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鲁国春秋 第162章 展喜润发膏退敌

《鲁国春秋》第162章 展喜润发膏退敌

作者:千里草人 字数:2194 书籍:鲁国春秋

  自那日释闻大师和岳先在天行教比斗之后,朱和至觉得这江湖凶险异常,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而那两个人,若是杀兴起来,这天行教上下被杀个片甲不留都有可能。

  于是,他和乐言商量了之后,准备将两个儿子分别派往他处堂上任职做事,同时广请名师给他们练武。至于朱唯一,他毕竟已出了师,留在总教也是多一个帮手。

  等二人商量好了后,他们把朱怡锐、朱怡铮叫道跟前,说道:“怡铮,你也十岁了,父亲打算让你去济南的武穆堂办事,你要多多向堂主沈一龙请教请教。怡锐,你虽然年纪尚小,但也得学会做事,爹爹让你去杭州的乐家庄你外公那里,到了那里,你千万别给我生事!”

  这两个孩子听完朱和至的话后,反应也是截然不同。朱怡铮好声答应下来后,并表示自己一定不负父亲所托。而那朱怡锐,听到这话后,哭着说道:“爹爹和娘不要我了吗?若是我做错了什么,我改便是。”

  乐言安慰道:“你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是爹娘希望你们早日出去闯荡,你放心,你叶叔叔会跟着你一起去的。”

  待到二人送别孩子们后,那乐言哭着说道:“早知如此,你当什么武林盟主,现在弄得我们像逃难一样。有孩子都不能往身边带。”

  朱和至安慰道:“我这也是以防万一嘛,那岳先出招狠毒,什么事情斗做得出来。况且,锐儿是去他外公那里,又不是去别人家。”说罢,朱和至叹了口气,说道:“这事都怪我,怪我武功没学到家,才会有如此结局。”

  “要不你就不要做这武林盟主,谁爱当谁当去。”

  “我既然答应过诸兄,怎可逃避。”朱和至说道,“我们只要行得正,做得公道,自然不会有什么大事的。”那朱和至似有话还没说完,但他叹了口气便出门去了,也就没再说其他。

  朱唯一毕竟是机敏异常,他看出了义父的心思,便找他说道:“义父,天行教若是有我们两个在此,那释闻大师和岳先也自然不能拿我们怎么样,您这又是何必呢?”

  朱和至挥了一挥手,说道:“你武功已有所成,我自然是放心的。但我又是武林盟主,有些事,我必须得多留一个心眼。”

  朱唯一安慰道:“义父,我受您恩惠,有什么事,就算死,我也会保护您一家安全的!”

  朱和至听罢只是平淡地说了句:“你不论做什么事,我都很放心。只是,你娶了燕儿,我只怕她将来反而会误了你……哎……”

  “我寻知己并不是图什么,只要心里喜欢,其他的事就没那么重要了。”

  “也罢。这事我以后也不提了。只要你自己喜欢就好……”

  再说那释闻大师,自那日与岳先比斗之后,又受了重伤。为了避免被岳先及他弟子找到,他出了城后跑到了一处茅草屋顶内养伤。之前,他就因与岳先比试受了重伤,此番重蹈覆辙,他更是恼怒不已。

  他调息一番后,见自己的伤没那么快恢复,又忌岳先等人找到他,于是,又起身匆匆离开。他自言自语地说道:“岳先这老贼,先是用暗器,后又仗着人多,我要是独自找他寻仇,恐没那么多机会,何不像他一样开宗立派。这样的话我也有个保障。”不过,鉴于岳先一而再三而三地误他大事,他对岳先已起了杀心。

  那岳先的日子也是不好过,这长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便四处搜索释闻大师的下落。

  朱怡铮和朱怡锐两兄弟,虽然被安排去到不同的地方,可这待遇却是全然不同。朱怡铮这边,只是几个武功平平的普通教众随他一同出去。而朱怡锐这边,既有叶三全陪伴,又有常寒山及其他众多教众保护。

  常寒山本是被朱和至安排在路上保护朱怡铮的,可这乐言觉得叶三全跟其他人还不足以保护自己的爱子,于是,她便私底下让常寒山改做与朱怡锐一同前行。当然,这两兄弟随行人员的变化,朱和至是不知道的。

  朱怡铮等人途经蕲州时,听说其父本是明朝荆王世子,封地就在这蕲州。于是,他便决心去父亲口中所说的石鼓寺去看看。

  石鼓寺还是昔日的石鼓寺,但主持已今非昔比。如今的他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朱怡铮见过主持后,便双手合十,向他行了个礼。那主持见眼前的年轻人小小年纪却举止得体,便也好奇,询问之下,得知是自己昔日的弟子朱和至的儿子,不禁感慨不已:“时间真是快,郑玄的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

  朱怡铮说道:“前辈,晚辈只听说我那祖父母的坟冢在蕲州,但到底在何处,还请明示。”

  “你要知道那个干什么?”

  “晚辈年纪虽幼,但也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此番正好经过蕲州,也许是老天爷要让我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宗在何处。”

  主持听了后颇感欣慰,便跟他说了那朱慈烟及桂氏的坟冢。此外,他还饶有兴致地跟朱怡铮说了说这天阳功的由来。

  第二日,朱怡铮拜过朱慈烟和桂氏后,又回到石鼓寺。他见主持孤苦伶仃一人,便起了同情心,说道:“大师,您一个人住在这里,行动不便,要不随我一起去济南吧。如此,我也方便能照顾你。”

  那主持摇了摇头,说道:“你人小心善,你的好意老衲心领了。不过,我一生都住在这里,怎能到老了再离开此处?都说叶落归根,我的根就是这里。”

  朱怡铮说道:“大师,出家人应该四大皆空才是,你如果留恋此处,就说明你内心还有所惦记或念想。只要心中有所念想,不论在何处,那心中都有这石鼓寺。”

  “你小小年纪,见解却比同龄人高多了。老衲修行了一生,竟不知如何回答你这问题。”那主持说道,“不过,我还是先谢谢你。我在这里住惯了,不会在去往他处了。”

  朱怡铮听了这话后,说道:“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大师既然喜欢呆在这里,那我也不勉强。若是他日,大师需要人照顾了,可让人到济南武穆堂找我。您是我爹的师傅,就是我的师祖,我定会好好照顾你。”

  主持看着朱怡铮,不断点头,说道:“你爹在这里住了十几年,都没有你这么高的见的。他虽正直,但凡心也太重……”

  朱怡铮说道:“我为人子,不能评论父亲的言行举止。大师此话,我听了就听了,但不会告之我父亲的。”

  “好好好。”主持说道,“你如果真的想帮我,便把我的这封书信送到太行山南麓风云岭一位叫池牧的道长手上。”说着,他便从胸口掏出一封书信,“我本想让你父亲送的,可他自从被萧外宗带出去后,就几乎没回来。”

  朱怡铮接过书信后,一脸严肃地说道:“既然大师有所托,我定全力完成。”

  主持听后便欣慰地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