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浮屠龙君 正卷一:登仙求索,妖氛怨念起风云 第二十七章——封神将起 结庐养望

《浮屠龙君》正卷一:登仙求索,妖氛怨念起风云 第二十七章——封神将起 结庐养望

作者:醉卧君膝 字数:3156 书籍:浮屠龙君

  半年后,乌斯藏国经历史无前例的内战后,终于逐渐恢复。

  全真长辈们也在守净道士的一道‘万里表符’之下,得知乌斯藏国难已除,并言明左贤王已在其一力支持下加冕称王,并下令广宣道教。

  一个小小西番邦国,全真道教的长辈们原本也不是很在意,唯一在意的,不过是大势不变,能广宣道教便也放纵了。

  毕竟,此时的周朝姬室合乱象四起的北俱芦洲才是他们注重的地方。尤其是前些日子,北海深处的北冥妖国忽然仙泽大盛、骇浪翻滚,让九大玄门很是在意。

  ........

  四方三层的祭坛上,随着守净道士一番仪式,左贤王头戴王冠、身披王袍,一步步在守净道士的唱喝下走上祭坛,莫名的气势从左贤王身上勃发。

  左贤王随即依照守净道士指示,献上香火,诵读祭文、祝祷天地,周身瑞气蒸腾、霞若华盖,升腾之间忽有金光升腾。

  一条金龙呼啸而出,三趾金龙瞬间笼罩乌斯藏国王都之上,至此方算礼成。随后又是功臣册封,百官朝拜。

  此时,天地之间冥冥伟力降下,玄黄之气飘渺而来,五分落下。

  张衍最多,守净道士其次,然后是左贤王,百官,剩余一分则在张衍干预下落入乌斯藏国境内,以平此次国难之厄、亡灵怨念。

  至于别人张衍不知,自己则是融入丹窍之内,一时间张衍周身金光大盛,‘坎德玄元妙灵气’的本名庆云忽然翻涌膨胀,金光荡漾下丹窍洞彻十二重楼直入泥丸,功德玄黄之气推动霞,周身灵气真元自发贯行周天,窍穴的显化使体内发出泊泊流水声中。

  霎时间泥丸之内大放光明,氤氲间紫气蒸腾,化作宫府清明之地,周身元灵性光拱卫缭绕,晶莹剔透的龙形神魂入主其中。

  此乃诸窍之首,无论你是何种真形宝图,都要以此为基!

  双目开阖间,守净道士欣然恭喜“子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喜可贺啊!”

  “同喜同喜。”守净道士亦欣喜回答。

  一番庆贺后已是月上枝头,盛大的庆功晚宴在红堡的宫殿开始,原本左贤王还要热情邀请一番,张衍却道“此间事了,我本方外之人,仙凡有别,左贤王既已灵宝相送,则你我两相缘分已尽。待左贤王魂归神位后,自有相见之日。还望大王能一如初心,为天下生民计。”

  左贤王这才意识到,张衍和守净道士自始至终就和他们是不同的,“先生德行高远,小王就再次祝愿先生福寿康年。”

  虽说这话糙了些,也不太合时宜,但修道嘛,都愿意听一个长寿。

  况且两人也因此得了功德,都欣喜告别。

  罢了,张衍这才出了城门,临走前还是回身看了看那百废待兴、气运勃发的乌斯藏国都城,收摄缚灵囊中的人道龙气仿佛有感一般,兀自发出阵阵悲鸣不已。

  张衍有感之下,不由感慨“人道争龙,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啊!”

