养病去了。"

  弘书抿了抿唇,见福慧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将疑问咽了回去,罢了,总归还留了一条命在。

  “六哥,你看的这是什么啊?”福慧注意到弘书桌上厚厚的一叠文稿,放在最上面的有一行斗大的字特别引人注目,不由自主地念出来,“旗人欺凌弱小被反杀,皇上法外容情免枷责。”

  他眼睛唰的就亮了:“六哥,这是新出的话本子吗?谁啊,这么大胆子,居然敢把皇阿玛编进去!快给我看看!”说完不等引么书开口,就迫不及待地将文稿拿过来,一边看一边念,“四月丁未日,京城三十公里外的顺义县发生命案……刑部判决绞监候,上报皇上,皇上查阅卷宗后,特发谕旨,言说,死者方冬魁乃旗下闲散之人,不思安分居家,反醉酒闹事,只因顺义县民张四未曾让坐便对其打骂,张四情急之下反击致其丧命,实属情有可原。自来居乡旗人,欺凌民人者甚多,朕以为,应对张四从轻发落,以警恃强凌弱之旗人,钦此。……”

  后面还有内容,但福慧已经不关心,他瞪圆了一双眼睛看向弘书:"六哥,这写话本子的究竟是哪位猛士,居然敢假言圣旨!如今人在哪个牢房?快让太医去瞧瞧,他是不是浑身是胆!"

  弘书没好气地道:“胡说什么,这可不是编的话本子,是真实发生的事,皇阿玛的圣旨也是真的。"

  “真的?!”福慧看看弘书,又看看稿子,“竟然是真的?!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开头不都写了,上个月。”

  福慧又回去看开头:"所以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 张四真的拿一根筷子就戳死了方冬魁? 还是从眼睛戳进了脑袋?假的吧,这怎么可能!”他虽然身体不好,但骑射课也没落下,很知道就是用剑想戳进一个人眼睛里还捅穿都不容易,更何况是一根筷子,话本子恐怕都不敢这么写。

  “真的。”弘书第一次知道这个案子详情的时候,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根据卷宗上记载,方冬魁身材高大,张四又矮又瘦,若不是一系列巧合,张四要把筷子扎进方冬魁眼睛真是一点儿可能都没有。

  “天呐。”福慧发出无意义的感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表达他的震惊。

  弘书无奈的摇摇头,不管还陷在震惊中的福慧,继续挑选将要入选第一期报纸的稿件。

  “嗯,这个我怎么没听说?”引么书被一个《不及十日,三十五万两悉为乌有!贼何?》的标题勾起兴趣,“难道是这两天才发生的大案?”

  迫不及待地细看内容,看了不到两行就无语放下。

  还以为是什么惊天大盗,结果是说上月朝廷赏给兵丁一月钱粮,结果这些兵丁大多不到十天就将发下的赏银花的一干二净。

  标题和内容不说互为里表,简直就是毫无关系。

  “让我看看作者是谁,钱阳?可以,这功力和后世UC小编的差距只剩一个‘惊’字了,记下来,回头跟禧叔说说,这人才得好好培养。”弘书念念叨叨地在小本本上记下钱阳的名字。

  继续看。

  “《蜂窝煤渣培育盆栽注意一二三项》,这个可以。”

  "《六旬老母告儿不孝,只因儿买不起冬月斋点心》?这真的不是在给冬月斋打广告吗?"细细一看,竟然还是真实事件,“这不能判儿子不孝吧?”翻到最后看结局,儿子只被训斥了几句,没有挨板子,弘书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这知县还算是个正常人。"

  “不过这个冬月斋,没给广告费,白打广告可不行。”弘书想了想,将冬月两字划去,改成某某斋。

  “六哥,广告费是什么?”

  福慧的声音突然冒出来,把弘书吓了一跳:"你怎么还在这儿。"

  “我一直都在啊。”福慧委屈。

  弘书抚了抚心口:"我是说,天都黑了,你怎么还没回西三所。"他还以为福慧看他忙,已经悄悄走了呢,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六哥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怎么老撵我走。”福慧瘪着嘴,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

  弘书无语:"少作怪啊,你这都跟谁学的。"

  “跟六哥你啊!”福慧理直气壮道,“你在皇阿玛和皇额娘跟前不就常这样吗。”

  弘书没忍住,赏了这个没眼色的七弟一个毛栗子:"再多说一句,以后别想进毓庆宫。"

  “嗷。”福慧捂着头,嘴巴嘟嘟囔囔地说了一句话。

  弘书没听清,但直觉不是什么好话,睨他:“说什么。”

  福慧被这个像极了皇阿玛的眼神唬住,连忙讪笑道:“没什么,就是想问六哥你从哪儿找的这些话本子,还怪有意思的。"

  “都说了,这不是话本子。”弘书又拿稿子轻轻敲了福慧一下,“这是新闻稿件,要登在报纸上的。"

  “报纸?”福慧歪头,“是邸报吗?”

