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 一、幽谷截杀

  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

  唐本庆/著

  平王东迁,西周王朝寿归正寝。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表中央集权的东周王朝也日益衰败。各诸侯国倚强欺弱,纷争不断。倍受周王朝乃至中原各诸侯国歧视的楚人荜路蓝褛、开启山林,自强不息。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拼搏和努力,使楚国的疆域不断拓展,国力不断增强,对周边邻国的影响力不断攀升。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就在楚国第十九代国君蚡冒与下一代国君交替时,滚滚洪流将一个重大的历史抉择摆在了众人面前。关键时刻,后来成为楚国第二十任国君的楚武王熊通果敢地站出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他是继楚国第九位君王熊渠之后的又一位兴邦之君,为楚国的发展和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重要谋臣,首任令尹斗伯比更是功不可没,替楚武王出谋划策,为楚国的发展和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出现,拉开了楚国雄据一方、成就霸业的历史帷幕……从此,斗氏家族作为王族分枝若敖氏子孙,世世代代活跃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政治舞台达一个半世纪之久,为国家的振兴与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背景:约公元前760年秋,楚国第十七任国君熊仪的君夫人郧姬为了逃避宫廷争斗,带着六岁的儿子斗伯比离开楚都丹阳,前往儿子的封地斗邑,故事便从这里展开……

  一、幽谷截杀

  在通往斗邑的山道上,三辆马车由东向西不紧不慢地行驶着,两旁是担任护卫的兵士。虽然已进入深秋,晌午的阳光依旧令行进中的兵士一个个汗流浃背。

  在前面的一辆车上,一个五、六岁的男童依偎在一个妇人怀中。这是一对母子,从他们华丽的衣作,表明母子俩并非出自寻常人家。当车经过一道坡坎时,颠簸了一下,怀里的男童仿佛被摇醒。他下意识地支起身,随后撩起面前的车帘,一副山野荒凉的景象当即映入眼帘。此刻,他们的车正行驶在一座高高的绝壁之上。左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右边是直指苍穹的险峰。漫山的古藤横拉竖扯,遍野的松篁遮天蔽日。山间除了魈麂猿猴,不见一个人。蛮夷之地的荒野,与楚都市井的繁华,形成巨大的落差。男童抬起头来,用充满童稚的声音问道:“娘,斗邑还有多远?”

  妇人道:“不远,过了前面的那座山,或许就到了。”

  其实,斗邑对母子俩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过去连听都没听说过。帝王家的孩子,除了一个继承王位,其余的便都送往封地,这个男童也不例外,因为他是春秋时期楚国第十七任国君熊仪的次子熊伯比。几年前,已逾花甲之年的楚君熊仪出访东北近邻郧国时,听说郧国的长公主郧姬有闭月羞花之貌,不觉萌生爱意。郧国是紧挨着楚国的一个小国,当时,郧国公有意依靠强楚以壮国威,便答应了这门婚事。郧姬嫁到楚国不久,便生下儿子熊伯比。就在熊伯比三岁那年,楚君熊仪薨,比熊伯比足足长三十来岁的长兄熊坎继承了君位。熊仪死后葬在若敖,因此他的谥号被尊为若敖。熊伯比出世不久,其母郧姬便为他求得封号,封地在楚国以西的斗邑。其实,熊仪将伯比的封地定在斗邑是有用意的,因为那里离郧姬的娘家郧国不远,说不定日后能有个照应。当时的人通常以封地为姓,因此熊伯比又称斗伯比。新君熊坎登基后,郧姬深知后宫险恶,担心日后的宫廷之争对母子不利,不得不带着儿子离开楚都丹阳,前往当时楚国最偏远的蛮荒之地斗邑。

  此正值春秋初期,随着各诸侯国的倔起,代表中央集权象征的周王朝已被架空,无力驾驭和管理各诸侯国,诸侯国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接连不断,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现象时有发生。楚国的国君原本姓芈,来源于轩辕氏,出于上古黄帝第九世孙季连之后。据史书记载,黄帝一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有名姓的共十四人,长子为少昊。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他的孙子颛顼继位,把国都建在高阳,即现在的河北高阳县。颛顼死后,其子帝喾即位,帝喾便任黄帝的七世孙吴回为主管天火与地火的官火正,即后来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到祝融的儿子陆终时,生了六个儿子,第一个叫昆吾,第二个叫参胡,第三个叫彭祖,第四个叫会人,第五个叫曹姓,第六个叫季连,芈姓。楚人是芈季连的后代,所以姓芈。

