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孤煞王爷连连生子后当贵妃了 第332章 捉徐皇后

  灰乞儿展示了一手漂亮的下马绝活,他的同伴们也不遑多让,很快,堑壕里到处都响起了刀剑碰撞的声音和惨叫声。

  若论近身格斗,硬弩机手们绝不是灰乞儿们的对手,但他们却毫不惊慌,拿起身边的武器,与元军骑兵进行殊死的肉搏战。

  灰乞儿很快砍倒了两名民军硬弩机手,却被第三个已经负伤倒地的民军,用硬弩机的箭矢,形状很像投枪的箭矢,刺中了脚踝,灰乞儿疼得大吼一声,站立不住倒在地上,旁边的元军立刻扑上来,刺死了那个已经负伤倒地的民军。

  硬弩机阵地上的最后肉搏战,渐渐地平息下来,堑壕里民军的主要威慑力量,也就此消失了。

  见到己方的部队包抄成功,睢庄营寨内负责留守的约三千元军骑兵,也冲出营寨,加入了对民军的夹攻。

  -

  投石机和硬弩机阵地瞬间丢失,民军只剩下普通步军和一些特攻队员了,而睢庄营寨方向的元军也发起了猛烈攻势,孙湘逸知道民军现在是凶多吉少,只能咬牙坚持了。

  东西两线最前沿的堑壕内,民军步军和特攻队员们,与冲进堑壕内的元军骑兵们,进行着肉搏战。

  若论单打独斗,民军步军不如元军骑兵,但民军步军训练有素,尤其在堑壕环境下的相互配合,已经非常熟练,所以三人一组的民军步军,战斗力要略强于三名元军骑兵;特攻队员们则更是堑壕战的高手,经常有特攻队员以一敌三。

  但是元军有着巨大的数量优势,他们疯狂地冲进堑壕,要用强力将民军的抵抗碾碎!

  战斗惨烈地进行着,虽然元军死伤惨重,但一条条的堑壕逐渐被元军攻陷。

  战斗前民军约有九百人,现在只剩下三百多人,分布在最后三条堑壕中。

  民军唯一还能对元军形成威慑的,就是那四辆披甲战车,只可惜,它所携带的箭矢,已经快要用光了。

  孙湘逸看着汹涌而来的元军骑兵,对身边的校尉们大声说到:“我们最后的时刻到了,对弟兄们说,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

  -

  当孙湘逸放弃了突围希望,准备与元军同归于尽的时候,民军的另一支队伍,正在悄悄地靠近睢庄营寨,那里存放着元军的粮草,而守军却十分空虚。

  郓集方向出现敌军的消息,传到水军总部长兴圩,水军统领张轩德和水军陆战队指挥官桑闽越,立刻正确地判断出,这是李恒部队穿越了赭印山险地。

  事不宜迟,张轩德调动全部水军力量,前往睢庄水面。

  张轩德很快又接到哨探报告:睢庄营寨外的堑壕里,民军遭到元军东西两面夹攻,处境危险。

  张轩德和桑闽越并不十分清楚元军的力量分布,只能凭着估计猜测,采用围魏救赵之策:张轩德领水军攻打睢庄元军水寨,桑闽越领五百名水军陆战队和五百名jīng选的水军士兵登陆,攻击睢庄元军陆上营寨。

  民军水军力量还很弱小,自然不能与元军水军正面交锋,但为

  了拖住元军水军,还是冒险派出楼船轮番冲击元军水寨。元军很快派出三百多艘楼船出寨迎战,民军就在一定距离内,与元军捉起了迷藏。

  与此同时,水军潜水作战队指挥官常秋水,指挥士兵们点燃了二十几个堆满芦苇的竹排,再由潜水作战队员们,在水下推着冲进元军水寨,弄得元军水军手忙脚乱。

  张轩德和常秋水都是佯攻,桑闽越这一路才是主攻:元军水寨不远处,巨大的民军登陆船靠岸,五百名水军陆战队员和五百名jīng选水军士兵迅速下了船,然后消失在湖边的芦苇和树林之中。

  桑闽越领着一千民军,来到了睢庄元军陆上营寨外,不远处的堑壕方向杀声一片,营寨内却悄无声息。

  桑闽越坚定地一挥手,五百名水军陆战队员拆毁寨墙,冲进营寨。

  陆战队员们非常幸运,此刻营寨内只有元军三百名,大多轻伤未愈,而且准备不足,被jīng锐的水军陆战队轻易击溃,只有守护粮草的一百元军是jīng锐,他们拼死力战,陆战队付出了三十多人的伤亡,才最终解决战斗。

  陆战队员们随即在营寨内四处放火,粮草堆最先陷入火海。

  -

  元军陆上营寨的火光和浓烟,对堑壕内的敌我双方,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元军惊慌失措,民军士气大振!