  “差不多,过阵子就会刊出,到时给你看。”弘书打发他,“好了,我还要忙,你没事就先回去吧,早些睡觉,不许熬夜。”

  “好吧。”福慧不情不愿的离开。

  打发了黏人的小弟,弘书终于能专心工作,赶在睡前挑好了第一期报纸的所有稿子。

  “明天叫禧叔他们进宫来,排版,然后试印。”弘书伸了个懒腰,“现在,睡觉。”

  允禧和弘暾在午后入宫,径直来到造办处,弘书已经在这里等他们。

  “来,这是负责排版的师傅。”弘书给两人介绍,“已经说好了,之后造的新印刷机,会放几台到雍和宫去,他也会跟着过去,到时候专门负责排版和印刷,你们这段时间挑一些老实本分的学徒,到时候负责具体工作。"

  允禧和弘暾满口答应。

  弘书便吩咐师傅带人开始按照报纸的模板开始排版,带着允禧和弘边看边问:“这几日在雍和宫办公感觉怎么样?”

  这几日报社的班子已经正式入驻雍和宫。

  允禧和弘暾互相看了一眼,允禧叹道:“真的,小六,咱们要不还是换个地方吧。”

  弘书挑眉:“怎么,有情况?”

  ”何止是有情况。”允禧说一句叹一口气,“我和引么暾倒还好,就是手下那些人,他们原来几乎都是白身,哪里能想到自己还能有进潜邸的一天,第一天搬过去的时候,个个在大门外跪了半天才敢进去,现在也是,每天上班下班的时候,都必然要在大门外磕几个头才敢进门。"

  “这还是我拦过的,否则他们在办公的时候恐怕都要跪着办公。”

  “还有,皇上用过的地方我们当然是不敢用的,那些地方都封存着,现在我们用的是前院的长房和庑房,地方小就不说了,光线还差,还不如在我府里呢。”

  允禧实在忍不住地抱怨道。

  “啊?”弘书挠挠头,“你们干嘛用那儿啊,皇阿玛用过的地方不能用,但是西跨院后面不是有延绥阁、万福阁、永康阁吗,随便哪个都够你们用了啊,再不行还有西顺山楼和东顺山楼,不都比前院的长房好?”

  弘耿道:“因为这些地方在银安殿的后面,银安殿以后都被封了,内务府的人说后面都是皇上用过的地方,不让人过去。”

  “放屁!”弘书皱眉道,“银安殿是皇阿玛常用的地方,但后面的万福阁那些,不过是三哥四哥他们开蒙的地方,皇阿玛偶尔才会过去一次,要这么算,雍和宫皇阿玛哪个角落没去过,整个都封了算了。现在管着雍和宫的是内务府哪个?算了, 懒得问, 去问问来保总管在哪儿, 请他来见我!"

  见主子不高兴,章元化连忙应声:"嘹。"亲自跑去找来保。

  “这事一看就是那些内务府的人在刁难拿乔,你们第一时间就该打他们的脸,怎么还能等着我问呢。”弘书对允禧和弘暾有些不满,“你们两个,一个贝子,一个亲王世子,怎么还能被一个管事拿捏住了,不说让你们仗势欺人,起码不能被人欺到头上来吧,你们这样简直都对不起你们的爵位。”

  “这样让我怎么放心把报社交给你们,以后再遇到明里暗里给报社下绊子的你们怎么办?难道回回都让我出面?”

  允禧和弘暾被他说的低下了头,不敢反驳,但两人心里其实都不太服气,也有些委屈。你说他们不知道那个内务府管事是在故意刁难吗?不是,他们知道,但他们当时不约而同地决定先忍下来。为什么?一则因为雍和宫是行宫潜邸,无论他们俩是什么身份,在这个地方首先底气就不足;二来,他们两个都不是嚣张跋扈的性子,允禧是小小年纪就在皇兄手下混生活,虽然没人对他怎么样,但他自己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也知道自己没有靠山——弘书不算,两人虽然关系不错,但允禧明白,他若给弘书惹了麻烦,皇兄不会给他好脸色的————所以行事总是小心谨慎有余。而弘暾,他主要是有弘昌的前车之鉴,加上允祥一直教导他要谨言慎行、多思多想,所以遇事习惯先息事宁人,再看看背后是否有什么算计。