  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他们的一支在上古民族冲突的旋涡中及商王朝的驱逐下,逐渐南迁。即从现在的河南新郑向豫西南和陕东南方向迁徙,于西周初年到达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之后继续南下,最后到达荆山附近的丘陵平原结合部的湖北荆山一带。后来到了商朝末年,芈姓中出了一个叫芈蚤的人,又称鬻熊、鬻熊子、鬻子,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起子书之始,很有学问。据史书记载,芈蚤著有《鬻子》一书,共二十二篇,今传《鬻子》仅二卷。芈蚤的学说对后来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创立道教学说具有深远的影响。据说芈蚤去拜见文王时已经九十岁了,文王把他当作老师。后来,文王的儿子武王和孙子成王也把他当作老师。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大量分封异姓诸侯时,芈蚤已去世,他的儿子芈熊丽、孙子芈熊狂也相继去世,周成王只好封他的曾孙芈熊绎为子爵,居丹阳,即现在的秭归一带。芈熊绎的曾祖父芈蚤又名鬻熊,所以芈熊绎便以曾祖父鬻熊的名字“熊”为氏。刚建国时,楚国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是个很小的国家,方圆仅50平方华里。虽然熊绎被周王室封为子爵,却倍受歧视,各诸侯汇集京师时,不仅没有他的席位,还被安排去看守大庭前的火炬。遭到歧视和冷落的楚国国君熊绎回国后,沉痛而又郑重地说:“今受中原欺凌,是因楚国财富贫乏,兵微将寡。眼下若与中原对戈,是自取灭亡。欲求生存,不受欺侮,惟有同心创业,奋发图强!”

  于是一帮文武大臣在他的带领下,穿着破烂的衣服,推着用路边的树枝和竹子扎的柴车,同全族的人一起在自然条件极差的荆山开荒垦地,创造财富。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财富日益增多,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在创造财富、增强国力的同时,熊绎还把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作为立国之本一代代传递下去。继熊绎之后,经熊艾、熊怛、熊胜、熊杨传至熊渠,历时约一个半世纪,情况大为改善,显示了转弱为强的势头。到第九任君主熊渠时期,楚国趁周王室衰弱和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相继攻打庸国(今湖北竹山县)、扬越(今湖北中部)、鄂国(今湖北鄂州、武汉一带),将楚国势力推进到江汉平原,使楚国逐渐兴盛起来。当时,楚国灭掉一个诸侯国并非毁掉这个国家,而是出于长治久安的目的,保存其宗庙,将该国的国君族众迁往别处,然后设一个邑,并对当地民众进行安抚,斗邑亦由此而来。

  坐在后面那辆车上的是服侍郧姬的两个使女。两个使女是郧姬嫁到楚国时郧国公送给郧姬公主的陪嫁,郧姬待她们亲如姐妹。后面车上担任护卫的则是位中年将军屈乃父。屈乃父身高九尺,生得尧眉凤眼,双目如电。屈乃父在楚王熊仪时任郎中,即御林军首领。他机警过人,武艺超群,斗伯比封于斗,霄敖熊坎便让他担任护卫一同前往。

  当车行到一道坡前时,突然山崖上滚下一块巨石,将中间的一辆马车砸得粉碎。屈乃父见状,立即从战车上跳下来,快步跨到被砸烂的车前,只见辕马的后腿被砸断,在侧翻的车辕下剧烈地挣扎着。车内的两个宫女更是被砸得血肉模糊,早已死于非命。他朝崖顶一看,只见上面人头躜动。坐在前面车里的郧姬听到响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忙掀开车帘,顿时被眼前的惨状惊得目瞪口呆。就在这时,崖上箭如飞蝗,护送的兵士死伤大半,车夫也被乱箭射死。一支箭冲郧姬面门射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屈乃父一个纵步跨上去用身体挡住,那箭没伤着郧姬,却射在屈乃父的左胳膊上。屈乃父忍痛拔出箭朝山上射去,一道黑影应声中箭,坠落崖下。屈乃父见情况危急,纵身跃上郧姬母子乘坐的马车,那马一声嘶叫,抛鬃扬蹄一阵急驰。

  刚转过一道弯,不想前面路口一队人马拦住去路。这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截击他们?屈乃父感到大惑不解。

  挡道的是个黑大汉,身高丈余,面如锅底,暴眼虬须,穿一身黑袍,手持一杆双天画戟,活像一个恶太岁,冲这边叫道:“屈将军,我等识你是条好汉,不忍伤你。只要留下车内母子二人,你和其余的人尽可离开!”

  原来他们是冲郧姬母子而来,这下屈乃父就更弄不明白了。郧姬温柔贤良,从来与世无争。其子伯比不过一个五、六岁的娃娃,更不可能得罪谁、妨碍谁,这帮人先是以石砸车,幸亏两辆车中途调换了位置,随后又设伏截杀,究竟出于何种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