  或许经历了一番王朝更迭,且张衍正是高歌猛进的时候,加之这风流竞逐的神魔世界,手中还有地榜,竞也生出了几分雄心壮志,

  守净道士或亦有所觉察,也深知想要出世即先入世的道理,不由劝道“我知子衍你虽身负要事,可也不必急于一时。当修行之路,法侣财地缺一不可,一味的闭门造车非是长久之计,不如寻一宗门,倒时背靠势力筹谋,也好多几分把握。”

  张衍本想着,出了乌斯藏国本欲一路前去南部瞻洲东土之地,只因那里诸国纷争,正适合大劫推动。

  如今听守净道士一说,张衍看着手中山河之相荡漾;瑞气蒸腾环绕的金色地磅,心中不禁生出了几分烦闷。

  可这等事情既然接下了,诸天神魔恐怕以此为棋,自己如何能独善其身?

  随后又想起此榜也是仙人劫难,可如今不同上古洪荒先天灵机充裕无比,反倒成了那些毫无道途后路之辈的长生之法,和一些三界大教势力摆弄的棋盘。

  至少在如今,成就地祇怎么也要比天劫加身的鬼仙要好上许多,起码门下不必凭白遭雷劈,还能积攒教中功德气运,广宣门中声势,何乐而不为?

  若是真要将此时一人吞下,莫说九幽诸大神,就是天庭诸圣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昔年姜尚封神,不也是元始天尊的昆仑玉虚宫门下么,才能有各方大神给面子。

  就连大天尊的亲侄儿,和娲皇圣母的童子都在麾下听命。

  如今地榜封神虽说不如昔年那般酷烈,却也士三界关注,他一个小小九品的天宫进士想要独善其身,无异于痴人说梦!

  念及此,遂问道“玄门大教开门收徒多有规矩日程,不知兄长何以教我?”

  守净道士见张衍问来,遂道“我玄门道宗三千道脉,有十洲九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然天下许道之士何其多也,我玄门道宗素来贵生三界,故九大玄门上表奏请,与天地真圣约定。凡历十载,则在昆仑之东开设惊蛰法会,来甄选四部良才,同时寓意天地生发、万邪退避。如今,在有三载便是了。”

  “多谢兄长,子衍铭感五内。”张衍不禁大喜。

  只是说到此时,守净道士却颇有深意看了张衍一眼,并言语带着些唏嘘语气叹道“只是此会虽为九大玄门牵头总领,然九大玄门却非次次皆至。你如今又牵涉不少,倒时还要细细甄别才是。”

  “不知兄长何以教我?”张衍立刻会意,看来此时颇为讲究,不由虚心起来。

  “我有甚么能教的?不过是比你早入宗门,知道的多些。”守净道士见状虽是摆手谦虚说着,口中确实不停“然你必须知晓四部十洲何其广大,除却隐世不出的海外仙宗外,却唯有三千道脉、九大上玄而已。其余一百零八宗,三百六十派,皆是名传支脉门下所出罢了。”

  说道最后,显然对所谓的‘一百零八宗,三百六十派’之流,颇为不在意。张衍倒也理解,毕竟这些宗派多是出自九大玄门,不是拾人牙慧就是九大玄门支配的傀儡罢了。

  之后,守净道士边走着,边继续说道“即所谓祖玉虚、道全真、符大有、剑太玄、荡龙虎、定青城、赤城霞、法罗浮、药茅山。

  说的,便是此九大玄门,其中以昆仑玉虚宫为长,属太古玉虚元始圣尊之流源,乃天下道脉之宗。在之后便是上皇年间真武上帝所传·太玄剑宗,昆仑玉虚真传·龙虎天师府;太上道德所传·青城道宗,坤道女修之首,乃九天玄女娘娘所传·赤霞仙宗。之后的罗浮宗则是以法术、百艺著称,茅山则以灵粹饵食之外丹精炼闻名。

  至于我全真道教则是吕祖所传,与青城道宗同出太上一脉,虽说出世年月较晚,却因吕祖道统纯阳有道,可直入天仙举霞,故而排名第二。”

  说白了,就是上头有人,还有完整传承,攻击力也不错,故而除了玉虚宫外,便是全真道教排名上游。

  .......................................................................................................................................