  弘书本来心里是有气的,但看着两人大高个子委委屈屈地在他面前低着头不说话,好像两个被生活捶打的社畜,那点子气忽然都消了,甚至觉得自己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份。也是,一个十七岁的叔叔,一个十九岁的堂哥,都说古人早熟,但其实两人都还不到加冠的年纪,便是在时下人看来,这两个都还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毛头小子,他们能顺顺利利的把报社的前期筹备工作做下来已经很不错了。

  唉,算了,两人年纪都还小呢,也才开始办第一个差事而已,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拥有成熟的手腕手段,这些都可以慢慢培养,谨慎行事总比仗着身份在外嚣张跋扈地惹事要好。

  弘书安慰自己,然后注意到屋子里造办处的人有人偷偷摸摸往这里看。

  咳,他好像也有错,不该当着外人面和两人发火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年轻人,未免有些伤人家脸面。

  想了想, 弘书开始往回找补:“当然, 我知道, 这次事情也不能全怪你们, 你们顾虑那是行宫潜邸,对其中格局也不了解,才会被人糊弄,这次就算了。不过,若是下次再有人像这样明里暗里给你们下绊子,你们也别犹豫,就给我照着他们的脸打,不要怕惹出篓子,只要你们有理,闹出天大的篓子也有我!知道吗?”

  允禧抿了抿唇道:“知道了。”

  弘暾见状也跟道:“知道了。”

  弘书瞧两人那样子分明心里还有疙瘩,这可不行,这都是以后要给他干活的大将,可不能埋有心结,以后做事心不甘情不愿的,能有什么效率。

  没事,有心结就解开,为了以后,他拉的下脸:“唉,禧叔,堂哥,你们别介意啊,我刚才说话没过脑子,话说的有点过。其实我刚才那话主要是气我自己,雍和宫是我非要来的,你们因为这个地方受气了,那不就是因为我受气吗。本来是件好事,结果搞成这样,这让我心里多过意不去啊。”

  “这样,我给你们赔罪好吧。”弘书说着当真要拱手行礼,”二十一叔、堂哥,请受我……”

  没行下去,被允禧托住了:"好了,我没怪你,你说的对,这事确实是我和弘暾应对的不好,是我俩太瞻前顾后了。"

  “对。” 引么暾也点头道,“其实当时主要怪我,禧叔本来是要跟他们理论的,是我拦住了禧叔,我当时是想,咱们得了雍和宫本来就引人注目,不好再多生事端,以免被人拿来小题大做,再给六阿哥你添麻烦。”

  “现在想想,我想得就错了,不管咱们是高调还是低调,该眼红的人还是会眼红,该找事还是会找事,与其后面等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不如一开始就拿人立威,也能震慑住一些宵小,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允禧听得频频点头:“我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不过当时弘暾一劝,我想着才搬进雍和宫就和内务府的人起冲突不好,未免让人觉得小六你恃宠而骄,不如再等一段时间,所以才忍了下来。”

  弘书惭愧的抓住两人手腕:“原来叔叔和堂哥都是为了我着想,唉,我真是……不说了,一会儿去我宫里,我摆酒给你们赔罪。”

  “瞎,不用不用,咱们叔侄之间说什么赔罪。”弘书的态度让允禧彻底放下心里刚起的那点疙痞,见弘书坚持甚至开起了玩笑,“再说,就你那点酒量,喝完又得头疼好几天,那咱们这报纸什么时候才能面世?”

  弘暾也笑道:“就是,我还等着从报社这里领月俸呢,报纸不面世,报社发不出月俸,我可不干。"

  能开玩笑,说明那点心结彻底消了,弘书松了口气,打趣道:"禧叔急着领月俸我还能理解,毕竟要给婶婶交家用么,堂哥你怎么回事,我已得你还没有大婚啊,要月俸花哪儿去,别不是在外头金屋藏娇吧?那可不行,你要是敢在外头金屋藏娇,我就去找未来堂嫂告状。”

  “你别瞎说。”引凶暾红着脸连连摆手,“我可不敢干那事,让我阿玛知道了,非得把我腿打断不可,你别害我。”

  他紧张的样子让允禧和弘书大笑出声:"哈哈哈。"

  笑过一场,那点子不愉快彻底消弭于无形,三人感觉彼此的距离又近了不少,亲亲热地讨论起报社的事情。

  “六阿哥,排好了。”

