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潇潇暮雨子鹃啼 22章,艺高人美招祸,情重爱深至梦

《潇潇暮雨子鹃啼》22章,艺高人美招祸,情重爱深至梦

作者:张座右 字数:5311 书籍:潇潇暮雨子鹃啼

  他们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杏鹃一步三回头,看着自家的绣坊和那相伴而长大,郁郁葱葱的三棵桃花树,心里依依不舍,更放不下的是朝朝暮暮相处,亲密无间的司马鼎文。心想:若说是有意骗她,怎会先回我家,若说不是骗她,为何至今不来。

  苏妈妈和杏鹃、儿子上官小弟、苏明道坐船往杭州去,到了杭州,苏明道找到老婆舅,老婆舅将她们安顿住下,问她们有何打算?苏妈妈说:“我们有苏绣技能,想在杭州开个刺绣店,借以谋生。”那老婆舅听了点头说:“此主意好,钱塘自古繁华,杭州是个大都市,达官贵人不少,刺绣生意一定兴隆。”

  不久,她们租了店铺,挂出《钱江刺绣店》的招牌,生意果然不错,杏鹃和苏妈妈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苏明道见姐已安定下来,就告辞说:“姐,我还有事,要回苏州去。这里没有个男子帮忙也不妥,我想叫我儿子苏小品过来当个帮手,有什么粗活、累活让他干,反正他在家也空闲无事,你看如何?”苏妈妈听了十分欢喜,毕竟是自己的侄儿,和别人无法比。

  虽然如此,杏鹃仍然时时想起司马兄,脑海里经常浮现他的音容笑貌,想忘掉他,总是挥之不去,心里隐隐作痛。无聊时写一首诗自嘲:“他应是仙子下凡,我也是阆苑奇芭,若是无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为何眼前又不见他。”

  钱江刺绣店手艺高超,远近闻名,来的人多了,人们注意到年轻美貌的杏鹃姑娘,纷纷传说:“杭州出了个‘刺绣西施’”。传言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叫柴画克,喜欢作画,画了一幅《牡丹蝴蝶图》,自觉十分满意,听说有这么一个刺绣西施,何不要她把这幅图再绣一幅供人家欣赏。打定主意,他就来到钱江刺绣店,见到坐店的苏妈妈说明来意,苏妈妈接过画看了一眼,觉得画的不错,只是有的线条太细,不知能不能绣出来,就叫杏鹃出来看画。杏鹃没有浓妆艳抹,疏松的乌发上别了一支玉簪,开领的上衣露出玉脂一样细腻的肌肤,红晕的脸蛋上闪着一双明亮会说话的眼睛,简直就像杨贵妃再世,看得柴画克呆如木鸡,半晌才回过神来。他把画给杏鹃看了后,杏鹃说:“没问题,可以绣出来,不过工钱要多几个。”柴画克高兴说:“太好了,工钱没问题。”

  杏鹃见他回答得干脆大方,就正式看他一眼,见他长脸长鼻子,大概是抽大烟抽的,皮青眼肿,双目无神,须发零乱,引起了几丝厌恶,不再和他多说,转身进屋去了。苏妈妈和他讲定了工钱和时间,他就走了。

  柴画克有些丧神落魄,回到家里双眼盯着天花板发呆,不久烟瘾上来,打了几个哈欠,又要抽大烟,他父亲见了说:“养了你这么个讨债鬼,正经事不干,不是赌博,就是抽大烟,真没出息!”柴画克说:“你答应我一件事,我烟也不抽,赌也不打了。”他父亲说:“算了吧!你能戒了,太阳从西边出了。”柴画克坚决说:“真的,这次是真的,不然我不要你一分钱。”他父亲见他说得这么坚决,不禁问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柴画克厚着脸皮,将看上钱江刺绣店的女姑娘,并要求父亲替他去求亲的事说了。他父亲也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这儿子肯定是迷上了,就说:“好,我给你办,要是成了,你可要说到做到!”因为他父亲是巡防局总办,负责一地治安管理,没人见他不低头哈腰,笑脸相迎的,料想办这点事还不容易?只怕是屈就了。

  柴总办特意先去见见那姑娘,他带着几个兵勇到了那条街上,说是巡逻督查,人们见了,远的避了,近的避不了的,连忙点头哈腰,敬茶敬水的。他大踏步走进了钱江刺绣店,大喊一声“有人吗?”明明苏妈妈就坐在店里,他视而不见,这气势吓着了苏妈妈,苏妈妈见来了几个带刀的军爷,不敢怠慢,迎上去说:“军爷,有什么事吗?”柴总办满脸黑胡,一双狗眼,板着脸说:“查盗贼,昨晚有几个盗贼跑了,把你店的所有人都叫出来,让我们查一查!”