  且说那日两人话别,张衍便定下主意,便顺着河流逆行,来至南部瞻洲东土边关之地,因其离昆仑尚算接近,便欲寻得一静谧之地结庐而居。

  “白草原头闻雁声,黄沙碛里马蹄轻。”

  张衍将闲来烹茶酿酒,此时香气扑鼻、水气蒸腾,虽没有大雁啼鸣嘹亮,却也有几分异曲同工得妙处。

  水沸声和水汽酒香顺着庐舍窗口荡漾飘然,袅袅升腾草原之上,时而健马奔腾嘶鸣,便是没有那等恢弘之气,倒也勉勉强强算得几分景致。

  丹窍经脉中,灵篆剑丸随着真元灵机沉浮荡漾,缓缓游走其间,十二重楼上下更是宛若江河一般,滋养泥丸紫府内的性光元灵,循环往复、来往不休间,在体内自成循环。

  冥冥之中,卤门之上忽有塔楼之影徐徐升起、摆列三才,乃元灵性光之显化,能滋养和镇压神魂之效,可辅修精粹神之大药。

  自张衍泥丸神窍铸就功成后,便显现九重白玉塔。

  其中光影重重,乃人体三火时刻淬炼强大修士神魂,很是奇异。

  张衍双目神瞳神思定定,不住观想三才玉楼,忽而卤门之上巨浪无风自起,有灵机华盖升腾紫霞、反照自身,一道九天神龙伴着祥瑞华盖,周身玄黄之气丝丝垂落,或成璎珞、或化祥瑞,呼啸沸腾而起,掀起惊涛骇浪。

  此时,庐内酒香扑鼻正浓,闻之便让人精神振奋、神轻体健,乃是张衍特特酿造的猴儿酒,还是他特意与浮屠山白猿老人换的方子,灵酒之中亦算得中上珍品。

  张衍看着手中灵光荡漾的真图,上面的腾龙翻海图栩栩如生,龙行脚踏祥云、风雨随形,龙须荡漾双目威严,五趾银钩寒光凛冽,很不由感慨道“宝剑风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且修士道途,一旦到了神窍铸穴这步,修士依靠的唯有自身灵气真元,无法外力相助。若是修士丹窍灵机后劲不足,便要水磨工夫徐徐开窍才可。

  甚至有些修士为求前期进境过度服药,导致灵气真元杂驳不纯,导致水磨工夫多年无果,时而依靠丸药续力,导致体内丹毒积淤、经络闭塞,最终道途无望的,也不是没有。

  伴随着体内荡漾的三百六处窍穴的神霞喷薄,张衍不由细细思忖。寻常修士此间事了,便要合煞练罡、凝元玄光,最后捉坎调离、龙虎结丹,从此鱼跃龙门、内景光明,做一方逍遥真人。

  而张衍为修炼《玉景元宸龙华图》,如今泥丸洞开、性光照灵,五脏受内外滋养,早已霞光氤氲、蓄势待发,属黄庭存思之类,走的是百神驻体、镇压灵肉的法门。

  只待体内脏腑诸神点化,内外玉景百神齐鸣、诸神坐镇,到时天门悟道、阴阳自成、元神凝结,进而五气自生、庆云腾飞。

  只待渡过钧天之劫,便是周天至高、天仙真人,能做至贵上仙之流。同时依照惯例,拜谒天门之后,便可上洞真卿院听道三清圣尊宣讲玄门的箴言大道。

  然就算不曾渡劫成仙,行动行动之间百神同行、诸力加身,届时道体自成,想想也是让人心神向往。

  .................................................................

  “天下大势,我确如无根浮萍,何以为继?”

  心中思忖守净道士之言,张衍也发现这四部十洲势力繁杂,不由叹息。

  又想着守净道士重曾说,诸国或多或少与各大宗门教派的联系,不仅心中思索,欲寻一合适的时机为自己扬名养望。

  ..........................................................................................................................................................................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