  终于,负责排版的师傅过来禀告。

  “好。”弘书过去大致查看一番,点点头,吩咐道,“那就开始试印吧,先印一百份。”

  “是。”负责总指挥的匠人指挥各人各就各位,将所有程序都检查一遍后,“开始。”

  “咔、咔。”印刷机转动起来。

  第一次看到印刷现场的允禧和弘暾不由自主地微张嘴巴,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惊讶。

  一百份很快印完,两人的嘴巴还没来得及合上,印刷机就停下了。

  弘书从匠人手里接过印刷出来的报纸,边看边回答道:“这还不算快,一百份太少了,机器还没完全启动呢。其实这样少量的印刷对机器没有好处,频繁启动停止会加快零件的磨损,成本也高。等以后形成规模了,每一期的报纸最好只启动一起印刷机,一次印完所需的数量。你们要早做准备,从现在开始多培养些能操作印刷机的工人,到时候三班倒,做到人歇机器不歇。”

  “还能再快?”允禧完全没听见弘书后面说的话,喃喃道,“那这一天能印多少份报纸啊?”

  "全力开工的话,一天能印两万份吧。"弘书大概算了算,回道。

  “两万份?!”弘暾也忍不住惊叹了,“这么多?!”

  弘书笑了笑,没说这还不算多,要知道最早的古登堡印刷机一天就能印2000份报纸,他这还是改良过的转轮印刷机,一天两万份都算少了,主要是现在还是人工机械动力,不是蒸汽动力,要是换成蒸汽动力,再加上自动排版、送纸和裁纸装置,一小时两万份都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弘书就想叹气,什么时候他才能有钱有人把蒸汽机搞出来啊。

  算了算了,先别想不切实际的事了,做好当下吧。

  弘书将一百份快速翻了一遍后,和负责印刷的匠人说:"你看,一开始的油墨还是太多太浓了,这印出来的前二三十份好几处都糊成一团,再调调,尽量减少这种能控制的瑕疵率。”

  “还有这里,这里排反了,你看看是不是。”

  指出几处错误后,造办处的匠人忙忙地开始调整,准备下一次试印。

  允禧已经从对效率的震撼中回过神,迫不及待地问道:“小六,咱们第一期报纸打算印多少份?”

  弘书反问他:“你觉得印多少份合适?”

  允禧被问住,不由自主开始算:"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京城现在大概有十万户,就算一户六口人,那也该有六十万人,六十万人啊,一人买一份的话……"允禧感觉自己的心砰砰砰跳的好快,“一份报纸卖二个铜板,就是一百二十万个铜板,就是一干两百贯。七日出一期,那每七天就有一干二百两……”

  弘书听不下去了,无情地打断允禧的美梦:"禧叔,你这白日梦做的是不是太过分了?六十万人,每个人买一份报纸?庙里的佛陀都不敢想每人去给他上一根香。"

  弘暾也觉得他二十一叔美梦做的太过分:“对啊,禧叔,我觉得一户买一份还差不多,十万份也不少了,每一期也能卖二百两……"算账的引△暾有些失望,"才二百两啊……"

  “你们真是够了。”引么书无语,“堂哥你还说禧叔,十万份也很离谱好吗,还一户买一份,你们对京城最底层的百姓真是没有一点了解啊,他们买一文钱三块的蜂窝煤都要思前想后,怎么可能每七天就花两文钱买一份报纸。咱们这报纸出了,到时候各个茶馆、甚至是街头巷尾,肯定有人公开念的,大部分百姓也就听人念念就完了,他们又不识字,买回去干什么,糊墙吗?”

  虽然报纸糊墙很好用啦,但现在的大清百姓还享受不起。

  “还才二百两,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话,禧叔的年俸才1300两,照你那么算,咱们两个月就能赚够禧叔一年的年俸,你还嫌少?"

  允禧:"…你说他就说他,为什么要拿我的年俸作对比。"

  我不要面子的吗?

  弘暾:虽然被说了,但我好想笑,为什么?

  “咳。”引么书假装没看见允禧幽怨的眼神,“总之,你们两个真是不知人间疾苦,这样可不行,咱们这报纸可是要面对百姓的,你们两个作为主编,不了解百姓怎么能把握好报纸的内容,给你们一个任务,回去以后好好去了解一下最底层的百姓生活,了解他们一年有多少收入、有多少花销,平常最关心什么、最常做什么,总之,了解你们能了解的一切。”

  “也可以顺便调查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会愿意花两文钱买一份报纸。”

  一说是任务,允禧和弘就认真起来,点头表示回去就做。

  弘书欣慰的点点头,然后道:"第一期,咱们也不要印太多,就先印一万份试试水吧,你们也别想着第一期就开始赚钱,这一万份,到时候拿出三千份来,免费送给京城以及周边县城的酒楼、茶馆、客栈、画舫、绣楼等等,只要是客人多、会停留一段时间的商铺,都免费送几份,供去他们店里的客人免费看。还有那些说书人,也免费送他们一份,让他们拣咱们报纸上的事说给听客们听……"

  免费、免费、免费,允禧听弘书这一大段话感觉只听见了免费两个字,晕晕乎乎地道:“那这样,还有人买咱们的报纸吗?”

