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 第551章 炸懵了

  而在刘琦身边。见一人纶巾道服,正是刘备望眼欲穿的先生孔明,刘备一见,心中这才大定,他不由以手加额,庆幸说道:“幸保先生不失,我必又转危为安了。”

  孔明刘备过船相见,孔明断然的作出部署,令关公率五千军镇守夏口,他自己和刘备、刘琦、张飞、赵子龙诸将,则先赴江夏,训练江夏水军,准备迎击曹操大军的进攻。

  另一面,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于当阳长板坡转向西南面,直插百里外的长江上游要津江陵。

  曹操大军抵达江陵,刘表旧属知不能抵抗,即出城投降。

  曹操兵不血刃,便已占取江陵。

  曹操心料曹洪的十万大军,必已追歼刘备的残余,并顺势攻取汉津。他此时十分得意,雄心勃勃,向众将道:“今荆州局势已定,荆州军三十万水陆兵已为我用,我决进取江东孙权。”

  不料就在此时,汉津方面,曹洪派来报告的快马,已入帐向曹操报道:“曹将军向丞相禀报,他于汉津遇伏,被孔明预先伏下关公一支精兵所退,将军虽然已攻取汉津,却被关公将刘备接应送走,此时已据守江夏、夏口要津了。”

  曹操一听,不由吃了一惊,心道孔明真神机妙算,他显然已洞悉我的下一个目标,乃江东孙权!因此抢占江夏、夏口两大要津,我欲迅速攻取江东大计,只怕因此而受阻了。

  曹操心中忖念,口中却从容的笑道:“回去告知曹将军,不必惊慌,我自有妙计破孔明。暂时按兵勿动,一切依我调令行事。”

  曹洪派来的使者走后,曹操这才转而向荀攸道:“今刘备已据江夏、夏口,他以两地作为犄角之势,易守难攻;且刘备有孔明相助,必东联孙权,则成我心腹大患也,你以为当用何策破之?”

  荀攸一听,不由微叹口气,道:“我所担心的,正是一旦让刘备逃脱,凭他的面子,江夏刘琦必全力相助以求自保。而孔明洞悉先机,亦必先赴江东,寻求与孙权联合抗我大军进攻,若刘备、孙权两者联手,则丞相东取孙权的大计,便必定困难重重了。”

  曹操一听,便知荀攸对曹洪追击不力,放走刘备,十分不满了。但曹操对他的亲将素来护短,极不欲再论究曹洪之失,便接口笑道:“幸而曹洪将汉津攻占,则长江中、上游要津,要便稳据,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我不惧江东孙权了,但如何打破刘备与孙权的联合,倒不得不花费一悉思量。”

  荀攸一听,他深知曹操对他曹氏、夏侯氏亲将护短的脾性,便不敢再在曹洪失策之事上纠缠,转而道:“对江东孙权,宜软硬兼施。要先以大军向其威慑,然后遣使往江东,请孙权出兵,与我共取江夏,共擒刘备,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

  如此,孙权必生惊惧,转而降我,则大事徐图可定也。”

  曹操点头赞同荀攸之计,于是一面遣使往江东,劝孙权臣服,共取江夏。

  另一面则调集大军,将荆州军分散插入曹军中,共计马军、步军、水军八十多万,向外虚称百万,水陆并进,沿长江而下,连营布防设寨三百多里,声势十分浩大。

  第二卷 玄龙幻剑 第二十章 江东龙气

  (更新时间:2006-6-11 18:16:00 本章字数:8230)

  此时,在江东方面,荆州被曹操进攻,刘表已死,荆州仅余江夏刘琦未降曹操的急报,接二连三的飞传到江东都会柴桑。

  孙权在柴桑,正惊疑间,又接报曹操连夜直取江陵长江上游要津,以及中游汉津渡口。孙权亦知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他的江东九郡,他于是连忙召集幕僚面议,如何应付目下的险恶形势。

  孙权的大臣鲁肃道:“荆州与江东相邻,山河险固,钱粮充裕,主公若趁势占取,乃一统天下,帝王大业之根本也,如今荆州大部已落入曹操手中,江东便定接受曹操威协,其中仅剩江夏尚为刘琦、刘备占据,可作缓冲,因此宜前去江夏,就近打探消息,若能说服刘备,与我共抗曹操,然后侍机攻取荆州、则江东大事成也。”

  孙权赞同鲁肃的见解,于是鲁肃便以刘表之死,江东向刘琮吊丧为名,乘船沿长江而进,开赴江夏。

  在江夏,孔明日夜训练刘琦的水军,刘琦视孔明为他的救命恩人,又知他是用兵奇才,一切均言听计从,待孔明如师如友。而且刘琦亦深知,他已面临生死关头,他的弟弟刘琮已破暗害,令刘琦连投降的念头也不敢萌生,他除了依靠刘备、孔明之力,抵抗曹操外,几乎已无任何生路可走了。

  这一日,孔明与刘备、刘琦,在江夏府衙中商议抗曹大计,孔明道:“曹操势大,凭江夏之力,恐难抵抗。我们唯有东联孙权,以作援应,令江东与曹操相斗,则我军便可以从中伺机取得有时利机破敌也。”

