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第409章 曾几何时,小说家在诸子百家中被视为小道,难登大雅之堂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第409章 曾几何时,小说家在诸子百家中被视为小道,难登大雅之堂

作者:顾七堇 字数:1992 书籍: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如实记录罢了。”钟子隐一脸正色,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小说家虽以文辞见长,但更重视的乃内容之严谨与真实。”

  “这倒也是,确实都是如实记录。”顾绫雪点了点头,继续看了起来。

  【社会新闻·秦始皇三十五年实录】

  朝野纪事:

  渭水之南,上林苑内,阿房宫前殿地基奠定,规模之大,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拟与天齐,彰始皇帝一统六合、君临天下之志。

  蒙恬大将军奉命率雄师,开山辟路,筑就咸阳至九原之直道,千里通途,军行便捷,国之疆域,因此更密。

  咸阳之内,设帝都大学,诸子百家竞相设立学宫,广开才路,预计招揽学子五千余众,文脉延续,思想碰撞,一时无两。

  民生所需:

  帝国荣光之下,亦有民生之艰。

  统一度量衡、车轨等政,虽便国计民生,然苛捐杂税、繁重徭役,百姓既感生活稍有改善之喜,又饱受重负之苦,渴望减轻负担,复归安宁农耕之态。

  民众之声,字字恳切,期盼朝廷轻徭薄赋,缩减非必要之工程,使民得以喘息,安于本业。

  治安情况:

  户籍制度,为固国安民,帝推行严格户籍制度,不论男女,出生皆需列名户籍,死后除名。

  法律与秩序,秦律森严,于农民实行什伍相连之法,迁徙者则当谒吏转移户籍,即为“更籍”,以保社稷之稳。

  顾绫雪呼了一口气,终于看向了最后一个版面——文化教育。

  教育政策:

  昔者,秦始皇帝统一六国,海内一统,车同轨,书同文。

  秦始皇三十四年,颁禁私学令,以吏为师,教化以法。

  博士官七十人,掌古今历史文化,备顾问。

  文字统一,小篆为书体,编《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学童识字之用。推行礼教,以忠孝为政之本。

  今岁,帝下诏,咸阳建帝都大学,四十八郡建官方学堂,科举之制将行,此乃开天辟地之创举,为天下学子敞开进身之阶。

  公子扶苏与上卿蒙毅奉皇命亦筹备于边境设学堂,邀匈奴贵族子弟共学,以增两国之了解,欲以文道与商贸化干戈为玉帛。

  学术成果:

  诸子百家于新制之下,皆展其能。

  儒家弟子论仁礼之德,法家之士言法政之要,墨家巧匠研机关之妙,道家高人悟天地之道。

  秦土百家争鸣,学术昌盛!

  学校动态:

  帝都大学之筹建如火如荼,能工巧匠日夜劳作,不日即将落成。

  各郡学堂选址已定,师者招募正紧锣密鼓进行。

  各郡学子们闻风而动,皆摩拳擦掌,欲在新学之中一展抱负。

  文化活动:

  吾皇圣明,心怀天下黎民。

  为造福百姓,特下令定期于咸阳城中举办全国中医大会,医家云集。

  据悉,此次大会各方医师将汇聚一堂,共论岐黄之术,共剖析疑难杂症之解法,融合各家之长,研讨经典医籍。

  期待来年医学盛会,共襄盛举!

  节日庆典:

  岁末将至,吾皇圣意,邀四方有功之臣齐聚都城,共参祭天大典,祈天护佑大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为迎此盛事,左相李斯进献诸多良策。

  一则倡行全国统一之祭祀礼俗,涵盖祭天、祭地、祭祖等礼俗,由朝廷主导,激励民间百姓也在家中焚香祭祖,张灯结彩,互道吉祥共同欢庆。

  二则提议佳节期间,宜解除宵禁,以便百姓可欣赏街市灯火美景。

  鉴于传统铜铁灯具制作繁琐,李相更提议采用新兴之白棉纸,大量制作红色纸灯笼,悬挂于街巷之间,以增节日喜庆之氛。

  三则提议整合各地之风俗习惯,要求地方官吏策划具有本地特色之演艺节目,如杂技、曲艺、舞蹈等,以增不同地区间文化交流。

  四则提议设立临时市集,吸引四方商贾,促商品流通,惠及广大民众。

  五则提议发于岁末时节,放赈济物资,具体措施如下。

  于贫困家庭发放御寒木炭与衣物,以助其抵御严冬,解燃眉之急。

  配发饱腹之粗粮,如武定侯所种之玉米等,解一时之需。

  春时再发放种子、幼苗,引导百姓自行种植,实现自给自足。

  发放基本医疗用品,如草药、绷带等,以防不时之需。

  再则,若有百姓因自然灾害房屋受损,地方官府当出手相助,助其重建家园。

  始皇陛下对李相之策颇为重视,此番筹备若能依计施行,岁末祭天盛典必将辉煌非凡,三千万天下臣民亦能与天同乐。

  吾等翘首以盼!

  ……

  顾绫雪认真阅读完这份周报之后,心中充满了敬佩。

  这周报,方方面面,将这段时间朝廷发生的所有事情居然全都涵盖进去了!

  只能说,真的都是人才啊!

  而且,她也能看得出来,小说家是真的非常的用心,非常努力的在证明自己的作用。

  真不知道,这段时间以来,他们跑了多少地方,耐心的“采访”了多少达官贵族,才能收集并整理这么齐全、详细而又准确无误的“政策”的。

  钟子隐看着顾绫雪面上的赞叹之色,心中既有心酸也有欣慰。

  自从接到朝廷诏令,要求诸子百家所有流派前往大学报名开设学院,并向各郡各地的私塾、官学招收优秀学子的时候,他们小说家其实还是很期待、很配合的。

  来到此地之后,虽然日子确实也比以前好过了,但依旧还是没法出头。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法家、儒家、道家、墨家、农家、医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杂家全都有了一个独立且庞大的学院,而他们小说家却只能联合其他小流派共同成立稷下学院,心中的失落,不言而喻。

  尤其是数月以来,各大学院都被委以重任,而他们却仿佛被遗忘一样,一个任务都没有领到。

  为了证明小说家价值,这段时日以来,他们也没有一刻停歇,不仅编撰整理以往的小说和故事,更是时刻关注朝政大事,记录下每一项决策的来龙去脉。

  毕竟,小说家在其他方面或不如其他学院,但在编撰记录方面,还是有几分独特优势的。

  放在以往,他们小说家自然没有资格了解这些事,也没资格接触文武百官,了解相关实情。

  但如今,他们利用身为稷下学院的身份前去拜会,文武百官多多少少还是给了不少面子的。

  想到这里,钟子隐心中又涌动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与自豪,只觉得扬眉吐气!

  曾几何时,小说家在诸子百家中默默无闻,被视为小道,难登大雅之堂。

  而如今,他们却承担起了建立报刊,发行周报、月刊之重任。

  这是何等之荣耀!

  我小说家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在世人面前展现才华,影响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