  孙湘逸立刻指挥民军向西面堑壕进攻,而西面堑壕内的元军,因为担心着营寨内的粮草,大队急忙向营寨方向退去,他们刚刚离开堑壕,就遭遇到一千民军水军shè出的箭雨。

  距离很近,来得突然,第一轮箭矢就shè倒了三百名元军士兵,但元军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在李恒部将海祯的带领下,他们冒着箭雨继续冲锋。

  屠杀在继续,一千多元军士兵被shè倒在了营寨前的空地上。孙湘逸知道机会难得,大声命令部队,全力冲击西面堑壕内的敌军。

  三百多名民军步军,抱着生的希望,冒着敌人的箭矢,疯狂地冲向元军堑壕;桑闽越也指挥民军水军,从营寨和树林中冲了出来。

  一场混乱的战斗结束之后,一千多元军士兵冲进了营寨,开始救火救粮草;而孙湘逸和最后剩下的两百多民军步军,也被桑闽越带领的水军救出了堑壕,随即隐入了湖边的树林之中。

  刚才还喊杀声激烈的堑壕,此刻陷入了一片宁静,只有四堆火焰,还在静静地燃烧,那是杨兴邦发明的四台披甲战车。

  杨兴邦在撤退之前,命令士兵烧掉了披甲战车,以免它们落入敌手,也正因为耽搁了一小会儿,他落在了撤退队伍的后面,被一支元军的箭矢shè中了后腰,此刻正被两名同伴扶着,步履踉跄地走在湖边湿地上。

  -

  迂回赭印山的战役结束了,李恒认真回顾了整个战役的进程,觉得自己并没有犯任何错误,但结果却不是那么令人愉快。

  应该说,元军成功迂回赭印山,并自始至终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但一看细节,就有很多问题了。

  郓集西门一战:汗穆所部损失七百骑兵,民军的损失轻微。

  堑壕攻防战:民军只有九百步军;而元军方面,迂回的璀厘所部有三千jīng锐骑兵,睢庄营寨方面的海祯所部,约有三千五百jīng锐骑兵;元军数量占绝对优势,并且出其不意,东西夹攻,最终却功亏一篑,民军残部两百多人,被突然杀到的援兵救走。

  己方人员损失:璀厘所部,损失八百骑兵;海祯所部,损失两千骑兵。

  己方其它损失:营寨被烧毁,粮草损失大半。

  李恒无法将一场己方损失近三千jīng锐,敌方只损失七百多步军的战役,称为胜仗,但又一时找不到自己打败仗的原因。

  李恒有个座右铭:成功总有道理,失败必有原因!

  对这场既成功又失败的迂回战,李恒开始了苦苦思索。

  几天之后,李恒才动笔,给阿里海牙写战役总结报告,题目是醒目的大字:“大迂回战役与我们真正的敌人”。

  虽然民军还很幼小,但元军jīng英将领李恒,已经看出了民军的不凡之处。

  -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秦起,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今天‘化缘’的结果还算不错,秦起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在休息之前,终于有时间,可以像林静如所说的那样,一边品着小点心,一边慢慢看信了。

  秦起抽出第一封信中的信纸,见上面几行优美的小楷,煞是好看,想起林静如人生得清秀,这字也如人一般,又联想起自己的字,个个张牙舞爪,没个定xìng,心中不免有些惭愧。

  “木新生于密林,难以参天,君当移之于旷野,其势不可限也。”林静如的第一句话,是让秦起找个好的去处,这样才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河之南、山之西,地灵人杰,是为旷野。”不过接下来,林静如竟然建议秦起移师河南、山西一带,说那里人杰地灵,是发展的好地方。

  河南、山西,那可是元朝的地方,虽然说那里汉族是大多数,人家也未必欢迎你在自家门口打仗。

  带着疑惑,秦起继续看下去。

  “施仁政以收民心,开新篇以纳贤才,身轻燕舞,刀剑无痕。”林静如建议秦起,要施行仁政,用以收买人心,要建设好的机制,用以广纳贤才;不一定要建立多么强大的军队,但一定要有强大的软实力!

  再看下面一句:“若河南、山西鼎沸,元军必进退失据,江南自可无虞。”秦起明白林静如的意思,如果民军进入河南、山西一带搅局,元军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撤兵平定河南、山西,江南一带眼看到手的胜利就要化为泡影,自然不甘;如果两面开战,又恐力量不足,很可能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不但江南无法完全平定,中原还藏有危机。

  第一封信的内容就这么多,秦起按照林静如所嘱咐的,一边品着小点心,一边闭上眼,细细地想着信上的那些话。

  秦起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梦是思想的继续,rì有所思,夜有所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