  别到时候,剩下的七千份一份都卖不出去。

  弘暾也担心地点头附和。

  “放心吧,肯定会有人买的。”弘书道,“第一期免费送只是为了快速打开名气,第二期开始就只卖不送了,到时候这些商铺也不会吝啬两文钱,它们会成为咱们的第一批客户,以后还会成为咱们的广告主。”

  “别盯着卖报纸的那点小钱,那连印刷的成本都挣不回来,咱们以后收入的大头是广告费,知道吗?”

  允禧和弘暾点点头,表示受教,广告这事引么书已经给他们讲解过,所以并不存在不理解的地方。

  又试印了几轮,终于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没有再发现什么大的错误。

  “好,今天就先这样。”弘书道,“禧叔你和弘暾堂哥将最后印的这一批拿回去,明天和报社的大家再一起细看一遍,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都好好看看,有没有印反的、印倒的、缺胳膊少腿的,确认没问题后,咱们后天正式开印。”

  “好。”允禧和弘暾拿着引么书给的通行令牌、带着人包袱款的离开。

  目送两人离开后,弘书才皱眉看向中途回来、因为当时太忙让他先等着的章元化:“没找到来保总管?”

  章元化连忙回道:“来保总管这几日没来宫中点卯,听说是门头沟那边的煤矿出事了,一直在那边处理。”

  “不过奴才打问了,负责管理雍和宫的是内务府奉宸苑下属的一名主事,名叫塞尔赫,是镶黄旗人,姓沙济富察氏。”

  “奉宸苑的目前的主官是郎中穆图禄,董鄂氏,正黄旗人。”

  沙济富察氏,弘书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些,马齐就姓沙济富察,也是镶黄旗人。

  在造办处,不好问话,弘书先带着人回毓庆宫,回去后才问:"那个叫塞尔赫的,可是马齐大人的族人?”

  章元化回道:“据奴才打听到的,两家是同一个高祖,塞尔赫小马齐大人一辈。”

  同一个高祖,也就是从马齐开始数,还得往上数五代才是一家人,这都出了五服了,一般来说关系不会太亲近。不过也不能这样想,两家人在同一旗,马齐又身居高位,塞尔赫这一支攀上去亲近很正常。

  所以,这背后还有弘历的事儿?

  弘书眉头紧拧,他倒是忽略了这一点,马齐一家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不说朝堂,内务府上下恐怕就有不少他们的族人。

  收拾一个塞尔赫不算什么,他倒了还有下一个,要不,把马齐收拾了?弘书摸着下巴想,马齐可不好收拾,这个老头子,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不倒,一辈子将明哲保身四个字铭刻于身,前世除了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时那一个黑点,其他时候真是找不出半点错处,便是严苛如雍正,前世评价马齐也只说他 非不能办事之人,乃习成巧术,自谓保身远害,藉为推卸之计'',可见这人滴水不漏到何种程度。

  而这辈子因为弘书的插手,他被排除在与鄂罗斯的谈判之外,连唯一的黑点都没了,想要不用栽赃陷害的正常手段把他拉下马简直难如登天。

  弘书想了想,放弃了,虽然他很想看弘历失去马齐这个潜在的支持者之后会是什么表情,但还不至于为了这个不择手段。人,还是要坚守一个底线的,今日因为一个人轻易打破底线,往后只会沦的越来越深,变成自己都不认识的样子。

  "其实富察家除了一个马齐也没谁了,他那几个兄弟都早早的死了,儿子和侄子数量倒是多,也没听说哪个特别有出息,目前最好的一个好像也才是蓝翎侍卫而已。”弘书喃喃念着,“这样说起来,要不是他侄女嫁给弘历,弘历最后又登基了,提拔了一个傅恒出来,他富察家恐怕是在他死后就没落了。”

  傅恒是弘历的妻弟,现在年纪恐怕跟自己差不多大,这辈子弘历上不了位,也不知道这位能不能自己混出来。

  如果真有能力,弘书倒是不会刻意打压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