  苏妈妈不敢违抗,要里面的人都出来接受检查,上官杏鹃、苏小品和几个伙计都出来排成一排,柴总办装模作样看了一下,见到杏鹃那如芙蓉出水一样的容颜,心里有数,就是她了,盯住她细看几眼,心里也有点震撼,暗想:真不错,怪不得儿子这么上心。他接着说:“你们这几个不像盗贼,去吧!有什么动静,向我局禀报。”说罢,柴总办几个人走了。苏小品说:“什么东西,欺压百姓有一套,真的盗贼能这样让你抓吗?”

  不久,柴总办托媒人过来说亲,媒人来到店里,苏妈妈问她什么事?她环视了一下店里,说:“你们不识我,我是这里有名的黄媒,人们都叫我黄大媒。你们母女开这个店不容易,男人呢,怎么不见?”苏妈妈说:“原来是黄婆,请坐。我男人在苏州做生意,来不了。有什么事吗?”苏妈妈不说男人已死,免得被人欺辱。

  黄婆说:“没个男人在身边,容易被人欺负是不是?”苏妈妈说:“有个侄儿在此照应。”黄婆说:“有件事,你如果答应了,在此地就称王称霸了,生意上的事也方便多了。”苏妈妈诧异问道:“什么事?”黄婆把柴总办央她来替他儿子说亲的事说了,并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多少人巴结柴总办都巴结不上。”

  苏妈妈听了,说:“这本应是好,可是我家姑娘已许配人了,真对不起。”黄婆说:“是吗?你可不能说谎,要是骗他,你惹得起,我可惹不起!”苏妈妈说:“这千真万确,我为什么要骗他,我也想找个靠山呀!”

  苏妈妈待黄婆走后,将此事告诉杏鹃和苏小品,苏小品若有所思,说:“不怕贼偷,只怕贼惦记。我看上次柴总办来此就不怀好意。”杏鹃说:“我们人端行正,怕什么!”

  黄婆得不到结果,回去向柴总办说了,柴总办一脸不快。黄婆讨好说:“巡检大人,您要办的事,没有不成功的。不管她有没有许配人,您先给她点脸色看看,是假是真就明白了。”柴总办问:“你有什么主意?”黄婆贴耳过来轻轻说了几句,柴总办笑了。

  一天,苏小品到外面买布,一个人故意和他撞了一下,苏小品骂道:“你瞎了,大路不走,和我撞什么!”那人不理他,走了。后面上来几个人,一把抓住苏小品说:“你个贼子,竟敢白天行窃,跟我们走一趟,我们是巡防局的。”

  几个人不由分说,将苏小品锁了,带到巡防局衙门。柴总办问:“这人犯了什么事?”手下人回答:“这是贼,在街上偷窃。”

  苏小品大喊冤枉,说自己是刺绣店的伙计。手下人说:“你还强辩,这是什么?”手下人在苏小品身上搜出许多金银珠宝。苏小品儍了眼,自己身上怎么会有这些东西?一下子明白了,就是那个撞他的人塞进来的,看来他们是有预谋的。

  柴总办说:“你个贼子,赃证俱在,还想抵赖,先打二十大板,收押待赎。”

  消息传到刺绣店,苏妈妈和杏鹃大吃一惊,她们当然不相信苏小品会偷,但是,不管如何,人被关进大牢,活人也要剥层皮,这如何是好?她们想找熟人帮忙,苏明道的老婆舅前几个月生病死了,她们真是孤立无援,苏妈妈只得抛头露面,求人拜佛。

  她们找到巡防局衙门,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她们使了好多钱,才得到一句话:“人可以赎回,但要两千两银子,少一分也不行。”苏妈妈和杏鹃为了救人,只得变卖了东西,凑齐银子把苏小品赎回来。苏小品被关了几天,手上锁了铁链,挂在牢里木柱上,站不直,坐不下,没有吃,无法睡,几天下来,已是皮包骨头,苏妈妈和杏鹃见了,直流眼泪。

  几天后,黄婆又来了,说:“妈妈,发生这件事肯定是冤枉的,你们家的人我是知道的。不过,这件事你怎么不找我商议,柴总办那里,我一句话就能搞定,也不会让苏小品吃这么多苦。”苏妈妈当然知道她们是一伙的,不理她。黄婆又说:“巡检大人的公子,你们没见过,我是见过的,知书达礼,又会画画,一张《牡丹蝴蝶图》画得出神入化,家也好,人也好,你们再考虑考虑一下,错过了可惜。”苏妈妈和杏鹃听她提到这《牡丹蝴蝶图》立刻想到了那脸色铁青的烟鬼,心里说不出的恶心。苏妈妈说:“别说了,这事我已告诉你了,我女儿已许配人了,你还来啰嗦什么!”黄婆碰了一鼻子灰,走了。

