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刚要处斩,万民血书告老朱 第7章 :狄大人官复原职,这朱老板有点意思!

《大明:刚要处斩,万民血书告老朱》第7章 :狄大人官复原职,这朱老板有点意思!

  “臣狄芸,接旨!”

  清晨的阳光,透过那又高又窄的风口窗,挥洒在身穿囚服的狄芸身上。

  狄芸并未跪拜,只是微微躬身拱手行礼。

  穿越者不跪封建帝王,是他坚守了十辈子的原则。

  但狄芸现在却想打破这个原则,只要圣旨的内容如他所愿,他给朱元璋磕一个也不是不可以。

  人家朱老板成全他回到现代,走上与天地同寿的人生巅峰,磕一个表示感谢,又有何不可呢?

  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原则二字,扔掉便是!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狄芸听到这里,当即就眉心微皱,只觉得这抬头有些不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抬头,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但后面那俩字也不只是‘诏曰’这么简单。

  前世那些古装电视剧里,之所以全是‘诏曰’,只不过是他们对历史不严谨的一种表现。

  真正的大明圣旨抬头,在奉天承运皇帝之后,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说法。

  诏曰,有诏告天下之意,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之时,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制曰,有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之意,当圣旨只为宣示百官,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之时,使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敕曰,有告诫之意,当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并告诫官员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之时,使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当然,只是叮嘱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之时,也是使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狄芸想到这里,不仅眉头微微皱起,还站直了身躯。

  传旨太监隔着牢门看着这一幕,也是停止宣读圣旨,眼神之中还多有不满。

  “狄大人,为何不跪听圣旨?”

  狄芸只是云淡风轻的说道:“你先念,念完之后,我再看是否需要跪接圣旨。”

  “你......”

  传旨太监当即就不乐意了,如果换做其他人,绝对就是一句‘你好大的狗胆’脱口而出。

  但眼前之人不一样,他是一个被马皇后特殊关照的男人。

  就在传旨太监出发之前,马皇后就特意打招呼,狄芸或许会因蒙冤受屈,而做出一些不合礼法的事情。

  只要不是太过分,就可以不用在意。

  而他这拒绝跪听圣旨的行为,就是马皇后眼里不太过分的行为。

  当然,也仅是因为她考虑到狄芸极有可能蒙冤受屈,才认为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不太过分。

  如果换成其他的人敢这么干,不需要他朱元璋开口,马皇后就会下令砍人!

  传旨太监想到马皇后对他说的话,这才不做计较,继续宣读道:“特命原大同县知县狄芸,即刻返回大同,官复原职,不得有误。”

  “钦此!”

  话音一落,传旨太监就习惯性的提醒道:“狄大人,接旨吧!”

  可他的眼前,狄芸就像是一尊雕塑一样,脸上既没有沉冤昭雪的喜悦之情,也没有感恩戴德之色。

  他的脸上只有如那镜面死水般的平静,真就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完全就是一尊貌胜潘安的雕塑。

  在传旨太监看来,此刻的狄芸就是惊呆了而已。

  其实他也没看错,狄芸真就是惊呆了。

  但他历经十世,加起来有着好几百年的人生经历,早已有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心境。

  “这是怎么回事?”

  “为了坐实自己的罪名,我还暗中帮巡检官吏搜集我的罪证!”

  “到了这里之后,我更是怎么大逆不道就怎么来,怎么招人讨厌就怎么来!”

  “怎么还会落得个官复原职的下场?”

  “......”

  等狄芸想开口问清缘由之时,传旨太监已经不在眼前了。

  他的眼前,只有敞开的牢门,和折叠整齐的官服,以及那一顶显眼的乌纱帽。

  除了这些死物之外,还有一个正在为他打开手铐脚镣的狱卒。

  狄芸只是看了一眼已经站在外面,等他离开的狱卒,就抱着他的所有物件走人了。

  如果是传旨太监的话,还有大闹一场的必要,毕竟他是可以向朱元璋告状的残缺之人。

  可面对这么一个狱卒,却是连问一句的必要都没有。

  把他问烦了之后,不仅达不到得罪朱元璋的效果,还能被轰出大牢。

  没有办法,狄芸只有换上一身常服,然后背上自己的物件,踏上回大同县的道路。

  这一路上他都在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早在巡检官员到来之时,他就安排好了一切,巡检官的巡检路线是他暗中安排的,巡检官搜集到的罪证,也是他暗中赠送的。

  就巡检查证这一流程来说,可以说绝对没有问题,也绝对罪证确凿。

  至于提刑暗查使司衙门的流程,他也走得非常到位。

  就他的表现来说,完全可以说是就算没有罪,也能气得主审官给他定罪。

  且不说他那么多的罪证摆在眼前,单论大逆不道和欺君犯上这一条,就够他被朱元璋砍好几回的了。

  狄芸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在什么环节出了差错。

  去往大同县的官道之上,狄芸再次拿出这道,朱元璋脑袋不被门夹,就写不出来的圣旨。

  “就一个官复原职,不得有误?”

  “连个原因都没有?”

  想到这里,狄芸又回望应天府城墙,眼里有了一抹不大明显的怀疑之色。

  朱元璋的脑袋真被门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确实脾气很大,也确实有很多的缺点,但绝对不是一个没脑子的莽子。

  他要是没脑子的话,就没办法成就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传奇人生,更玩不过饱读诗书的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

  历史足以证明,他朱元璋在驾驭群臣这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

  世上比海深的就是人心,而他却能把人心玩弄于鼓掌之中,足见其心计有多深,脑子有多聪明。

  很显然,这道没有原因只有结果的圣旨,就是他朱元璋故意的。

  只不过他一时半会儿也猜不透,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干。

  但也很明显,一定是朱元璋认为他不该死,或者暂时不该死,才有了这道圣旨。

  狄芸看着这虽然巍峨,但远不如大同县城墙的京城城墙,只是嘴角轻轻一扬。

  “朱老板,有点意思!”

  想到这里,狄芸就果断转身,快马往大同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