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第234章 扶苏惊讶,顾大人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果真能做到?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第234章 扶苏惊讶,顾大人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果真能做到?

作者:顾七堇 字数:1885 书籍: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扶苏看着蒙恬一脸的可惜之色,不由轻轻摇头笑道:“上郡之地,土壤多为黄土,气候也偏于干燥,恐怕并不利于蔬果的生长?即便分到种子,也恐难有所收获。”

  蒙恬表示无奈。

  就算不能种,分个几车过来让他们尝尝鲜也好啊!

  大不了将种子都取出再运回咸阳播种不就行了。

  蒙恬感慨,“我现在算是彻底明白小顾大人当初说的那句话了,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如今看来,确实非常有必要。”

  扶苏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哦?顾大人还曾说过这样的话?”

  “她曾说,交通就是经济之命脉,有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农民辛苦栽种的粮食、瓜果蔬菜便能第一时间运出去卖个好价钱,而不是烂在枝头。”

  “当时我竟还觉得她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毕竟百姓们每年栽种的粮食瓜果自家都不够吃的,哪里还能有机会让它烂在枝头。”

  “结果……”

  “这西红柿居然亩产两万七千斤!种上一亩便抵得上百亩啊!”蒙恬总感觉跟做梦似的,不太敢相信。

  “哪怕家家户户只种上一亩,也完全吃不完吧,不想拦在枝头,只能拿到集市上售卖,卖到如上郡这些不适合播种之地。”

  “而蔬果又不如粮食那般易长时间保存……”

  所以,修建更多的道路就非常有必要了!

  就比如这条直道,千八百里,原本十天十夜的路程,直接就能缩短至三天三夜。

  那若是大秦各地也修建更多的驰道呢?

  那一箱箱果子即便是运送至边陲之地,也不会烂在路上!

  最重的是,这西红柿只是其一啊,还有玉米、土豆那些,若是都一亩抵得上百亩,不,哪怕是五十亩,十亩!那每年上缴国库的数目也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这时,蒙恬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了顾绫雪的笑容,想起了初见时她说过的那一番话。

  于是忍不住笑出了声,对扶苏说道:“不仅如此,小顾大人还曾对我说,商人嘛,还是多多益善的好,税收可以增加一些,但收入必须要对朝廷透明,偷税漏税的直接抄一半家!”

  觉得非常有道理,正在沉思中的扶苏听到蒙恬这话,再次露出了疑惑之色,问道:“为何是抄一半?”

  “哈哈哈。”蒙恬笑的更大声了,“那小子说这样可以多抄几次。”

  “这……”

  这也行?

  扶苏微微一愣,有些忍俊不禁。

  他从未想过税收和抄家这样的严肃话题会以如此幽默的方式被提及,这种思维方式,太让人耳目一新了。

  于是好奇的问道:“顾大人可还有提过其他有趣的观点?”

  是的,新颖,也很有趣!

  见扶苏这么感兴趣,蒙恬也立马来了兴致,爽朗的笑道:“有!当然有!我给你仔细说道说道。”

  “小顾还曾说二百年前,鲁班曾用竹木创造出了一只机关精巧的木鸟,可于空中飞行,她认为大秦工师理应超越前人,造出一种可日行千里,将原本需要耗时三日的长途跋涉缩短到几个时辰内……”

  这……

  扶苏不由的瞪大了眼睛,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果真能做到吗?

  就在扶苏准备开口进一步探讨询问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忽然传入了他的耳中。

  两人循声看去,就见一名身披铁甲、脸庞坚毅的士兵骑着快马疾驰而来,在临近后,士兵熟练地勒住缰绳,稳稳地从马上一跃而下,对两人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启禀公子,陛下发来了一封玺书。”

  “有劳了。”扶苏接过玺书,展开一看,然后脸上就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

  旁边的蒙恬见状,好奇了,什么事啊,居然如此发来玺书这么正式的信件。

  扶苏笑了笑,解释道:“蒙将军,吾须提前归咸阳矣,如今众弟妹皆随顾大人修习经世致用之术,父皇命吾亦归,同往听讲。”

  “原来如此,小顾大人素来想法奇特,公子若日后有空,不妨也将她所讲与吾分享一二。”

  “好。”扶苏笑着点了点头。

  两人一边交谈着,一边朝着营地的方向缓步而去。

  身后不远处,一条宽达三十多米的路面上,一个个重达三千斤,直径1.2米,柱体表面布满了锥形平顶乳钉的石碌碡,也在人力与畜力的拖动下,被拉到了刚铺设好的土壤上。

  随着石碌碡的滚动,地面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土壤开始被一层层的压实,原本松软的土地逐渐变得坚硬平坦。

  空气中满是泥土、石料与汗水的气味。

  一路走过,耳边尽是民夫与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声、铁锤的敲击,以及牲畜的嘶鸣声。

  道路两旁堆积如山的石料和木料,在工匠们的切割、打磨、拼接下,也被制成各种建筑构件,这些构件将被用于修建道路的路基、桥梁和驿站等设施,确保秦直道的畅通无阻。

  路面靠山一侧,与宽阔的主道平行处,一条宽约1.3米,深50厘米的排水沟也在无数士兵的汗水中挖掘了出来。

  路基两侧建,民夫们也在工匠们的指导下,用铁锹和镐建立着倒梯形的夯土护坡,以防雨水冲刷导致路基坍塌。

  施工现场的尽头,一座座巍峨的桥梁也在工匠们的搭建下,跨越河流和山谷,展现出了基础骨架。

  营地内,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火光跳跃,无数或蹲或站的女性正围绕着一口口大鼎忙碌着准备着饭菜。

  河边,木棒拍打浸湿的衣物声不绝于耳,一件件衣物在一双双素手中上下翻飞,不断被漂洗干净。

  更远处,更有一些女子肩上挑着沉重的扁担,两头挂着水桶,步履坚定的往返于营地和水源地之间。

  三十万大军,大量民夫,遇山削山,遇谷填谷,遇河架桥……锤打之声日日不休……

  最后看了一眼这忙碌无比的施工场景,扶苏翻身上马,与蒙恬告别,“蒙将军,吾先走一步。”

  “公子保重!”蒙恬抱拳道。

  扶苏笑了笑,轻轻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朝着咸阳疾驰而去。

  身后,一支精锐骑兵队紧随其后,铁甲熠熠,旌旗猎猎……

  ……

  注:秦直道石碌碡,重约3000公斤,直径约1.20米,其独特之处在于柱体表面布满锥形平顶乳钉,这些乳钉长0.11米,大小相同,均匀密布。

  考古发掘显示,秦直道宽度在30至40米之间,一些路段最宽处达到了61米,最窄处也有12米。

  石碌碡(liù ZhO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