  苏小品说:“看样子,他们是串通好了的,不达目的,不会罢休,我看还是躲远点为好。”众人商量好了,收拾了细软,辞退了伙计,带上小儿子上官小弟逃到萧山去了。

  正是,神州之大,几无立足之地,秋风落叶,何等悲凉。到了萧山,人生地不熟,身边几个钱也所剩无几,上官杏鹃含泪而泣:想不到美貌也是祸!她梦见自己的身体像树叶一样随风飘起,落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四处是奇花异草,中间一个荷花池开满洁净的荷花,这里是那么熟悉,那么令人神往,那么令人流连,她跪在地上哭道:“我本是天上仙芭,却为何飘落人间,若说是失足恨,也犯不着如此苦难。”哭罢,喊道:“鼎文兄,你在哪里?快来救我。”醒来时,只有一轮凄月,照着大地。

  为了生计,苏小品去拉黄包车,杏鹃摆了个煎米饼小摊,聊以度日。

  司马鼎文的病经过调养慢慢好了,由于生病错过了上京会试的日子,全家人都非常遗憾,但也无法。司马鼎文心里放不下苏妈妈和杏鹃,想立刻去探望,就借口说出外旅游几天散散心。司马明德和诸葛淑芬当然明白他的心思,不过他们早已知道上官杏鹃已离开苏州的消息,就故意放他走,好让他死心,同时又派佣人麻忠实跟他一起去。

  司马鼎文坐船到了苏州,见到当年那熟悉的埠头和三棵树,思念之情非常猛烈,立刻跳下船向那小屋走去,到了前面只见门已上锁,屋檐下结了丝网,这里好久就没人了。司马鼎文大惊,不知出了什么事?问左邻右舍,邻居说:“她们母女已搬走多时,不知搬哪里去了。”司马鼎文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找到绸布庄,只见绸布庄已改了姓名,店里的伙计也不是原来的人了。他问了一下,绸布庄的店主说:“我的店铺刚买的,那老店主已不知去向。”

  司马鼎文问不出消息,垂头丧气在河埠头呆坐,佣人麻忠实催他说:“少爷,我们还是走吧!”司马鼎文无奈,只得先回去再说。

  曾春兰得到消息,知道母亲和老太太已将自己许配给表兄司马鼎文,心里乐滋滋的充满甜蜜。她对司马鼎文一见钟情,珍藏着那把司马鼎文画的纸扇,时时拿出来观赏,看到扇子,仿佛看到了司马鼎文的音容笑貌。她心里暗想:我的就是我的,谁也争不去,你曾莲子费尽心思想得到他,结果还是空劳一场。

  这里司马明德准备给儿子办喜事了,阖家大小都忙碌起来,到了迎娶那天,司马鼎文几次想逃走,父亲、母亲跪在他面前说:“你要是逃走,就是要我们父母的命,我们先死给你看!”司马鼎文不忍心父母的下跪,含泪说:“爸妈,为何要这样死死逼我?好吧,我答应你们。”

  婚礼将近,曾北国也告假回来。结婚那天,曾北国、曾南山、诸葛高达、曾笑盈、曾飞扬、曾青书、诸葛艳丽、冬梅、秋菊都来贺喜,亲朋好友齐聚一堂,热闹非凡,还请了‘小堂名’唱到半夜。

  诸葛高达拿出一个洋东西送给司马鼎文,说:“舅舅送给你,这是什么?看看。”司马鼎文接过一看,认得是很珍贵的照相机。诸葛高达说:“这相机送给你,把美好的生活拍下来,很有意思。”司马鼎文苦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诸葛艳丽感觉到司马鼎文有点郁郁寡欢,抽空对他说:“表兄,祝贺你大喜,有些事我是理解你的,凡事要想开点,保重身体要紧。”司马鼎文以为这世上没有人能理解他,诸葛艳丽却能懂得他的心,他忍不住流下泪来说:“表妹,只有你能理解我,其实我心中很苦,没有地方没有人可以倾诉,真的!”诸葛艳丽拿出手帕递给他说:“别这样,我理解。”诸葛艳丽安慰几句走了。

  曾春兰坐着八人花轿,在鞭炮乐曲声中进了司马家,那陪嫁的东西多得不得了,装了满满三大车,看得围观的人们啧啧连声。还有陪嫁的丫环、仆人跟着来了。

  婚礼过后,春兰对司马家这个陌生的地方进行了一番巡视,院落虽小,充满了小镇风情,屋后是青山,门前是绿水,出门不远,街上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春兰出门围着宅院转了一圈,发现大门简朴,显得冷落小气,围墙低矮,陈旧的砖块剥落出许多小坑,春兰皱眉联想到自家的院落,仿佛自己矮了一截。她回屋对公婆说:“公公,婆婆,我们家的院墙太破落了,该修缮一下才好。”司马明德说:“结婚时,刚修过一回,不必再修了。”春兰说:“不要您们破费劳心,让我修好了。”