  刘备道:“江东人才济济,必有深谋远虑之士,先生鼓励之计,只怕被其识破也。”

  孔明微笑道:“如今曹操势大如日中天,江东直接受曹操威协,其下一目标,必定是江东孙权,此点孙权方面必已有判断。江东力求自保,亦必定不得不与我联合,此举乃各取其利,不容江东犹豫也,只要曹操与孙权互相吞并之势已成,便于我军十分有利,若江东胜,则共同消灭曹军,以取荆州,若曹军胜,则我趁势挥军东进,以攻取江东,江南之地。”

  孔明在此时所论,便是他在赤壁之战前夕,为刘备制定的战略大计了。而日后情势的发展,亦基本按孔明的战略大计演进。诸葛孔明的洞察先机,运用机谋,于绝对的劣势中,周旋于两大强势之间,从中制造有利的战机,他对兵略机谋的灵活运用,简直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正商议间,忽报江东孙权派鲁肃前来吊丧,他的舟船已泊江夏岸边了。

  孔明一听便笑道:“我计可以实施了。”他一顿,间刘琦道:“当日孙策去世,荆州有派人往江东吊丧吗?”

  刘琦道:“江东与我家有杀人世仇,怎会有吊丧之通礼?”

  孔明笑道:“如此,则鲁肃此行,井非前来吊丧,而是实地探听我军及曹军动态也。”

  孔明又转向刘备道:“等会鲁肃到来,若问曹操的动静,主公只说不知,他再三追问,主公便说可问诸葛亮。”刘备欣然称是。

  不一会,鲁肃果然已抵江夏刘琦府衙,向刘琦慰问一番,刘琦便请鲁肃与刘备相见。刘备、刘琦请鲁肃入后堂饮酒相叙,一杯未饮完,鲁肃迫不及待说道:“久闻刘皇叔大名,无机会拜见,今日幸会,甚感快慰,近日听闻皇叔与曹操恶战,必知其虚实,务请皇叔说好吗?”

  刘备一听,便依孔明安排,微叹口气道:“刘备兵微将寡,闻曹军将至便须撤退,怎知其虚实?”

  鲁肃忙道:“但听闻皇叔有诸葛孔明相助,神机妙算,一场大火,将曹军烧得失魂落魄,为甚却说不知曹军虚实呢?”

  刘备道:“一切均由孔明定计,欲知其详,除非问孔明了。”

  鲁肃一听,便忙道:“孔明在此么?请引鲁肃与其相见。”

  刘备也没推辞,便派人请孔明出来,与鲁肃见面。两人互作礼拜,鲁肃便又急道:“鲁肃素闻卧龙先生之名,令兄诸葛瑾亦在江东参政,久欲拜见,今日幸会,目下曹操之势,敢请先生指点一二。”

  孔明微笑道:“曹操之奸计,我已尽悉,可惜力量微弱,未能破之,故唯有避开了。”

  鲁肃道:“然则刘皇叔留在此地便满足了么?”

  孔明道:“皇叔与苍梧大守吴臣有交情,准备前去投奔。”

  鲁肃一听,不由微一怔,不解道:“吴臣粮少兵微,自身难保,岂可容纳皇叔?”

  孔明道:“吴臣处虽难久居,但为势所逼,不得不往投奔,然后再思别策。”

  鲁肃有心与刘备联合抗曹,然后趁势夺取荆州,如今见孔明却有害怕曹操之意,准备北逃,心中不由着急,忙道:“江东孙将军虎踞九郡,兵精良足,又极敬贤礼士,江东民心归附,根基稳固。我为皇叔着想,不如派心腹之人,到江东一行,与孙将军联合,共抗强曹,方为上策。”

  孔明心中微笑,但口中却道:“皇叔与孙将军素无交往。

  此去恐怕徒费唇舌而已,而且亦无心腹之人可差遣往江东也。”

  鲁肃见孔明口气已有所松动,心中大喜,忙道:“先生兄长,现正在江东任参谋之职,旦夕盼望与先生相见,若先生愿去,鲁肃愿意向孙将军引见先生,然后共商抗曹大事。”

  孔明尚未答话,刘备已急忙道:“孔明先生是我的老师,片刻不可分离,怎能赴江东?”鲁肃再三相请孔明赴江东一行,刘备依然不许。

  孔明道:“事势急迫,江东之行,只怕不能不去了。”

  刘备这才依计,答应让孔明赴江东一行,鲁肃这才欣然笑了,并向刘备反复保证,必保孔明安然无恙。

  当下,孔明向刘备、刘琦告辞,他连一个亲兵也不带,仅由雕雪以师妹的身分随行而已,鲁肃见孔明对他十分信任,心中不禁甚为感动,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亦保证孔明的人身安全。

  孔明和雕雪,登上鲁肃原来的轻舟,一路向长江中游的柴桑郡使去,长江中风平浪静,一路十分畅顺。快抵达柴桑郡时,鲁肃特地向孔明嘱道:“待会儿见到孙将军,千万不可泄露曹操势大,兵多将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