  司马鼎文说:“这是爸妈的事,你操这个心干啥?”曾春兰说:“我住着不舒服,反正是我的银子。”司马鼎文拗不过她,随她去。

  曾春兰说干就干,叫过陪嫁来的佣人陈小对,说:“这是五十两银子,你去找泥水师傅来把这门楼和围墙修一修,门楼要高宽宏大,围墙要加高到三米,墙头铺琉璃瓦,钱不够再给。”陈小对遵命,到街上找师傅去了,司马明德赶出来说:“这泥水匠我清楚,找错了工钱又贵,手艺又做不好。”

  陈小对早已跑远了,听不见。不一会陈小对领着一伙泥水匠来了,他们察看估算了一下说:“这工程浩大,起码要一百两银子。”司马明德心疼说:“那要这么多银子,三十两就够了。”泥水匠的头目说:“那你们自己修吧,我们没办法。”春兰说:“好,一百两就一百两,要是修不好我要罚你,还要用片子送你到官。”泥水匠头目心中惊悚了一下,问陈小对这少奶奶是谁?陈小对说:“我家大奶奶是苏州曾府的小姐。”泥水匠头目当然知道曾府的威名,改口说:“这样吧,我让二十两,就八十两吧。”春兰说:“好,可要用心修。”泥水匠们告退下去。过了几月,那门楼果然修得很气派,上面刻了许多砖雕,围墙高耸,显出几分威严。

  还立了旗杆,门楣上挂着举人宅弟的匾额。

  春兰对司马鼎文说:“这才象官宦人家的府第。”司马鼎文无动于衷,心里还是挂念苏妈妈和杏鹃。春兰见室内的床太简陋了,要司马鼎文去苏州购买上等的楠木床,司马鼎文无心这个家,说:“叫小对去吧!”“小对有什么眼光,还是你亲自去为好。”“我去看中的,你能满意吗?”“满意,你去我就满意。”司马鼎文无奈,说:“我要购买西式的床,中国的床象个房子,四面板壁,里面还要放马桶,不透气又臭,特别是生了臭虫,叮得人浑身痛痒,怎么除也除不掉。”“好,随你便。”

  司马鼎文来到苏州,想到舅舅是个外国通,就去舅舅家请教,诸葛高达不在家,只有舅妈曾笑盈和表妹诸葛艳丽在,司马鼎文不好说什么,顺便问了诸葛光旭的情况,艳丽告诉他诸葛光旭已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分配到北洋水师“经远”号军舰担任轮机长职务。司马鼎文听了很高兴,说了一些恭喜的话就告辞出来了。

  司马鼎文来到街上,对面一人叫他说:“主人家,许久不见了,您可好?”司马鼎文认出是当年绸布庄的伙计林其培,不禁大喜,一把拉住他急切地问:“林兄,你可知苏妈妈和杏鹃的下落?”林其培说:“怎么,你还不知道?我还以为你和她们在一起呢。苏妈妈和杏鹃听说搬到杭州去了,这里的绸布庄也变卖了。”司马鼎文又急问:“她们在杭州什么地方?”“这个我也不清楚,听说苏明道有个老婆舅在杭州开茶叶店,投奔他去了。”

  司马鼎文虽十分失望,但总算有了一点线索,他想找到茶叶店总会有线索的。司马鼎文床也不买了,心急如焚匆匆赶往杭州。到了杭州,走遍大街小巷,是茶叶店都去问,可是所有店主都摇头说不知道。司马鼎文满心希望而来,却是处处失望,他灰心极了,举目四望,无亲无戚,不免有些伤心,他举步向西湖边踱去,看见一只游船在水边游荡,那打桨的姑娘侧面对他,看上去很象杏鹃,司马鼎文一阵兴奋,以为一定是她,赶过去正面一看,才知并非杏鹃。

  他心灰意冷,独自一人爬上孤山,在山顶的亭子内睡着了。突然他看见杏鹃和她的妈妈两人携手说说笑笑走上山来,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许多嵌着红枣的松糕,杏鹃问:“妈,您买这么多松糕干啥?”妈妈说:“这是你司马鼎文最爱吃的东西,听说今天来了,我就多买点。”司马鼎文听得十分清楚明白,不禁大叫:“妈,杏鹃,我在这里!”话一出口,苏妈妈和杏鹃像树叶一样飘起来,倾刻不见了。司马鼎文心中十分不舍,跳起来猛追,一头撞在亭柱上,醒来才知是一个甜甜的美梦。他的情思更加猛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此刻的山水都变得那么苍白,那么惨淡,那么碎人心肠。他倚靠在亭柱上嚎陶大哭,只有山风能听见他的哭声。他失望而伤心地离开了杭州,步履蹒跚回吴江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